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诠释驻外记者的热爱与坚守

2022-02-01何思源

全国新书目 2022年12期
关键词:驻外小说创作

◆文/本刊记者 何思源

姜显明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高级编辑。曾任新华社中东非洲编辑室副主任,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党组成员、英文编辑部主任,新华社国际部终审发稿人。几十年间,先后在新华社阿克拉、卢萨卡、达卡、德黑兰和苏瓦等分社任记者、首席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他带领同事们有效应对,抢发伊战“开打”英文快讯,为中国央媒赢得了良好声誉和口碑。

本书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为依托,有机融合了主人公及驻外记者群体的工作生活状态,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和相关事件的真实资料,讲述了驻外记者易洪武、袁本弥等抛家别舍,不惧风雨硝烟,在一场场国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争分夺秒抢发消息,为及时发出中国声音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故事。

《驻外记者》

姜显明 著

新华出版社

2023.1/88.00元

记者是大家都熟悉的职业,但驻外记者却不太为人熟知。作为国际新闻报道和对外宣传的前线主力军,驻外记者要对驻在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新闻进行及时的采访报道,一方面沟通国际间的信息联系,另一方面满足受众了解天下大事的需求。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时刻,驻扎在世界各地的中国驻外记者始终在记录历史瞬间,感受发展力量,传递中国声音,展现时代变迁。

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驻外记者》一书,不仅描写了以易洪武、袁本弥为代表的一批驻外记者从初入职场慢慢成长为独挡一面的涉外新闻工作者的精彩职业生涯,同时全景式地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涉外新闻行业的发展、变迁和革新,揭开了驻外记者这一职业的“神秘面纱”的同时,带领读者一步步深入到驻外记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身临其境地感受他们的可敬和可爱。在访谈中,作者姜显明深入分享了该书的创作灵感和动力来源,丰富真实、身临其境般的细节描写对驻外记者们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故事、情感、精神世界乃至背景知识的融汇带给读者突出亮点和特色。

《全国新书目》:您为什么会创作《驻外记者》这样一部颇有回忆录色彩的小说呢?

姜显明:刚退休的时候精力还算旺盛,就想没事写点东西,但真正写起来发现并不容易。尽管自己驻外不少年头,可重心一直在中东、非洲和亚太,没有欧美的常驻经历,而且掌握的素材很杂乱,一时无从下笔。直到2016年进入央视做终审定稿的工作,过去当记者、编辑的氛围又回来了,给了我新的创作激情。2019年小说基本完稿,书稿送交出版社后,编辑、审核、校对一切顺利,现在终于正式出版发行了。

谈到创作冲动的来源,其实主要有这么几点:首先是自豪,豪情使然。我是真的热爱新闻事业,既然有这么多经历和感悟,当然想写出来留个念想。其次,驻外记者是个励志的活儿,我对我的那些奋勇争先、无私奉献的同行们充满敬意,无比怀念我们一起战斗、生活的激情岁月,写出来既可以让人们真正了解驻外记者的酸甜苦辣,也是为了激发人们积极向上、拼搏争先的正能量。再次,我想通过记述国际新闻和越洋播报那些事儿,掀开驻外记者们工作和生活的神秘面纱,给读者们普及一下国际新闻报道的知识和内涵要旨。

《全国新书目》:为什么会选择将故事的开端设置在上世纪70年代的历史背景下?

姜显明:上世纪70年代是我们这一代记者、编辑踏入职场的年代,我的新闻事业就是从此时开始的。首先是熟悉,有切身体验,写起来要顺畅得多,同时,中国涉外新闻行业的扩展和深入也起始于那个年代。此前,中国驻外记者数量少,许多人不会外语,需要配翻译当“拐杖”,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整体质量总体而言不是很理想。但70年代之后,中国驻外记者队伍开始大扩展,不断增添新鲜活力,而且越来越和国际接轨,到现在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全国新书目》:请问《驻外记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吗?书中的角色有没有原型?

姜显明:不能说是自传体小说,有我个人的影子,但绝非是写我个人的,而是写群体,写易洪武、袁本弥、钱柳生、蓝海洋等驻外记者的。书中发生在他或她身上的那些事儿也不是以某一个人为原型,而是多人有机叠加而成的。所以说,小说主要是虚构的,不能“对号入座”哟。

《全国新书目》:书中在塑造易洪武、袁本弥、钱柳生、蓝海洋等人物时,您是如何将多年驻外记者生涯积累下来的丰富素材并进行再创作,让他们各自的形象更加生动、有代表性的?

