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路径探析*

2022-02-03滕明政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实力文化

滕明政

(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5)

文化软实力是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1](P198)但文化软实力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与硬实力同步发展,甚至可能一段时间内硬实力增强了,但软实力却相对薄弱,出现“有理说不出”的尴尬局面。因此,文化软实力需要主动建构、积极提升。

一、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重大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约瑟夫·奈(Joseph S.Nye)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各国倾注了大量时间、精力、人员、金钱等从事“软实力”①就概念而言,约瑟夫·奈在1990年《外交政策》杂志上首先提出并使用了“软实力”(SoftPower)这一概念。但就学理层面而言,奈受到了20世纪30年英国实用主义者卡尔的启发。卡尔在其1964年出版的《二十年来的危机:国际关系简介(1919—1939)》认为世界上有三种权力:一是军事权力,不服从就消灭;二是经济权力,不听话就收买;三是文化权力,不同意就诱导。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对政府的实际政策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改小布什政府频频“秀肌肉”“挥大棒”的强硬做法,采用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巧实力”等思想。这种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做法,相当程度上缓和了美国与盟国的关系,改善了美国的国家形象。而特朗普上台后,过分强调美国利益至上,退出巴黎协定、教科文组织,颁布穆斯林禁令,修筑美墨边境隔离墙,敦促北约成员提高军费开支等一系列举措,不仅引起国内外民众的大规模抗议,也让美国的盟国感到寒心。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充分表明,能否有效和巧妙地运用文化软实力,关乎一国的声誉,关乎一国政策和主张在国内外的实现程度。

由于“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1](P198)这也就决定了“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2](P4),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之争已经悄然兴起。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先发优势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鼓吹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日趋严重地侵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以所谓“学术研究”“还原历史”“重新评价”为幌子,诋毁革命领袖人物,制造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对立;鼓吹“告别革命论”,企图瓦解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精神,消解英雄人物带给人们的精神激励和鼓舞[3]。而国内总有一些“贾桂式”的人物以西方的立场、价值观念、评价体系来剪裁我国文化实践,凡是不符合西方标准的就是我们做错了,无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甘愿让中国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跑马场”。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原本东西方正常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应当予以肯定的,事实上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对我国开启民智、推动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因为“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4](P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1](P72)。但这一过程并非坦途,相反充满艰辛。一些西方国家利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和传播格局[5](P120),经常制造舆论事端,恶意歪曲、扭曲、造谣和抹黑中国,企图消泯中国崛起的正当性,遏制中国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P211)由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必要,而且也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路有很多,其中“推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埃弗雷特·李(Everett S.Lee)在研究人口迁移规律时,提出了“推拉理论”,在他看来,能否改善生活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核心因素,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成为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而不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则成为促使人口流出的推力,人口迁移主要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决定[6]。借助这一理论模型,我们得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两大策略:一是增强拉力,即通过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愿意主动学习和接受中国文化,从而避免美国等西方国家强行推广美国文化和对外嫁接美式民主政治所造成的“水土不服”;二是增强推力,即通过开展各项文化走出去活动,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推广力和影响力,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够轻易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从而破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需要注意的是,人口迁移理论中的“推力”是单向度的,是由流出地的不利条件所造成的被动的排斥力;而我们这里所讲的推力则是“回飞镖”式的,即它不仅把中国文化推出去,更要把认同感带回来,它是基于中国文化先进性的主动的推力;因此这种主动的推力包含了改变不利条件的排斥力,防止原来认同中国文化群体的流失。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两大策略的实施有赖于一定的基础性条件的支撑,这些基础性条件至少应包含物质方面、制度方面、阵地方面以及人员方面等。

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它需要与之相配套的设施、平台和环境。概言之,至少有赖于物质保障、体制改革、阵地建设和“新人塑造”等四大支柱的建构。

