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内涵*
2022-02-04蔡勤禹杜兆阳
蔡勤禹 杜兆阳
防灾减灾救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49页。因此,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应对各种灾害,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系列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2)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共党史的研究日益深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防灾减灾救灾的研究成果也多有出版。如孟昭华、彭传荣:《中国灾荒史(1949—1989)》,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年;康沛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防灾救灾的思想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赵朝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减灾对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蒋积伟:《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 统筹谋划,全面部署推进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推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
风险是突发事件的潜在状态,突发事件是风险的显现状态。“所谓灾害风险,是指发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或是自然或人为致灾因子与脆弱环境相互作用,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破坏等可预见损失的可能性。”(3)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第23页。这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变为实然性,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因此,应对灾害风险要求树立“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理念,这对于防灾减灾救灾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各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有一个安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因此,防止系统性和突发性的灾害风险变得更加不可忽视,它不仅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全局。无数的历史事例证明,越是和平年代,越要增强灾害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作出许多精辟论述。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后五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4)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求是》2016年第1期。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我国可能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及其严重危害提出警告,给全党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就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作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19-220页。只有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未雨绸缪,才能防微杜渐,减少突发性重大灾害事件的发生,减轻突发性重大灾害事件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危害,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供良好环境。
灾害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防范灾害风险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防范灾害风险要求政治站位要高、对风险判断要准、把控灾害风险能力要强、防控机制要全、斗争精神要足,才能够做到科学防范和化解风险,避免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要努力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第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大家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第二,“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第三,“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第四,“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第五,“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24-226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项要求,不仅是各级干部的行动指南,更是今后我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方向。当今世界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是各国化解重大灾害能力一次真刀真枪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优异的抗疫成绩,在全世界面前充分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是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显著特征,它要求全党在风调雨顺时,要居安思危,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当面对重大灾害特别是突发性灾害时,要拿出方法,敢于斗争,战胜风险,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本色。
二、做好“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我国是一个各种灾害种类多、危害重的国家,历史上形成了许多救灾思想,但相对而言,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对于防灾的重视程度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防灾理念得到较大的发展,主张标本兼治,在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同时,大兴水利设施等工程的建设,对防治灾害起到很大作用。进入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的内涵进一步创新发展,提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首次就“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作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救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52页。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唐山时再次明确强调,要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8)《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 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人民日报》2016年7月29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突出了灾前预防、综合减灾和风险防控,强调应对灾害各环节的协调统一,对于全社会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思维方式,提升应对灾害能力,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
“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做出的科学论断。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处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提出体现了新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一是突出了科学减灾全过程,尤其是重视灾前预防和风险防范,形成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新方针,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基本经验的总结和创新;二是从应对单一灾种向多灾种与灾害链条不同因子的综合应对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灾害规律认识的深化,为综合减灾体制改革奠定科学基础;三是将防灾减灾救灾作为公共安全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四是与我国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提升相适应,体现了党中央审时度势,自觉扛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担当。
为了做好“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中央在工作上做出了一些战略性部署,如实施十大任务和建设九项重点工程。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唐山时提出了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十大任务。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49页。通过十大任务实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和重要基础设施的设防水平。针对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2018年10月,中央决定实施九项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具体包括: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10)《大力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全面启动川藏铁路规划建设》,《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1日。九项重点工程涉及工程性减灾和非工程性减灾,它的实施使十大任务中的一些内容变为具体实践,可以有效弥补我国在防灾减灾领域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提出,反映了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理念,创新和丰富了我国防灾救灾思想内涵,对于我国建立科学高效的灾害防治体系,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进步有重大作用。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重要内涵。人民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页。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在1949年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毛泽东特别强调,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第336页。“人民”二字融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纲领政策中。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也时刻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1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11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站稳“人民立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6页。1949年以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经历了从优先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到优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转变。 2013年,针对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个观念。”(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31页。同年11月,在听取黄岛经济开发区东黄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情况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不能要带血的生产总值。发展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43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49页。站在人民立场开展各项生产和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在制定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和开展救灾工作中,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入新时代,为了顺应人民群众健康新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0页。。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确立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人民至上,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到抢救生命不惜财物、守护健康不畏繁难、防控疫情不避艰辛。”(19)本报评论员:《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人民日报》2020年1月27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期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6页。全国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将来势凶猛的疫情控制,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做到“人民的需求是工作的目标,人民的呼声是工作的导向,人民的利益是工作的旨归”(21)《人民网评:疫情就是动员令,人民利益高于一切》,Lxjk.people.cn/n1/2020/0130/c404177-31565040.html。,保障了我国抗疫斗争取得伟大胜利。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2)《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进入新时代,在攸关人民健康问题上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调人民健康是一个国家昌盛和富强的重要标志,凸显出中国共产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防灾减灾救灾既是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动力源泉。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完善政府与社会力量协调救灾联动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工作,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2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11日。这是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重要纲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具体实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过程中,人民团体积极动员群众参与,慈善组织和红十字会高效运转,社工、义工和志愿者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和保障支持等,使抗疫斗争成为一场人民战争,从而有效遏制了疫情在中国的蔓延,充分说明了相信和依靠人民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力量。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句铿锵有力的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这种联系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宗旨。
