多措并举,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2022-02-04陆京慧
陆京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打造一支有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
无论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建设领域,还是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民营经济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民营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与国有企业相比,在竞争条件、环境和待遇方面都存在不平等的状况。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央企的扶持作用
“我国现有民营企业2500 多万户,民营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超过70%。民营企业用40%的资源,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的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了60%以上,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树旺认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和生力军,是缔造我国经济奇迹的贡献者,更是我国深化改革、开创新局面的积极推动者。民营企业在稳增长、促创新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9 年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民企发展和改革的第一个专门性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民企的定位。意见提出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为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松绑开路,为企业改革发展壮大拓展空间。意见的出台,对支持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特别是在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方面发挥巨大的推进作用。
但是,意见出台不久,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之2020年的中美贸易战,双重因素叠加,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负面影响严重。这其中,受影响最广、最大、最严重的还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创新企业。多数民营企业再次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虽然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帮助中小微民营企业渡过难关,为小微企业减少压力、催生活力、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但不容回避的是,到目前为止,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竞争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韩树旺认为,仅靠中央财政的支持,对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渡过难关,特别是帮助中小微企业恢复活力、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依然显得力量不足。他建议,全社会要共同发力,发挥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共同帮助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特别是要充分发挥金融投资公司和央企的作用,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困。
韩树旺建议,中央企业应将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应尽的义务、一种必须承担的职责。建议每年国资委核定并给各中央企业下达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创新企业的任务指标:比如,对外投资、合资成立公司中,投向民营企业的比例不低于一定比例;对外采购中采购民营企业的物资、设备占采购总额的比率不低于一定比例;对外技术引入、技术合作中,与中小微民营创新企业合作的比例不低于一定比例。具体的任务指标和内容的确定,由国资委相关部门邀请业内专家研究制定。要摒弃“央企抱团取暖”的观念;摒弃在市场招标、市场竞争中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排斥性的言论和人为设置的不平等竞争条件。建议中央巡视组、国家审计署、国资委将上述问题作为重点纠察专项,一经发现,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落实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
“我国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按出资人属性划分为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原地方国企均响应国家号召,对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走上了民营化自食其力的发展道路。”全国人大代表、金后盾专用装备制造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彦平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民营企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企和民企在待遇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市场、融资、转型等方面的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为帮助“自己人”渡过难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落实6 个方面的政策举措,向民营企业家有力传递了为民营经济正名、给民营企业纾困的信心,给民营企业家注入了“强心剂”。
“但是目前,民营企业依旧面临着一些不公正的评价和待遇,给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力。”李彦平认为,在企业融资上,民企与国企存在较大差异。国企规模大,融资渠道多(包括基金和债券),但民营企业基本上依靠银行贷款这个单一渠道,且规模严重受限;在融资成本上,国企是在国家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民企是国家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这一上一下就差出了一倍以上。”李彦平进一步解释道。在市场竞争上,国企也占绝对优势。国企屡屡在工程招标项目上中标,再把订单分包给民企,民企在低于原中标价的基础上垫资承建,还要承受交装交工后漫长的结账期、艰苦的要账期,这些都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得很小;再加上有的工程是层层转包,价格很低,使利润空间更小。近年来,国家为了支持企业发展,出台了系列惠企政策,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在执行落地过程中往往会大打折扣。在纳税上,民企也很难拿到税收减免政策。
李彦平认为,国企民企同处在一个市场竞争环境下,但由于民企和国企在各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竞争的结果有可能会导致民企的机会越来越少、成本费用越来越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一部分民企越来越萎缩。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减少,就会导致国家经济总量、税收、就业岗位相应减少,并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情况,显然与党中央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调相违背,也不符合经济规律,更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
李彦平建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上为民企留出一些特定领域的生存发展空间和机会;对那些解决技术难题、有创新优势、解决社会需求、有特殊创新技术,或者是解决就业人数多、纳税多的企业给予特别支持,在经济低潮期保住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好企业,使其健康成长。减税降费是制造企业期待已久的政策红利。现在制造业面临着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和制造业税金、利息、人工等各方面成本过高的问题,从而导致销售价格上不去,并且挤占了对创新、生产和人才的资金投入。所以,减税降费对制造业的高质量持续发展、后续人员的培养和转型升级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做品牌、做百年企业,赢得国际竞争,应不分国企民企。”李彦平认为,国企和民企在税收融资、市场机会、人才培养、政治待遇、重视和尊重程度上应该实现平等,促成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鼓励更多人投资创业。如此,才能增加我国的经济总量,创造更多的税收,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解决民营企业账款被拖欠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政府部门和国企拖欠民企、中小企业账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对企业发展造成了较大困扰。
针对政府欠民营企业款项的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切实解决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要加大清欠力度、完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清欠账款的阶段性目标。
在各方努力下,民营企业账款被拖欠的现状得到明显改善,大大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一大批民营企业为职工补发了工资或购买了原材料,使企业走上了正常经营的道路。但是,由于政府财政吃紧、历史债务情况复杂、国企负责人换届等原因,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及国企拖欠民营企业的款项得不到认定,从而也得不到偿付。
“一些民营企业按照政府的要求,在某个时间段替政府垫资,解决了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因为领导换届交接等原因,欠款就成了遗留问题。目前,民营企业生存艰难,持续的经济下行,再加上疫情冲击,使很多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李彦平认为,政府应采取强制性措施,像解决农民工工资一样解决拖欠民营企业款项问题。李彦平建议,政府对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问题进行彻底摸查,不要只看报表,要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的汇报,查清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问题到底解决没有,切实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