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嘎裂声发声态研究

2022-02-03丁文娜

今古文创 2022年1期

丁文娜

【摘要】 嘎裂声是一种低调发声态,汉语方言中的最早是由赵元任先生在浙江地区发现。调查发现嘎裂声常见于南方方言中,后来通过对北方方言研究的深入,在北方方言中嘎裂声也陆续被发现。目前学界对于嘎裂声的研究主要是它的发声机制以及声学特征,近年来关于嘎裂声在方言语音中对音节声调、韵母等的影响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

【关键词】 嘎裂声;发声态;发声机制;低调

【中图分类号】H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1-0117-03

一、引言

发声态(phonation type)是一种语音学概念,主要是为了定义音系学的概念“声域”或“调域”,具有辨义功能。发声态是指说话时的声门活动状态,如声带的松紧开合程度。嘎裂声(creaky / creaky voice)属于发声态的一种,在《语音学和音系学词典》中被译为“紧喉嗓音”或“吱嘎声”,是一种复合发声类,是声门状态的一种,表现为杓状软骨紧闭,一部分声门产生紧喉音,并一部分声门正常发声。国际音标(IPA)规定在音标下方加上符号[ ~ ]来表示嘎裂声。

二、嘎裂声的声学特征

嘎裂声是一种“发声”,而不是“调音”。嘎裂声的发声机制比较特殊,发嘎裂声时声带向中间剧烈收缩,声带形态变得短而厚。发声时,喉后部两侧杓状软骨紧闭,声带从中前部到声带后部都不振动,只有声带前部一小段不完全闭合,有微小气流溢出振动这部分声带。

嘎裂声发声时,声带强烈收缩,声带形态厚实僵硬,导致频率极低,甚至比发音人的声域最低值还要低很多,有时低到只有20~30 Hz。基频太低以及声带振动的很不规则,因此有时无法测到基频,有时即使测到,基频也并不规则,表现在语图中就是基频曲线中间有较明显的断裂。这种断裂就是由嘎裂声引起的。

三、嘎裂声的研究

汉语方言中的嘎裂声最早是由赵元任先生在浙江台州的黄岩发现的,他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语音现象,是因为有个喉塞音在音节中间从而使音节一切为二。嘎裂声在汉语方言中分布广泛,在吴语台州方言、粤北韶关土话、桂东一些地区方言、潮州、潮安、泉州的闽南话以及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山西等很多地方方言中都发现存在嘎裂声。在日常说话中,低调字如北京话的上声、广州话的阳平、缙云的阴上字、仙居的阳平等都常常伴有嘎裂声。此时的嘎裂声还只是低调的伴随特征。

朱晓农《浙江台州方言中的嘎裂声中折调》 (2004年)考察了吴语台州片的“嘎裂声中折调”这一语音现象,提出在语音学上,“中折调”的发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音节发音过程中出现喉塞音,即“中喉塞”,另一种就是“嘎裂声”。这两种“中折調”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音节和声调中间都会发生折断。尽管如此,但它们的发音生理却完全不同:发中喉塞时,声带向两端拉紧,声带紧张从而声门关闭塞住声音;发嘎裂声时,声带向中间收紧从而使声门基本闭合塞住声音。两者声学特征也截然相反:喉塞音往往会引起发升调,而嘎裂声常伴随降调;从听感上来说,喉塞音和嘎裂声也有所不同:前者听上去音节中段像是向上翘,而后者听上去更像是音节中段往下折断,形成一个凹调。朱晓农调查发现在台州西部、北部的偏僻地区存在这种特殊的语音现象,通过听辨以及实验发现是嘎裂声。通过实验的分析比较,朱晓农认为北部的嘎裂声相较于西部音节更为完整,北部嘎裂发生在音节中间,听感上呈现出“中-极低-半高”的音高模式,而西部嘎裂声往往发生在音节后段持续到音节末尾,但在听感上仍然有种折断后回升的感觉。通过多个方言点的语音调查和实验分析,陈庄已不分阴上阳上,阴上字中也已经有大部分的读音失去了嘎裂特征,调值变为323/423,与失去阴上字失去嘎裂特征的黄岩话相似,由此朱晓农认为嘎裂声消失后,音节会演变为前高后低的凹调,随着语音的继续发展凹调可能会继续演变为降调。

