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地铁:可以“火出圈”,但不要有“火情”

2022-02-03IC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22年6期
关键词:换乘号线线路

言 西/文 IC/图

如果问你,上班上学和通常出行最常选择的交通方式是什么?恐怕有半数以上的人都会回答:乘地铁。自1993 年上海地铁1 号线开通以来,在近30 年的时间里上海地铁建设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市民的出行习惯,更体现了城市的发展速度。随着2021 年1 月23 日地铁15 号线开通运营,到同年12月30日地铁14号线、18 号线一期北段开通初期运营,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里程增至831公里,线路增至20 条,运营车站增至508 座,换乘车站增至83 座,网络规模继续领跑全球。

就我来说,快毕业的时候学校附近通了地铁,让原本总要和周围几所学校学生拼命挤公交的日子成为了过去;刚工作的时候,正巧乘坐的方向是相对人流量较少的方向,所以早高峰期间还时不时能坐上个位置;再往后,几站地铁下来再骑个5 分钟“摩拜”是我每天的“必选动作”……如今,虽然大多时候开车上下班,但每当有新地铁开通时,我还是会在闲暇时有意无意地坐上一回体验体验,追一追最新的“地铁流行趋势”。

15 号线:墙面材料有门道

去年初,地铁15 号线开通,自闵行紫竹高新区站至宝山顾村公园站,跨闵行、徐汇、长宁、普陀等区,一度被媒体称为上海西部轨交“大动脉”。作为上海第四条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15 号线的建设也创下了多个地铁建设之“最”:既是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史上一次性开通最长的地下线路,也是建设周期和信号调试时间最短的轨道交通线路,更是首条全线全功能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地铁线路。

由于15 号线和我日常的工作生活线路交集不多,开通以来很长时间我都没有机会乘坐,还是前段时间去了趟华师大闵行校区,才寻着机会感受了一趟。作为新线路,15 号线每一座车站的设计都有其特点,例如城市之光主题、特色风情主题、花卉公园主题等等。让我特别留意到的是,各个车站的消防设施也配合着主题设计进行了巧妙结合,有的是将消火栓箱融入整体景观中,有的是优化了各类消防器材的储藏或开门方式,并对一些防排烟设施做了美化处理,在确保安全和实用性的前提下提升了车站整体美化设计。

在各个主题的主导下,15 号线的站厅空间均采用到烤瓷铝板材料,通过不同主题与色彩的运用,让人感受每个站点的明快艳丽和独特魅力,有效缓解了地下空间带来的沉闷和昏暗。比如,铜川路站、梅岭北路站等选用了亮黄色为主色调,轻快、活力的颜色让过往乘客放缓紧张的步伐,有效化解候车时的焦躁;景西路站采用的蓝色让人仿佛一秒置身于晴朗的蓝天之下,通透与舒适感扑面而来……

当然,除了颜色上的巧妙运用,采用这些烤瓷铝板也有着全方位的安全考量。一方面,它们全部达到了A1 级防火性能,这对汇聚高密度人群的地下空间来说十分重要。其中,烤瓷涂料是采用溶胶—凝胶法,配合无机耐高温颜料和功能性无机填料,经低温烘烤形成无机均质涂膜。有数据显示,这种材料可以做到在外焰温度1500℃的情况下,高温燃烧两分钟不开裂起皮、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另一方面,这种材料还具有耐腐蚀、耐划伤、易清洁等特点,超高的硬度使得它们无惧乘客搬运行李时的碰撞和阴暗潮湿等环境因素,对延长站点整体的使用寿命也有所帮助。

14 号线:智能报警有细节

一说到浦东大道,很多人对它的最大印象就是永远在修!很多人甚至调侃道,“从我小学修到大学毕业了”“修的时候还没结婚,现在娃都初中毕业了”……而地铁14 号线的其中一段正是位于这条“修了一代人”的马路之下。也正因如此,地铁14号线从建设到通车运营,一直备受关注。它不仅是中国首条全线以绿色三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而且途经嘉定、普陀、静安、黄浦和浦东新区,坐拥31 个站点,可与其他13 条线路换乘,堪称“上海换乘线路的天花板”。

这一次考虑到距离不算很远,它开通第二天我就去“尝了鲜”。在我看来“便利”只是14 号线的优点之一,让它直接出圈的那绝对是颜值和实力。特别是14 号线的换乘站设计,就像一张张上海的文化艺术名片,集功能性、人文性、艺术性于一体,站站有主题、个个有寓意。其中,与2号线进行换乘的陆家嘴站以“大浪流金”为主题,在通道全长112 米的巨型LED 电子屏上,金色巨浪翻滚不停,看得人难掩激动磅礴的心情,也代表着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还有与1 号线进行换乘的一大会址·黄陂南路站则以“黄陂疏影”为主题,通过树影灯的应用和石库门、梧桐树等元素,打造了一条“林荫大道”,营造出了地面环境中绿树成荫、树影斑驳的“阳光感”,也隐喻出一大会址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

在高颜值的基础上,14 号线还是一条充满细节考量的科技线路。大屏幕显示列车信息,车厢内轮椅安全带设计,智慧厕所的自动监测功能……这条绿色低碳发展的轨交示范线,在车厢、站台和站厅层的设计上都有许多特别之处,充分彰显了它的“硬核”软实力。此外,14 号线也格外注重烟火报警系统的配备,每列地铁上均配置了56 个烟温感应报警器和20 支感温电缆,无论是车厢内还是车底箱体发生火灾险情,它都能在10 秒内向司机和运行控制中心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对于烟雾探测器自身的故障报警,烟火报警主机也设定了在多次连接、重复收到故障信息后才会报警,大大降低了警报的误报率。

虽然在日常出行中,如果不是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人并不会特别注意自己乘坐的地铁或者某个新开地铁的安全工作如何进行,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条承载着万千市民出行安全的“地下生命线”,地铁安全远非高枕无忧。上海日均客流量1000 万余人次、单日最高客运量达到1300 万余人次的运营客流和超大体量路网的现实情况,对每个地铁和站点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维护、应急疏散处置、岗位职责分工等安全管理和火灾防范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媒体报道,上海今年还将开工建设地铁20 号线一期工程,并加快推进机场联络线、嘉闵线、南汇支线、崇明线、21 号线一期、13 号线西延伸等轨道交通项目……呼啸而来的轨交时代,拷问着地铁建设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服务设施是否齐备、安全措施是否到位,作为2500 万上海市民之一,我们也期待这一张张答卷上更精彩的落笔。

猜你喜欢

换乘号线线路
换乘模式下货物运输路径问题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北京地铁连拱换乘通道下穿引桥施工沉降控制研究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在安装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站布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