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三轮驱动”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
2022-02-03尹应平张天宁涂炜
文/尹应平 张天宁 涂炜
今年以来,宜宾市翠屏区主动担当作为,采取“挖潜扩容、提升赋能、搭建平台”的“三轮驱动”方式,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充分“挖潜扩容”,不断扩大就业容量
翠屏区采取“五个一批”工作举措,挖掘岗位资源,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全力稳定和扩大来翠、留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规模。
机关单位招录一批。加大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力度,使用空缺编制用于招聘、引进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及时补充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上半年,发布招录公务员54人、事业人员169人,引进人才70 人,招聘202 人。
城乡基层输送一批。大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等基层就业项目,特别是计划招募一批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服务满1 年后可享受“三支一扶”服务期满人员招聘优惠政策。2022 年度,计划招募基层服务项目人员40 人。
“两新”组织吸纳一批。调动“两新”组织积极性,扩大招工规模。目前,已向15 家“两新”组织企业征集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近200 余个。
就业基地见习一批。进一步落实就业见习基地奖补政策,今年新认定青年就业见习基地9家,就业见习基地累计达25家,提供见习岗位1200 余个。目前,在岗人员183 人,发放见习补贴13.46 万元。
政策托底帮扶一批。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拟开发500 个临时性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
强化“提升赋能”,扎实提高就业技能
翠屏区大力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专业力量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求职就业能力。
职业培训进校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中短期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组织宜宾工匠、技能大师为高校毕业生展绝活、授经验、传心得,引导高校毕业生增强职业精神、实现技能就业。
创业培训进校园。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让其掌握创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前已在宜宾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活动900 人;在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开展创业培训活动,培训300 人。6 月,翠屏区选送的宜宾学院应届毕业生创业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创翼”暨第四届“宜宾创翼”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创意专项赛二等奖。
职业指导进校园。积极推进翠屏区公共就业职业指导工作室与辖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室开展战略合作,加强求职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让高校毕业生找准定位、转变观念,积极主动求职。
持续“搭建平台”,精准对接就业供需
翠屏区聚焦重点产业,联动各大高校为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搭建双选平台。
持续提供“1311”精准服务。及时为高校毕业生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并纳入实名制管理平台,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就业帮扶,安排专人“一对一”提供“1311”精准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截至目前,2021届994 名翠屏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已实现就业人数为764人,219 人参加就业准备活动。
持续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通过搭建“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信息。今年已开展各类招聘会313 场,参会企业1809 个次,提供就业岗位13.6 万个次。招聘会进场应聘者超2.7 万人次,网络招聘会浏览点击量超232 万人次,求职登记5.32 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64 万人次,促进就近就业1.8 万余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达1810 人。
持续开展“企校互行”活动。积极策划“企业校园行”和“学子企业行”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6 月,在四川轻化工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中,翠屏区组织了25 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235 个,吸引2000 余名毕业生现场求职。同时,翠屏区还开通“就业直通车”,有针对性地邀请高校师生到宜宾三江新区重点企业实地走访、现场参观,详细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岗位需求、工作待遇、发展前景等,吸引更多在宜高校毕业生留翠实习实践、就业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