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增加分值更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022-02-04沈峰
沈峰
近日,北京召开《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新闻发布会,北京中考体育总分值增加至70 分,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分值的权重,同时扩大现场考试的项目数量。日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考试不是目的,只是载体,希望引导大家都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北京日报》)
身体素质是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重视体育,对孩子健康全面成长极具意义。因此,北京中考体育总分值增加至70 分,目的就是让体育回归“主位”,让体育运动来强健学生的体魄。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对此,虽然教育部强调学校要增加学生的体育课时,但在应试教育中,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体育课时被大量挤压。即使《国家课程标准》早已规定,体育课课时占小学初中总课时的11%,仅次于语数而排在第三,但体育课排课极少、被挤占借用等现象仍司空见惯,这种沉疴痼疾已对整个学校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加上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少学生在缺少必要运动的情况下,体质健康逐步下降。
因此,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各地因地制宜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引导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加强孩子们的体育锻炼,确保达到应有的体质健康标准;另一方面可以让体育锻炼成为孩子们每日的必修课,并养成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强壮体质。
当然,提高中考体育分值要避免“应试化体育课”。体育考试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推行素质教育,但因为体育考试分数要计入中考总分,与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学校为了抓体育分数,又不让体育训练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往往只在体育课上或中考前夕进行突击训练,甚至只是考什么就训练什么,平时正常的体育锻炼却十分缺乏。而“应试化体育课”,很有可能会让学生把劲儿用在“挣分”上,而非发展体育兴趣与体育技能上。从根本上说,重视体育就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技能;提高学生体质,应转变目前的应试思路,坚持教育本质规律。
就体育教学而言,学者指出,有关方面将坚持教育规律真正融入到体育课程的设计、开展、考核等诸多环节,并建议探索采取运动队制或俱乐部制,在学校推出10~20 个运动队,如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网球队、游泳队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通过运动队方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技能。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中国,如今更需要青少年有强健体魄、坚强意志。要知道,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是关乎国家强弱、民族兴衰以及亿万家庭幸福与否的百年大计,亦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体育中考分值“加码”后,家长和学校都要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中考体育总分值增加成为有效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一个“助推器”,提高孩子们对于体育的热爱,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如此,这不仅是学生之幸,也是教育之幸,更是国家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