四、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是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一个新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部署党的建设,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24)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68页。为此,要求“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25页。。在防灾减灾救灾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上,要求各级党委勇于担当,负起责任。
2013年11月,针对黄岛输油管线爆燃事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他强调:“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政府要抓,党委也要抓。党委要管大事,发展是大事,安全生产也是大事。”(2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32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就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发表讲话,强调了各级党委在安全生产中所应肩负的重要职责。2016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中再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62页。中共中央将“失职追责”作为一项规定提出来,加强了对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约束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写进文件,明确提出防灾减灾救灾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体地位,发挥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提供保障等重要作用。(28)《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11日。这在制度上保证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到实处,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救灾制度提供保障。
“党政同责”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都要承担起责任,在本地区发生重大灾难事故时,行政首长要成为政府系统第一责任人,要承担政治责任、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如果发生重大灾难是因党委的路线、政策、人事安排、工作部署和思想工作存在问题,党委负责人要成为党委系统内第一责任人。“一岗双责”指的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政负责人,除了履行好自己业务职责外,还要承担和做好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职责。做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党委和政府要齐抓共管,同向而行,党委负组织领导、思想领导和方向领导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承担具体责任。同时“失职追责”,对履行责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的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按照职责和分工进行责任追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也有利于减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失职渎职现象,这是新时代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保障,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优秀品质和光荣传统。
五、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
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治理等方面联系密切,日益成为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灾害的发生不仅是区域性的,也常常具有全球性特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不仅关乎本国人民利益,而且关乎全人类的命运。
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突出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彰显了我国的大国担当。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指出:“近年来,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抗击印度洋海啸到抗击中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各国人民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形成了强大合力。”他强调:“我们应该深化在防灾救灾、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联合执法等方面的合作,为本地区人民营造更加和平、更加安宁、更加温馨的地区家园。”(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93-294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要建立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服务国家外交工作大局,积极宣传我国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宝贵经验和先进做法,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减灾理念和关键科技成果,创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思路和模式。(30)《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11日。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既注重总结和宣传我国减灾经验,发出中国的声音,又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助推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进而促进国际减灾合作,保障全人类的生存利益。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指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他强调:“为促进减灾国际合作、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31)《习近平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中国应急管理》2018年第5期。
在减灾国际合作中,中国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在防治全球性重大传染性疾病、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灾害、地震灾害等方面,与许多国家进行合作。通过国际减灾交流合作,为构建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全球灾害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第一,积极参加和引导减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2015—2030 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实施的有关活动以及三次世界减灾大会;与金砖国家携手共同应对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传染病疫情、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与中亚“一带一路”国家,着力深化环保合作和医疗卫生合作,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32)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50、389页。此外,中国还加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缔约国。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多年来,中国政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为了加大支持力度,中国在今年九月宣布设立二百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将于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十个低碳示范区、一百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一千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救灾、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型农业、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帮助他们提高融资能力。”(33)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93页。中国以实际行动,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体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第二,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从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到尼泊尔地震,中国都及时给予援助。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仪式上致辞时宣布:“中国两年内将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34)习近平:《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20年5月19日。此外,我国在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还积极推动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冠疫苗援助。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宣布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 000万美元现汇援助,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从3月15日至9月6日,我国总计出口口罩1 515亿只、防护服14亿件、护目镜2.33亿个、呼吸机20.9万台、检测试剂盒4.7亿人份、红外测温仪8 014万件,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35)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11页。可以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三,积极支援非洲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防灾领域的建设。中国坚持开放,不搞封闭,依托“一带一路”这一国际合作平台,推进一大批帮助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国将同非洲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其中的基础设施合作计划、绿色发展合作计划、减贫惠民合作计划、公共卫生合作计划,(36)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98-299页。都与防灾减灾救灾相关。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演讲表示:“中国将在未来三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六百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37)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40页。这些项目涉及到粮食援助、幸福家园、爱心助困、康复助医等,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生。上述援非计划和援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必将极大地推进受援国改善基础设施,减轻灾害损失。
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和引导全球防灾减灾救灾国际合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推动完善全球公共事务治理体系,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提出“增强灾害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做好“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制度,与世界各国在减灾合作中“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形成具有强烈时代感、创新性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这一新理念,对于加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