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着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奋力前行

2022-01-28蒋宏宾

唯实 2022年9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小康社会发展

蒋宏宾

(一)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共有梦想和不懈追求。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追求财富创造、物质丰裕及其公平合理分配的历史,是在探索、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接力探求共同富裕解决之道、解决之策的历史。因而,也是向着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愿景奋力前行的艰辛旅程。

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阶级社会形成之初,中西方的众多先哲圣贤,不约而同地怀揣梦想,站在善良的道德高点或法律辩驳立场,开始关注财产所有、财富公平、民生福祉等话题,就国强民富、公平正义、人类大同等提出过极具天才般的思想主张。

中国古代,诸多圣贤先哲,心忧百姓苍生,致力于探寻财富天下、同富同乐的太平盛世之道,追求“小康”“大同”的理想社会之境。孙中山先生称誉为中国经济学之“滥觞”的《管子》一书,就有大量篇幅论述强国富民和重农之道。在《管子·治国》篇中,有一句至今仍闪耀光芒的经典之语:“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把“富民”作为经世治国之策,主张“富国富民”“先富后教”,讲求“不患寡而患不均”。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的年代,“患不均”背后透露的,或许更多的是缓解贫富差距、注重财富分配均衡之思,体现的是一种“共同”分配之愿。而在古代西方,对此问题的探寻,竟与我华夏先哲有很多相通相似之处。西方的财富及财富分配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社会。雅典最著名的政治家梭伦,提出要改变“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的现状,主张“我制定法律,无论贵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柏拉图则在《理想国》中宣称,建立国家的目标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亚里士多德还首次提出“共同体”概念和“分配正义”思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谓是人类进入第一个私有制社会即奴隶社会之后,先哲们关于财富,特别是财富分配问题的最早思考。

当人类进入私有制的极盛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之后,更多的思想者投入对共同富裕问题的探求。自然,资本家阶级是天生的财富崇拜者和最大利润追逐者。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用近十年之功写就《国富论》,从资本家的立场出发深入探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显然,他研究的重点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在资本主宰的国度里怎样创造更多的财富;尽管他把财富定义为“国民财富”,但这显然不是也不可能归全体国民所有。幸运的是,时间上早于斯密许多的,是这样一批有社会理想、更有平民立场的社会精英,他们就是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深深思想印记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他们,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共同富裕课题研究的新航程。

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深受柏拉图的影响和启发,成为乌托邦的创始人、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位开拓者。他集中批判英国圈地运动中“羊吃人”的乱象,虚构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撰成《乌托邦》一书,提出全部财富公有、按需分配的思想。几乎和莫尔同时代的德国人托马斯·闵采尔和稍后的意大利人托马斯·康帕内拉,均先后提出了人间天堂般的美好幻想。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持续发展了300余年,一直到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的出现,将这一思想发展至顶峰,并形成了较完整的学说体系。废除私有制、消除劳资对立和阶级差别、实行共同劳动和合理分配等,成为他们共同的理想和主张。这些,后来均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和思想养分。恩格斯曾对这三大思想先驱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历史无法假设,也不可苛求。空想社会主义确没有能在中华大地上首先产生,主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缓慢。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境遇下,农民领袖洪秀全继承并发展了历代农民战争“均贫富”的主张,试图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太平盛世,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理想。作为封建士子和近代维新派领袖的康有为,先推行戊戌变法告失败,后闭门精研著成《大同书》,勾画出一个“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这可谓是中国式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孙中山提出“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就是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大同主义”,交织着来自资本主义的新主张和本土传统的民本思维;他晚年倾向于社会主义,主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尤其是,孙中山积毕生之思,构造《建国方略》,并突出强调实业救国的民生计划,以强国富民、振兴中华。正如毛泽东评价:“他全心全意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值得我们永远崇敬。相较于前人,孙中山的共同富裕构想中涌动着资产阶级思想的新元素,并且乌托邦的成分少了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强了许多,甚至少数设想开始付诸实践,但从总体上看,仍更多止于愿望,流于构想,尽管如此,其中可资借鉴的合理成分和天才设想,仍不失为珍贵的思想财富。

