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辽源市渭津地区金及多金属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22-02-02金凤英

吉林地质 2022年2期
关键词:侏罗世岩组白垩

金凤英

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吉林 四平 136001

0 引言

调查区位于吉林省中南部,辽源—渭津一带,距东辽县县城约30 km,距辽源市东约15 km。行政区划隶属于辽源市东辽县、东丰县管辖。该区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了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系统地查明了该区地层分布规律、构造格架,较客观的重塑了地质发展演化历史。为该地区开展矿产普查提供了重要的找矿线索。

2019—2020年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渭津地区,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开展金及多金属普查工作。通过1∶1万地质测量、土壤测量,以及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工程验证,圈定综合异常7处,综合地、物、化、遥的信息,在调查区圈定了1个找矿远景区,1个找矿靶区,为今后矿产勘查工作的部署提供了依据。

1 区域地质特征

1.1 地层

调查区隶属于滨太平洋大区,张广才岭—南楼山地层分区,吉林地层小区。调查区内地层有新元古界西保安岩组,中生界侏罗系中—上统德仁组和白垩系下统久大组、安民组及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砾石堆积物,其中以中生代地层为主。

表1 渭津地区地层划分简表

1.2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较频繁,岩浆岩分布范围广,岩石类型复杂,区内出露侵入岩主要有中侏罗世石英闪长岩、中侏罗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二叠世碱长花岗岩。分布面积约为82.25 km2,占调查区面积的41.13%,其中石英闪长岩占0.8 %,二长花岗岩占67.04%,碱长花岗岩占14.41%。

中侏罗世石英闪长岩:主要分布于调查区的三良水库东山,分布面积较小,约为0.8 km2,占侵入岩总面积的0.9%。与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平川屯、渭津镇、武家沟、周家街、青顶子等地,分布面积较大,面积为67.04 km2,占调查区侵入岩面积的81.5%。周围地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之上。与石英闪长岩呈侵入接触关系[1]。

1.3 构造

盆地内由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形成的褶皱构造,早期褶皱由侏罗系上统德仁组、久大组、安民组构成,为单斜构造[2]。调查区脆性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向断裂构造次之。

(1)乐富屯—四间房断裂(F101)

该断裂为张压性断裂,走向300°,长15 km,产状40°∠30°~50°,区内被F201、F202、F203切割成三段。被该断裂切割的地层有早白垩世久大组和安民组,以及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该断裂的活动时代应该晚于早白垩世。同时该断裂也是控制渭津盆地的主要断裂。

(2)平移断层

调查区内平移断层有F201、F202、F203,均被第四系冲砂砾石覆盖,该断裂为压扭性断裂,走向为30°~40°。F201、F202断裂切割中侏罗世德仁组地层和中侏罗二长花岗岩岩体。错距大约为900 m。F203断裂切割地层有侏罗系下中统德仁组、白垩系下统久大组和安民组。岩体有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岩体。该期断裂时代晚于早白垩世。

1.4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区内重力高异常上,地表出露有大面积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碱长花岗岩;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石英正长岩,中侏罗世石英闪长岩,新元古界西保安岩组石英片岩、云母片岩夹铁矿、大理岩零星分布,面积较小。推断重力高异常为西保安岩组变质岩及元古界基底隆起引起。

在重力低异常区,地表出露有大面积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碱长花岗岩,侏罗系德仁组砾岩、砂岩、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久大组砂岩、粉砂岩、页岩夹煤线,安民组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安山岩,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砂、砾石。推断重力低异常主要为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及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引起。

1.5 区域化探特征

1∶20万化探辽-85-HS-71号异常面积较大,异常强度较高,规模较大,属于金矿化Ⅱ类异常。其元素组合为Au-Cu-Hg,元素组合分带清晰,Au、Cu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基本重合,构成异常内带,外带为Hg元素异常。浓度分带明显,Au具有强-中-弱的浓度分带,最高值30.74×10-9;Cu具有中-弱的浓度分带,最高值53×10-6; Hg具有中-弱的浓度分带,最高值155×10-9。异常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安民组(K1a),侵入岩主要为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J2ηγ)及早白垩世碱长花岗岩(K1χργ)。

2 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标志

根据吉林省成矿区带划分(据吉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2013),调查区Ⅱ级成矿区带属吉黑成矿省(Ⅱ-13),Ⅲ级成矿区带属吉中—延边(活动陆缘)Mo-Au-As-Cu-Zn-Fe-Ni成矿带(Ⅲ-55),Ⅳ级成矿带属那丹伯—一座营Au-Mo-Ag-Pb-Zn-Cu-Ni成矿带(Ⅲ-55-②),Ⅴ级找矿远景区位于西苇—沙河镇Au-Cu-Ag-Mo-Ni-Pb-Zn找矿远景区(V9)南侧。属古亚洲构造成矿域、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结合部位,属吉林省铜金及多金属矿重要成矿带,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地质条件较好(1)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1∶25万辽源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吉林省地质资料馆,2004.。

