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西地区 “金果”猕猴桃果实生长规律及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2-01-28李小艳蔡光泽张奇远刘星谷

中国南方果树 2022年1期
关键词:采收期单果可溶性

李小艳,杨 红,蔡光泽,张奇远,禹 箭,刘星谷

(1 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2 凉山州绿康猕猴桃研究所,四川西昌,615000)

攀西地区种植的“金果”猕猴桃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品质优良。在2019 年 10 月“首届四川猕猴桃品鉴会”中,攀西地区获奖得黄绿肉组金奖 5 枚中的4 枚。攀西地区野生猕猴桃资源非常丰富,据罗强等2009年调查发现该地区猕猴桃属有16个种和变种[1],但由于独特气候与栽培技术限制,近几年来该区域猕猴桃产业才稍有发展。“金果”猕猴桃是从新西兰引进的黄肉猕猴桃品种“Hort16A”的中文名,又名鸭嘴金果、黄金果,在国内外高端猕猴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为凉山州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品种。氯吡苯脲(CPPU)为常用膨大剂,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不仅能促进果实增大,而且还可提高糖酸比,广泛应用于葡萄、苹果、猕猴桃等水果栽培[2]。目前关于“金果”猕猴桃在攀西地区生长规律与适宜采收时期未见报道,为了弄清果实生长规律、掌握果实最佳采收期和保证优质商品果,本文进行了“金果”猕猴桃果实生长规律及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琅环乡凉山州绿康猕猴桃研究所试验地“金果”猕猴桃。2015年3月定植,平顶棚架种植,株行距2 m×4 m,雌∶雄按8∶1配比,其栽培方式、立地条件、生长表现及物候期见李小艳等[3]。

CPPU处理组(简称CPPU)为盛花后28 d(以盛花期计)用10 mg/L的CPPU(0.1%氯吡脲可溶液剂,由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人工浸果,自然生长组(简称CK)常规管理,果实生长期叶面喷施2次海藻肥。

1.2 试验方法

1.2.1 果实生长与单果质量测定 “金果”猕猴桃在琅环乡2019—2020年物候期:2月中下旬萌芽,3月上旬现蕾和展叶,3月下旬与4月上旬盛花,10月中旬果实成熟,11月下旬叶片开始枯黄,12月下旬进入落叶期。2019年开花比2020年早,2020年开花期气温变化大,授粉长达24 d,果实膨大期阴雨天偏多,2019年开花期气温稳定,授粉8 d内完成。2019年和2020年从“金果”猕猴桃盛花后18 d开始一直持续到盛花后193 d,在试验区自然生长与CPPU处理各选择5株,每株挂牌标记2个枝条,每根枝条挂3个大小较一致的果实,共挂牌30个果实,前3个月间隔7 d,后期间隔14 d观测果实纵、横径,采摘时测定单果质量。

1.2.2 采收期品质测定 自果园盛果期以来观测发现,该区域“金果”猕猴桃在落叶前可树上自然软化。2020年以盛花后192 d为基准,除最后一个采收期外,间隔10 d采样,设计6个采收期,即Ⅰ期:9月14日采摘(盛花后162 d);Ⅱ期:9月24日采摘(盛花后172 d);Ⅲ期:10月4日采摘(盛花后182 d);Ⅳ期:10月14日采摘(盛花后192 d);Ⅴ期:10月24日采摘(盛花后202 d);Ⅵ期:11月7日采摘(盛花后216 d)。Ⅵ期时果实在树上软化,可直接食用,可溶性固形物15%~19%。在盛花后60 d选择挂果相对一致的9株树,自然生长组6株,CPPU处理组3株,按试验设计定期采摘。为避免果实成熟度差异较大,每次选择试验株结果枝中部节位顶果,摘取无伤、残、病虫害、畸、次果实6 kg。果实分为2组,1组3个。一组采摘后立即测定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果肉和果皮颜色。余下为二组,编号称重室外预冷一夜后放入冻库1~2 ℃低温冷藏。测定指标包括单果质量、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可溶性糖、总酸、维生素C、氨基酸、粗纤维、硬度,除维生素C采用荧光法(GB 5009.86—2016)外,其余参照李小艳等方法[4]。

1.3 数据处理

果实大小测定重复30个,其他指标重复3次,数据统计分析利用SPSS 21.0软件单因素LSD检验,结果取平均值±标准差(SD),差异显著性水平采用P≤0.05,用Microsoft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实生长规律