上述这一系列的美好愿望与天才构想,揭示了人们在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中所不愿意承受、不愿意维持的社会阴暗不公一面,更昭示了人们特别向往、特别憧憬的社会光明理想一面。共同富裕社会尽管万般美好,然而,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所谓共同富裕,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空想而已。即便如孙中山,因其并未真正理解和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故也难免空想窠臼。从根本上讲,那些圣贤先哲、仁人志士,没有也不可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出发,历史地、辩证地认清财富创造与财富分配的真相与实质,从而认清社会发展的真相与实质,进而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未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一次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和运动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及一切私有制社会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趋势,从而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社会制度前提、主体动力所在,以及现实可行的社会途径等一系列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关键要件。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内在而直接地指明并且充分体现了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关于人类实现共同富裕、走向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正是共同富裕的终极形态和最高境界。

(二)

共同富裕的构想,虽非马克思主义的首创,但共同富裕几近可视作共产主义的代名词。因为,共同富裕正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更因为,共同富裕的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后,才真正开始拥其科学内涵和实际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使得共同富裕思想真正成了科学。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和实质所在,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之核心,它系统深刻揭示了人类共同富裕理想境界的科学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具体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社会的建立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共同富裕的主体受益基础是广大的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应当具备的物质基础、所有制前提和现实道路;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科学构想未来社会,指明了人类共同富裕社会的真正前景所向。换句话讲,只有具备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两大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才能深刻批判资本主义腐朽制度之实质与要害,也才能科学汲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与天才构想,进而把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由此,共同富裕的构想才第一次拥有了科学的基础,成为科学构想。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提出或使用过“共同富裕”的概念,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无一不关涉共同富裕的内涵。他们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共产主义,这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社会全面进步,并且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社会的每一成员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

可见,马克思主义所科学预测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力高度发达,消灭了私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物质和精神合理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成这样的理想境界,应当是也必定是一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进的自然历史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的社会历史演进过程。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力还不是高度发达,一定程度的“资产阶级权利”依然起着作用,个人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更有诸多限制和不足。但是,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的实行,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间、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基本形成了一种协调和谐关系,人们注重自觉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这就为全面发展打开了广阔通途,并且逐步积累起更加厚实的物质文化等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终将到来,那时,“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生活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共同富裕理想境界,是真正具有科学性、必然性和可行性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不仅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而且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实践性、可行性特征与要求。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虽然仅存续了短暂的72天,但正如马克思所言,它根本有别于乌托邦,“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它是一次真正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实践尝试,并“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巴黎公社正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先驱尝试,也是初级形态社会主义性质政权对全体劳动人民共建共享富裕美好生活的一次探索试验。公社先驱式的探索给了马克思、恩格斯许多启示,他们在深入总结巴黎公社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劳动者共享富裕美好生活的思想与设想,其中包括:让一切权力归于人民,为实现全体劳动者平等享有权利和社会财富奠定政治基础和制度条件;实现劳动的彻底解放,建立真正的“自由的、联合的劳动”,为全社会共建共有共享创造重要经济条件;实行正确的分配原则和民主监督制度,反对和防止特权,建立有利于促进公共财富共同分享的良好机制;等等。

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人类走向共产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方向和目标,巴黎公社是初级形态社会主义性质政权对建设这一美好社会的最初试验和先驱探索,那么,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改造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则开始了对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整体性、创造性探索。这样的探索,发端于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运动到制度的历史性跨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列宁带领党和人民,对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全新探索。政权建立之初,为巩固胜利果实,苏维埃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突出特点是全面国有化、劳动义务制和平均共产主义分配制度。但这一临时性、过渡性的政策,显然不适合常态条件,弊端随即暴露,“新经济政策”遂应运而生。这是苏俄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更体现了布尔什维克党对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尤其在列宁晚年,他深刻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对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共同富裕美好未来进行了深入思考,留下了不朽财富。列宁认为,消除贫困和剥削,首先是要消除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公平,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然而,社会主义毕竟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尽管消灭了私有制,但还不能实现完全的公平和平等,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共同富裕。列宁同时认为,革命夺取政权后,必须转变工作重心,即恢复和发展经济;“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社会主义应当采取更加科学的劳动组织形式,充分显示优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优势;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胆积极地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无论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或其他的政策转变,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使之更好地造福人民,“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列宁去世后,斯大林继承列宁的事业,为巩固和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探索,苏联也由此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苏联以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目标,以非常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强制方法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却进一步固化为带有严重弊病和缺陷的“苏联模式”。但不管怎么说,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看,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从苏联开始,在斯大林时期进行的。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功过参半,过错和失误颇多,更累积起诸多深层体制弊端,但他致力于捍卫和发展社会主义、致力于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功绩不可否认,他对列宁建设社会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思想发展也值得总结借鉴。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在和平条件下应当把经济建设摆在首位,并把改善贫苦农民的生活作为发展生产力的突出重点;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只有在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只有在社会全体成员都过着富裕而有文化的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胜利”;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公有制,集体农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全体农民走向富裕而不会导致贫富分化。此外,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诚实劳动基础上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分步骤推进,平均主义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等,这都是对列宁主义的正确坚持。