麦耘《广西贺州八步鹅塘八都话入声的语音分析》(2007年)以实验语音的办法讨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鹅塘镇八都话的入声。八都话的入声不是入声韵而是入声调,没有塞音韵尾。通过调查发现,八都话的入声带有明显的喉头紧张色彩,音节像是被截成了两段,音节中间有停顿。文中绘制了八都话阴入字的语图,认为基频线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基频线完整、基频线中间断裂、基频线后半部分缺失。综合八都话入声喉头紧张、基频变化甚至导致声调断裂,麦耘认为可能是喉塞或是嘎裂声。而喉塞音往往会引起发升调,嘎裂声则常伴随降调,从基频线走向来看,八都话阴入字大致为降调,因此认为它是一种“嘎裂声”,其调型特点是先降后升的降凹调。阳入音节的语图相较于阴入音节来说,基频线后半部分缺失的情况没有出现,由此麦耘认为阴入的嘎裂声性强于阳入的嘎裂声性。

朱晓农,周学文《嘎裂化:哈尼语紧元音》(2008年)探讨了不同于常态浊声的嘎裂声的发声机制,不同于常态元音的嘎裂声元音波浪型音高线。文章对哈雅方言100对元音松紧对立词进行声学分析,从谐波斜率(Spectral tilt)、信噪比HNR(Harmonics to Noise Ratio)两个角度来做定量分析,从而认定哈尼语中的元音松紧对立实际上是发声态的区别,松元音是常态元音,紧元音则是哈尼语嘎裂声化的元音。

麦耘《广西藤县岭景方言的去声嘎裂声中折调》(2008年)调查发现广西藤县岭景方言的去声像是发音过程断裂,音节突然折断,从听感上呈现出一种“中折调”的感觉。通过语音实验证实岭景方言中的这种“中折调”实际上是嘎裂声。麦耘先生分别对岭景方言中的阴去和阳去进行了实验分析与讨论,认为总体而言,阳去的嘎裂声相较于阴去更强。在岭景方言中,嘎裂声并不仅仅是低调的伴随特征,而是个区别性特征。阴平与阴去以及阳平与阳去之间的区分实际上是依据是否带有嘎裂声性。如:阴平[+高降调 —嘎裂声]、阴去[+高降调 +嘎裂声];阳平[+低降调 —嘎裂声]、阳去[+低降调 +嘎裂声]。岭景方言的平声和去声都是降调,但它们的发声机制有所不同。平声的发声机制是肺部气流不增加,声带由紧放松,振动减慢,音高平缓下降。大部分方言的降调都是如此。去声是声带向中心紧缩,从而声带振动减慢,音高下降斜率很大,而声带在挤缩之后有重新向两边放松伸展的动作,因此在肺部气流尚且充足的情况下,去声的音高和能量会有所恢复,这也造成了后段“尾音”的出现。声带挤缩不会导致声门的完全闭合,因此嘎裂声的“中折”其实并不是真的音节断折,而仅仅是一种听感。

朱晓农,寸熙《韶关话的小称调和嘎裂声》 (2009年)讨论了广东北部韶关地区土话的小称变调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种发声态——嘎裂声。赵元任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对韶关土话的小称变调进行过调查,他认为这是一种“中喉塞”,而文章通过调查研究以及实验分析,认为这实际上是嘎裂声。朱晓农,寸熙发现嘎裂声多在平声中存在(包括阴平和阳平),这也是韶关土话中两个最低的升降形调,而嘎裂声并不作为区别特征,也会在其他调型的低频处出现,只是低调的伴随特征。朱晓农,寸熙还在文章中介绍了嘎裂声的声学性质和听感特征,理清了韶关土话里嘎裂声和小称变调的关系。

