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大学英语课程的衔接对策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2-01-27肖雨潼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双语医学

肖雨潼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的交叉融合,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1]。教育部高教司在2020 年的工作报告中做出重要指示,要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要进一步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取得新突破,同时也提出了深入推进“医学+”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2]。

随着经济和教育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医学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学科,医学教育也应逐渐满足全球化的要求,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学术交流和获取国外优质资源的桥梁。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公共英语、医学英语、专业课双语教学相衔接的学术英语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外向型人才势在必得。

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中医药院校,它们承担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3]。近年来,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主的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在推动公共英语、医学英语及专业课双语教学三者衔接,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中医药复合外向型人才方面,处于较领先的地位[4]。我校作为四川省内知名高校以及四大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开展公共英语、医学英语和专业课双语教学衔接现状调查,对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助推医学教育国际化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组选择了我校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和走访,涉及的学院共六个,分别为我校临床医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调查旨在于从学生的视角浅析我校公共英语,医学英语,专业课双语教学衔接的现状,更加客观地评估我校大学英语的教学情况并通过调查结果辨别其中的疏漏之处,从而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医学生英语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教育面向国际化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调查使用问卷星电子问卷平台进行问卷的设计和收集,充分考虑了我校各学院医学专业学生的分布情况和调研中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采用滚雪球抽样(snowball sampling),最终平台收集到问卷804份,有效问卷755份,有效率约为93.9%。问卷设题内容涵盖公共英语,医学英语,专业课双语教学三大板块的教学开展情况,教师教学模式,学科教材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建议等。数据最终采用SPSS 25.0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公共英语教学的思考

2.1 我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公共英语教学课程安排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均为必修课程。第一年以基础课程为主,选择的教材为外教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1~2册,难度逐渐加深。因课程时长有限,每学期教学内容仅挑选一册中的个别章节进行教学。每一章节教学重点在前两篇阅读的讲解,每一章节的学习的单词数量约为60个,写作、听力和口语练习相对较少。教学方法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翻译教学法。近年来我校外语教研组对大二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调整,目前大二上学期开设一门英语读写课程,教材为外教社全新版《大学英语》三、四册,大二下学期开设一门英语视听说课程,教材为外教社《英语视听说教材》三册。调查显示,其中62.8%的学生通过了CET4,17.9%的学生CET4分数为500分以上。18.6%的学生通过了CET6,5.8%的学生CET6分数为500分以上(见表1)。

CET4和CET6的通过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校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在接受公共英语教学后的英语水平,而学生在公共英语课程结束后即将进入医学英语的学习,此阶段的英语水平间接影响了医学英语课程开设的难易度和深度。

表1 受访学生的CET4、CET6成绩分布

2.2 分层次分阶段语境化教学

由于我校公共英语未采用分班分阶段教学,受调查的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均接受难度统一和内容相同的公共英语教育,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认为目前教学内容对其提升空间较小,而英语基础较差和不重视英语学习的学生则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教研组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英语摸底测试,以便了解学生现阶段的英语水平,帮助教师衡量学生的知识储备处于哪一个阶段,这样教研组能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现阶段大部分医科院校的医学与基础英语教学是泾渭分明的,没有内在连续性[5]。情景式医学英语教学是贯通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桥梁和纽带[6]。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当教师教授到与医学相关的章节时,如健康话题和医疗话题,教师可鼓励同学在进行小组展示时以临床场景为语境,并为学生准备一些与医学科普有关的课外延展资料,可以以Scientific American,New Scientist中与医学相关的难度适宜的科普文章和相关的国内外影音资源着手。目的是在巩固公共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内容和结构又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7]。并利用学生对本专业领域的学习兴趣去正向引导学生对语篇中的专业英语语用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3 医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3.1 课程设置多元化,培养学生综合语用能力

调查中,有47%的学生认为医学英语的课时比较短,15%的学生认为医学英语的课时非常短。目前,我校医学英语课程为限选课,课时为36学时,由于时间较短,教授内容不能覆盖整本教材涉及的知识点,教师选择了约5个较为重要的章节进行教授,其中涉及与临床相关的具体章节约为3个,主要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骨肌系统。可见我校就医学英语的课时安排有待调整,教授内容偏少,不能满足医学生临床及科研实际应用的需要。