(三)

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推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继承者们接续奋斗的宏大事业。当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并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共同富裕的思想和实践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生命历程、崭新的发展境界。在此之前,“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共产党人不仅重新燃起了这个梦想的火苗,而且为其配备了全新的装置与动能。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整个国家的面貌。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奋力探寻具有灿烂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近代以来饱受欺凌屈辱的根本出路所在,开创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领各族劳苦大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启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历史新纪元。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面对一个长期处于列强侵占掠夺和深重屈辱压迫之下的民族境遇,毛泽东首先要解决的最基础性课题,就是求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翻身。这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最大最根本的前提条件。在实现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漫漫革命征程中,无论在“工农武装割据”的星火燎原时,还是在最艰苦的持久抗战中,或是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终极较量中,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始终对未来胜利抱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处于艰辛战争岁月,毛泽东同步思考着建设未来新中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第一次完整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指出,我们要建立的“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为未来的中国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在党的七大开幕词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他向大会提交的书面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较《新民主主义论》有了重要发展,主张允许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得到比较大的发展,因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过程”。蒋介石发起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在精心指挥作战的同时,把加强统一战线和土地制度改革作为重点,“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行,让更多更广泛地区的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祖辈梦想。《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重申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同时强调:“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后,毛泽东充满自信地说:“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新中国即将成立前,毛泽东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并以庆祝党的生日。他指出,一方面要“根据苏联的经验”,“做到农业社会化”;另一方面,“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是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1949年11月,毛泽东首次提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总体设想。1951年初,又进一步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这一年开始编制的。1953年,这个五年计划付诸实施。毛泽东又开始酝酿一个更具深远影响的决定:向社会主义过渡,“一化三改造”方针由此出台。“一化”更多涉及的是生产力发展,“三改造”主要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宏伟目标,更是实现民富国强的重要内容。“一五”计划,很大程度上就是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计划。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要把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集体农业经济,并为农业现代化打基础,是十分困难的。毛泽东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倾注了心力,他勇于突破农业集体化的苏联模式,探索一条新路,并形成了较系统的农业合作化思想。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由毛泽东定稿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明确提出:“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这是党的公开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共同富裕”概念,也是毛泽东首次提出和使用这个概念。实际上,“共同富裕”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表述,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专有名词概念和重大命题。后来的实践也充分表明,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这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鲜明特色的理论范畴与实践命题。可以说,“共同富裕”是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诞生的概念,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共同富裕的任何可能;共同富裕最初、最直接的指向是落后的农村和贫苦的农民,是为着亿万农民能够真正过上好日子;共同富裕是与建设一个强大的新国家相联系的,这必然是一个长期努力奋斗的目标和过程;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又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体现民富与国强的统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重视收入分配问题。这一切,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所开掘出的思想和实践的活水源头。

