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的这些“第一”

2022-01-29

学苑创造·C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桂平梧州第一

鸳鸯江畔的广西第一个中共支部——“伍竹枝”

梧州市雄踞三江汇流之处,扼守两广之咽喉,便利的水路造就了“百年商埠”曾经的繁华。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这里却遭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

因为紧靠当时革命中心广州,梧州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共合作的大环境给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到广西指导建党工作提供了时机。

1925年9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当时身兼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常委和国民党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双重职务的周恩来,从广州出发,悄悄乘船前往梧州。周恩来到达梧州港口时已经是深夜,因为人生地不熟,他并没有贸然前去接头,而是选择在小艇上过夜。

次日清晨,在位于东中路马王街的《梧州民国日报》编辑部里,周恩来找到了时任《梧州民国日报》总编辑的龙启炎。此时的龙启炎还有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共青团梧州市支部书记。

与周恩来做了简短的交流后,龙启炎立刻前往梧州大同酒店,洽谈住宿及召开秘密会议事宜。当天下午1点,李血泪、钟山、周济等一批共青团梧州支部骨干赶到了大同酒店,向周恩来汇报在广西,特别是在梧州开展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工人运动、妇女运动等活动的情况。周恩来听取汇报之后,肯定了共青团梧州支部所做的工作,并转达了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的精神。第二天一早,周恩来乘船返回广州。回到广州后,他第一时间向中共广东区委汇报了梧州的情况,认为梧州已经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广东区委相继批准龙启炎、周济等人由共青团员正式转为中共党员,并指示他们在梧州发展新党员,建立党组织。

10月,经批准,广西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梧州支部正式成立,支部共有党员6名,代号“伍竹枝”,取普通话“梧州支”的谐音。

中共梧州支部成立之后,两广区委又派谭寿林等一批党员来到梧州,并于同年12月成立广西第一个地委——中共梧州地方执行委员会。从此以后,梧州的建党工作如星火燎原,先后成立了多个列居“广西第一”的党团进步组织:第一个市委——中共梧州市委、第一个工人支部——中共梧州工人支部、第一个青年团支部——共青团梧州支部、第一个妇女组织——广西妇女联合会、第一个农村支部——中共苍梧县多贤支部、第一个大学支部——中共广西大学支部,等等。

碧空瓦蓝如洗,流云飘絮飞转。周恩来短暂的梧州之行,让广西的革命星火从此燎原天地,照亮了西江流域,也燃遍了八桂壮乡。梧州,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支部——中共多贤支部

一把镰刀,既能用来收割稻谷,也能用来开启一段伟大的征程。在梧州市的中共多贤支部纪念馆内,就存放着这样一把镰刀。曾经握过这把镰刀的,既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革命先驱。这位革命先烈就是林培斌。

林培斌出生于广西岑溪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组织“救国团”,印传单、参加集会演讲、参加游行示威,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1925年,林培斌毅然背上行囊,辞别妻儿,跋山涉水赴广州報考农民运动讲习所,成为毛泽东、澎湃、阮啸仙等同志开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四期学员。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直接参加了广州郊区的革命活动。

1925年初,为适应全国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各地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同年12月,中共广东区委通过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派第五届广州农讲所毕业学生、中共党员林培斌、黄一平、李植华、谢铁民、罗瑞成,以及国民党中央宣传员养成所学员陈之颖共6人,作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回梧州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林培斌等人于1926年1月5日到达梧州,在北山同园设立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梧州办事处,林培斌任主任。在中共梧州地委的领导下,1月7日,多贤乡水口村知识青年刘铁雄作向导,带领林培斌一行深入苍梧各乡镇,宣传发动农民群众。不久,广西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农民协会——芳桂乡农民协会成立,接着,水口、六甲、高才等乡农会也相继成立。

在开展农民运动的同时,林培斌等人着手建党工作,先后发展农民运动骨干分子刘铁雄、区建新、区一侬等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竹冲塘山寮秘密举行入党宣誓。1926年3月,中共多贤支部成立,林培斌任书记,隶属中共梧州地委领导。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由此诞生了。

随后,林培斌发动群众进行示威游行,反对“码头捐”“粪溺捐”。其后,他们又采取有效的措施,成功地实行了二五减租,粉碎了地主当时换耕夺佃的阴谋。中共多贤支部掀起的革命浪潮越发地振奋人心。

作为中共广西的第一个农村支部,中共多贤支部在1926年3月至1927年3月的一年间,发动了区农会4个、乡农会50个,会员多达4646人,人员遍布桂东南15个县,推动了桂东南乃至全广西革命的发展。

第一位广西籍中共党员——黄日葵

在桂平一中的校园里,有一间人物纪念馆。自2019年9月开馆以来,已经有200多个党支部以及社会团体前来参观和调研,超过2万人来这里学习。这间纪念馆就是黄日葵纪念馆。1921年的春天,黄日葵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位广西籍中国共产党员,他也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骨干分子和积极分子。

黄日葵出生于广西桂平城厢兴隆坊(现县府街)的一个书香世家。他聪颖好学,为人纯朴正直。彼时的中国受到列强欺凌,民族灾难深重。黄日葵一心记挂着国家危亡,奋发读书。在黄日葵故居内,共有12幅名画,其中有一幅“白日莫空过 青春不再来”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黄日葵从桂平县立中学(现桂平一中)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8年秋天,他考入北京大学文科英文丙班预科,随后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并受到他们的领导和直接影响,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黄日葵曾任《国民》杂志编辑、《少年中国》杂志副主编,加入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少年中国学会等爱国组织。1919年,作为五四运动的组织领导者之一,黄日葵挥舞着旗帜坚定地走在游行队伍前列。他对革命的前景充满着向往,正如他在信中所写的那样:“祝以后同志俱如我们那天晚上一样的奋勇,一样的相助,以建大功成大业。”1921年春,黄日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党员之一。

黄日葵回桂平探亲时,也大力宣传反帝反封建,促进桂平的工农运动。当时的桂平成为广西两个农民运动中心之一,与黄日葵有着密切的关系。黄日葵在北京的时候,组织了“新广西期成会”,并出版了《桂光》杂志,每个月都印一两千份寄回广西。

1925年,黄日葵任共青团广东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书记;1926年,黄日葵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副主任,同时作为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任中共广西区委筹备组组长,兼任中共南宁地委书记,负责领导广西党组织工作。黄日葵在广西认真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团结广西国民党的左派力量,同破坏大革命运动的广西国民党右派势力作斗争。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公布通缉共产党首要令,黄日葵被列名通缉。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在武汉任第八军政治部主任的黄日葵立即撤退前往南昌,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在此之后,他又辗转多地做革命工作,两次被捕入狱仍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

1930年12月,年仅31岁的黄日葵带着未竟之志,以及对襁褓中幼子的不舍,与世长辞。

黄日葵同志的一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己任,对党的创建和发展,特别是广西党组织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我们奋发进取、富国强军的巨大动力。

(注:本文根据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发布的《党史故事大家讲》系列内容整理)

猜你喜欢

桂平梧州第一
陈代南
文化自信视角下梧州岭南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贫困学子享关爱
十年苦守高墙外:到底是不是你拐走了吾儿?(下)
十年苦守高墙外:到底是不是你拐走了吾儿?(上)
我喜欢“第一”这个词
律师王工创造的“第一”
我的家乡最美之梧州
“第一”投行追赶上市末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