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素养导向 凸显学科价值*
——2022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评述

2022-02-03胡占仁马金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絮凝剂课程标准中考

胡占仁 马金星

(1.阜阳市颍泉区教研室 安徽阜阳 236000;2.阜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安徽阜阳 236000)

一、中考化学命题背景

2022年是教育部实施“双减”政策后中考的第一年,也是北京市实施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政策的第二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立足学科本位,突出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整体建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框架[1]。

二、中考化学试题特点评析

1.注重核心知识考查,强化知识综合应用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核心知识则是学生开展化学学习的主线。2022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聚焦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依据学业质量,涵盖课程标准全部五个学习主题,涉及近百种化学物质、17个化学方程式和68个核心知识点,如表1所示。

从表1来看,试题整体回归教材,考查重视基础性,涉及基础内容的辨识记忆、重要结论的概括关联、核心思想方法的说明论证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试题核心知识以及考查的水平层次均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当今“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同时又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传递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试题结合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通过深入挖掘化学核心知识背后承载的素养发展功能,构建知识的结构框架,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试卷结构栏目化设计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小主题引领下的试题组设计,引导学生系统化认识物质,凸显化学学科的学习价值。如选择题第10~13题,以“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为栏目,分别从物质的存在、元素组成、性质、用途四个方面多角度对“物质的多样性”大概念进行阐释,考查主题体现了化学学科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7题从水与氧化钙反应、水的净化、水的组成、硬软水的区分四个维度设计选项,多角度认识水这种物质。

表1 2022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核心知识考查统计表

2.注重关键能力考查,发展科学思维品质

关键能力是组成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化学学习能力包括接受、吸收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等[2]。2022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设置了一系列不同层次和难度的实验题,考查学生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理、归纳与论证等关键能力,尤其注重考查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简单再现类试题突出主干知识的简单再现,强调基础知识的简单应用;加工整合类试题体现为教材原型实验的简单变式,强调用知识和素养解决简单问题;证据推理类试题关注高阶思维的逻辑特征,强调灵活处理综合性实际问题。下面以中考第34、33、37题为例说明。

【真题再现】(第34题)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______。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试题分析:本题是教材原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变量控制思想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的学习理解,包括操作与现象、现象与结论的关联分析及基本原理的说明论证能力。

【真题再现】(第33题)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瓶中依次加入Na2CO3和稀硫酸,塞紧胶塞。

(1)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观察到干纸花不变色,湿纸花变红。湿纸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本题是教材原型实验的简单变式,主要考查能通过实验说明二氧化碳、酸的主要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考查学生在简单变式情境中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归纳概括实验结论和反思评价实验方案的应用实践能力。

【真题再现】(第37题)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

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______。

(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性实验,试题信息量大,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具体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建构模型,解决试题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控制变量思想的理解,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形成勇于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

3.注重价值引领考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重点体现。中考命题要坚持素养立意,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任务。2022年北京市化学试题注重强化考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对考生进行健康安全教育,也注重通过创设情境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考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的观念。如试题第20~24题,以“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栏目主题,以火箭推进剂、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原子钟为素材展现化学科学在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体现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学习化学的志向。第29题以“碳中和背景下的二氧化碳吸收”为栏目主题,建构“可持续发展”大概念,要求学生从短文中提取、加工信息,使学生初步形成节能低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态度,体现责任担当。

三、从中考化学试题命制看化学教学改革

1.依标扣本狠抓落实,强化“双基”促进发展

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价和考试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最低要求。中考试题的素材很多来源于课标、教材、生产生活实际、科技最新发展等,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标要求;要注重整合基础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坚持以教材为主不动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有效解决

问题情境是知识和能力、核心素养考查的载体。目前的中考化学命题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情境素材,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认真开展科学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开展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化学概念的认识、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需要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去体会、感悟。教师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与跨学科实践活动,有效实施大概念统领下的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要遵循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多留出时间让学生多思考,设计有思维深度的实验方案,使他们在理解实验原理、目的的基础上,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促进深度学习。

4.及时开展教学评价,促进素养全面发展

没有评价就没有课程,评价与课程同等重要。教师要主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积极探索开展日常学习评价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大概念统领下课堂教学活动单元的设计,科学制定评价目标,通过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与思维方法,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絮凝剂课程标准中考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氧化铝生产中降低絮凝剂消耗的措施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湿法冶金行业用絮凝剂研究进展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中考“三数”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