新中国的建立及其初步成长,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铺就了最根本的制度基础和基础性建设底子。毛泽东“共同富裕”的重大命题,向邓小平等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交下了一项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更好地发挥制度优势,使国家更快发展起来、人民更好富裕起来,依然是崭新的时代课题。因为,从过往的实践来看,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阶段划分、基本矛盾、根本任务等问题的认识偏差与错误,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以至于发生“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错误。“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全面拨乱反正,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也由此开启了带领中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的崭新征程。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发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系列思想,“共同富裕”开始由概念命题逐渐成为思想体系,由思想主张进一步化为全社会的生动实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报告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由于辛苦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起,生活先好起来”,由此“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全国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并视之为“这是一个大政策”。在邓小平的构想中,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应当有一个目标设计:先解决温饱,再达到小康,然后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而“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他特别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这一思想,后来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又得到进一步的总结提炼。理论上的认识升华,政策上的明晰与放开,共同富裕事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如火如荼地展开。可以说,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在总结历史、反思过去基础上孕育的,是基于中国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大、最根本的前提而提出的,是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而系统阐发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在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束缚中不断创新深化的。更主要的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主旨突出、指向鲜明、逻辑严密,它所包含的核心理念、目标任务、方法步骤、途径策略等内容,构成了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指引着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邓小平深刻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且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深刻指明了共同富裕切实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目的。在此前提下,邓小平明确,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和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必须深深植根并切实尊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共同富裕应当是物质丰裕和精神文明的完整统一,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教育科技文化,更要重视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在邓小平的构想中,共同富裕不仅是一套思想和说理,更是一整套方针政策和行动实践。“先富带动后富”“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大局”战略构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晚年,邓小平还极富有远见地提醒:“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

沿着邓小平指引的共同富裕道路,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主题,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明确提出从实现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之成为世纪之交新时期的发展主脉。围绕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明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与此相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开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共同富裕事业继续稳步向前推进。这一历史时期,党中央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篇大文章”,并不断续写新篇章,植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唯一道路选择,在新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前后,党中央立足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的应有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特别是,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构架,确立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党的十六大之后,又进一步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等作为重点。与此相应,先后把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纳入现代化总体布局,拓展形成“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又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和任务,并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在了重要地位。从“三步走”,到“新三步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可及;从“总体小康”,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共同富裕蕴含的要求更加全面真实可感。尤其是,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牵引,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路径越来越宽广;从实施西部大开发起步,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付诸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迈入新阶段;从正确把握效率与公平关系着手,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随着实践发展,起先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发展到“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发展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相关的政策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值得关注的还有,把建立社会保障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基础性制度,是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贡献。这项制度肇始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践起步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出,成就初显于“九五”“十五”期间;党的十六大之后,社会保障领域的工作明显加强,并且逐步向农村地区拓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并提出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显然,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促进全面覆盖城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转折与进步,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是更大的进步,这二者紧密关联、相辅相成,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共同富裕具有基础性、开拓性意义。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标示了实现共同富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全体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郑重而坚定地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五年后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再次明确宣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新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这是涉及当代中国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变化;最重要的标志是我国发展进入“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主要任务是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很大程度上讲,新时代是一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基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经过艰苦努力,尤其是在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近十年来,围绕共同富裕这个宏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共同富裕的政治定位、价值定位、实践定位,揭示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目标构想、总体思路,阐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原则、根本途径、任务重点,指明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政策策略、实践要求,形成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等一系列重要理念。这是对毛泽东“共同富裕”命题的不懈探索和新时代解答,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忠实践行和创新发展,更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好回应。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及其构想谋划,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新时代怎样更好地推进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是对共同富裕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系统提升,而且初步开拓了当代中国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崭新思想和实践境界,标志着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开拓和实践探索跃上了一个新平台、新高度。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续写共同富裕历史性篇章、创造历史性辉煌的根本遵循。

从历史的纵深再次回眸,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得人类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从空想成为科学;在列宁的领导下,这一社会理想开始全面地从书本走向实践。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的崭新历史篇章,则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忠实承继、创新开拓、接力书写的。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提出“共同富裕”专门概念的第一人,他开启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初步探索;邓小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揭示共同富裕本质要求和政策主张的第一人,他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成为系统勾画新时代中国共同富裕宏伟蓝图、方针原则和政策体系的第一人,使站起来、富起来的中国进一步走向强起来。更具深层意蕴的是,与我们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相呼应的,是我们对共同富裕的期待与追求,已经很大程度上开始从原本基础意义上的共同富裕,转化为对系统完整架构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期待与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系统阐述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思想及其政策主张的第一人。

