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四重维度
2022-02-02张峰
张 峰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第一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国内大循环需要正确处理好国内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国际大循环也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更需要国内国际的供给和国内国际的需求相匹配。在尚未出现带来巨大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从而引起巨大社会需求,而生产出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过剩的背景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概念的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一谈到供给这一概念,很多人会想到美国的“供给学派”,甚至有学者从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角度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从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张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高频热议。不少学者、媒体人士从不同角度对此阐释解读,其中不乏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解读言论,企图混淆视听,误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方向。”〔3〕作为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其实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作中就有许多有关供给与需求原理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正确认识供给与需求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正确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供求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两大部类平衡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角度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并分析其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供求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的供求关系原理,他们在《资本论》《工资价格和利润》《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作中论述了商品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马克思由于对利益的关注,开始关注经济问题,“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农民状况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4〕他写作了以《资本论》为代表的大量的经济学著作。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开篇便从市场经济的细胞——商品开始进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供求关系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商品交换要遵守价值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供求理论,商品交换要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供给和需求只调节市场价格的一时的变动。供给和需求可以说明为什么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会涨到它的价值以上或降到它的价值以下,但决不能说明这个价值本身。”〔5〕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一件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量越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价值量越小。
二是商品的价格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当商品供给小于需求时,需求者之间相互竞争,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的利润提高。而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为了把商品销售出去,换回货币,供给者之间相互竞争,不断压低售价,商品价格下降。“供给总是紧跟着需求,然而从来没有达到过刚好满足需求的情况;供给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它和需求永远不相适应,因为在人类的不自觉状态下,谁也不知道需求和供给究竟有多大。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就会上涨,因而供给似乎就会兴奋起来;只要市场上供给增加,价格又会下跌,而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就会急剧下跌,因而需求又被激起。”〔6〕虽然有时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有时低于其价值,但从长远看商品的价格围绕其价值波动。
三是供求关系对商品生产起调节作用。如果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生产者的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这样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供不应求的商品的生产,以获取更多的利润。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当供求均衡时,生产者获得平均利润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滞后性、行业转变困难等因素,商品生产和规模并不一定能够随着供求均衡的到来而停止扩张,当供大于求时,出现了生产的过剩,这时商品价格降低,甚至低于其应有的价值。生产者出现亏损,为了减少损失,他会减少商品的生产,或者尽量降低生产的成本,或者转向其他商品的生产。
从马克思主义供求理论看,之所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从供求关系看,不仅出现了供求之间的矛盾,而且出现了结构性的供大于求,即出现了商品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一些商品供大于求,而另一些商品供不应求;同一产品的低端类型供过于求,高端高性能产品供不应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促进生产供给和市场需求更好地匹配。从新发展格局看,要促进中国的生产与国内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更好地相适应,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自身,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好地使生产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在写于1857 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从社会关系角度论述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们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之中,生产是起决定性的因素,但是分配、交换、消费也会对生产起到反作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物质资料生产始终是起点和基础。道理很明显,人们能够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只能是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进一步地,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了分配方式、交换方式以及消费方式,而不是相反。”〔7〕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促进生产发展、拉动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生产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具有社会性,人们进行的生产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看,供给侧属于生产的范畴,供给是由生产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生产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8〕生产起决定性作用,但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9〕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出来什么样的产品,就决定有什么样的消费对象。“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10〕另一方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种产品只有经过人们消费后,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才具有不断循环生产的动力,消费也会促进生产的不断发展。“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11〕
