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专利研究热点和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2-02-02周衍平陈会英
周衍平 刘 佳 陈会英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下称《纲要》)提出到2025年高价值发明专利每万人拥有量达12件,实现专利高质量增长,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每年产出大量专利,2021年高校专利申请授权量达392 599件(见图1),比2015年的127 329件增长208.33%。2021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201 376件,实用新型170 085件,外观设计21 138件,由此可见高校以发明专利为主,占高校专利总量的51.29%,占全国发明的34.37%。
图1 2015—2021年我国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授权量
专利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但《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高校专利运用率相对较低,许可率、转让率、产业化率、作价入股比例和实施率分别为4.4%、3.6%、3.0%、2.7%和11.7%。高校虽拥有较高的专利申请授权量,但较低的转化运用率导致大量成果闲置、浪费,成为我国高校专利工作的难点,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探索。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一是研究较为分散,尚未形成较为权威的代性表团队;二是基于高校专利的复杂性,大多以理论研究为主。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专利领域的高质量文献进行分析,系统概括了该领域的年度发文量、重要发文作者以及发文机构等,对我国高校专利研究的主体内容、热点和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梳理了我国高校专利领域的研究脉络,归纳出该领域的最新前沿,以期为高校专利领域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为保证样本文献质量,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高校专利”为主题,选择国家开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2008年为起点,截至2021年的“核心”和“CSSCI”期刊为研究样本,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后,共得到356篇有效样本。
为探究高校专利领域的研究脉络和热点趋势,本文运用CiteSpace V软件,基于核心作者、发文机构以及关键词等对2008—2021年间我国高校专利领域的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2 我国高校专利研究现状分析
2.1 发文量年度分析
发文量是衡量一定时期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热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对2008—2021年我国高校专利领域的发文量进行梳理(见图2),2008—2013年发文量呈波动增长状态;2014年达到小高峰39篇;2015—2018年呈上升趋势;2019年有所下降;2020—2021年,年均发文量达40篇左右。因此可知,14年来我国高校专利领域的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
图2 2008—2021年高校专利研究年度发文数量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22 Vol.35 No.6 根据发文量多少,可将我国高校专利领域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分别对应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3个历程。第一是初始阶段(2008—2013年),2008年出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保护、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上升为国家战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08年专利申请量超过71万件、注册商标累计超过340万件,我国学者重视知识产权研究的初始阶段。第二是探索阶段(2014—2019年),2014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超过80万件,2019年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成为全球第一,逐步成为全球知识产权大国。第三是发展阶段(2020年至今),2020年我国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截至2021年11月,国内专利授权量393.86万件,2021年我国高校专利研究发文量41篇,比2008年增长215.38%,我国高校专利研究进入新发展阶段。
2.2 发文期刊来源分布统计
对高校专利领域的主要发文期刊进行统计(见表1),发文期刊影响因子大于2的有8种,在1~2之间的有两种。总体来说,高校专利研究领域的发文期刊质量较好。从期刊类型来看,主要为科技、经济管理、信息科学类期刊,方向主要集中在专利运用、专利信息等方面。
表1 发文量排名前十期刊统计
2.3 发文作者及发文机构分析
2.3.1 发文作者分析
我国高校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绘制的高校专利研究领域发文作者知识图谱(见图3)中可以得出,网络节点363个,节点数量较多,表明作者较多,连线267个,网络密度0.004 1,图中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关系,连线颜色越深,说明合作强度越大。
图3 高校专利研究领域发文作者知识图谱
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能体现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见表2),张善杰和吴红发文量最多,前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被引用频率最高的是《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下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策略》,该文主要研究了高校图书馆面对产业用户需求如何更好地开展专利信息服务;后者主要研究高等教育、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被引用频率最高的是《基于有效专利的我国专利现状分析及对策》,该文剖析了我国专利技术含量低、创新力差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表2 高校专利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及机构
2.3.2 发文机构分析
机构发文量代表该机构的科研实力和水平[2]。机构发文量越多,节点越大,连线越清晰,合作强度越大。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等。其中,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以7篇发文量排在第一,合作机构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等,该机构与高校专利有关的文献中被引频率最高的是《产学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有效性测度——基于武汉市高校授权专利实施数据的实证研究》。
表3 高校专利研究领域关键发文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以6篇发文量并列第二,合作机构有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等。湖南大学图书馆、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等发文量均为5篇;茂名学院图书馆、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等发文量均为4篇。
