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描绘“三农”新面貌
2022-02-01本刊通讯员李元元
本刊通讯员 李元元
立春后就进入晚熟柑橘的采收季了,在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的2 000亩果园坡地上,沉甸甸的沃柑挂满枝头。这片喜获丰收的柑橘林,位于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内。
无人果园实现精准管护
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一架大型植保无人机从远处驶来,悬停在果林之上,向一棵棵果树喷洒下营养液;山腰上的一处“小气候监测站”内布设了多个传感器设备,实时监测果园内的气温、湿度、风速等数据信息,让柑橘生产和品种培育实现“未雨绸缪”;在山坡下的办公楼里,工作人员点击鼠标,果园的所有信息都显示在大屏幕上,让人一览无余……
青龙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明放介绍,通过“丘陵山地无人果园管理平台”,将果园的各项数据进行全面融合,可提前推测每株树体果实的产量,并通过遥感特征光谱分析仪进行智能分析和诊断,从而实现全过程精准管护。
在重庆,可以找到许多智慧农业新场景,从收成“看天气”到增收“靠技术”,手机、无人机成为“新农具”,数字、信息成为“新农资”。
农产品一键溯源 消费者安心
大数据、智能化不仅给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管理带来深刻变化,也为从种植决策到产品溯源的农业生产全过程突破传统局限带来契机。
在巴南区二圣镇定心茶园,当地政府与中国电信等企业开展合作,搭建起“数字乡村区块链智慧化管理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智慧农业数字信任环境。
重庆二圣茶叶集团董事长张节明介绍,现在终端消费者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茶叶的商品条码,便能查看采摘地、生产地和销售地,同时获得检测报告和气候信息等第三方信息,直观了解当地茶叶品牌“巴南银针”的种植生产过程,农产品实现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透明。
构想未来农业蓝图
在未来农业的“试验田”上,智能化也带来更多的可能和机遇。在重庆市农科院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有一个既养鱼又种菜的“鱼菜共生AI 工厂”,蔬菜栽培、病虫害巡检、鱼生命体征监测、鱼饵料精准投喂等不仅实现了智能化作业,鱼粪通过水资源化处理转化为水溶性肥料,还实现了种养循环全利用。
工厂内的蔬菜栽培,采用了智能化立体式栽培技术,韭菜、茼蒿等原来长在地里的蔬菜,如今长在种植架上,产量较传统露地栽培增加数倍。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菜”实现全程无人化作业,施肥由智能化计算管控,农活由机器人承包。
2019 年以来,重庆市共投入市级财政资金1.1亿元,建成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 多个。一项项新技术的投入,让农业从过去的“体力活”逐步转变为“智力活”,提高了效益,拓宽了市场,人们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稳。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