对于医学英语课程安排的调整可以采用分类分阶段的方式。在总课时延长的基础上,将医学英语课程拆分为三门限选课并分阶段引入,于大二下学期开设“医学英语词汇学”,大三上学期开设“医学英语阅读与翻译”,大三下学期开设医学英语写作课程。因大部分学生将于大四阶段开始接触大量的临床课程,此时的临床学习较为繁重且不少学生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相关科目,学生的学习重心更倾向医学课程的学习,因此不建议在此时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但就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而言,目前医学考研面试非常重视英语的语用能力,部分研招院校复试要求学生对国外学术论文进行翻译并回答基于文献内容设置的问题,以考察学生的医学英语综合能力。因此,在开设医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同时,建议开设与医学外文文献阅读技巧有关的公共任选课,作为阅读课程的提高课程。通过设置较高的公共任选课学分,规定选修该课程的英语成绩要求,从而为有科研需求和渴望了解专业领域发展动向的学生提供提升的机会。同理,也可以开设医学英语论文写作的公共任选课,但一方面课程的开设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需要任课教师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功底和精湛的论文写作能力。对于我校本科生教学而言,写作课程 开展的设想还需与具体情况相结合。

3.2 医学英语课程教材选择的建议

赵晨光认为,教材中的医学英语文献时效性不高、专业性不强、篇章难度梯度不合理是医学专业英语各阶段教材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8]。目前中国国内没有统一的医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指定教材,各医学院校在开设医学英语课程时使用较为混乱[9]。市面上的各种教材编写各有侧重点,往往不能完全契合我校各专业学生的能力特点。好的教材应具有合理的授课深度、难度和挑战度,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科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需求。高难度的医学英语知识输入,对于没有任何医学英语基础的学生而言,适应起来极其困难[10]。因此教研组可以考虑与相关的专家学者探讨,谨慎选择符合学科教学目的、切合临床实际、难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材,也可以采用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适合我校不同专业的校本教材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删减,去除学科实际运用中少见的、过时的表达方式,以及较陈旧,专业性不强的篇章。同时增添与教学目标相契合稍高于学生能力范围的课后阅读材料,既能复现课上所学单词,又能涵盖学生所学的医学知识。学生既能在学术的语境下加强对单词的记忆,在后期也能更快地适应和接受双语教学。

此外,鼓励老师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多方面了解医学的发展动向而非仅仅专注于教材提供的局限的学科视野,并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应用中的需要,请学生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提出意见和看法。

3.3 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调整

3.3.1 医学英语词汇学教学模式思考

目前,我校的医学英语教学以词汇教学为主。调查显示,从公共英语过渡到医学英语,学生认为单词数量的明显上升是让他们感到难以适应的原因,有48.9%的学生认为记忆医学英语词汇比较困难,27.8%的学生认为记忆医学英语词汇非常困难。医学英语词汇在构词方面与公共英语有较大区别,其大部分来源于古英语、古希腊和古拉丁语,特别是在表述与医学相关的专业名词时,词汇往往较冗长。初学者在掌握词汇的发音方面常感到十分棘手,对于习惯于使用发音辅助记忆的同学而言,缺乏恰当的背词方法,常感到难以拆解词汇并将其分类记忆。其次,医学英语词根词缀繁杂,大部分的同学倾向于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进行学习,当背诵的词汇增多,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倦怠感,抱怨医学英语太难,学习积极性下降,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记忆方式和学习状态难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医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在未来更多新兴领域的学术知识迭代,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的不断产生,需要学生记忆的医学英语词汇必然随之增多,若没有扎实的词汇功底和正确的记忆方法,在阅读医学文献时将举步维艰,这会成为学生在学术科研探索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在充分考虑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水平的前提下,我校可以在公共英语教学阶段增加一些目的性强的医学英语词汇,让学生逐渐适应专业英语的融入,此时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医学英语词汇教学阶段,在课堂上除了循序渐进的引入,使教学词汇难度和数量阶梯式上升外,应注重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背词法。与此同时,有效使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引入国外医学公开课视频及学生感兴趣的国外医疗剧,选取其中与教学相关的、难度适中的片段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复现词汇使用语境的课堂拓展资料,让学生自然、轻松地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对于采用更加多元的方式开展教学的设想,如课后的小组互助学习,小组课前展示等活动,笔者建议教师注意学生是否在这些活动中抓住了教学重点,活动的开展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布置的内容是否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负担等,以免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本末倒置、敷衍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最终付出了较多时间而收获颇微。近年来提倡的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模式,即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驱动力进行教学活动设计[11]。在实践上,其更加提倡聚焦于学生受到相应的教育后是否获得了相应的能力,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也提示着教师应注意无论采用何种的多元化的教学设想都应以产出为本,以学生学有所获为宗旨。

3.3.2 学术英语氛围的构建

教研组可以主办一些与医学英语相关的校级活动,如医学英语词汇竞赛、医学英语演讲比赛、学术论文阅读大赛以及医学英语配音大赛等活动,邀请医学专业的教师、医学专业优秀硕博生参与指导,并为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认可与奖励。通过以赛促学,更好地分析学生英语学习和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未来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与国外从事医学教育的教师合作,邀请他们到我校开展相关的学术讲座,引导学生在临床实际的场景中体会语言的应用和自由表达,有利于提供良好的学术英语学习平台,鼓励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提高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

