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视野下的陶艺教学实践
2022-02-03王向阳
王向阳
晋中学院 山西晋中 030619
地方大学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过程中,虽然艰难,但只要方向正确,切入点找得准,总会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笔者作为地方高校美术系一线教师,通过多年陶艺课教学实践,我的理解是: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的实践与操作流程,对所学的某种工艺技术与社会标准化操作不脱节,能熟悉和很好地掌握全过程或精通某一环节,在进入社会后能很快适应,做到学以致用。但又区别于技校和职校学生,毕竟作为本科院校学生,他们的优势应当是在设计方面,把审美、实用、改良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熟悉工艺流程。把设计很好地“变现”,不至于设计因为施工工艺问题而只能停留在纸上。[1]而要实现上述要求,就需要通过课程的完善一步步实现。而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进行改进是作为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大量时间思考的,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有益方式。
笔者由于喜爱陶艺专业,并深耕二十余年,前期一直以山西红陶创意、烧制的方式进行研究与创作,起初所教授的陶艺课也是以艺术创作入手,使学生在创作的同时把技法引入。但随着上课的深入,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种地方本科院校的美术系学生,毕竟和八大美院、985、211等好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整体的美术基础、思维认知是有很大差距的。毕竟也不是陶艺专业的学生,学生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进行陶艺创作(设计)对他们来说难度有点大,这样会造成学生有压力,有懈怠情绪,也容易对课程失去兴趣;由于自己大学时的陶艺课也是这样过来的,目标也不明确,然后课程又稀里糊涂结束了,只是了解了个大概;这些年的感受是,同样的一所地方院校,大学未扩招前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是比现在的学生要好很多,而现在的学生更多是从兴趣出发,无趣的课就很容易应付过了,但好的一点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的确很广,对新事物接受度也大。大家都清楚,创作其实是不太好指导的,毕竟学生基础差,虽然自己示范时从创作入手,学生也只能模仿,并不能进行真正的创作。最终结果是做出来的既不是作品也缺失趣味,和学生认为的“玩泥”也有很大差距。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但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直到自己拜传统艺人学习传统技艺时才忽然明白:不是进行陶艺创作,而是要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有限的创新。这样才更能符合我们地方院校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找到突破点后,进行很好的改进、解决,才是教学改革需要做的。首先熟练地掌握了陶瓷的基本技法,才谈得上再进行创作。本末颠倒了,效果大不一样。如同画画,还是得从临摹入手,循序渐进才能逐渐提高。思路捋顺便可以着手实施,除授课外,业余时间跟随师父学习当地榆次窑传统烧制技艺,在此方面就花费了四年多的时间;传统造型、施釉手法、传统配釉、烧制方式,每一步扎实推进,只有自己完全掌握了,才能有效地传承给学生,学生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做好创新是这门课的宗旨,也是这门课的成功之处。随着自己有幸成为榆次窑传统烧制技艺项目传承人,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把自己的想法在授课中逐步实现,同时也深刻体会到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传统工艺的重要性,和所制作的载体符合现代审美、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创新性。
目前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确定了以榆次窑传统技艺为切入点,以学生熟练掌握陶瓷成型技法为目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创新。
一、课堂以传统榆次窑技法为主要切入点
榆次窑,山西省著名窑口。兴盛于宋金、元明,直至解放后。榆次县志记载,在窑区明初有碑文记载,柏灵庙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碑记中说:“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晋阳志》:“窑五十座。”榆次窑目前最有名的产品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金代白釉黑花玉壶春瓶。瓶高30厘米,最大腹径18厘米,足径8厘米,颈部和下腹各有两道璇纹,纹间书写“榆次县孟家井烧来……”十六字,分四组竖写在瓶身腹部,字体排列整齐有序。榆次窑制瓷工艺有:白底黑花、化妆土罩透明釉、印花、剔花、剔化妆土、剔花填彩、绞胎、绞釉等,工艺精湛。釉色有草木灰青釉、白釉、黑釉、茶叶末釉、兔毫釉、油滴釉、紫金釉等。充分反映了山西榆次制瓷人的聪明才智。
由于我校陶艺不是专业设置,是设在装饰下的一个方向,课程时间短,因此课堂上就把重点放在了陶瓷成型和坯体装饰方面。课堂上的成型技法以拉坯为主,辅以泥条盘筑、泥板,手塑成型。装饰手法以镂空、线刻、浮雕、贴塑、肌理等为主。器型模仿榆次窑经典造型,前期以临摹为主。熟练掌握技法后,进行审美的当代性演变。如何赋予传统技法制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器物也是一直研究的课题。并使学生了解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即在当时生产生活背景下的设计制作是如何满足当时地方人的需求和功能需要的;如喝茶方式的不同,茶器具是怎样发展、演变的。传承技法是前提,大时代审美下的设计、制造是目的;非遗要有顽强生命力必须能很好地适应当下的生活、市场,成为“活态非遗”才是非遗“健康”发展之路。也希望笔者引入非遗的课程模式能给予同类院校以借鉴。
