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瑞昔布钠与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分析

2022-02-02星,孙

北方药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帕瑞昔布胆囊麻醉

王 星,孙 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腹腔镜胆囊手术是目前肝胆胰外科临床上治疗胆结石、胆管结石等胆囊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疗效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但由于手术自身特点和风险性,导致许多患者在术后仍然存在比较强烈疼痛问题,影响到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安全的镇痛成为腹腔镜胆囊手术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超前镇痛是近几年来手术临床上新兴起的一种麻醉方式,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随着在临床各类手术治疗中的推广,其越来越多的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应用,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下面,本文旨在研究和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应用帕瑞昔布钠与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对其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情况,以期更好的降低其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提高手术安全性。具体结果如以下整理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手术;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次研究已提交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并审批通过。

排除标准 ①患者存在麻醉免疫史或手术相关禁忌症;②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③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④患者有长期服药史;⑤患者不配合手术麻醉。

1.2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150例随机抽选患者均为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就诊时间2020年05月至2021年05月,均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抽签法随机分组:常规组75例,年龄26岁~68岁,平均为(42.0±4.4)岁;女性30例,男性45例;病症类型中,胆囊结石症47例,胆管结石症24例,其他4例。干预组75例,年龄26岁~68,平均为(42.9±4.0)岁;女性31例,男性44例;病症类型中,胆囊结石症43例,胆管结石症27例,其他5例。经对比,两组在一般基线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

1.3 方法

1.3.1 常规组治疗

常规组患者给予肝胆胰外科腹部手术常规麻醉镇痛,具体为:手术完成后,予以PCIA镇痛泵,药物为200μg舒芬太尼+50mg氟比洛芬酯+100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

1.3.2 干预组治疗

干预组患者予以帕瑞昔布钠与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具体为:手术完成前30min,予以高乌甲素外用贴片贴于两耳后。手术完成时,予以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剂量为40mg,之后间隔12h推注1次,连续2次。同时,予以PCIA镇痛泵,药物同常规组。

1.3.3 护理干预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手术麻醉护理,密切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予以有效措施处理。同时,还要做好术后的保暖、伤口护理、体位护理等工作,避免发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

1.4 观察指标

1.4.1 血流动力学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的麻醉前以及麻醉苏醒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包括HR(心率)、舒张压(SBP)和收缩压(SBP)。

1.4.2 麻醉效果

统计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情况,包括术前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在观察室的停留观察时间。

1.4.3 镇痛效果

于手术后2h、12h、24h时,统计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分数越低,表明镇痛、镇静效果越好。

1.4.4 不良反应

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等,计算总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

如表1所示,两组麻醉前后的HR、SBP、DBP指标变化不大,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

2.2 临床麻醉效果

如表2所示,干预组和常规组的术前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观察时间差异均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对比

2.3 术后VAS及Ramsay镇静评分

如表3所示,在术后2h、12h时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干预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的术后VAS、Ramsay评分对比(分)

2.4 不良反应

如表4所示,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干预组较常规组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 讨论

术后疼痛一直是手术治疗中一项主要的术后并发症,也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剧烈的术后疼痛不仅影响到患者手术后的恢复状况和速度,严重的还会诱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治疗的效果[2]。近些年来,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手术也被迅速、广泛的应用到各类疾病手术治疗当中,腹腔镜胆囊手术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它的手术创伤较之传统手术已经有显著的降低,但术后疼痛仍然使其不可避免的问题[3]。

临床上传统的手术镇痛方法多是在手术后注射芬太尼等麻醉镇痛药剂,虽然镇痛效果较佳,但麻醉药剂的使用量较大,且容易导致许多不利反应的发生。超前镇痛,是近年来新研究兴起的一种术后镇痛方法,它是通过在手术完成前予以患者一定的麻醉镇痛,降低和减少患者中枢神经传入伤害性的刺激信号,从而有效减轻和缓解其术后的疼痛感,达到良好的镇痛、镇静的效果[4-5]。帕瑞昔布钠,为抗关节炎药物中昔布类镇痛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短期镇痛药物,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种环氧合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一般用于手术后的急性疼痛症状[6]。医学研究证实,前列腺素样递质的合成会导致疼痛的发生,其中存在环氧合酶-2参与[7-9]。帕瑞昔布钠能够有效抑制环氧合酶-2的活性,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够进行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的环氧合酶-2抑制剂[10-11]。在临床应用中,帕瑞昔布钠经静脉注射后会在人体内迅速转化为伐地昔布,消除或减轻神经末梢的过敏反应,从而达到消除疼痛、抑制炎症的目的[12]。高乌甲素,又称氢溴酸高乌甲素、刺乌头碱等,属于非麻醉性的镇痛药物,具有药效持续时间长、镇痛效果显著等特点,根据研究发现,高乌甲素的镇痛效果与杜冷丁相当,高出普通镇痛药物(如氨基比林)约7倍左右,是曲马多的理想替代品种[13]。同时,高乌甲素还具有局部麻醉、解热、消肿等作用,且无依赖性、无成瘾性、无致癌或致突变风险,对免疫系统也不具有刺激、蓄积情况,具有高度的应用安全性[14-15]。将帕瑞昔布钠与高乌甲素联合使用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实施超前镇痛,能够在降低患者手术疼痛等不适感的同时,有效加快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此次临床研究结果也证明了上述内容,其抽选的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中实施帕瑞昔布钠与高乌甲素超前镇痛的,其麻醉前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以及临床麻醉效果都同采用常规麻醉镇痛的患者相差不大,P>0.05。这就表明,帕瑞昔布钠与高乌甲素超前镇痛能够有效保证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满足手术进行的需要。但在术后2h、12h、24h的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方面,超前镇痛患者低于常规镇痛患者,这说明帕瑞昔布钠与高乌甲素超前镇痛能够更好的减轻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超前镇痛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仅为4.00%,低于常规镇痛患者(20.0%),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帕瑞昔布钠与高乌甲素超前镇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了临床手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将帕瑞昔布钠与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镇痛、镇静效果,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从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安全性,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帕瑞昔布胆囊麻醉
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手术及术后镇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帕瑞昔布钠注射液用于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探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