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探究

2022-01-27黎坤炎何梓凤龚钰茗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免疫性尼龙

黎坤炎,何梓凤,龚钰茗

(桂平市人民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广西 桂平 537200)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出现免疫功能异常,使其血液中抗血小板抗体增多,进而导致其血液中的血小板减少[1]。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四肢乏力、发热等[2-3]。目前,临床上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本文主要是探讨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冲击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认知功能正常且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或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存在因药物因素、感染因素或遗传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合并有恶性肿瘤、传染病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8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0例,女8例;其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35.21±5.79)岁;其平均病程为(2.51±1.31)个月。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1例,女7例;其年龄为22~64岁,平均年龄为(36.13±5.24)岁;其平均病程为(2.58±1.4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007)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冲击治疗,其用法是:静脉滴注,15 mg·kg-1·d-1,1次/d,连续用药3 d。3 d后改让患者口服强的松,每天服1.5~2.0 mg/kg,连续用药14 d。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冲击治疗。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药品信息及用法同上,用药3 d后同样改让患者口服强的松,每天服1.5~2.0 mg/kg,连续用药14 d。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生产厂家: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责任;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80026)的用法是:静脉滴注,400 mg·kg-1·d-1,1次/d,连续用药5 d。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患者的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其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50×109/L但未恢复正常,其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出血停止的时间、血红蛋白的水平及白细胞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比较(×109/L,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比较(×109/L, )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和出血停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血红蛋白的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

2.4 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78%,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出血(包括皮肤出血、黏膜出血、牙龈出血、视网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典型症状[4]。此病患者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发生致死性出血,威胁其生命安全[5]。免疫功能异常所致抗血小板抗体增多是引起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原因。此外,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还与患儿发生病毒感染有关。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是临床上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手段[6]。甲泼尼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冲击疗法是指在短期内为患者静脉输注大剂量的药物,以控制其病情发展的一种手段。丙种球蛋白是人体内一种关键的免疫球蛋白,具有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7]。丙种球蛋白可将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短暂封闭,抑制抗血小板抗体和免疫球蛋白G的产生,进而可促进血小板的生成,提高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8]。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冲击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的水平和白细胞计数,且能减少单独应用甲泼尼龙所导致的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免疫性尼龙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多元创造
尼龙空间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尼龙新定义
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安有尼龙扣的清理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