二、教学创新实践
通过多年陶艺教学实践,作为非遗传承人,有义务把传统技艺带入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并从市场需求出发,把非常实用的茶具设计、餐具设计、香器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比较“接地气”的设计也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自己或家人设计制作出心仪的器具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泥土本身自带亲近感,我们又有“女娲抟土造人”的基因,首先从学生对泥的兴趣出发,逐渐引入传统文化,了解了传统优秀经典造型后,把侧重点放在了设计上;宗旨是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改进得更加合理的或有情趣的陶瓷产品。而学生对外观可能更敏锐一些,因此也把外观设计放在首位。上釉、烧制在结课后进行。因此,不在此处讨论。具体课程实施情况如下:
(一)理论讲授中国陶瓷史、陶瓷制作技法、现代陶艺赏析
理论讲授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在物化的载体背后所形成的文化因素及当时的设计制作背景。这样也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下的审美背后时代发展的大关系;现代化条件下生产制作对造型的作用;器具在现代空间陈设中的关系等。在陶瓷史讲授中以传统经典器型为主,尤其宋代经典器型;通过纵向的时间顺序,读懂器型的演变过程,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在当时生活背景下器具的设计思路。通过对各窑口的分析,直观感受不同窑口器物的区别和特色,尤其是南北方窑口的差异性;分析地方文化因素、材料差异造成不同的原因,树立地方文化特色的优势理念,为将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做储备。
陶瓷制作技法讲述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手塑成型、拉坯成型、模具成型等;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每种技法的用途。比如对于不规则形,注重泥条盘筑、手塑或辅以拉坯并用;对于拉坯制作,明白其制作原理与适用范围。因为这是目前作坊、工厂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法;是学生掌握后出了校门能很快上手的基本技能。熟悉各种技法也是自己设计产品时懂得规避犯技术性错误的重要途径。
通过现代陶艺赏析,让学生能够掌握前沿审美,紧随时代发展;尤其作为年轻人,要争取做引领市场的好设计师。欣赏学院派名家陶艺作品,是为了解作者的思维模式及作品产生的背景。毕竟作为同时代的人,了解起来更直接和全面。为学生找到或产生自己的艺术风格提供参考、范本。
(二)实践以榆次窑非遗技艺传承为目标
1.在实践中掌握技法,在传承中把握审美
因为泥条盘筑最适合做异形器,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造型,也是初学者最容易掌握的技法,最实用。因此,课程前期都是以泥条盘筑技法入手的。一来让学生熟悉泥性;二来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立体的感受,对体积、空间的更深层认知。目的是把纸面的设计很好地转化为实物。这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很明显,由于他们习惯于电脑制作或二维绘画,都是在二维空间做文章,在实际制作时,看似理解了自己的稿子,但转到立体造型上,怎么也做不出浮雕的体积效果,还是属于“有厚度的平面”。以制作陶瓷浮雕装饰技法为例,反复讲解示范几次,才能明白其中缘由,对体积的认知才能加深。
泥条盘筑技法易于掌握,也是目前各陶吧和中小学陶艺课最易入手、用处最广的技法。能熟练掌握基本的陶艺成型技法,这也为学生就业多一个加分项。
图1 有体积的浮雕
图2 有厚度的平面
图3 学生泥条盘筑制作花器
对于拉坯成型技法,从花器、餐具入手,结合榆次窑宋代经典玉壶春、梅瓶、斗笠盏等造型,融入现代审美气息,制作出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色产品是我一直鼓励的方向。传统经典造型,是与那个时代审美相符、有实际用途的产物,有着深厚文化背景和时代气息;如玉壶春瓶,是酒具,是那个时代从实用出发设计制作出来的;手握、流注都很方便而且造型优美。如何制作出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特色的造型,是作为设计者需要认真思考的。
图5 学生的拉坯练习
图6 学生的拉坯练习
对于手塑成型,除了做好示范,还需要让学生明白,把趣味性放在第一位是多么的重要,这种立体造型,既能使学生了解物体自身体积关系,又能让学生懂得体积在空间中的作用。而且动物或人物这种有形象的物体,美与丑真的区别很大,不似抽象造型,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心情。学生对当下的卡通形象比较熟悉和喜爱,通过塑造形象,结合到现代生活当中,做有小情趣的香器等设计,为现代家居增添一些趣味,能起到很好的妆点、美化心情的作用。[2]
图7 课堂示范
图8 学生手塑香插作品
对于看似简单好玩的拉坯制作,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学生往往高兴而来,灰心而去,尤其是课程短的教学,更是需要学生课下花大量的时间练习,先从简单的花器开始,榆次窑经典玉壶春瓶、梅瓶、斗笠盏是常模仿的对象,熟练掌握拉坯技法后还可以综合手法进行创作。拉坯成型技法更是目前大小企业用途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法,尤其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制作市场,此种成型方式也深受茶具市场欢迎,消费者总是青睐手工拉坯、修坯的器具。而这也是陶瓷行业技术工人引以为傲的“本事”,是可以糊口的“饭碗”。只是需要以年为单位的长期深入的制作才能很好掌握的。这也是培养大国工匠的必由之路。也是最终落实习惯性“身体技艺”的重要手段。[3]