三是生产和分配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把分配分为产品的分配和作为生产前提条件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两类。生产前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决定着生产,因为只有拥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一前提,才能开始生产过程。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劳动力的素质等决定了生产的效率。而对于产品的分配来说:一方面,生产决定分配。生产的情况决定分配的情况,社会分配最终分配的是人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12〕另一方面,分配也反作用于生产,分配合理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分配不合理会降低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由于分配的不合理,工人受剥削、压迫,工人消费能力低,造成两极分化,最终迫使工人起来反抗资本主义制度。
四是生产与交换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生产决定交换,生产决定交换的内容,因为交换的对象是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产品。“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括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13〕另一方面,交换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如果交换得以顺利进行,则会促进生产的发展,甚至会促进技术的进步,促进分工的发展,以更多、更快、成本更低地生产更多的产品以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否则产品卖不出去,换不回货币,则无法开始下一阶段的生产,再生产的循环就会中断。“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14〕
总之,在生产和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其他环节也具有反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再生产循环的各个环节。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受阻就会使社会再生产出现问题。“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随着分配的变动,例如随着资本的积聚,随着城乡人口的不同的分配等等,生产也就发生变动。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15〕
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理论看,生产实际就是供给侧,而消费是需求侧。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即供给侧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促进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供给侧这一主要矛盾。但由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关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注意需求侧,因为需求侧会对供给侧起反作用,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继续扩大开放,扩大国际市场需求。同时,作为中间环节的分配和交换会对供给起反作用,在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分配和交换问题,要实施共享的发展理念,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畅通流通环节。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理论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辩证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分配,不断扩大交换,实施扩大内需和扩展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三、两大部类平衡理论
再生产是连续的,不断重复的生产。社会再生产涉及社会资本的循环及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不是不断地把它的一部分产品再转化为生产资料或新生产的要素,就不能不断地生产,即再生产。”〔16〕社会再生产包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等阶段的循环。顺利完成社会再生产不仅要实现价值的补偿,还要实现物质的补偿。“这个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17〕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仅要求价值上的协调,也要求物质形式的协调。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论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统一,并分析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马克思认为要实现社会再生产,需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间的协调平衡,否则就可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从而出现“供给侧”问题。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
一是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本质上是资本家把全部剩余价值都消费掉的生产。因为没有资本的积累,生产规模维持不变。简单再生产要求维持原有的生产资料数量和生活资料水平。首先,维持原有的生产资料水平,即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可以补偿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维持原有的生产资料水平不变,即Ⅰ(c+v+m)=Ⅰc+Ⅱc。其次,要求维持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原有的生活水平,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要足以补偿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即Ⅱ(c+v+m)=Ⅰ(v+m)+Ⅱ(v+m)。
二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扩大规模基础上的再生产,资本家并不消费掉全部剩余价值,而是把其一部分进行资本化,从而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它要求有多余的生产资料和多余的消费资料,并保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既包括物质的补偿也包括价值的补偿。从两大部类平衡理论看,两大部类必须同时进行扩大再生产。如果仅有一个部类实现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就会出现社会再生产总供求的不平衡,造成社会生产的浪费。
三是两大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马克思进一步把第Ⅱ部类内部分为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两大类,分别以a 和b 表示。实现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不仅要求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也要求第Ⅱ部类内部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同时,要求第Ⅰ部类的内部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主要是指导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是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固定资本的价值不是一次转移到商品中去,而是逐渐转移到商品中去的。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是在商品卖出后就得到了补偿,而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是固定资本的实物报废之后,才进行补偿。所以,它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在时间上不同步,这也为社会总资本的实现增加了困难。如果固定资本的物质补偿出现了不协调,就会造成社会生产的浪费。
从两大部类平衡理论看,之所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社会再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或者两大部类内部的比例出现了失调,造成了供给的结构性过剩。两大部类平衡理论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宏观调控促进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供求动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经济危机理论,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资本论》在西方国家重新成为畅销书,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分析的深刻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于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资本逻辑与生产扩张。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具有增殖的逻辑,如果资本不增殖,生产规模不扩大,不改进技术设备,则生产成本高,产品脱离社会需求,没有市场,利润率低,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资本家甚至会沦落为无产阶级。为了增殖就要不停地扩大生产规模,不停地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要不停地扩大销售市场的范围,逐渐形成了世界市场,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流通空间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消灭空间。”〔18〕