3 高校专利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3.1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的精华所在,能够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3]。从图4可以看出,网络节点数量326,连线数量631,网络密度0.012;高校、专利、专利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专利分析、专利质量、专利转化等关键词是研究热点,热点关键词彼此之间连线较多,说明研究主题之间彼此渗透、联系紧密,研究结合性强。
图4 高校专利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通过对高校专利领域的关键词共现频次和中心性进行统计,筛选出中心性>0.1的高频关键词,详见表4。从共现频次分析,“高校”“专利”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高校图书馆”和“专利信息服务”,表明高校图书馆是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和前提保障,二者联系密切、相辅相成,顺应国家鼓励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政策导向,高校图书馆成为专利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4 高校专利研究领域重要关键词
对高校“专利转化”和“专利质量”的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提高专利转化率和提升专利质量是我国高校开展专利工作的两大重点任务。目前高校在申请专利时,更加注重专利质量,高质量专利研发创新是今后高校科技成果产出追求的重要目标。邓洁等认为高校专利质量提升能够促进专利转化[4],顾志恒等认为应从科技资源配置、构建专利管控模式等方面提升高校专利质量[5]。
从中心性看,“高校”“高校专利”“协同创新”等关键词中心性较高,“专利转化”次之,再次为是“高校图书馆”和“专利许可”。专利协同创新是为实现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一种专利合作模式,陆亦恺等分析了高校与其他机构之间进行专利合作的特征和模式[6]。为提高专利转化实施成功率,需要在转化运用之前对专利价值进行分析评估,宋凯等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模型,对高校许可的专利进行风险识别和价值评估[7]。
3.2 研究趋势分析
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探究关键词在特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从突现强度分析,专利信息服务突现强度最大(5.352 4),说明高校专利信息服务是高校专利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高校图书馆(3.426 4)、专利技术(3.223)与专利(3.070 9)突现强度都在3以上,表明这3个关键词也是具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研究方向(见图5)。
图5 高校专利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从高校专利研究领域关键词突现持续时间分析,高等学校、社会网络分析、专利信息服务持续时间最长,时间为4年,表明这3个关键词研究热度持续性较高。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持续时间均为2年,彰显了学者们对这两个研究方向关注度较高,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通过对我国高校专利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结合世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要求,可以预测未来我国高校专利工作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专利质量和价值、高校专利成果运用、专利信息服务等方面。
专利质量和价值。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增长的背后,存在“专利泡沫”“沉睡专利”等问题,造成部分科研资源闲置浪费。高校可以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在专利申请前进行评估、对专利进行分级等方式,协同创新培育高价值、高质量专利。因此高质量(高价值)专利是高校专利后续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高价值(高质量)专利培育模式、高价值专利评估等方面。
高校专利成果运用。面对高校数量繁多的专利,当务之急是如何促进高校专利高效率转化、高效益运用,避免或减少损失和浪费。高校专利成果运用成为高校专利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专利成果转化路径选择,影响专利转化运用因素分析,多模式、多渠道实施运营专利等。
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专利信息服务是面向用户开展的专利数据统计和加工处理的知识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专利查询和检索、分析和预警、教育和培训等,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2021年6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修订)》,明确了高校图书馆是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重要主体之一。基于信息价值论,在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专利挖掘、信息服务平台、专利分析等方面。
4 结论和展望
本文通过对2008—2021年我国高校专利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3点结论。
一是,通过对年度发文情况统计,发现我国高校专利领域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对高校专利领域发文量前十的期刊进行统计,发现发文期刊质量较高,文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随着高校专利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学者们可以向更深层次拓展研究。
二是,就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分析发现,虽形成少数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但未形成具有高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发文作者及团队,作者之间、机构之间联系性较弱、合作强度较低。机构之间的合作本质上是学者们之间的联系,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研讨会,加强不同学科研究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与合作,争取形成一批高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合作团队,为高校专利研究开辟新思路,以期为高校专利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方向。
三是,我国高校专利领域研究热点为“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专利转化”“专利质量”等,这符合我国当前注重专利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转化、高水平运营的战略发展方向。未来开展高校专利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在提升高校专利质量(价值)上,探索和创新高校参与高价值(质量)专利培育的实践模式,发挥不同学科在专利培育上的优势,做好专利培育顶层设计,为提升专利质量(价值)提供有利条件;在促进高校专利转化运用上,完善专利风险和价值评估模型,搭建专利需求信息服务平台,多角度构建专利转化运用激励机制,探索专利转化实施的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在开展专利信息服务上,创新服务模式,根据高校自身优势,打造高校特色服务,推动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构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聚焦前沿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为高校专利工作献计献策,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