与此前历史阶段相比,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全面扎实,构架更为系统完整,目标也更为清晰高远,同时,形势更复杂、挑战更多、要求更高,完成目标的难度也加大。这既有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攻克贫中之贫、难中之难的决胜决战之不易,又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启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可能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各种风险挑战;既有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量直接事关发展的问题,又有发展起来之后众多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其他各种问题;有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等的深刻教训,更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始终坚守,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从而,事关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基础定位、总体构架、本质特征、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方面,都不断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新课题,并要求给出独到而深刻的时代探索与解答。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尤其当面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正负两方面深刻影响之时,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再一次成为何其艰难的时代课题,亦成为何其壮阔的新时代伟业。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之勇气,更以“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的立场宗旨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初心本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沿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朝着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美好愿景稳中求进。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发展质量不高的集中表现;而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基于此,以“十个明确”为核心内涵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持续健康良好进展的基本途径;围绕“十四五”末、2035年、本世纪中叶三大时间节点,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确保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是稳步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系统安排。实践中,我们要更好地校准发展的目标导向,更加精准地聚焦共同富裕中的重点难题,科学制定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不断彰显我国现有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的显著制度优势,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发展要求及价值主基调中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并切实彰显共同富裕的“真实可感”。既有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不断做大“蛋糕”,又正确把握效率与公平关系,以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合理的分配格局切实把“蛋糕”分好,并且“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这不仅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还体现在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统一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贯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领域的文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因此,要把实现共同富裕同社会全面进步有机结合起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实可感地写在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旗帜上。

(四)

共同富裕,集中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深刻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共同富裕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这是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的基本道理,也是古今中外历史经验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重要思想启示。发展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拓展,这一问题有了切实可行的基本答案;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全面开启,中国的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方位,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前景愈加可望可及。“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就用跨世纪的战略眼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登攀的雄心壮志,勾画新中国的未来发展和我国现代化蓝图。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为此,他提出:“中国准备用50年到100年来根本解决工业、农业生产问题……使很穷的一个国家变成一个比较富裕的国家。”早在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就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1957年,毛泽东又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3年1月,周恩来完整提及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并指出:“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75年1月,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再次提出:“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宏大设计,是实现国强民富的基本遵循,是我国共同富裕的出发地和基础坐标。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专门谈道:“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是毛主席、周总理在世时确定的。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特别强调,“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这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从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萌芽并不断生长。

在邓小平当时的构想中,中国式现代化就等于小康之家。之后,小康之家的发展愿景在实践中逐渐被具体化为“翻两番”目标、“三步走”战略。先是党的十二大根据邓小平的设计,首次把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作为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确定下来;十二大之后,邓小平在第一代领导集体既定的20世纪末实现“四化”的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展望更长远的未来,提出,“翻两番”,“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是第一步,未来30至50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是第二步。党的十三大前,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更系统地讲了他的“三步走”构想,即把原先的“翻两番”更加切实可行地分成两步:先“解决温饱问题”,然后是“达到小康水平”,再之后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总体的时间安排,“如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算起要用上百年时间”,恰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设想不谋而合。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就是伴随着上述“三步走”战略的谋划和实施而不断付诸实践、展现成效的。“三步走”战略,如果放在共同富裕的语境下考察,其中的第一、第二步,实际上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准备阶段,是为共同富裕持续积累条件、准备前提;到了第三步,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我们在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上已实际显示出优于资本主义之时,或许才有资格称开始步入共同富裕的实际境界了。