二是资本积累与两极分化。为了扩大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就要不断地把剩余价值资本化,进行资本积累。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剩余价值的不断资本化,购买劳动力的支出占整个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小,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积累造成“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9〕这样,社会出现两极分化,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消费能力低。
三是生产相对过剩与经济危机。在生产能力扩张到一定阶段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便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造成生产的巨大浪费。从供给侧的范畴看,就是供给出现了过剩。列宁曾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20〕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仍然是房屋相对于购买能力的过剩。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由于资本的逻辑,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危机具有周期性。“资本主义的生产总是要经过一定的周期性循环。它要经过消沉、逐渐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和停滞等阶段。”〔21〕正如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指出的那样:“经济学家用他那绝妙的供求理论向你们证明‘生产永远不会过多’,而实践却用商业危机来回答,这种危机就像彗星一样定期再现,在我们这里现在是平均每五年到七年发生一次。”〔22〕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角度看,之所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依赖日益增强,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必然会波及中国,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本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供求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两大部类平衡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四个维度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循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倒风逆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稳定,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掌握百年大变局的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共同发力,形成供求的动态平衡。从马克思主义供求理论看,之所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产业出现了供大于求,出现了过剩,而且这种过剩是结构性过剩。由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晚,曾经长期处于“短缺经济时代”,由于商品的短缺,中国最初采取“凭票供应”的方式,缓解供求矛盾。随着对外开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巨大的市场需求得到显现。这种需求一方面来自国内,另一方面来自海外市场。中国不断扩大生产,提高生产能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多年实现了高速的增长。但是,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张,在没有重大技术革新的情况下,市场会走向饱和,便出现了生产的过剩,从供给侧的概念看,就是出现了供给侧的过剩。如果进一步分析,则是一些行业存在着严重的过剩,这种过剩是结构性的过剩。一些行业生产过剩了,一些行业的生产还供不应求。一些行业的低端产品过剩了,高端产品还供不应求。从供求理论看,要解决供大于求的矛盾,应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供给,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包括: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减少产量,促进市场均衡;产业结构升级,“补短板”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换代;通过“降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另一方面,可以扩大需求,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侧,因为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要通过提高消费者收入、扩大市场范围等手段进一步拉动消费需求。
二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拉动内循环与扩大开放促进国际循环相统一。从马克思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理论看,生产侧起决定性作用,即供给侧起决定性作用,但是需求侧也起一定的反作用,作为中间环节的分配和交换也对生产起反作用。从供给侧来看,中国供给侧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这反映在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不适应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要,大量的游客去国外购买产品。反映在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进行交换,无法变换成货币,出现了大量产品的积压,需要“去库存”。因为生产的决定性作用,所以从供给侧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至关重要。但另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起反作用。消费环节是需求环节的范畴,而分配和交换环节属于中间环节范畴。“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23〕生活资料的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同时会反作用于生产,如果分配不合理,人们收入少,消费能力低,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交换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如果流通环节少,流通费用低,市场范围大,则有利于交换的扩大,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因此,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还要扩大消费需求,还要改善收入分配,还要从交换方面扩大市场。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带一路”更好地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扩大市场交换的范围,通过双边贸易,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三是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生产结构性转型。两大部类平衡理论要求两大部类之间相互协调,以及两大部类内部的相互协调。对于目前中国来说,生产过剩既表现为消费资料生产的结构性过剩,也表现为生产资料的结构性过剩。从消费资料看,大量的日用消费品过剩,而从生产资料看,大量的生产资料生产行业过剩,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承接了西方国家的产业转移,向国外大量出口轻工业等生活资料产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危机而导致的消费能力的下降,生活资料的出口过剩。另一方面,中国长期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投资是一项重要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由于投资的推动,中国钢铁、水泥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的生产能力迅速增长。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中国高铁、高速公路、城市建设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投资拉动增长的潜力逐渐变小,生产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去库存”的思路。加强宏观经济调控,解决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两大部类的内部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防范化解国际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成中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国家背景是西方国家因经济危机而导致的出口需求减少。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背景。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一是提高消费者收入,提高其购买能力。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而资本积累导致的两极分化是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所以,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来说,应该汲取西方国家的教训,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对于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国际交往原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交往日益增多,相互依赖也日益增强。如果一国在对外交往中只顾本国经济发展而忽视他国利益,可能会造成其经济发展缓慢,购买力下降,最终影响双方的贸易。因此,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始终秉承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共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