曾春蓉《湖南泸溪浦市话中的嘎裂声》(2009年)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分析了泸溪浦市话的声调,文章重点对浦市话的阴去调进行分析。浦市话阴去调从听感上是音节前段声调先下降至最低点,音节出现短暂停顿,同时伴随着紧喉动作,而后声调上升。文章选取四个语音样本进行语音实验与分析,归纳出四种音高曲线类型,一种是连续的前低后高的凹型曲折调,其余三种在听感上都是音节中段有断裂的凹调。基于此,作者认为这正是朱晓农先生所说的“嘎裂声”,并采用“中塞调”的说法。通过语音样本分析,凹型曲折调是泸溪浦市话阴去调的主要形式,嘎裂声中塞调是一种弱式表现。与朱晓农(2004年)不同,作者认为浦市话中的阴去调是一个正处于嘎裂声演变过程中还带有明显嘎裂声性的凹调。

朱晓农,杨建芬《嘎裂声作为低调特征:河北省方言的声调考察》(2010年)调查研究了河北省30多种方言以及周边地区的多种方言,发现嘎裂声不仅是南方方言的专属,它还普遍存在于北方官话中。大部分情况下,嘎裂声的出现常常伴随着降调和凹调,作为凹调和降调的非音位性伴随特征。但在个别方言中,嘎裂声有时也可能会成为区别性特征,如河北元氏化和井陉话,江苏铜山话,安徽寿县话等,在这些方言中,嘎裂声就具有辨义功能,例如河北元氏话中的平声[52]和去声[50],它们都是降调,其区别就在于去声带嘎裂声,而嘎裂声使降调降得更低;又如江苏铜山话中的上声[324]和阴平[303]都是凹调,区别也就在于阴平带有极强的嘎裂声性。

麦耘《从广西钟山清塘壮语第六调看嘎裂声》(2011年)通过方言调查发现清塘壮语方言的第六调带有嘎裂聲。清塘壮语中嘎裂声可以发生在音节的不同位置,当嘎裂声出现在音节前部时,第六调是升调;当嘎裂声出现在音节中央时,第六调是一个先降后升的凹调;当嘎裂声出现在音节后部或者嘎裂声贯穿整个音节时(发声始末声带全程挤缩,这种情况下音节比较短促),第六调是低降/低平调。由此看来,由于受到嘎裂声的影响,清塘壮语方言中的第六调有着不同表现形式的音高和调型。因此,麦耘先生认为嘎裂声对传统语音学中用音高和调型来描写声调的方法提出了挑战,就如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清塘镇中,我们可以着眼于嘎裂声来讨论方言声调的演化。

大岛广美《丰顺县凤坪村畲话的上声调嘎裂声》(2011年)讨论了丰顺畲话单字调的嘎裂声特征,该地区嘎裂声性极其强烈,发音时声带挤缩剧烈,音节出现断裂,听感上像是分成了两个音节。根据语图,发现丰顺畲话单字调的嘎裂声性在曲折调的低调值中表现更为明显,并由此推测强烈的嘎裂声性及其所引致的音节的断裂可能与曲折调型有关。尽管丰顺畲话的嘎裂声极其强烈,但根据发音人的听辨,作者认为该地区方言的嘎裂声并不存在音位上的辨义功能。

章婷,朱晓农《苏北连云港方言的三域声调系统:普通发声态与张声、嘎裂声》(2012年)讨论了江苏省连云港市三区(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方言中的声调系统及发声态特征。连云港声调是一个具有三域发声态的系统:除中域外,还有高域的张声、假声以及低域的嘎裂声和弱僵声。嘎裂声在连云港方言中有区别调类的辨义作用,阴平和阳平同样都是凹调,但听感上就有明显差异,阴平调带有嘎裂声,阳平调则属于普通的发声态。