2019年“金果”猕猴桃自然生长组单果质量59.45~95.34 g,平均单果质量73.29 g;CPPU膨果组单果质量63.20~136.68 g,平均单果质量101.57 g。2020 年自然生长组单果质量60.61~85.34 g,平均单果质量73.81 g;CPPU膨果组单果质量82.09~119.37 g,平均单果质量104.38 g。说明“金果”猕猴桃经CPPU处理后,可显著增大果实(P>0.05)。“金果”猕猴桃果实大小生长规律变化见图1和图2,果实生长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即快速膨大期(盛花后60 d内)、缓慢增长期(盛花后60~123 d)和生长停滞期(盛花后123~193 d)。CPPU浸果后,32~60 d果实增长系数比自然生长组高。盛花后60 d内自然生长组2019年与2020年纵径分别增长到56.30 mm 和53.13 mm,达到成熟期果实纵径的91.73%、86.39%;CPPU膨果组纵径分别增长到58.9 mm、55.59 mm,达到成熟期果实纵径的88.29%、88.23%。自然生长组横径分别增长到38.31 mm、39.51 mm,达到成熟期果实横径的86.04%、87.79%;CPPU膨果组横径分别增长到41.35 mm、44.63 mm,达到成熟期果实横径的83.42%、86.23%。缓慢增长期果实生长缓慢,生长停滞期果实纵、横径基本停止生长,待成熟期时,自然生长组果实纵径平均为61.5 mm,横径平均为44.80 mm,纵横径系数比为1.37;CPPU膨果组果实纵径平均为66.0 mm,横径平均为50.66 mm,纵横径系数比为1.30。自然生长组果形表现为修长形,CPPU膨果组果形表现为偏圆形。

图1 “金果”猕猴桃果实纵径生长变化

图2 “金果”猕猴桃果实横径生长变化

2.2 不同采收期果实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果肉颜色

6个采收期“金果”猕猴桃种子均为黑色和褐色,观察发现,饱满种子为黑色,不饱满或空瘪种子略带褐色。但不同采收期果肉颜色并不一致,随采收期推迟,中果皮颜色由绿向黄转变,而内果皮颜色先由白色转为淡黄色,到采摘后期可溶性固形物较高后,果实树上软化,内果皮逐渐转为土黄色。此外,膨果组比自然生长组提前出现颜色转变,自然生长组Ⅳ期(盛花后192 d)中果皮呈金黄色,硬果可溶性固形物平均为10.3%;而膨果组Ⅲ期(盛花后182 d)中果皮即呈金黄色,可溶性固形物9.0%;自然生长组Ⅵ期(盛花后216 d)果实树上软化,内果皮呈土黄色,可溶性固形物17.2%;而膨果组Ⅴ期(盛花后202 d)果实在树上开始软化,内果皮大部分呈土黄色,可溶性固形物15.3%,Ⅵ期(盛花后216 d)高达18.0%。自然生长组与膨果组均表现为,随采收期推迟,可溶性固形物采收时与软熟时均表现为逐渐升高,而干物质则为先升高后降低(见表1、表2 )。

表1 不同采收期自然生长组(CK)果实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含量

表2 不同采收期膨果组(CPPU处理)果实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

2.3 不同采收期果实总酸、可溶性糖和糖酸比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采收期自然生长组与膨果组总酸表现相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Ⅴ期(盛花后202 d)达最高值,但自然生长组总酸含量比膨果组高;Ⅰ期总酸最低,自然生长组总酸含量为0.66 g/100 g,而膨果组总酸含量为0.94 g/100 g,膨果组是自然生长组的1.42倍;随采收期推迟,自然生长组总酸比膨果组变化大。从图4可以看出,Ⅴ期自然生长组与膨果组可溶性总糖含量相近,分别为12.14%、12.13%,但前期膨果组可溶性总糖均比自然生长组高,其中Ⅰ期差异最大,膨果组是自然生长组的1.46倍。与总酸相似,随着采收期推迟,自然生长组可溶性总糖比膨果组变化大。糖酸含量是影响风味的重要指标,糖酸比直接影响猕猴桃口感,随采收期推迟,膨果组糖酸比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Ⅳ期糖酸比最高,Ⅲ期与之相近;自然生长组糖酸比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Ⅴ期糖酸比最低,Ⅳ与之相近,但Ⅰ期可溶性总糖与总酸含量均低,味淡。

图3 不同采收期“金果”猕猴桃果实总酸

图4 不同采收期“金果”猕猴桃果实可溶性糖与糖酸比

2.4 不同采收期果实维生素C、氨基酸、粗纤维含量

随采收期推迟,自然生长组维生素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Ⅴ期最高,为89.79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5个采收期。膨果组维生素C含量不同采收期变化较大,但均比自然生长组高,Ⅲ~Ⅵ期大于96.00 mg/100 g,显著高于Ⅰ期与Ⅱ期(见图5)。膨果对总氨基酸作用不同于维生素C,膨果后总氨基酸低于自然生长组,但两者均表现

