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多雨区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2022-01-27段如斌
段如斌
(腾冲市猴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腾冲 679119)
猴桥镇地处腾冲市西北部,总面积1086 km2,有耕地5096 hm2,其中水田2169 hm2,旱地2925 hm2。全镇辖9个社区,110个村民小组,152个自然村。2020年末,全镇总户数7139户,总人口29199人。水稻是猴桥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水稻2000 hm2,单产6000 kg·hm-2左右,2021年实际完成水稻种植2120 hm2,单产6250.5 kg·hm-2。由于水稻生长期间低温、多雨、寡日照的气候条件,加之该区域雨热同季,降雨主要集中在水稻生产的6—9月,导致水稻稻瘟病发病严重,产量低而不稳。为筛选出适宜该区域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猴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每年开展水稻引种试验和扩大示范种植,近几年随着各优良品种及配套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水稻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产量有所提高。针对近5年来引进试验的品种,主要从结实率、稻瘟病抗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筛选适合本区域品种类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2017—2021年共试验种植水稻品种(系)46份,其中2017年6份,2018年9份,2019年9份,2020年12份,2021年10份,具体见表1。
1.2 试验设计
试验田位于猴桥镇下街社区王根跃承包田,为代表性强的砂质壤土,肥力中等。年均气温13.7℃,降水量1800~2000 mm,日照1400~1500 h,霜期130~170 d。小区面积6.72 m2,小区长×宽=4.8 m×1.4 m,株行距20 cm×17 cm,栽33万丛·hm-2,每丛栽2~3苗。
1.3 试验方法
1.3.1 育秧
采用旱育稀植育秧技术,拱棚薄膜育秧。育秧及管理除秧田不防病外,其它措施与大面积生产一致。
1.3.2 大田栽插与管理
采用拉线条栽,基本苗66万~99万苗·hm-2,试验田不防病,施肥及其它管理措施同大面积生产一致。
1.3.3 观察记载项目
记载播种、移栽、抽穗、成熟期;病害调查叶稻瘟和穗瘟,按0、1、3、5、7、9级调查;在成熟前调查有效穗,每个品种调查1行;经济性状考查内容为株高、穗长、穗总粒、穗实粒、千粒重,每个品种取样10丛;实收小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在试验实施过程中,对稻瘟病较重(7级及以上)或结实率较低(<75%)的品种(系)不收获计产。试验结果仅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稻瘟病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参加试验的46个品种,进行产量实收的有27个,占58.7%,其余因稻瘟病抗性差或抗寒性弱,产量损失大而淘汰(表1)。
表1 2017—2021年各品种产量调查
2.1 产量
从5年的产量结果看,46个参试品种中,有19个品种未收产量,占参试品种的41.3%。在已收产量的27个品种中,单产在4692~8962.5 kg·hm-2。其中单产7500 kg·hm-2以上的品种6个,占参试品种的13.0%;单产6000~7500 kg·hm-2的13个,占28.3%;单产6000 kg·hm-2以下的8个,占17.4%。按本地水稻平均单产6000 kg·hm-2测算,46个参试品种中,仅有19个品种达到当地最低产量水平,占41.3%。
2.2 结实率
46个品种的结实率在23.2%~96.3%。结实率90%以上品种7个,占15.2%;80%~90%的品种12个,占26.1%;75%~80%的品种10个,占21.7%;75.0%以下品种17个,占37.0%。该区域属低温多雨区,在丰产性、抗病性较好的情况下,结实率可以放宽到75%以上,46个参试品种中有29个品种达到最低标准、占63.0%。
2.3 稻瘟病
参试品种中感叶稻瘟的品种38个,占82.6%,最高病级7级,其中:1、3、5、7级的发病品种个数依次为17、13、7、1,占比依次为36.9%、28.3%、15.2%、2.2%。未感病品种8个,占总数的17.4%;所有参试品种均不同程度的感穗稻瘟,感病最重的达9级,其中9级4个,占8.7%;7级13个,占28.3%;5级10个,占21.7%;3级15个,占32.6%;1级4个,占8.7%。
3 讨论
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以丰产性、抗病性、抗寒性为品种选择依据,用产量大于6000 kg·hm-2、结实率≥75%、稻瘟病发病级别≤5级为指标进行分析,5年共引进试验水稻品种(系)46个,试验结果同时符合条件的品种仅有18个,占39.1%。若以单产大于7500 kg·hm-2、结实率≥80%、稻瘟病发病级别5级筛选,仅有6个品种达到要求。鉴于本稻区气候因素的特殊性,能适宜该地种植的水稻品种较少,试验仅从产量、抗病性、抗寒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未考虑品质、倒伏及其它病害的因素。针对该稻区的特点,今后应加大引种筛选工作,引种应具有针对性,预知引进品种的稻瘟病抗性、抗寒性和品质的前提下,试验筛选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其它重要特性,避免盲目引种造成的损失,提高引种筛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