(一)物质保障

大力发展国家硬实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强大会显著提升该国家和地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即是说,软实力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没有硬实力作基础,软实力就是虚的。“弱国无外交”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不是弱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主张有什么问题,而是弱国自身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影响别人,让别人来倾听自己的政策和主张罢了。之前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Bashar Aljafari)的一张照片曾刷屏社交网络。在大会上,他本想怒斥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借谎言发动战争,努力阻止美英法对自己国家的军事打击。但当他发言的时候,美英法驻联合国代表早就转身退场了。他临窗而坐、低头沉默不语的照片让人看后唏嘘不已,当国家贫弱时,你的任何雄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近年来,中国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中有了较大的话语权,有了广泛参与和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有了相对平等的谈判条件与相互磋商的议价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1](P208)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第一,软实力在作用形式上表现为“软”,但不代表它的内核也是软的,它亦有硬的成分,即表征一种文化是它自己而不是它者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这种文化的底线,是不容被突破的,是具有刚的规定性的。第二,软实力离开硬实力一定会出丑,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P286)所以,中央始终强调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打好物质基础。

(二)体制改革

形成“主流引导,商业渗透”的文化运营模式。“主流引导”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主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的文化是主流,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文化是主流。“商业渗透”就是运用市场逻辑发展中国文化,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实现中国文化资源的商业化传播。主流引导强调的是方向,商业渗透强调的是动力,前者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后者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主流引导发展文化事业,商业渗透拓展文化产业,两者结合,共同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市场经济有效性的统一。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究竟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还是单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和国际霸权,区分的关键在于贯穿其中的社会制度和指导思想[8]。软实力只能说明文化的作用,而文化的社会属性则回答了软实力为谁服务。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人民根本利益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进文化。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价值冲突日益激烈。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以真正科学的态度,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来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的侵袭,才能确保中国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甚至可以夸张地讲,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只有通过产业化的运作与大众化的传播,才能广泛提升社会的认知程度,有效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自身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内容;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实现中国文化资源的商业化传播。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没有“票房”就意味着没有消费者,而没有消费者则意味着这种文化的影响力有限。那种单纯为了“票房”,一味庸俗、低俗、媚俗甚至恶俗的做法当然不可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9](P15)但过分追求所谓的“高雅”,脱离人民群众、“曲高和寡”也不值得提倡。社会主义中国的文艺创造要坚守人民立场,“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9](P9)。因此,通过文化产业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一定要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我们一定要消除“正能量作品获得不了高票房”的认识误区,打破“正能量都是小众的事情”的认识束缚,近期热播的《觉醒年代》《山海情》《长津湖》,以及之前大卖的正能量电影《湄公河行动》《战狼2》《我和我的祖国》很好地证明了“高票房与正能量”可以一并实现。

此外,在当下文化的商业化传播,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一套日趋精细化、定制化、科学化的生产模式。美国奈飞(Netflix)公司推出的《纸牌屋》收视火爆,其秘密就在于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了对观众需求的“精确打击”[10](P19)。曾席卷亚洲的韩国偶像剧《来自星星的你》,其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韩剧完备的产业链以及隐藏在这个产业链背后成熟的商业逻辑,更在于韩国SBS电视台、HB Entertainment等运用高科技手段调查观众的“兴奋点”,从而跳出了韩剧“车祸、绝症和失忆”的老套路,增加了“大长腿”、“超能力”等新元素,再次掀起韩流。美韩等国家正是通过这种成熟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不仅成功占领了我们的票房和收视率,而且也在悄然地占领我们的头脑。对此,我们也应“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借助现代科技力量,精准地把握国外大众文化需求的热点和痛点,加快中国优秀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增强中华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阵地建设①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阵地有很多,就主体而言,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团组织等;就场所而言,有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就媒介而言,有报刊、书籍、电视、广播等。本文着重分析网络阵地建设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人在哪里,开展话语权斗争的工作前线就在哪里。当下“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5](P353),网络技术和自媒体平台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实时分享见闻、发表见解提供了快捷有效的途径,实现了全球信息的互联互动,大大降低了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门槛,从而将人类社会导向“全民麦克风时代”[11],各种非主流、反主流的思想信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扩张趋势,从而严重挤压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1](P28)的判断。就国际来看,以美国“棱镜”“X—关键得分”等为代表的监控计划,清楚地表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互联网阵地的极端重视以及运用互联网的庞大规模和强大能力;就国内来看,必须正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1](P29)的事实,清醒地认识到缺少“懂网”领导干部、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强化互联网阵地建设迫在眉睫。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不仅要纠正各种非国家行为体的非理性行为,更要防范西方国家行为体的肆意攻击。事实上,网络社会并不是超现实的存在,其背后代表着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加之网民身份的隐秘性,信息资源的共享开放性,导致网络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更为复杂。西方反华势力曾毫不掩饰地宣称“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12](P51),借助网络高效、公开、匿名的特点,散布各种虚假言论,利用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挑起事端,煽动社会负面情绪,攻击丑化我们党和国家形象。例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竟然公开称新冠病毒为“武汉病毒”,以此来掩盖美国抗疫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空前加强了互联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互联网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后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必须“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P35)只有切实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才能在海量、互动、流变的网络舆论中赢得主动权,才能保证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才能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有更广的辐射面、更强的穿透力和更大的影响力。进入新时代以来,主流媒体纷纷建立官网、官微、官方APP和官方公众账号,特别是入驻抖音、快手、B站,成功吸引了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收到极好的效果。