图5 不同采收期果实维生素C含量

为随采收期推迟总氨基酸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Ⅴ期和Ⅳ期显著高于前面4个采收期;自然生长组Ⅳ期往后总氨基酸含量高于1.03%,膨果组高于0.67%,Ⅳ期自然生长组是膨果组的1.54倍。猕猴桃具有通便作用,但粗纤维含量仅占1%左右,膨果会降低粗纤维含量(见图6)。

图6 不同采收期果实总氨基酸与粗纤维

3 讨论

膨大剂CPPU商品名氯吡苯脲,是众所周知的一种生物调节剂,大量研究表明能显著增大猕猴桃、苹果、葡萄等果实[5],其作用机理是提高猕猴桃果实内源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素[6],从而促进更多的细胞分裂和增大细胞。本研究表明,试验区域空气湿度较低(开花期未人工浇水湿度为10%~20%),若有适宜的水肥管理,膨大剂同样能增大果实,从而提高单果质量。自然生长组虽栽培管理中使用海藻叶面肥,但单果质量仍普遍偏小,平均仅73 g,而使用膨大剂后,单果质量能达100 g以上。此外,“金果”猕猴桃原味为酸甜味,使用膨大剂后,糖酸比升高,口感为甜味。膨大剂不仅能增大果实,还使可溶性固形物提前达到采收水平,提高维生素C含量,降低总氨基酸含量。市场上消费者对膨大剂持有抵触心理,在规模化生产中需特别慎重使用。

攀西地区“金果”猕猴桃生长期可分为3个时期,果实生长规律不同于该品种在江苏省、河南省的表现[7],整个生长期均有生长,而类似于金艳猕猴桃在该区域表现,但缓慢生长期比金艳猕猴桃长[4]。生产中应特别加强授粉后2个月内的水肥管理和枝条管理。猕猴桃采后商品性依赖于果实成熟度或生理状态,采收过早或过晚均不利于贮藏[8]。Burdon J等[9]研究表明,当“金果”猕猴桃鲜果颜色从绿转向黄、色度103°H、可溶性固形物达到9%~10%时最适宜采摘。张计育等[10]研究中,果实选择在谢花后154 d采摘(授粉后一般一周内谢花,但会受天气影响,本文以盛花期计时),而此时果肉颜色为绿色,可溶性糖含量仅7.99%。本研究表明,自然生长组盛花后192天(IV期),192 d(Ⅳ期)果肉金黄色,可溶性固形物9%~10%,而162 d与172 d可溶性固形物均为5%~6%,果肉为绿色。“金果”猕猴桃在凉山州引种栽培其果实色泽变化与新西兰表现相似,随生育期延长,果肉绿色减弱,黄色增强,能满足果实生长所需时间,树上显示品种固有的金黄色,以致品质高。但膨果组盛花后162 d即开始出现果肉由绿向黄转变,盛花后182 d果肉呈金黄色。品质指标分析表明,自然生长组Ⅳ期糖酸比低,维生素C和总氨基酸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后期营养物质虽有所提高,但考虑到果实采摘需要一定时间及采摘时避免软果,建议自然生长组盛花后192 d左右采摘。膨果组Ⅲ期和Ⅳ期糖酸比高,维生素C和总氨基酸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建议膨果组盛花后182~192 d采摘。“金果”猕猴桃采摘时期还可结合可溶性固形物(9%~10%)和中果皮(金黄色)颜色综合判断。

猕猴桃采摘虽可根据可溶性固形物、果肉色泽、果实生长天数等判断,对于“金果”猕猴桃特别适合于根据果肉颜色来决定采摘期。但植物物候期会受气候、栽培管理措施影响,如试验地区域2019年开花期持续一周左右,而2020年开花期持续20多天,采摘时也发现,同一枝条不同部位果实成熟度也不一致。因此在猕猴桃规模化生产中,应密切观测生长物候期(特别是开花物候期)以及果实种子颜色、果肉颜色变化等,以免给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还可通过生产管理措施提高物候期一致性,从而提高商品果整齐度。

猜你喜欢

采收期单果可溶性
替代柑橘聚乙烯薄膜单果套袋的涂膜剂研发及保鲜效果评价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气溶胶铁可溶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获揭示
露地鲜食枣品种引进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化学—渗透压法温和破碎处理下大肠杆菌细胞胞内蛋白质的释放率
不同结果部位和采收期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
0.8%的硼素用量对甜瓜最有利
HPLC法与比色法分析柴胡中皂苷与黄酮类成分动态积累变化
不同采收期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五味子果实生长发育及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