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制种技术
2022-02-03曲华
曲华
在55℃的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再在30~40℃的温水中浸泡10~12小时,沥干后置于28~30℃条件下保温催芽,待60%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也可用高锰酸钾0.1%浸10~15分钟、磷酸三钠10%浸10~15分钟或70℃高温干燥72小时。
确定播种时间,父本1月28日,母本2月3日。播种密度,父本每亩300~400株,母本每亩2200~2400株,株距40~45厘米,行距60厘米。
将苗床顺大棚方向铺,高于棚土10厘米以上,就地挖沟,以棚中柱偏后为中心,两床间距为25~30厘米,每床宽1.5~2米,后檐光弱,温度低不宜栽苗,前檐冷凉要加防寒膜。床面操平后铺设地热线,地热线间距为8~10厘米,连接温控仪,每台温控仪控制电热线的数量要看自身的功率,将地热线铺完后,撒一层细土,为便于均匀受热,将细土覆盖地热线,厚度以0.5厘米为宜。在使用前3天,将温控仪调至35~40℃,以提高地温。
2/3三年未栽茄科的园田土,1/3草炭土,底土总量加入5%~10%发酵好的猪粪,整个土壤中加入苗菌敌,量为50公斤土+20克苗菌敌,装钵前将所有的粪土过细筛,混拌均匀后盖上塑料布,放置2~3天后装钵。装钵时将钵底土稍微用力压实,整个钵里的土高度力求均匀一致,以保出苗整齐,装土高度约为6.5厘米,留覆盖土高度1.5厘米。
在播种前1天,用水将营养钵中的土浇透,在播种当天用少许含苗菌敌的水将苗床再浇一次,待水渗透土壤不黏重时开始播种。将种子平放于苗钵中心后,把湿润的覆盖土(手握力可成团)盖至与钵口相平即可,然后上盖一层薄膜,再扣上小拱膜,将温控仪调至35℃。
在种子出苗前,如果土壤不是太干,一般不浇水。另外也要看种子吸涨及萌发程度,每天都要检查,防止种子或种芽吊干,上表土不宜放入太多草炭土,因其通透性强,容易造成土壤水分流失,所以配制上覆土时要针对土壤类型灵活掌握。
胚轴接近地膜时,及时将地膜揭掉或白天揭膜晚上盖,观察土壤,如不缺水切勿浇水。一般在真叶出来后用瑞毒霉对水浇一次、浇透,防猝倒和疫病。
出苗前溫度管理:地温30~35℃,夜温18~20℃,昼温30~35℃。
苗后温度管理:地温17~22℃,夜温16~18℃,昼温22~28℃(父本25~30℃,母本20~25℃)。
苗后水分管理:以促根和炼苗为主,控制水分,浇水与打药、浇水与施肥相结合,局部干旱可单浇,每次浇水要浇足、浇透,切勿上湿下干。
放风:白天高温时放风,不放前沿风、不放靠门风,在苗床管理过程中一般床边苗水分易干,在苗床边最好能高培一圈土,出苗后将未出苗的钵、棚膜滴水处钵拣出,或用棚膜在大棚杆下铺一层,在苗床上看其根伸出苗钵后断根挪钵,一般2~3次,防止密度过大而徒长。另外,为防止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在育苗前将敌百虫对水,拌玉米面或甲拌磷拌土,在棚内均匀撒开。
打药和施肥:在苗床干旱、苗萎蔫时不施肥、不打药,可只灌水,等恢复正常生长再打药。苗龄时间80~90天,叶龄9~10片叶时,苗床上施肥、打药。喷1.8%阿维菌素1000倍2~3次防蚜虫、美洲斑潜蝇;用75%百菌清75~100克、70%甲托45~60克对水75公斤浇灌整个植株3~4次,防根腐和白粉病等;在2片真叶后用0.1%尿素+0.2%磷酸二氢钾浇灌整个植株4~5次;用磷肥和硼肥浇灌3次。打药灌水宜在上午露水消后、棚温未上来时完成,一般不晚于9:30分。出苗后,检查是否戴帽,如发现有,要在早晨有露水时将其轻轻摘除或浇水后摘除。及时清除病苗、畸形苗、生理障碍苗。
在定植前7~10天对辣椒炼苗,要掌握天气状况,逐渐加大放风口,在整个苗期要预防除草剂危害,如发生可立即使用清水及“克药先锋”“神露一号”“硕丰481”。前期注意夜晚保温,天气晴朗时要全部大揭,另外要控制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