(四)新人塑造

培育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多元主体。“新人”之“新”,不仅指原有主体能力之新,即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实践养成等措施,使原有主体具备新的更高超的技能,特别是大幅度提升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能力。更是指主体成员之新,即通过大规模的筑巢行动、引智工程,吸引新的“外来人士”加入,不断壮大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体队伍。

党的十八以来,中央将文化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从“企业”拓展为“全民族”,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13](P32)。这一变化充分反映了党对文化发展多元主体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文化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让14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1](P138),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磅礴伟力。全球化时代,每一个单位和个人都是世界观察和评价中国的“窗口”,我们不仅代表我们自己,更代表整个中国。所以,在对外交往时,我们每个人不仅要以良好的形象示人,当好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的“广告牌”,更要积极为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当好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的“播种机”。

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新人加入并不意味着要将原来的主体闲置起来。实践一再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同样不能忽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够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指引方向、校正目标,确保中国文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凭借执政党强大的组织优势,能够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和各种社会力量,在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组织落实文化软实力发展规划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路径

“四大支柱”侧重战略思考,讲的是前提条件,没有它,“两大对策”根本就无从施展;“两大对策”侧重策略设计,讲的是基本做法,有了它,就可以将“四大支柱”系统整合,从而加速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体来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1](P199)。“形于中”,就是要增强文化的“拉力”,即内强素质,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发于外”,就是要增强文化的“推力”,即外树形象,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推广力和影响力,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一)增强拉力

增强文化内向凝聚的“拉力”,以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关键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以整合多元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精华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什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就是核心价值观,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P203-204)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题中之义。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依然严峻,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既解放和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不断挑战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侵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如何有效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力量、增进发展信心,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建设必须直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只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自觉抵制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扩张和渗透,为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提供坚强的“主心骨”;才能有效化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明确什么是该追求的、什么是该摒弃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耻辱的,在利益冲突面前,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才能增强人们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自觉性,树立科学的家国观念,明确有国才有家,每个人自由发展有赖于国家文明昌盛,每个人都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用制度来保障、用组织来执行、用文化来涵养、用教育来内化[14]。既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等“宏观制度”在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法治环境方面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好机制流程等“微观制度”在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方面的功效。既要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管理党员、组织群众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要重视中央党组织的“火车头”作用,通过顶层设计、率先垂范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也要汲取世界文明、时代精华,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谱系。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理论高地、关键渠道、强大师资等优势,及早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也要重视社会教育广泛性、持续性、复杂性等特点,一刻也不放松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教化工作,巩固和拓展红色阵地,争取灰色阵地,改造黑色阵地[14]。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国作为一个曾领先世界千年之久的大国,辉煌灿烂的中国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强调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可参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26日第6版。,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一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早在70多年前,毛泽东就曾讲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5](P53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等活动中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还通过考察山东曲阜孔府、贵州贵阳孔学堂,了解《儒藏》编纂等活动,释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忘中华民族从何而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信号;更通过专门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国家公共政策的方式,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系统规划和可靠抓手。

