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的语义阐释

2022-01-26范玉刚崔文斌

南方文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媒介文艺融合

范玉刚 崔文斌

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日益成为文艺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客观视角来看,5G基础上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艺领域的运用为艺术创新开拓了无限可能。历史地看,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的包容性采纳和征用早就是文艺创新的一种惯常手段。“科学与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我们开始意识到:其他人的自我表达,即艺术,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周围一切所闻所见的组成部分。”①从主观视角来看,新的文艺探索者往往寄希望于新技术或新媒介的突破来打破既有文艺格局,或者在发展中树立新的文艺权威。在文艺实践中,以新媒体艺术为代表的文艺新业态的流行已成为文艺创新的时代表征。某种意义上,以新媒体艺术为代表的文艺新业态已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主流艺术”形态,甚至可以说“媒介文化已成为社会主导文化形态”②。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③等关乎文艺创新和媒体融合的重要论述。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④“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⑤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强调:“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介融合与文艺创新的重要论述已经成为学术前沿话题,并涌现出一系列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成果。比如《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⑦的重要政策文件,相关机构和部门出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新时期文艺道路的光辉指南——学习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和《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使命》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推向了深入。本文尝试从词源学和语义分析视角,从学理层面就媒介融合与文艺创新的关系作出阐释,以期为新时代文艺理论体系建构提供别一思路。

一、媒介和媒介融合的概念简史

(一)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概念简析

在中国先秦时期,《春秋左传》载:“会于赢,成昏于齐也。”⑧《诗经·南山》曰:“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⑨晋代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中对前者注曰:“公不由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昏,非礼也。”⑩唐代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疏解此注时正义曰:

此成昏谓聘文姜也。《诗》剌鲁桓公不能禁制文姜,云:“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言桓公以媒得文姜。此云不由媒者,公亲会齐侯,必无媒也。《诗》举正法以剌上,传据实事以解经,故不同耳。11

这是从“媒”到“媒介”在词源诂林中被领会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此,媒介并非仅仅是现代意义上的媒人,而更多是指证一种合法性过程。当然,“媒”和“媒介”也有着始源性的介质的语义,并被运用在文艺实践中。从古代文艺实践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忽略不同介质的差异,强调诗书画具有同一性的思想一直处于文化主流地位。如在书画同一性思想方面,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曰“书画同体”12,“书画用笔同”13。元代赵孟頫在《题秀石疏林图》中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14他的《兰花竹石图卷》15是其书画同一性艺术理论的经典呈现。在此画作中,赵孟頫用书法中的飞白法勾画石头,用书法用笔描绘竹、兰等植物。又如在诗画同一性思想方面,无疑要数苏轼的影响最为大。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圖〉》中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16中国现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在《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中论及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同一性时指出:“中国的画同书法、诗结合得尤为密切。中国的毛笔灵巧得很。这个工具,对于中国艺术与美学思想的发展来说,其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这是中国所特有的。”17从以上引文及其词源学分析,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人对艺术媒介在实践中的使用有着深刻理解,并注意到不同介质的艺术门类有着同一性,即都是对世界的一种艺术把握。及至当代,作为理论术语的“媒介融合”被普遍认为是从西方文化中翻译引进国内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汉语言文化语境中,“媒介融合”日益成为对媒体和传媒产业发展趋势的一种判断。从时间视角来看,“媒介融合”作为媒体术语兴起于20世纪末,流行于21世纪初。回到当下中国的现实语境,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文艺的介质概念与“媒介融合”的媒体术语开始有了关联,学术界开始在融媒体语境下探讨当代文艺发展,使得媒介融合与文艺创新成为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关注的热点话题。

(二)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概念简史

“媒介融合”在英语中对应语词为media convergence或简略为convergence。Media为medium的复数形式,该词源于拉丁文medius,其在拉丁文中的基本意思为中间、中央。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随着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留声机等电器的出现,media具有了近现代意味的内涵,即传播载体、手段、渠道等意思。Convergence来源于拉丁文covergere,其在拉丁文中的基本含义为汇聚。在英文中,它起初多用于科学领域。Media convergence作为学术术语,一般认为其首先出现在传播学领域。在20世纪60年代,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认为广播电视业、计算机业、印刷出版业在数字化下将出现融合发展态势,并为产业发展带来成长快、创新多的机遇;20世纪80年代,伊契尔·索勒·浦尔(Ithiel De Sola Pool)提出“convergence of modes”的命题,主张媒介将出现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潮流。可见,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媒介及“媒介融合”不仅是一个新闻传播学概念,也是一个美学、文学、艺术学、文化产业等领域通常使用的概念。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为原则的哲学思想把世界和人的心灵以最大程度关联在一起。以音乐为例,它不仅获得了向声学维度的发展,还实现了向宇宙学、伦理道德等维度的演进。柏拉图曾提出:“那些由于颜色、图形、大多数气味、声音而产生的快感是真的,在这些东西缺乏的时候我们并不感到缺乏,也感不到痛苦,但它们的出现却是可感的,令人愉快的。”18“我们借助美、比例、真理三者的联合来确保善。”19亚里士多德将科学划分理论类、实践类和创造类,其中诗学和修辞学为创造性科学,并在《诗学》中明确提出:“艺术通过媒介进行摹仿。”20媒介有色彩、形态、节奏、话语、音调等具体形式。文艺往往通过一种媒介或多种媒介的融合进行摹仿,并创造出一个世界。

