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全媒体”视域下档案信息传播提升路径探析

2022-02-03赵媛媛

档案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全息全员用户

赵媛媛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提出了全新的“四全媒体”论断: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带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1]。在当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各个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档案工作者也应顺应趋势,紧跟时代步伐,守正出新,利用新思想、新理论指导档案信息传播工作,提高档案信息传播能力和水平,提升档案信息传播话语影响力,做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档案信息传播推动者和实践者。

“四全媒体”论断分别从时空、形态、主体、效能四个维度创新了传统传播理念。全程媒体面向时空之维,强调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全时性;全息媒体面向形态之维,强调信息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全员媒体面向主体之维,强调行动者的多元性与互动性;全效媒体面向效能之维,强调信息传播功效的全面提升[2]。本文试图通过阐释“四全媒体”论断,希冀借助其崭新的理念与主张指导档案工作者精准把控档案信息传播内容、丰富档案信息传播形式、拓展档案信息传播主体、增强档案信息传播效果,以实现提升档案信息传播发展路径的目标。

一、依托全程媒体,精准把控档案信息传播内容

全程媒体,突破传播时空局限,能精准捕捉并记录事件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信息传播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全程媒体要求主流媒体把握信息传播及时性与引导性的同时,更要主动把握传播的话语权。利用全程媒体模式开展档案信息传播工作,不僅可以协助用户从全程视角更好地认知档案信息,更可以提高档案部门信息传播的引导力和把控力。

(一)抢先设置议程(话题),把握档案信息传播内容话语权

全程媒体要求信息传播要做到全程引导与关注。议程设置是传播效果的理论之一,由M.E.麦库姆斯和D.L.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影响人们对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3]。

在开展档案信息传播工作时,档案部门要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加强对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把关,做好把关人。通过挖掘档案的价值以及党性教育和文化教育功能,主动设置档案信息传播话题,把握档案信息传播内容话语权,把控档案内容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做到档案信息传播全过程内容上的正向引导,使用户接收到真实、可靠的档案信息。

(二)即时回应,全时跟进,把握档案信息传播发展动向

在当前人人皆是自媒体的背景下,信息受众借助新媒体平台可以自由表达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网络逐步形成,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已经融为一体。档案部门在开展档案信息传播工作时,一方面,可设立舆情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实时了解用户传播档案信息的动向,体察舆情背后所反映出的用户诉求,全面掌握档案信息传播的舆情发展态势[4]。一旦抓取到与主流价值观相反相悖的声音,要善于运用全程媒体的即时回应特点,迅速组织力量,在第一时间进行档案信息内容的引导与管控。为此,档案部门需建立一套意识形态领域危机应对机制,做好档案信息传播防护工作,同时常态化储备一支综合素质强的档案信息内容把控队伍。

另一方面,全程媒体也同时强调信息传播的全时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全时性跟进,要求档案部门要一改以往的定时传播思路,变定时为即时、实时甚至全时传播。当出现与意识形态有关的言论时,档案部门只有保持全程在线的实时状态,形成不间断的信息流,精确阐释档案信息内容,才能实现档案主流信息的全时覆盖,从而做到全程精准把控档案信息传播的发展动向[2]。

二、依托全息媒体,丰富档案信息传播表现形式

全息媒体,突破传播方式局限,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媒介形式、媒介终端实现信息的立体式、多维度、全视角、沉浸式传播。全息媒体具备传播途径广,表现形式活的特点和优势。利用全息媒体模式开展档案信息传播工作,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官效果和体验,更可以提高档案信息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全形态呈现,吸引并触达更多用户

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呈现信息内容,对于信息的推广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就媒介形式看,全息媒体强调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全息媒体在传统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基础上融合了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各种新媒体,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效果。就信息呈现方式看,从传统的图文到网页、音视频、H5动画、直播等新形式,全息媒体极大丰富了信息传播的表现形式,以及感官效果的多元呈现方式。