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态度上,要坚定文化自信。要相信中华传统文化是有其先进内容的,做不到这一点根本就枉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别提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了。一些人谈及中国传统文化时,总是扭扭捏捏,谈着谈着就跑到西方的道路上了——我们的服饰不如人、建筑不如人、教育不如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学西方。这种心理上的自我矮化是致命的,因为它从根本上剔除了中国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既然我们事事皆不如人,那么那些传统的东西又凭什么能够走向现代,又有什么存在和发展的必要,这是格外需要警惕的。我们绝不做历史虚无主义者,把自己的历史说成一团漆黑。当然,我们也不能做文化复古主义者,以为搬出老祖宗就能解决现在和未来的全部问题[16]。二是方法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接地气,顺应现实需要、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现实发展,不能在书斋里玩弄文字游戏。这就需要按照当今时代特点、现实社会标准、当代群众需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转换,在解决当代中国问题中实现文化自身的传承、发展与超越,为传统文化续写新的篇章。从故宫国潮到敦煌文创的热销,从《国家宝藏》到《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无不体现立足现实、服务现实这一特点。三是措施上,要完善体制机制。要按照工程思维的要求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理论—政策—落实—反馈”。要加强学术研究,通过集体攻关,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调研现实需要,提出理论的构想。要加强政策支持,认真把理论转化为政策,出台相关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件,配套相关的人员、资金、技术等。要抓好落实,以钉钉子的精神把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落实到位。要做好评估反馈,及时发现执行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新的学术研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活动。

此外,增强中国文化的拉力,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革命性再造。没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武装夺权等思想,仅靠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等思想是难以解决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等重大问题的;革命成功以后,我们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关系的基本理论,逐渐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7](P13)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扬弃,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道德教化的哲学智慧和人生伦理智慧,和对中华民族特性塑造的文化功能;清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过分强调等级制度合理性、维护既定社会秩序的因素[18],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增强推力

增强文化外向发展的“推力”,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推广力和影响力,关键在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以消除误解、赢得信赖,不断深化文化外交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国家意图,创新对外传播形式以实现有理说得出、说了传得开、传开叫得响。

塑造当代中国的良好形象。国家形象是指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的基本印象与总体评价,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罗伯特·杰维斯在《国际关系的形象逻辑》中提出: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能补充其他力量形式,而且也是达到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19](P3-8)。“在国际舞台上,权力很大一部分起源于国家自身形象设计的能力,用于表达自身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20](P100)。因此,全面、准确、系统地阐述我国的国家形象,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政治主张、国家利益等方面的根本分歧,某些西方国家凭借其国际话语霸权,肆意诋毁中国的国家形象,把中国描绘成“威胁邻国”“一党专政”“侵犯人权”等“恶龙”形象,各种形式的话语标签,如“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战狼外交”等甚嚣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1](P2128)不少国际公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只停留在“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瓷器”“文化大革命”“绿军装”上,从而形成刻板的印象。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建构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打破被动局面,主动争夺话语权,有力回击西方国家刻意编造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债务论”等各种污蔑之词,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努力向世界阐明什么是“真实的中国”,切实维护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在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重塑造我国“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P202)。这是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系统表达,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目标导向。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不仅官方拍摄了高水平的国际形象宣传片,而且民间也在积极行动。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女士领衔成立了“看中国·海外青年影像计划”,邀请外国青年到中国,与中国各地高校师生合作,拍摄中国纪录片,以外国人的视角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取得了广泛而热烈的反响。事实上,这些外国青年真正来到中国、感受中国后,他们镜头下的中国形象多是温暖与可爱的,片中充满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友好。中国故事十分丰富多彩,有“生命至上”的抗疫故事,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故事,还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故事、“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故事等等。我们要用好这些故事素材,经常讲、反复讲,努力消除国内外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向外界呈现一个真实鲜活、生动立体的中国。

有效利用文化外交手段。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因此,要高度重视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因素,大胆而富有建设性地提出“文化外交”的概念,并将其作为继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军事外交之后的“第四外交”。文化外交指的是“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来进行的外交活动”[21](P6-8)。把文化作为谋求对国际事务更大发言权的有力工具,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普遍做法。借助文化交往,向其他民族国家推广本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政治制度,以保持或增强自身战略优势。如美国承接各种赴美文化交流考察团、新世界哈佛高级公务员培训项目及以基金会名义资助各种公共文化外交活动,无一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其他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认知。

对此,我们也必须有效利用文化外交手段,有效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渗透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把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成为国际公众认知中国文化的“国家名片”,这是我国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通过这种“长流水、不断线”的文化外交活动,不断增进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消除对中国的臆想以及被媒体和政客误导的片面形象。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不仅积极承办各种公共文化外交活动,例如,中国成功承办被称为哲学界奥林匹克的世界哲学大会,一改自1900年以来一直由西方哲学唱独角戏的局面;而且也在各种公共文化外交活动中主动设置议题,例如,由中联部主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大会的主题和议程都由中国独立来设定,研讨的是中国提出的新概念、新主张,改变了西方主流政党要么不参加,要么参加但议题由西方设定的尴尬局面,这是中国积极参与建构国家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益尝试。

