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族居古宅美丽乡村建设与管理研究

2022-02-03王波

新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管理

王波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利用我们中国农村有聚族而居的习惯,结合农村的生态环境,将族居古宅进行改造,建设新型农村居住区,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探讨建设和管理美丽乡村,给我们提出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课题。

关键詞:族居古宅;美丽乡村;建设;管理

当前,农村人口正逐步城市化。而剩余下来的一部分人仍然居住在农村,对于这部分这人群的居住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当然这中间也有一部分人难离故土,再加上由于成片居住的生活成本较高,仍需固守在原有的土地上进行耕种、生活,如果对这部分人群硬性进行城市化,走城市化的道路,势必激化矛盾。建设美丽乡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生活获得感。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把剩余的农村居住人口全部集中,安置到政府修建好的居民小区,实行城市化的社区管理,更不是实行强制搬迁,激化矛盾。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从理论上找到了建设美丽乡村的依据。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研究探讨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国家的乡村建设道路。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是要解决农村人口分散居住问题,提升农村居住人口的幸福生活获得感。千百年来,我们的农村人口就是聚族而居,农村人口的居住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共同居住方式,彼此之间是有着亲戚关系的。甚至有的是同一祖宗的后代居住生活在一起,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这与农村主要是以土地为生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相比城市居民的集中居住实行社区管理而言,那么农村居住人群只能称得上是分散的居住,不方便于管理,也不便于改变农村人口的居住条件,提升农村居住人口的幸福生活获得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部分乡镇采取了集中修建居住区,让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成片集中居住,这也带来相应的问题,生活成本增加,生活习惯难以彻底改变,生产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还有本身这部分社区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共设施不健全,配套生活设施单一,空闲时间无处安排,引发聚众赌博等社会问题等。

建设美丽乡村,我们应有充分的自信。针对以上问题,立足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应进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建设。我们国家现有农村,许多地方的族居古宅,可以充分改造利用。对已有的族居,根据现有的居住人口和原有的住宅进行功能分区,将人畜彻底分开居住,改变其住宅的各个功能区,如每家每户都修建专门的厕所,使用抽水马桶;将农村家家户户建的牲畜饲养圈进行改建,与自己的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对于居住人口较多的院落,很多是有共同的祖宗,几代人聚居在一起。这类族居古宅的修缮,应进一步完善其居住条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互联网,增加日用商品的销售和其他休闲设施等公共服务功能,减少居民的生活居住成本,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的需要。对于部分有一定文化和旅游价值的族居古宅,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进行保护性的修复,利用现有居民在居住的情况下,打造旅游与民俗结合的景居模式,一方面增加村民的一部分收入,另一方面对村民生活习惯进行培养,提升居民的生活素质。对于居住相近较多的院落,可以组织成小型社区,增加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社区管理,打破行政村的管理条件限制,同时增加社区管理人员或有所在村干部兼任社区管理人员。

农村现有居民居住的族居古宅,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改造,加以利用,结合绿色发展,“景村”融合模式,建设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建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