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肋板单元免定位焊双面埋弧全熔透焊接工艺试验
2022-02-02范军旗刘万里
范军旗,刘万里,王 杰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岛 066205
0 前言
正交异性桥面板由钢结构面板以及与其焊接的横梁、纵肋构成,纵肋主要为U型肋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改善整个桥面板的受力状态。U肋正交异性桥面板结构是钢箱梁桥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质量轻、承载能力强、经济性好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型桥梁建设[1-3]。常规的U肋正交异性板单元焊接生产主要分为组装定位和焊接两个工序。定位焊的存在增加了焊缝质量的波动性,尤其在起弧、熄弧位置容易产生气孔和弧坑裂纹缺陷,成为潜在的裂纹源。桥梁运营过程中,在车辆集中载荷的作用下容易出现疲劳裂纹,并迅速扩展,影响钢桥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为提高钢桥正交异性桥面板的抗疲劳性能,王春生[2]、张芹[4]、蒋波[5]等研究认为增加桥面板厚度可以提高疲劳强度,马宇平[6]通过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认为增加U肋与面板间角焊缝的熔透率可以改善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徐向军[7]、张华[8]、周宇琦[9]等应用U肋内侧角焊缝专用焊接设备实现了U肋角焊缝双面焊接,提高了焊缝的疲劳强度,但没有改变组装和焊接分开的生产模式,没有消除定位焊对焊接质量的不利影响,并且由于增加了一道U肋内侧焊接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
本文通过U肋板单元免定位焊全熔透焊接试验,用内侧角焊缝取代定位焊,取消定位焊工序,消除定位焊缝的不利影响,结合U肋板单元外侧船位埋弧焊工艺,实现了U肋角焊缝全熔透焊接,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
1 组焊一体化关键设备
研制了一台U肋板单元组焊一体化专用机床(见图1),集U肋面板打磨、U肋组装、内侧角焊缝焊接、外侧角焊缝焊接等功能为一体,可实现在行走状态下将U肋与面板定位、压紧,同时进行内侧角焊缝的焊接。
图1 U肋组焊一体化专机示意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U-rib assembling and welding integrated special machine
(1)面板打磨系统。12组打磨机构同时对面板进行打磨,提高工作效率。烟尘净化装置自动吸收打磨产生的粉尘,避免环境污染。用改进的千叶轮取代钢丝轮进行打磨,克服钢丝轮打磨压力大、易烧损电机、打磨效果差、钢丝易弯曲折断等问题,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打磨,彻底清除焊接部位的有害物,使打磨面露出明亮的金属光泽。
(2)U肋组装系统。设计了可调整间距与尺寸的U肋连续定位、压紧装置,实现行走状态下对U肋进行组装。其内撑装置与内焊系统结合,可根据U肋尺寸手动调整其位置和宽度。工作时内撑装置的滚轮与U肋内表面接触,起到连续内撑作用。外压装置的侧轮可控制U肋张口和间距,上方压紧轮对U肋上表面施加压力,使U肋与面板密贴,其结构对U肋肢高偏差有一定的纠偏能力,避免因组装间隙过大影响焊接质量。
(3)U肋内侧角焊缝焊接系统。该系统由行走龙门、伸缩臂装置、支撑平台、焊接机头、送丝装置、气保焊电源、冷却水箱、烟尘净化系统、工件定位装置、焊接平台等组成,可实现6根U肋内部两侧同时焊接。包括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2套焊接装置,可根据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焊接;配置了4组螺旋升降装置,可根据工件面板厚度变化,调整伸缩臂装置的高度,使其与工件高度一致;伸缩臂与行走机床之间的连接装置可根据U肋数量变化进行快速安装或拆卸,保证伸缩臂的数量与板单元U肋的数量一致。
(4)U肋外侧角焊缝焊接系统。为了实现U肋角焊缝全熔透焊接,同时提高焊缝外观质量,外侧角焊缝采用U肋板单元船位埋弧自动焊专机焊接。专机配置6套焊臂装置、船位反变形胎架、焊剂回收装置和焊缝跟踪装置等,可以实现12把气保焊枪同时对6条U肋进行船位埋弧焊,自动跟踪焊缝,自动回收焊剂。外侧焊接机头前端安装有传感式焊缝跟踪装置,传感器探头沿工件滑动实现跟踪,不受焊接电弧的干扰,具有初始自动寻找焊缝、焊缝末端定位探测、换向跟踪、强制跟踪等多种功能。
2 U肋角焊缝焊接试验
2.1 U肋内侧角焊缝