2.1 成矿时空演化规律

区域上成矿时期划分为华力西期和燕山期二个成矿期,各成矿期形成矿种、成因类型、矿床规模、矿化强度与该时期所处大地构造环境、构造岩浆活动及区域性动热变质事件密切相关。

华力西期:区内新元古代沉积了大面积的灰岩,经轻热动力变质后,形成了大理岩。该层大理岩形成了区域上东丰县大兴石灰石矿点、辽源成仁大理岩矿点,成因类型为沉积型。

燕山期:燕山期为吉林省的主成矿期,区域上分布有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6处、矿点3处。矿种包括锌、铁铜、铁、煤、石灰石、大理岩、沸石、矿泉水等,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型、沉积型、变质型、陆相火山岩型。

中侏罗世大面积的岩浆侵入,为本区的成矿作用带来了热源及成矿热液。在新元古界西保安岩组的大理岩接触带形成了接触交代型锌、铁铜、铁等矿点,矽卡岩型(2)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矿产地质志—吉林卷[R].[未出版],吉林省地质调查院,2020.。

2.2 找矿标志分析

(1)晚二叠世侵入岩与区内西保安岩组的接触部位,矿化主要为褐铁矿化,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绿帘石化等。

(2)北西向断裂、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交汇处是主要容矿构造,是寻找Au、Ag、Cu、Pb、Fe、Zn的有利部位。

(3)各种蚀变岩主要有绿泥石—绿帘石化蚀变岩、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蚀变岩、硅化—褐铁矿化蚀变岩、 褐铁矿化蚀变岩等, 多数为含矿岩石(3)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省重要矿种区域成矿规律成果报告[R].吉林省地质资料馆,2013.。

3 找矿远景区的划分

在吉林省成矿区带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初步对工作区进行了找矿远景区、找矿靶区的划分(见图1,表2)。

表2 吉林省辽源市渭津地区找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划分一览表

图1 吉林省辽源市渭津地区矿产预测图Fig.1 Mineral resources prediction map of Weijin area, Liaoyuan City of Jilin Province1.全新统冲积物;2.白垩系下统安民组;3.白垩系下统久大组;4.侏罗系中-上统德仁组;5.新元古界西保安岩组;6.早白垩世中细粒碱长花岗岩;7.中侏罗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8.中侏罗世中细粒石英闪长岩;9.实测地质界线;10.实测角度不整合界线;11.实测断层及编号;12.推测性质不明断层;13.1∶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及编号;14.1∶1万土壤测量综合异常及编号;15.蚀变带及编号;16.1∶1万地质测量及土壤测量范围;17.找矿远景区。

3.1 找矿远景区的圈定依据

依据区内各类矿产的成矿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成矿规律、矿床、矿(化)点、各类物化探异常的分布情况及找矿标志等综合条件具体圈定依据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已发现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矿床;(2)有 多处矿点、矿化点;(3)有重要地球化学异常;(4)在相同的含矿建造内,出露有重要的含矿层位;(5)含矿层位在空间上是连续的;(6)出露有区域代表性容矿岩石;(7)有重要控矿构造通过;(8)有控矿的高背景层位;(9)有重要地球物理标志;(10)有遥感标志等要素。

4 结论

根据调查区内各类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时空分布规律、控矿条件结合物探异常、化探异常、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分布特点等因素,圈出 1个找矿远景区。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新元古界西保安岩组、侏罗系中—上统德仁组、白垩系下统久大组、安民组,新元古界西保安岩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矿层位。区内出露的侵入岩有侏罗纪、白垩纪侵入岩。岩体与西保安岩组的接触带是找矿的有利地段。远景区位于1∶20万重力高异常带上,大部分位于1∶5万航磁异常的高磁异常内。区内分布有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7处,分别为HS-1—HS-7。上述综合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元素组合以Au-Ag-Cu-Pb为主。异常分布区内的西保安岩组是成矿有利地层,区域上西保安岩组与中生代岩体的接触带是极具找矿潜力的地带。因此该找矿远景区是具有较大找矿前景的金及多金属矿找矿。

猜你喜欢

侏罗世岩组白垩
奇特的智利龙
银川市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动态特征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浅议大兴安岭北段霍洛台地区早侏罗世侵入岩与矿产的关系
中国辽宁首次发现侏罗纪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
淮南潘集深部勘查区15-2孔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白音华煤田三号露天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治白垩病良方
我对白垩病的观察
云南红层岩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