朱瑛《太湖方言声调实验研究》(2015年)首次使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对安徽省太湖地区方言的声调进行分析,描写了太湖方言的声调格局,讨论了太湖方言的特殊发声态,如假声和嘎裂声。通过调查发现太湖方言中个别阳平例字带假声,个别上声例字带嘎裂声。

明茂修《重庆方言中的特殊声调现象》(2016年)发现重庆方言的声调系统中存在嘎裂声、假声等发声态。嘎裂声主要分布在重庆方言的去声调中,是低域去声调的伴随特征。

杨晓霞,高天俊《从发声态看白语的紧音》(2016年)提出白语的紧调类在不同白语土语中有降调和升调两种不同表现形式,通过语音实验分析显示降调伴随嘎裂声,升调伴随喉塞尾,并且作者认为这两种发声态是在浊声母清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浊音声母已清化的土语中,古白语浊声母所辖词都伴随嘎裂、喉塞两种发声态,而在浊音声母未发生清化的白语土语中,古浊声母所辖词并没有出现特殊发声态,作者认为由此可以证明嘎裂声和喉塞音这两种发声态是浊声母清化的表征。

四、结语

以上是国内对嘎裂声这种发声态的研究成果,从中我们看出嘎裂声受到了语音学界的重视,明确了嘎裂声的发声机制和声学特征。嘎裂声常常伴随低调出现,听感上使音节出现间隔,在部分方言中嘎裂声还会起到区别声调的辨义功能。通过田野调查和实验语音的分析,证实了部分汉语方言区中嘎裂声的存在。但未来还要在更多方言研究匮乏的地区中发现嘎裂声,也要更加重视嘎裂声在语音学上对声调、韵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彼得·赖福吉(Peter Ladefoged),凯斯·约翰逊(Keith Johnson).语言学教程(第七版)[M].张维佳,田飞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朱晓农.浙江台州方言中的嘎裂声中折调[J].方言,2004,(03):226-230.

[3]朱晓农.嘎裂声和吴语台婺分界[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006,34(1):121-133.

[4]朱晓农,周学文.嘎裂化:哈尼语紧元音[J].民族语文,2008,(4):9-18.

[5]朱晓农.发声态的语言学功能[J].语言研究,2009,29(03):1-19.

[6]朱晓农,寸熙.韶关话的小称调和嘎裂声[A].汉语方言的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2009,29(03).

[7]曾春蓉.湖南泸溪浦市话中的嘎裂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

[8]朱晓农,杨建芬.嘎裂声作为低调特征:河北省方言的声调考察[J].语言研究集刊,2010,(0):134-147,346-347.

[9]朱晓农,刘劲荣,洪英.拉祜语紧元音:从嘎裂声到喉塞尾[J].民族语文,2011,(3):3-16.

[10]麦耘.从广西钟山清塘壮语第六调看嘎裂声[J]. 民族语文.2011,(1):20-26.

[11]大岛广美.顺县凤坪村畲话的上声调嘎裂声[J]. 文化遗产,2011,(3):132-137.

[12]麦耘.广西藤县岭景方言的去声嘎裂声中折调[A].第八届中国语言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第八届中国语言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2008.

[13]章婷,朱晓农.苏北连云港方言的三域声调系统:普通发声态与张声、嘎裂声[J].方言,2012,(3):193-199.

[14]邹晓玲.湘西州汉语方言的嘎裂声和假声[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4,(5):83-89.

[15]朱瑛.太湖方言声调实验研究[J].文教资料,2015,

(34):26-28.

[16]明茂修.重庆方言中的特殊声调现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6-59.

[17]杨晓霞,高天俊.从发声态看白语的紧音[J]. 民族语文,2016,(6):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