借助全息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一方面,档案信息可以被编辑成图片、音视频、新闻、甚至直播等多种呈现方式;另一方面,除运营好自身媒体矩阵外,档案部门还可以“借船出海”,积极主动与宣传、组织、新闻等部门开展广泛合作,构建档案信息传播大格局。通过各种渠道放大档案主流话语声音,增加档案工作曝光度的同时,让档案信息触达尽可能多的用户,用各种不同的信息表现形式和感官效果呈现方式,激发用户阅读档案信息、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兴趣和意愿。

(二)多维度体验,实现信息与情感的双重互动

不同的信息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体验感也是不一样的。就传播维度看,传统媒体表现形式比较单一,用户体验感较差,仅是单纯的信息传播,比如看(读)报纸、听广播等。相比于传统媒体,全息媒体则将用户的体验维度进行了全面升级与扩展。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融合现实(M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运用,全息媒体能够实现从传统的听、看、读,到以第一视角身临其境,实现信息与情感的双重互动,用户能够从多维度感知传播对象的全部信息,体会全方位现场代入感[5]。

近年来,一些地方档案馆尝试推出的3DVR数字网上展馆、720°VR全景漫游档案馆、AR技术,实现档案展品与游客的互动体验。借助新技术的运用,人们可以在计算机模拟的世界中直观地接收真实可靠的档案信息,加深对档案展品背后蕴含信息的感知程度。“活”起来、“动”起来的档案,让人们从多维度体验到档案的魅力[6]。这些体验式、沉浸式新媒介运用的尝试,一定程度上表明:全息技术可以为档案信息传播带来全新的传播渠道,为用户带来多维度体验,同时也为档案信息传播工作提供全新的思考空间。通过为用户打造一个感官互动的信息传播环境,实现信息与用户情感双重互动的同时,更能实现档案信息传播方式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从可读可听到可视可体验的全面提升。

三、依托全员媒体,拓展档案信息传播主体

全员媒体,突破传播主体局限,从传播范围角度分析,指的是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同时积极发动内部全员参与。全员媒体倡导信息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利用全员媒体模式开展档案信息传播工作,不仅可以拓展档案信息传播的主体,更有助于放大档案声部的音量,避免档案工作被边缘化,提升档案部门在社会发展中的存在感和影响力。

(一)多元化参与,实现全员同频共振

在全媒体时代,大众媒介素养日益提高,普通大众通过自我掌握的自媒体即可进行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自媒体让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事件发生发展的见证者和传播者。档案部门在各单位中处于为职能部门服务的辅助角色,想要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让更多用户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推动档案信息传播践行的多元化参与就显得十分必要。

全员媒体是人人皆可参与的媒体。档案信息传播环境中,全员媒体中的“全员”,并不仅仅只是档案部门工作人员,更包括广泛的社会力量——对档案和档案工作感兴趣的所有社会组织与个人以及普通民众。所以,档案部门可以尝试建立档案信息传播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提供指南、工具等方式方法,挖掘以及吸引更多“全员”成为“公民档案员”“志愿者”,引导他们运用自媒体进行档案信息的传播,最终实现借助“全员”力量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档案信息传播,推广档案文化,“让所有人与档案馆共同分享档案的知识与智慧”[7],从而实现全员媒体创建的档案信息传播内容与档案馆主流声音的同频共振,形成档案工作人员与社会“全员”共同携手构建人人宣传普及档案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二)多向性互动,激发传播的热情与创新潜能

全媒体环境下,党和政府、档案部门、“公民档案员”“志愿者”、普通民众都可以是档案信息传播的主体,但他们所处的角色地位、所承担的功能明显不同。比如,党和政府是领导和引领的主体;档案部门是倡导推行、阐释宣讲的主体;“公民档案员”“志愿者”是示范先行的主体;普通民众是认同践行的主体[8]。所以,加强各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保持档案信息内容传播的一致性,由此构建主旋律主导下的档案信息传播话语共同体,形成同音共传、合声共振的良好局面。