姜显明:小说中的华讯国际社是以新华社为原型的,那时的涉外新闻以文字报道为主,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记者都是拿笔杆子的,都很少配备相机,但驻外记者的工作绝不仅仅只有文字报道一项,还包括摄影记者、广播电视记者和现如今扩展出来的网络记者等,而且他们的分量和体量越来越重,所以小说除了塑造担负一线指挥职责并经常亲自开展阿语报道的易洪武和以英文报道见长的袁本弥外,还着力刻化了非华讯国际社编制的以电视报道见长的钱柳生,由文字、摄影记者转行电视报道的女记者蓝海洋等,就是希望尽可能多地涉足驻外记者工作中有代表性的方方面面,而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

还有就是对于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大量素材的整理和运用,比如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但我没有到访过南联盟,也没有亲历这一历史事件,要如何还原真相,揭露美帝和北约的倒行逆施?在构思过程中我突然想到,在这一事件中无辜死难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和我曾居住在同一个小区,时常同乘单位班车,相互之间算是“点头熟”。于是小说就以此为由头,塑造了袁本弥为即将赴南联盟采访的钱柳生写便签将他引荐给邵云环的情节。同时,钱柳生曾在莫斯科从事媒体行业,广交朋友,自然有机会结交一些周边东欧国家的媒体或外交方面的朋友。于是,小说描述了南联盟战事吃紧、基本没有航班时,钱柳生在朋友的帮助和护佑下通过唯一一条陆路入境并入住了相对安全的旅馆,进而在第一时间获悉中国使馆被炸的特大新闻,为此后完整报道轰炸事件做了顺理成章的铺垫。

再如,利比亚大撤侨也是感动天地的大手笔,报道的话题及相关故事不仅量大而且每每让我眼眶泛红,可惜我没参与过报道,相关信息和素材可谓堆积如山,通过哪个角度展示中国上下同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需要仔细斟酌。我当时正在研究多媒体和新媒体,十分赞同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于是灵机一动,让小说中的融媒体中心任命易洪武、袁本弥和钱柳生担纲大撤侨融媒体报道的一线指挥,各自率领文字、电视、摄影等多位一体小分队开展报道,既消化了积累的大量素材,又取其精华,能够把最感人的故事、最能引起共鸣的真情实感呈现给读者。

《全国新书目》:请问在创作过程中您写得最酣畅淋漓的是哪一段,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幕后故事?

姜显明:小说里驻外记者经历的那些酸甜苦辣虽然不能一一“对号入座”,但许多是有原型的,比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抢发“开打快讯”的过程和场景,基本照搬了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编辑部的工作流程,当时负责指挥的是总分社社长吴毅宏,我是英文编辑室主任,抢发快讯的是英文编辑室资深带班编辑田斌。为了实现抢发目的,吴毅宏没日没夜地坐阵指挥,带领技术室几个人硬是用淘汰的旧电视和电脑,白手起家搭建起了讯息源监控平台,并和大家一起抢着干活儿,后来患了胆结石,疼得不得了。我本人也是疝气经常发作,但只能一忍再忍,超期服役,直到“伊战”报道结束后才休假回国动手术。儿子见我一回国就住进北大医院,以为我病情严重,急得哭了。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就像《序》中易洪武富有激情的那段演讲说的:“在中国,人们都把记者比作‘无冕之王’……用辛勤的汗水,和着泪水甚至鲜血,让中华电波永不消逝,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这段演讲词实际就是整个小说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是我想表达的主题,也是小说故事的主体。

《全国新书目》:您觉得《驻外记者》有哪些不同于其他行业小说的亮点和特色?面对可能不太了解新闻工作尤其是涉外新闻工作的读者群,您觉得创作上有哪些难点?

姜显明:我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的是不落俗套,同时要避免枯燥,于是就想到了“融汇”,比如在故事情节中穿插专业知识,将小说人物和重大国际事件进行有机融合等。小说中涉及的国际关系事件都是重大历史事件,对大多数读者而言应该都有所了解,即便记不太清楚,通过书中的细腻描述也能很快回忆起来,而且我对每个事件进行的回顾都是故事性的,尽量做到鲜活生动。如果单纯和普通读者谈驻外记者和国际新闻,他们未必感兴趣,我认为要把故事、情感和精神世界融汇起来,带读者真正走进文学作品的世界,他们会更容易感同身受,这是我一直想尽可能做得更好的一点。

《全国新书目》:您之后还会继续创作小说吗?目前还有哪些创作计划?

姜显明:《驻外记者》的出版给我增添了创作热情和信心,作为爱好写作的文字工作者,我会再接再厉。短期目标是抓紧完成对学术论著《国际新闻学》的修订,争取获得认可并有机会出版发行。至于文学创作,我计划将早期撰稿的短篇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进行深加工,如果身体允许,我还考虑再写一部长篇,讲一讲“老三届”同学的酸甜苦辣和人际关系。

猜你喜欢

驻外小说创作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一墙之隔》创作谈
浅析高校驻外研究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困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辨析驻外办
中国学生变自信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