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才赋能” 助推金堂建设
2022-02-03周健
文 /周健
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通过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激发人才活力潜力,全面提升人才资源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环境、提高人才效能,为服务金堂县“十四五”规划和冲刺全国百强县目标贡献人社力量。
今年以来,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紧紧围绕成都市人社局制定的“1663 工作部署”,确保人才赋能工作导向,贯彻落实一系列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的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措施。
人才资源情况分析
专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截至2022 年,全县纳入统计的专技人才总量约1.5 万人,较2016 年增加0.3 万人,其中事业单位1.11 万人(在编0.85 万人,编外0.26 万人),企业及其他组织0.39 万人。整体来看,全县基础性专业技术人才多,高层次领军人才少。
从年龄结构分析,35 岁以下0.63 万人,占42%;36—45岁0.41 万人,占27.33%;46—54 岁0.34 万人,占22.67%;55 岁以上0.12 万人,占8%。35 岁以下年龄占比从2016 年的36%增加到42%,人才引进数量增长较快,年龄结构得到优化。
从学历结构分析,研究生以上学历0.03 万人,占2%;本科学历0.73 万人,占48.67%。本科以上占比从2016 年的44%增长到50.7%,高层次人才占比明显增加。
从职称结构分析,高级职称0.2 万人,高级专技人才人数占专技人才总量约13%;中级职称0.38 万人,中级专技人才人数占专技人才总量约25.33%。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比从2016年的9%增长到13%,专技人才职称结构得到优化。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全县技能人才总量为13.34 万人,其中初级3.43 万人,占25.71%;中级6.53 万人,占48.95%;高级3.03 万人,占22.71%;技师及以上0.35 万人,占2.62%。整体来看,技能人才结构存在总量不足、高级及以上技能人才存量较少、人才层次结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从学历结构分析,专科学历技能人才占比从2016 年的32.9%增长到2020 年的42.28%,本科及以上学历技能人才占比从2016 年的18.4%增长到2020 年的24.81%,技能人才的学历呈现快速提高态势。
从年龄结构分析,2016 年,16—30 周岁、31—45 周岁、46 周岁以上三个年龄段的分布比例分别为24.3%、57.5%、18.2%。2020 年,16—30 周岁、31—45 周岁、46 周岁以上三个年龄段的分布比例分别为32.08%、53.6%、14.32%,青年技能人才占比已达三成以上,并呈持续上升趋势,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有所缓解。
人才引进情况
多渠道引进人才。金堂县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公开引进县外优秀教师和卫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并通过“精英回巢”工程、“蓉漂人才荟”活动、招募服务基层志愿者等方式进行人才招引。2018 年以来,招募服务基层志愿者394 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99 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92 名。作为远郊县,金堂县生活条件、工资待遇方面与中心城区比较有一定差距,近三年来,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年均流失约60 人。
搭平台柔性引入。搭建专家团队与企业、学校的合作平台,以专家服务为载体,柔性引进专家、博士到金堂县开展服务。2018 年,参加中国海外学子报国行成都站—“三城一园”才智对接活动的6 名海归人员到淮州新城考察洽谈;四川聚峰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被成都市外专局认定为成都市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2019 年,四川省专家服务团百名专家博士成都行5 名专家博士到金堂县开展智力帮扶。
人才培育情况
多措施“育”,人才素质全面提升。加强育才平台建设。依托淮州新城现代职教基地,着力建设“技能金堂”品牌,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产业园区、工业区输送熟练工2012 人、技能人才329 人。深化校企联合制度。紧扣产业功能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实施校企联合新型学徒制,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896 人。组建联盟交流比赛。积极参与组建成渝地区技工教育联盟,加强与重庆技工院校交流;承办第44 届世界技能大赛钣金技术项目选拔赛等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代练提升实操水平。
多角度“激”,人才动力持续迸发。加强表彰奖励。金堂县对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4 名事业先进个人和2 个事业先进集体给予记功奖励;推荐的四川锅炉高级技工学校教师唐成凤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给予补贴激励。对重点企业职称评审进行专项摸底,开展123 家重点企业人才需求调查,为21 名急需紧缺专技人才申报职称提升奖励6.6 万元。突出人文关怀。畅通人才安居服务“绿色通道”,服务各类人才衣食住行、入院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需求。
人才服务情况