在中世纪时期,神学家们通常认为,美和文艺是反映上帝荣耀的媒介物,美和文艺这种媒介物属于物质媒介物而非精神媒介物。如圣·奥勒留·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谈论身体美时提出:“所有身体之美在于身体各部分的恰当排列,再加上某种令人愉悦的颜色。”21圣·托马斯·阿奎纳在《神学大全》中提出美的三要素:完整性、均衡性、鲜明性。

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活跃,文学艺术逐渐繁荣起来,一些艺术大师进行了各种艺术探索。他们主张艺术追求“第二自然”,要向镜子一样反映自然,劳动、科技等要素在艺术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而且往往以文艺创造中使用复杂的媒介物为荣。

自近现代以来,涉及媒介的论述以莱辛、黑格尔和格林伯格等人最具影响力。莱辛认为诗与画具有本质的不同。“我的结论是这样:既然绘画用来摹仿的媒介符号和诗所用的确实完全不同,这就是说,绘画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而诗却用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既然符号无可争辩地应该和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相互协调;那么,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而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事物。”22黑格尔在阐述艺术题材的划分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和门类(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等)时涉及了艺术媒介。他认为:“类型通过感性的材料,也就是特殊的材料,所得到的外在客观存在,使得这些类型分化为一些独立的特殊的表现方式,即各门艺术,因为每种类型之所以有它的确定的性格,是由于它所用的是某一种确定的外在材料,以及这种特殊材料所决定的使它得到充分实现的表现方式。”23以绘画为例,他主张:“绘画用作内容的题材和表现内容的媒介是纯粹可由肉眼看见的,这就是说,绘画的特征是它从颜色得到它的定性。”24

在现当代,格林伯格通过媒介性为现代主义绘画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而辩护,如杰克逊·波洛克的Autumn Rhythm(Number 30)25,追求艺术媒介的“纯粹性”,并断言:“对绘画艺术而言,平面性是独一无二的。”26

一言蔽之,文艺的媒介、“媒介融合”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主流观点是指向数化、几何化、抽象化、自律性、纯粹性。而且媒介概念越来越泛化,甚至有演变为一种文艺媒介论思潮的迹象。在画界,现在流行一种“不谈主义,只分媒介”的说法。在持这一观点的画家和评论家看来,不论是依据作品和现实生活的相似度划分的绘画类型,还是依据文艺复兴之后的绘画风格,如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波普艺术、超写实主义、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构成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等,都对当代西方新画作的诠释失去了效力。

(三)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概念简史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关于媒介的直接探讨似乎比较缺乏。事实上,这方面的探求与研究以其独特的概念、范畴、理论、命题的方式存在。如马克思论作品的目的和手段、列宁论“自由的写作”、毛泽东论文艺的“动机与效果”、习近平总书记论文艺的功能和创作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这一思想。马克思指出“作品就是目的本身”27,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它“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28。在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就“自由的写作”论述到文学艺术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29。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指出:“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30“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31随着“延安道路”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批评标准直接推动了中国文艺实践的发展。作为其中的典范,古元的《减租会》32正是这一背景下创作的。《减租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实践中媒介融合和文艺创新的经典艺术作品。不论从媒介的艺术还是艺术的媒介之视角,《减租会》在艺术的典型性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就艺术的媒介来说,该作品首先是对鲁迅早年间所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响应,需要指出的是该作品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根据讲话精神创作的;就媒介的艺术来说,该作品是采用延安当地梨木刻版,同时融会西方木刻黑白造型特点创作的。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一方面突出文艺对内(举旗帜、聚民心)和对外(以文为桥、“以美为媒”33)的功能;另一方面强调“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34。特别是着力强调了互联网等新技术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总而言之,文艺的媒介、“媒介融合”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语境中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特点。这一特质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以实践为逻辑起点,以文艺的人民性为核心理念的马克思主義文论,必然注重文艺社会功能的发挥。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的实践升华了中国文艺理论阐释的有效性,契合了当下一种整体性系统文艺观和文化观的生成。在一定意义上,媒介融合成为驱动文艺理论研究视野更新和学术范式转换的视角与动力,为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问题提供了别一思路。