制作试件分别采用富氩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进行U肋内侧角焊缝焊接试验。试件材质为Q345qD,面板长度1 000 mm,宽度400 mm,厚度18 mm;面板上组装1根U肋,U肋长1 000 mm,上口宽180 mm,下口宽300 mm,高度300 mm,板厚8 mm。试件装配间隙控制在0.5 mm以内。气体保护焊试件坡口角度51°,钝边尺寸2 mm,焊接电流280 ~300 A,电压32 ~34 V,焊速380 mm/min,焊枪与面板角度为40°,焊丝干伸长15 ~20 mm;埋弧焊试件不开坡口,焊接电流380 ~420A,电压30 ~34V,焊速400mm/min,焊枪与面板角度为40度,焊丝干伸长15 ~20 mm。
富氩气体保护焊容易实现保护气体的长距离输送,具有焊缝成形好,焊接飞溅小、焊缝力学性能优良的特点,但其对焊缝区域的铁锈、底漆等较为敏感,打磨不彻底时容易出现焊接电弧不稳定、焊缝成形变差、气孔缺陷等问题。由于是明弧焊接,焊接机头部位温度高,保护气体及压缩空气管道防护不好会漏气,造成保护中断或失效。富氩气体保护焊对设备稳定性要求较高,焊前需要较长时间检查准备。另外,富氩气体保护焊焊接U肋内侧角焊缝时,焊缝熔深较浅,一般不会超过2 mm,进行U肋角焊缝全熔透焊接时质量控制的难度较大。
埋弧焊采用焊剂保护,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小,焊接过程稳定,焊缝力学性能优良。焊接时周围区域温度低,对设备的损害小。其熔深大、熔宽大的特点有利于实现U肋角焊缝的全熔透焊接。但在U肋内侧的狭小空间内,焊剂输送困难、焊后熔渣难以清理,是埋弧焊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达到U肋角焊缝全熔透的目的,选择焊接材料为CJQ-3焊丝(直径1.6 mm)+SJ501U焊剂。焊丝直径小,能量密度大,可以增加熔深,焊剂脱渣性能好,焊后自然脱落,无需在U肋内侧清渣。
埋弧焊试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1)焊剂铺洒高度不够、铺洒过程中时断时续,造成弧光泄露,出现气孔缺陷。经过排查,原因是焊剂料斗设计不合理,存在出料口的高度不够、出料量过小、料斗尺寸与U肋尺寸不匹配、焊接过程中料斗变形等问题,对焊剂料斗进行改进后问题得到了解决。(2)多把焊枪同时焊接,出现个别焊缝成形不良、焊缝余高过大、焊缝不饱满,焊脚尺寸过小,焊趾过渡不匀顺等,通过采取更改焊接电源设置、调整地线连接方式、调整焊接规范参数、排查送丝系统等措施后,问题得到了解决。
试验总结出U肋内侧角焊缝埋弧焊的特点:(1)焊接电流与焊缝熔深关系较大,焊接电流在380 ~420 A时较为稳定,熔透深度可达3 mm以上,最大电流不宜超过450 A,否则容易焊漏。(2)焊接电压对焊缝外观成形影响大,电压31 ~33 V较为合适,但不能仅根据电源显示数值判断实际电压,二次线过长、地线接触不良均会造成压降过大,需要根据焊缝成形进行调整。(3)焊枪与面板之间的角度较小时可以增加熔透深度,单角度过小时容易造成焊缝底板侧未熔合、U肋侧与面板侧焊角尺寸偏差大的问题,焊枪与面板之间角度应以40°左右为宜。(4)焊枪正对焊缝根部有利于增加焊缝熔透深度,焊丝尖端离开U肋一定距离有利于改善焊缝成形,应根据电流、电压和具体施焊情况进行调整。(5)U肋与面板之间的间隙对焊接稳定性影响较大,U肋与面板密贴,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也不会焊漏,间隙较大易焊漏,还容易出现根部气孔缺陷。
2.2 U肋外侧角焊缝
U肋外侧角焊缝采用U肋板单元外侧船位埋弧焊专机焊接,焊接材料为H10Mn2焊丝(直径3.2mm)+SJ101q焊剂,焊接电流630 ~660 A,电压30 ~34 V,焊速420 mm/min,焊枪与面板之间角度为40°,焊丝干伸长20 ~25 mm。试验过程中发现焊枪角度和对阵的位置对焊缝质量影响很大,焊丝偏向U肋时由于U肋板薄,容易造成焊漏,焊丝偏向面板时,焊缝有效熔深小,容易出现未熔透缺陷,因此焊前必须仔细调整焊枪角度为40°±3°,焊枪位置须正对组装间隙,并检查焊缝跟踪装置,确保跟踪功能正常,防止焊接过程中跑偏。
通过试验制定了U肋角焊缝双面埋弧全熔透焊接规范参数如表1所示,焊接尺寸为6 m×3.6 m的模拟板单元,并进行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和超声波相控阵探伤,焊缝表面光洁,焊趾处过渡平顺,无咬边缺陷,焊缝内部无未熔透、夹渣等缺陷。抽取两条焊缝进行力学性能试验,采用微机控制电子拉伸试验机,按照标准GB/T 2652—2008进行焊缝金属拉伸试验,接头硬度试验采用数显维氏硬度计,按照标准GB/T 226—2015、GB 4340.1—2009进行,测定方式为标线测定,载荷10 kg。试验结果见表2,焊缝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高于母材标准值,接头硬度不超过350 HV10,满足标准要求,断面照片(见图2)显示焊缝熔合良好。