创新对外传播形式。美国公共外交学者南希·斯诺(Nancy Snow)等人在《公共外交手册》提出,国家软实力由三个维度来衡量:一是该国文化和观念是否符合全球流行标准;二是该国是否有能力运用全球传播渠道影响新闻的报道框架;三是该国是否通过其国内和国际行为赢得公信力[22](P4)。可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谁的传播实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有可能被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文化传播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维度。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王沪宁就曾明确指出:“软权力的力量来自扩散性,只有当一种文化广泛传播时,软权力才会产生强大的力量。”[23]西方国家和媒体正是利用他们在大众传媒和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巨大优势,强力宣传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制度规则,不断地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打造成全世界的主流价值观,从而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据统计,在当今世界传媒格局中,欧美媒体垄断了全世界90%的新闻信息[24]。与之相比,中国主流媒体向国际“观念市场”提供的“产品”种类相对较少且吸引力较为有限,不同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有效认知和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阐释技巧、传播力度还不够,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还不高,有时处于有理没处说、说了也传不开的被动境地。”[1](P199-200)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唯有此,才更有利于良好国家形象在国际的营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善用新媒体,不仅很多主流媒体纷纷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上建立公众账号,精准推送;而且开发了抖音海外版——Tik Tok,吸引了众多粉丝尤其是青年粉丝,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善用社会及市场资源,大力推动中医、武术、饮食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走向世界,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武林大会》等作品在海外市场引起热烈反响;以UP主李子柒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在海外爆红,多条视频在YouTube上的观看量都是1000万+,李子柒等短视频不但没有出现所谓的“文化折扣”(Culture Discount),甚至还实现了文化增值(Culture Value-added)[25]。善用合作机制,湖南电广传媒影业与美国狮门影业共同出品的《爱乐之城》,实现了中国出品方在奥斯卡主要奖项上零的突破,成为“合作传播”的成功案例[26]。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开展舆论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例如,面对美国抗疫“甩锅”行为,除了中国外交部正面驳斥外,CGTN(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中国国际电视台)在海外平台上发布了《美国的民主与虚伪》等短视频,有理有据地进行批驳,揭穿他们的谎言。视频一经发布,立刻获得了全球网友的转发、点赞和热评。再如,新华社、央视新闻在“新疆棉花事件”后迅速“打脸”BCI(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和H&M等,同样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结语

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信仰和生存根基,在国家软实力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当前,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各种复杂利益格局的重组和博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无论是在凝聚改革共识、保证改革正确方向等方面,还是在赢得国际话语权、抵制敌对思想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我们要努力建构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应有的骨气和底气。新时代提升中国文化的“拉力”,要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做好中国内功。中国已经到了一个需要自信,应该自信的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7](P348)一定要认真研究并坚定信仰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这种信仰能百倍地增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有了这样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就能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来[28]。近代以来,西方建立了一套现代社会(西方国家)与非现代社会(所谓‘他者’世界)的话语体系。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必须要“超越西方世界的‘他者’设限,以中华文化为本位,从一个被西方‘表述’的‘客体角色’转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立主体,重建民族文化自信”[29],当下要审慎地对待“接轨”,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不能再单方面以美国主流教科书为师,要改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体制,建立中国学派,提炼标识性概念,构建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时代提升中国文化的“推力”,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并不是搞新殖民主义,让世界都学汉语、吃中餐、用中医、唱京剧、练武术,更不是企图消灭他国文化自主性,消泯他国民族自尊心。中国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为了谋求与自己经济政治实力相匹配的文化实力,是解决“挨打”“挨饿”之后,解决“挨骂”的重要举措。中国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丰富世界文化大家园,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一种新的文化、新的选择。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底气和充分的理由去回应那些攻击、丑化、妖魔中国的“新文化殖民主义”“中华帝国主义”等虚妄之言,坚定不移地、始终和平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主义文化强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实力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凭实力,而不是运气
实力抢镜
谁远谁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36个大中城市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