2.时代下的创新,底蕴里的积累
上课期间老师的示范非常关键,是引领学生入门最直接的方式。通过示范、制作,传授成型技法是实训类课程的必要手段,笔者很多作品也是在课堂示范时制作完成的。
如果教师有校企合作类项目,引入课堂能起到更好的榜样作用,也是为学生提供真实样本最直接的手段,是可借鉴、参照的案例。
举例说明,笔者恰好有横向校企合作科研项目,需要以地方文化为元素,设计制作一套餐具。顺便就把这个项目放在课堂设计制作完成。这样的示范也有利于学生能自始至终了解整个过程,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参与此类设计打下基础。
自拟题目以山西春秋时期最著名的晋国典故“桐叶封弟”为原型设计餐具四件套,就是以桐树叶为素材进行元素穿插设计;一个餐盘、醋碟,一个汤碗和一个水杯。餐盘的叶型是抽象的,在圆形中取抽象树叶的概念,将叶柄、叶廓有机地融入圆形当中;醋碟以略微写实的手法完成,参考的是宋吉州窑木叶盏中叶子的形;水杯是卷曲的叶型;汤碗为自然的花口形,是宋金时期霍州窑、定窑、耀州窑等花口碗的变形。除了单个设计需要,单件搭配起来还需整体协调;单是水杯为了符合整体需要,前后改动过三次。第一次,在圆形杯身上,把一块有叶脉的自然随型泥片从底部斜贴在上面做手柄,但从整体看这个水杯造型在整体里不协调,就否掉了,又按照预想做了另一件。第二个用了椭圆杯身,加上一块自然延伸的、略带飘动的形做柄,从整体上看四件放在一起也很牵强;最后改为用一片比较自然的泥片卷曲形成的叶型,和整体较为协调。最后经合作企业认可后定稿,并报外观设计专利。可能单看每个杯子都有创意,做成咖啡杯或马克杯也很不错,但搭配在一起的话就需要符合整体设计需要;如同绘画,整体——局部——整体。细节、局部永远服务于整体需要。期间的每个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经验和有益的参考,对规范他们的设计、制作是很重要的参考。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用于设计当中是我一惯的思路,也是很多人的做法。但如何加以利用,变为自己的设计便是见仁见智的事了。遵从原创设计更是我们的自信和能力的体现,也是我教授学生最常说的事,抄袭模仿是坚决杜绝的。
图9 水杯一稿
图10 水杯二稿
笔者认为:只有对传统文化深刻地理解和长期地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悟的思考,在创新中才能做到“灵活取用、信手拈来”,否则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和关注,对先辈们智慧和艺术的理解,也是传道授业的责任,更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多看各地博物馆、美术馆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是当地先民最优秀文化的载体体现,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博物馆式教学”,肯定也是未来教学的方向。各地市、大学建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是党和政府重塑文化软实力、重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对传统陶瓷技法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感悟理解,运用于自己的设计当中,是我的职责所在。通过掌握基本技巧,更多的是使学生从思维模式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改变,把文创做好,把设计落到实处。在这个到处做文创的大背景下,用自己的造型语言、自己的设计,讲好自己的故事。在全国文创市场趋于大同的情况下,只有打好扎实的基础,对传统文化、传统技法领悟越深,对现代审美越清晰,设计才有可能更优秀。整个社会审美越高,生活品质才会越高,反过来又能促使我们培养更多优秀设计人才服务社会,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做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要提高大众审美水平,就要从娃娃抓起,就要把美育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即便是理科生,有了好的审美,所设计的产品才能更受欢迎。真是感慨于很多年前巴黎小学生在卢浮宫上美术课的场景,从小的美育教育是和大师面对面度过,难怪巴黎会成为世界设计之都,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从目前国家的大政方针也体现出来了这点,商周青铜、战汉玉器、佛教造像、明式家具等优秀传统文化,无不说明我们几千年的审美、设计,证明我们是有发现美、创造美的基因的,将较好学生课堂作业展示如下:
图11 《桐叶封弟》定稿
学生餐具作品
学生香具作品
三、结语
把非遗文化引入课堂,既丰富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才能不是一句口号。毕竟非遗作为每个地域的特色和优秀文化的代表是不可再生和复制的;既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以山西窑口为例,山西窑口众多,但很多窑口技艺都无人继承,而且也很少被外界所知道,更谈不上关注了。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河津窑,为散落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瓷枕找到了出处,也为故宫收藏的被乾隆皇帝都认为是定窑并御题诗的瓷枕正了名。“要想改写中国陶瓷史得从山西窑口开始。”这更是说明我们保护非遗项目、传承优秀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深刻挖掘优秀文化遗产,做好保护与传承,并将之引入课堂,引入校园,解决好教改问题,培养更多的人参与,才有可能更好地培养人才,使得后继有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传承好千百年来人类文化遗产,使文脉永续;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更好地服务当下,服务课堂,成为“活态非遗”,增强非遗生命力。因为只有人才是非遗的真正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文脉永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