二、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的基本

面向与文化再生产

(一)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的基本层面与面向

当下,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出现新情况、新特征。一方面,这种新情况意味着其在文学艺术实践活动中会进一步变化、运动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意味着需要在文艺理论上进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概括和阐释。同时,也意味着从不同层面、不同面向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探索和研究具有相对合理性。以国内新近一些研究成果为例。有些学者在对立统一中反思热媒介和冷媒介。如尤西林先生认为冷媒介将势必走向艺术,“冷媒介拒绝热媒介的格式化不仅保护了信源的个性,而且保护了一切存在物自主性存在。冷媒介艺术化由此进入反思现代性最深刻层面”35。有些学者提出应当严格区分传统文艺媒介与现当代大众媒介。如张晶先生主张:“在当代的美学中,艺术媒介问题(并非当代文化中谈论甚多的大众媒介电子媒介的概念)是一个真正的增长点,也是连接相关美学思想的一个纽带。”36还有些学者主张艺术门类之间的媒介融合,也即研究艺术门类之间的共同性和统一性。如周宪先生主张:“跨媒介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搞清各门艺术间复杂的交互关系,进而从艺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进入艺术的统一性,由此揭示艺术的共通性。”37还有些学者考察了媒介在艺术中的隐显问题。如彭锋教授主张:“与古典艺术将媒介隐藏起来不同,现代艺术不介意媒介的裸露。”38“媒介的终结,不仅因为在当代装置和现成品艺术中媒介停止发挥它的功能而成为纯然之物,而且因为泛媒介时代的到来抹去了媒介与被媒介之间的边界。”39还有些学者关注新科技、新媒介和新媒体对文艺创新的影响。其中以“间距”态度来看待二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观点。如高建平先生主张:“新技术滚滚而来,层出不穷。对于艺术家来说,不能驾驭的新技术,就离它远一点,能够驾驭的新技术,就离它近一点。在这‘远’与‘近’之间,形成一种‘间距’。‘间距’的态度,就是艺术的态度,‘间距’的立场,也正是艺术家应取的立场。”40就“近”的态度来看,有的学者认为文艺和科技之间的这种“间性”及“跨界融合”正是媒介文化和新媒体文艺的时代特征。如陈定家研究员主张:“艺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总是如影随形的。几乎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产生都以某种新技术的问世为基础。”41又如笔者主张:“文化与科技、审美与信息媒介、审美与资本的融合,使得文化与审美对于社会构建来说不再是一种否定性力量,而是成为一种生产力,成为社会的构建性力量。”42再如欧阳友权先生主张:“新媒体文艺的所有形态都是艺术与技术‘杂交’的产物,是‘艺术的技术性’与‘技术的艺术化’的跨界融合。”43

就本文而言,首要任务是对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的基本层面和面向进行考察。显然,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有两层意味,即媒介的文艺和文艺的媒介的不同视角。在第一层面的意味中,媒介意味着视文艺为某种媒介。在马列文论中,这种媒介的文艺之层面往往体现出现实社会历史面向和共产主义面向,即现实和理想两个面向。在此,它不同于现当代西方文论中那种只追求“纯粹性”的媒介。在第二层面的意味中,媒介意味着为文艺中的某种媒介。也就是说,媒介作为文艺中所使用的介质。媒介融合,即为文艺中介质的交融。在当代文艺创作实践中,新科技早已成为一种普遍运用的文艺中介。为了凸显新技术作为文艺中介的时代特征,也为了便于对媒介融合和文艺创新之间关系的把握,我们有必要将新科技从诸多文艺的媒介中单独列出来。以此来看,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有四个基本面向,即某一文艺门类内部的媒介融合与文艺创新、文艺门类间的媒介融合与文艺创新、新科技与某一文艺门类的媒介融合与文艺创新、新科技与文艺门类间的融合与文艺创新。就某一艺术门类内部的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而言,某一门艺术往往因时间或空间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媒介差异,但是在当下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下获得了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的诸多可能性。就文艺门类间的媒介融合与文艺创新而言,文艺门类间以往那种泾渭分明的媒介要素现在趋向了媒介融合,有效推动了文艺创新的诸多可能。就科技与某一文艺门类的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而言,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作已成为新时代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时代命题,就是说新科技应用成了某一门类文艺创新的突破点。就新科技与文艺门类间的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而言,网络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媒介融合已经影响到文艺发展格局和文艺生态,特别是文艺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已超出了对某一文艺门类的艺术创新活动,从而成为整个文艺创新的原动力之一。