一方面,要进一步开放档案信息表达的空间,促进主体的多向延伸。主要是由党和政府掌握的官方权威机构向各级各类媒体、关注档案部门的社会组织与个人甚至普通民众延伸。另一方面,要畅通对话渠道,促进多元主体共融共进,特别是要多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档案相关议题的交流讨论。如此,既可以将以往一对多的单向直线式传播转变为多对多的多向互动式传播,又可以在对话分享的基础上,提升用户的档案信息素养,激发用户参与档案信息传播的热情与创新潜能[2]。

四、依托全效媒体,增强档案信息传播效果

全效媒体,突破传播功能局限,强调传播活动的功能拓展、效果叠加。利用全效媒体模式开展档案信息传播工作,不仅可以为档案用户带来更高效的信息服务,更可以为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带来阶梯式跃升。

(一)精准化推送,提升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时代只是播出了电视,刊发了报纸,却无法得知谁在关注信息,信息产生了多大影响,没有健全的互动机制,传播效果往往大打折扣。现在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媒体变得越来越智能,通过机器学习、用户画像、个性化分发、精准推送,我们可以清楚知道谁在关注信息,用户反馈如何,传受双方有着健全的互动和反馈机制,信息传播更加精准与高效[9]。因此,依托全效媒体,区分不同用户的关切与差异化需求,精准施策,以个性化的方式推送精准、有针对性的内容,实现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不断提升。

一方面,要加强对用户信息的采集,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利用需求、建议投诉等多个方面,并对采集的用户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爱好与意见建议,方便档案部门区分对象,精准施策。同时,档案部门还需评估自身人力、物力和财力,合理配置“两微一端”等信息传播渠道,努力实现档案信息传播的全面覆盖和个性细分[10]。另一方面,还应建立和完善用户互动和反馈机制,积极与用戶进行良性互动。针对用户的有效反馈和体验,反过来调整档案部门的宣传行为,真正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满足其个性化的档案信息需求,以不断提升档案信息传播效果。

(二)多功能拓展,提升传播效能

全效媒体要求新媒体平台拓展媒体功能,形成一种媒体多种功能,传播效能不断叠加的局面。全媒体时代下,全效媒体架构搭建的方法,既要在功能搭载上形成集内容、信息、社交、服务为一体的全效能传播,又要在功能优化上形成集信息供给、表达、反馈于一体的全生态传播[2]。

由此带来的启发是,在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档案部门可探索打造一个一站式档案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聚合多种垂直应用,汇聚各种面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一方面,由档案部门提供优质的、热点的、真实可靠的内容供给,为用户参与公共表达与反馈提供源动力;另一方面,用户通过平台的各个传播路径,不仅可以查询、获取其所需档案信息(已公开档案信息),还可以对其感兴趣的档案信息进行转发、评论或点赞等操作,更可以获得档案部门根据反馈为其提供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在此过程中,档案部门能够在服务用户中,不断凝聚用户,引导用户,并在与用户的互动反馈中,实现档案信息传播效能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EB/OL].[2019-03-15].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3/15/c_1124239254.htm.

[2]陈昌勇.“四全媒体”论域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的提升[J].长治学院学报,2021(8):68-7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1999:214.

[4]徐志武,陈怡.新型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编辑,2020(11):21-24.

[5]南隽,何悦.把握“四全”内涵 推动新时代主流媒体融合发展[J].中国记者,2019(3):29-31.

[6]郑重宇,涂玉麟.VR技术及AR技术在档案展览中的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20(13):231-232.

[7]李映天,吴薇.美国国家档案馆:用社交媒体打造档案文化传播的新平台[J].兰台世界,2013(5):107.

[8]方爱东,范世珍.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主体的身份担当[J].湖北社会科学,2017(4):185-190.

[9]沈正斌.“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J].现代传播,2019(3):8-14.

[10]聂云霞,黄文琼.全媒体多维语境下档案信息传播策略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8(4):64-69.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档案馆

猜你喜欢

全息全员用户
全员核酸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全息“魔镜”在身边
一汽奔腾T77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信用卡资深用户
手机看三维全息影像有望成现实
三台县:“三个全员”提升纪检干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