为人才提供人才类别认定、人才落户、安居资格审核等服务,目前审核通过可享受人才安居资格的人才共60 余名,协助2634 名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落户金堂。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职称认定、评审推荐服务;为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安家补贴、引进人才奖励、企业引才奖励、引才补贴,专业技术职称提升奖励服务;为优秀海外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创新创业补贴;为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提供中考加分认定服务;推进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
人才政策情况
围绕三大产业功能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紧扣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育留用各类人才。高层次人才可享受人才津贴,博士连续10 年按照3000 元/月标准发放,硕士连续3 年按照2000 元/月标准发放,目前已有557 人享受。推荐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和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并根据职称给与1000—2000 元的补贴,已为652 人兑现提升奖励补贴83.45万元。根据人才具体情况划分人才类别,按类别享受人才安居政策,满足人才多元化住房需求。目前已有60 余人通过人才安居资格审查,可享受租房购房优惠。
下一步工作计划
金堂县人社局将紧扣成都市人社局“1663 工作部署”,通过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激发人才活力潜力,全面提升人才资源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环境、提高人才效能,为服务金堂县“十四五”规划和冲刺全国百强县目标贡献人社力量。
紧扣产业发展,多措并举加强人才招引。今年以来,金堂县已累计举办“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会27 场,其中开展3场直播带岗,参加企业541 家,提供就业岗位12000 余个,达成意向性协议2400 余人,80%以上为本地劳动力。随着重点企业建成投产、本地企业扩产等,预计今年还需保障企业用工12000 人,金堂本地富余劳动力储备有限,企业用工形势依然严峻。为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全面保障重点企业用工,既要坚持“市场问题市场办”的原则,又要根据当前金堂县产业功能区加快发展的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协调解决。根据调查,自贡、内江、巴中、达州等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本地务工者工资在3000—4000 元/月,省外务工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带,工资5500 元/月左右,金堂县通威、通合、金堂时代等企业普工工资已达到6000—8000 元/月,在当地有一定的待遇优势,且离家更近,可以不出省就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与周边市(州)开展劳务协作交流,引入外地劳动力,解决用工难题。
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金堂县将围绕产业功能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急需紧缺人才绘制“人才地图”,制定“人才订单”,指导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企业进名校名院开展精准招引、校企合作。支持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探索“先引进、再分配”人才招引制度,给予用人主体充分自主择才权。推动建立“人才工作部门+产业主管部门+兄弟区(市)县产业功能区管理部门”联席协商机制,缓解人力资源供求矛盾,实现企业与人才的精准匹配。三年内,金堂县计划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00 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150 名。今年招聘220 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40 名。
紧扣人才发展,育才提能推动人才成长。继续优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技能大师、高技能人才等工作室品牌,定期组织开展技术攻关讲座、“名师”进企业等活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式,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提升培训、人才评价、技能竞赛等,鼓励扶持企业参与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切实降低功能区企业培训成本,实现“人岗相宜”。同时广泛宣传技能成才模式,主打“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着力培育劳务品牌,营造优化成长环境,锻造高精尖人才队伍。
在实施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提能工程方面,金堂县人社局将和金堂县总工会联合开展2022 年“金堂工匠”评选工作,选出金堂十佳工匠10 名和金堂工匠70 名。积极争取四川省技师学院落户金堂淮州新城成都国际职教城。三年内,计划培养专业技术中高级人才1000 人,今年培育300 人以上;协助重点企业申报成立人才服务站3—5 个,今年申报成立1—2 个。发展技能大师工作室5—8 个,今年发展2 个;全县高级技能人才达到4 万人,技师及以上0.6 万人,今年达到3.6 万人,技师及以上0.4 万人。
紧扣人才服务,用心用情确保人才安居乐业。依托人力资源市场线上线下打造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为来金堂县发展的各类人才营造高效综合服务生态圈。畅通人才安居服务“绿色通道”,切实满足各类人才衣食住行、入院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需求。抓实劳动维权,夯实部门联动,妥善处理拖欠工资、延长工时等问题。督促指导企业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建立健全薪酬增长机制,三年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到8%。同时妥善处理欠薪问题,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