鉴于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时间跨度长达50年,1997年党的十五大站在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做出新安排,将长达50年的未来划分为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本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这样三大节点,并提出相应的目标任务,这就是通常所讲的“新三步走”战略,也是第一次完整呈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勾画,由此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描绘得越加清晰具体。由于那些年国民经济连续快速增长,原定的“翻两番”目标提前完成,意味着温饱问题解决,原定的生活达小康目标基本达成。为此,党中央又提出新世纪第一个10年,要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从而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显然,“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比最初提出的“小康”内涵要丰富些,但毕竟,我国总体上达到的小康,即使是后来讲得更加宽裕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依据形势任务的判断,党中央认为需要围绕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谋划中长远发展。为此,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以本世纪头二十年为期,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至此,便有了一个与此前“总体小康”相对应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概念,而“全面小康社会”更精准的表达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衡量标准主要是“六个更加”,而不再是人均GDP。“全面小康社会”,当然包含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同时加入了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多个领域整体发展的要求。其中,既有量的指标设计和增长要求,更体现了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升,特别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要求;既有经济增长以及相应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等生产力发展层面的考量,又有生产关系完善的要求。更深层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重点不仅在于“全面”二字,而且要关注“社会”二字。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努力,确保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又具体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分别提出目标要求。其中一项“新的更高要求”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这是一个全新的“翻两番”,既有更高量的要求,又有更高更多质的提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再通过五年的努力,“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是共同富裕漫漫征途上的两大重要节点。而要在总体小康基础上,使小康生活更加宽裕,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却是越来越艰巨繁重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部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所有努力,都一步步地为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况且,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命题埋下了伏笔,由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如期而至。从起初的小康、小康生活,到小康社会,从生活总体达小康,到小康生活更加宽裕,无疑都是明显的历史性进步;而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小康社会”,显然又是一大历史性进步。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层地揭示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性要求及其本质特征,尤其是深层触及了以往奔小康进程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和难点、痛点。而要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跨越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进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讲:“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2012年,党的十八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且提出要“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是对共同富裕目标内涵的系统完善和提升。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体现在立足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重点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应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发展新要求以及相应的高水准。这其中,与共同富裕直接相关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数量指标设计、质量或目标达成要求,以及相关的条件支持或条件约束,使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真实水平可监测、可衡量、可感受、可对比、可展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鲜明指出:“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17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九大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明确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他还强调:“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题在农村,最大的困难在于脱贫,最具突破性、标志性决定意义的工作在于脱贫攻坚。“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要求。脱贫攻坚也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重点和亮点。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讲:“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任命。”他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脱贫。2021年新春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主要体现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扫除了最大的障碍。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盛大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一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讲话,结合十九大的总体部署和近些年来一系列发展要求,就“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提出如下构想: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这是一个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完整目标蓝图,是越来越清晰的设计、越来越可触及的愿景。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另一重大举措,是这一年的较早时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这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之大者”,它以“共同富裕”作为主题,涵盖一个省域,并且广泛深刻涉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实际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部署交由地方先行先试、摸索经验。浙江发展基础良好,完全堪当此重任,但这一示范区绝不仅仅是浙江的,更是全国的,它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深远,探索性、创造性要求很高,可推广、可复制价值突出。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示:“要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随着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省域样貌必将日益明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现实图景必将进一步全面呈现。

(五)

共同富裕,说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辅相成的产物。“共同”,反映了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方式和状态,是相对于私有制必然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集中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富裕”,则反映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程度和水平,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集中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共同富裕的愿景尽管无比美好,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际而完美地解决了共同富裕的问题,进入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境界。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实现了社会富裕,但是巨大社会财富被少数人所掌握,资本的强势制度安排使得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和越来越明显的社会不平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共同富裕不只是经济发展、收入分配问题,也不只是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在其背后及深层,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治理的,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切问题,都会也必然会反映出来。基于此,我们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最终开辟了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正道与坦途。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共同富裕才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及其成功实践,使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正一步步化为现实。我们能够实际地看到,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奠定了最坚实的所有制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而不代表任何少数人、任何权贵势力和特权阶层,为保证共同富裕的真实性提供了最可靠、最坚实的政治支撑;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即便单从财富创造及其分配的角度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主体创造社会财富的效率和积极性,又能有力有效地遏制可能出现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公平正义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现实难题。

人类的千年梦想不须赘述,收尾的笔墨不妨聚焦于社会主义有史以来的历史,更聚焦于中国引入社会主义科学主张以来的历程。可以看到,社会主义迄今的500多年,就是不断探寻人类社会摆脱剥削压迫、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500多年;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征程,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方向,不断探寻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100多年;新中国的70多年,就是把共同富裕理想付诸实践,不断探索在一穷二白基础上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强国富民的70多年;改革开放的40多年,就是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具体路径,一步步实现现代化建设阶段性任务、接续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40多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承继此前所有的过往,以更高的定位、更加长远的安排、更加系统科学的政策设计,并且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力度和深度,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诸方面的创新思路和行动,扎实稳健地推动共同富裕这一人间伟业,向着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目标愿景豪迈前行。

尽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很多,不公平不正义的难题也不断,但是,走向共同富裕美好明天、实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理想境界,是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规律的必然。这当然是一个艰辛漫长的探索和实践进程,但一定是一幅渐行渐近的美好图景,更是同时需要接续奋斗的一个个现实行动、一项项具体工作。

共同富裕,我们正在为之奋斗着,也正在其中享受着阶段性的成果,更为其最终目标的达成而积蓄着能量,准备着条件。

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目标在远方,路就在眼前!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小康社会发展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