表1 焊接规范参数Table 1 Welding specification parameters
表2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Table 2 Mechanical property test results
图2 接头断面照片Fig.2 Photo of joint section
3 免定位焊组装焊接试验
模拟生产状态进行免定位焊组装焊接试验,试验件长度10 m,包含6条U肋。组焊前测量U肋的尺寸,组焊后测量U肋张口尺寸和中心距,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和相控阵超声波探伤,工艺步骤如下:
(1)面板上料、定位与压紧。面板的平面度和位置偏差对组装后的构件尺寸影响很大,钢板下料前进行赶平处理提高面板平面度,组装前用卡具将面板卡固在平台上,平台侧面设置挡块,使面板与组装台车轨道平行。
(2)面板打磨。采用打磨系统对面板上焊接位置进行自动打磨,12条焊缝同时打磨,速度可达到1.5 m/min,打磨部位边缘平齐、表面光滑有金属光泽,效果良好。
(3)吊装U肋。在面板上画组装线,将U肋逐根吊装到面板上,调整U肋位置,纵向使U肋上的横基线与面板横基线精确对齐,横向使U肋与面板上的组装线大致对齐。
(4)U肋组装系统调整。调整组装系统外压装置的位置和间距,使U肋张口尺寸和中心距满足图纸要求。
(5)内焊系统就位。粗略调整内焊系统机头跟踪装置、内撑装置及焊剂料斗的位置和尺寸,使内焊机头能进入U肋,添加焊剂后将内焊机头移动到板单元焊接起弧端。
(6)内焊机头调整。精确调整内撑装置的尺寸和位置,调整焊接跟踪装置到合适的位置,调整焊枪的角度、干伸长和焊丝对准的位置。
(7)组装与焊接。调整内焊系统和组装系统的相对位置,将内焊和组装的行走机构设置为等速联动,开始连续组装焊接(见图3)。
图3 组焊一体化实施Fig.3 Integrated implementation of assembling and welding
组装焊接一体化试验主要检验组装与焊接的配合实施。为了精确控制U肋的张口和间距,组装系统设有外压装置和内撑装置,内撑装置和焊接机头集成在一起,组焊前必须确定焊接机头和外压装置的相对位置,行走过程中,内外侧机构行走速度必须保持一致。U肋张口尺寸偏小时,内撑装置须将U肋撑开,张口偏大时将U肋收紧,同时将U肋压紧在面板上,焊接机构紧随其后,保持合适的距离,将U肋和面板焊接在一起。
常规先定位再焊接的U肋板单元焊接工艺,由于定位焊和非定位焊处的初始状态不同,焊后定位焊处焊缝明显高于非定位焊处,影响焊缝外观,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容易在定位焊处发现未熔透和气孔缺陷。组焊一体化焊接没有定位焊缝,消除了以上问题,焊缝全长外观均匀一致,质量更加稳定,内部缺陷降低70%以上。
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一是内撑装置与外压装置之间的配合,内撑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刚度能将U肋撑开,内撑轮不能损坏,其尺寸和位置必须随着外压装置的尺寸和位置的变化做出调整;二是压紧机构将U肋与面板压紧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增加了外压装置纠正U肋位置偏差所需力矩,需要调整机构的压紧力,既能将U肋与面板压紧,又不影响外压装置纠偏;三是焊接与内撑装置的配合,焊接机构、焊剂料斗及内撑装置都在U肋内侧,为了实现各自的功能,必须确保它们与U肋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调整到位,互相之间不会干扰。
试验过程中发现焊后个别U肋中心距和组装间隙超差(>1 mm),原因是U肋压制的形状尺寸偏差过大,超出设备的纠偏能力,说明控制U肋制作的尺寸偏差是实现组焊一体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对U肋的尺寸偏差进行重点控制,张口宽度偏差-1.0 ~2.0 mm,旁弯≤L/2 000(L为U肋长度)且不超过5.0 mm,两肢高差≤2 mm。控制U肋尺寸偏差后再次试验,U肋中心距和组装间隙超差问题得到解决。
4 结论
研究验证了U肋板单元组焊一体化专用机床的各项功能,确定了U肋角焊缝双面埋弧全熔透焊接规范参数,制定了免定位焊组装焊接工艺步骤,并得出以下结论:
(1)采用U肋板单元组焊一体化专用机床,使用双面埋弧焊工艺,可以实现免定位焊情况下U肋角焊缝全熔透焊接,焊缝外观和力学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控制U肋的尺寸偏差是实现组焊一体化的必要条件,U肋的上口宽度偏差-1.0 ~2.0 mm,旁弯≤L/2 000(L为U肋长度)且不超过5.0 mm,两肢高差≤2 mm时,能够满足组焊一体化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