同时支持医学专业的学生组建与医学英语有关的社团和校级组织,如医学英语角,医学英语辩论社等,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对医学相关知识进行讨论和小组学习。学生可撰写简单的医学科普英语趣文,如关于名中医传记、中医药治未病理论、中医药辨证施治的思考等等,其中的优秀作品可发表在我校公众号中医药宣传栏目,不仅作为医学知识的内化后输出,还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自主研究所需的思辨能力。

4 双语教学衔接的思考

作为培养传承与对外宣传中医药高级人才的摇篮,中医药院校肩负着传播、弘扬、壮大中医药学的重要使命,而开展双语教学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12]。调查显示,目前我校双语教学的开展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有52.8%的学生参与的双语教学开展情况为教材、板书、作业均为中文,PPT中涉及的相关专有名词有英文标识。38.5%的学生参与的双语教学模式为教材采用中英双语,PPT中相关医学知识有英文标识,但授课使用中文。在双语教学中,语言的应用和学科知识的整合是密不可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但从另一角度考虑,用英语对学术内容进行阐述往往有较中文更加直接,自然和易于理解的优点,能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理解学科重难点的方式。如何让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既能顺利掌握学科重难点,无障碍的理解教师教授的知识,又能在语言的环境中不断加强医学英语知识的巩固是我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双语教学的教师在医学领域的教学能力和医学英语的应用能力是否匹配同样值得深入探究(见表2)。

表2 可能导致衔接不畅的因素

从学生角度考虑,有24%的学生认为采用双语教学会让他们感到非常困难,36.8%的学生认为采用双语教学会让他们感到比较困难,仅有9.4%的学生感到比较简单和非常简单。可见我校在双语教学中还要同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态度,在双语教学的起步阶段,应注意课程设置中的中文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占比,循序渐进地进行,结合我校医学生的需求特点,将难度适当、匹配学生需求的双语教学逐渐引入医学课程的教学中。

针对医学英语和双语教学的衔接,就学科联系方面,应加强专业课教师和医学英语教师的交流和沟通,让专业课教师能明确知晓医学英语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以及任教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医学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双语课程设计时能以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熟悉的英语知识入手。其中导致衔接不畅相关因素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见表二。根据krashen的“i +1”理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佳难易程度是从略高于他们的水平开始,即用比现有的语言知识略深一点的语言材料[13]。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易到难,先小范围试点开展,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推进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反馈再小幅度的调整难度和授课方式,逐渐让学生尝试使用英语解释学科概念,病理生理机制等。也可以在课程设计中适当穿插测验和考察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笔者并不认为应试能力提高与应用能力的提高相悖。同时,双语教学中关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可以更加多元,如加入英文问诊的考核,英文病例的书写,病例分析的题干以英文来表达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医学英语实际应用的临床语境。医学是既需要逻辑思维又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需要课堂与临床结合,才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充足,记忆更加牢固[14]。在翻转课堂中采用PBL和CBL教学方法,用问题或案例引导和启发学生围绕学科重难点展开小组学习和讨论。以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题型模式的转变来倒逼学生去主动适应医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化学习的能力。

在教师培养方面,临床课程的任课教师较难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英语专业背景去研究医学英语的精确语用,而医学英语教师难有足够的精力充分了解临床目前对医学英语需求的侧重。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可通过适当开设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和研学班,促进两个教研组的沟通和交流,鼓励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开展讨论,邀请相关的专家指点,共同梳理出最适合我校学生的衔接模式和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我校的课堂辅助平台掌上金课。实证研究表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应用,有助于鼓励、引导和启发学习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热情、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机[15-17]。教研组可以利用学校的外文资源获取渠道,将目前代表学科进展的重点外文文献、外文撰写的典型病例分析等,上传到我校的掌上金课微课平台作为学生课后阅读资料。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有助于培养具有临床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使用英语来学习医学知识的习惯。

通过广泛调研、教师访谈和专家反馈,笔者对我校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分析,制定了我校医学生公共英语、医学英语、专业课双语教学三位一体衔接体系的教学改革方案,见图1。

图1 公共英语、医学英语、专业课双语教学三位一体衔接体系的构建

5 结语

实现公共英语、医学英语、医学专业课双语教学相互衔接的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新的教育改革方向。面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增加,目前对于构建良好的衔接教学模式,不同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方法也层出不穷。然而不同的医学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以及面对的教学对象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具体实施中并不能笼统的将其他学校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直接套用。对于我校而言,通过此次调查,能对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层次、思维方式以及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有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其中,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构想和行动策略,对不同阶段的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弥补教学中的欠缺之处,更新教学理念,将衔接的思想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是目前我校英语教学中需要面对的现实和挑战。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双语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安徽医学》稿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