(二)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的文化再生产

以媒介融合推动文艺创新,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是无愧于时代既具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文艺。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媒介融合对提升文艺创作力、审美表现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培养新兴文化业态、讲好中国故事等都有着积极意义。媒介融合对文艺创新的驱动需要拓展到文化再生产中进行深刻阐释,尤其是要深入到文艺再生产过程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等各环节中。就文化再生产过程而言,不仅一个环节的断裂会影响整体的运营和实施,而且整体的连贯性程度也会影响各环节的展开和功能发挥。唯有实现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环节的循环畅通,媒介融合和文艺创新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在媒介融合驱动下,不仅各文艺门类之间的边界、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都日益模糊,文艺作品和自然物、现成物的边界也日趋模糊。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可能是艺术家,也可能是文艺爱好者和消费者,甚至可能是人机协作的产物。2018年10月,佳士得纽约拍卖会拍出绘画史上第一幅人工智能所创作的艺术作品——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其成交价为四十三点二五万美元,高于同期拍出的多幅毕加索绘画作品的成交价。其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有两点。第一,该作品是通过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创作的,实现了新媒介和文艺创新的深度融合。第二,从文化再生产过程来看,该作品历经艺术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从开端之创作到末端之收藏。在媒介融合驱动下,文艺作品的传播环节也出现了不同于传统传播方式的新特点,分众传播、付费点播等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2019年,爱奇艺网络剧《庆余年》“超前点播模式”之争议事件就是媒介融合和文艺创新在传播环节中出现新问题的一种现实反映。在媒介融合和文艺创新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变化无疑最为显著。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作品价值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人的消费。市场、产业都成为理解文艺的重要维度,文艺和市场的关系走到历史的前台。从生产前端来看,不僅因为文艺作品离不开人工制作,还因为文艺作品是为人而存在的,制作精良应成为一种自觉追求。再生产过程中,大众对文艺作品的深度体验越发依赖于媒介融合的程度,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成熟,人机一体化的文艺作品欣赏开始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探索,一些审美场景的塑造和沉浸式体验更是离不开媒介融合的助力。

此外,除一般文化再生产过程外,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日渐形成一种体系化的视野,需要增强文艺创新发展的整体性意识和系统性观念,因而文艺评论创新和文艺治理创新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文艺评论愈加需要强调专业化、社会化和公共性,这反过来又影响到文艺创新的发展。同时,随着大众文化权益意识的增强和艺术民主化的深入,多元化的价值诉求又对国家文艺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建构新的文艺治理模式也是引领文艺创新的积极力量,更是适应文艺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三、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发展的态势

从世界秩序变化来看,融合创新的思维模式是世界发展的潮流,系统性思维、整体性观念日益成为人类文明秩序重构的一种文化基础。20世纪90年代,美国借助“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助力实现美国梦,试图维护其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新基建”的布局正在重构着中国现代化的肌理,其中文化新基建将强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44新时代以来,在创新理念引导下,中央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2019年8月13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六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三项指导意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措施和保障措施。就这一意见内容而言,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意味着“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45。緊接着,各地陆续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总体上看,媒介融合推动文艺创新,不仅包括文艺作品的创新,还包含艺术产业和文化产业创新,特别是数字艺术产业创新。当下,媒介融合推动文艺创新涌现了无数新业态,各种艺术形式、文艺新形态轮番登场,同台竞技。在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的同时,推动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

恰如美学家塔塔尔凯维奇所言:“艺术和诗歌有两个标语,法则和创造性;或是,规则和自由;或是,技巧与想象。”46在树立新法则、新规则、新技巧或追求创造性、自由、想象的文艺道路上,要采用媒介融合策略来推动文艺创新,就必须避免陷入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困境,需要跨过历史文化复杂性以达文化历史高度,需要越过当下文化语境新奇性以到文化时代深度。文学艺术的历史发展历程早已展示其丰富性和多元性,文艺有主流与非主流的存在状态,但要扬弃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那种把新媒介文艺视为唯一合法文艺,或者唯媒介融合才能驱动文艺创新发展的思维都不是理性的健康的文艺思想。以相对主义或怀疑主义的文艺观书写文艺高峰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摒弃“蔽于用而不知文”的思维方式。唯有抛开媒介纯粹性的好坏之分(如艺术性和技术性之间的纠缠)、抛开媒介同一性的上下之分(如文艺门阀品第的纷扰)、抛开媒介功能性的高低之分(如文化价值的偏见),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发展的极大值才可能出现,在技艺融合中新的文艺经典才能不断涌现。

四、结语

总体上看,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的契合点在于二者之间的融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层面和六个基本面向。其中两个基本层面是指在社会历史中发挥媒介的文艺之功能和在科技创新应用中实现文艺的媒介之创新,即媒介的文艺层面和文艺的媒介层面。其中六个面向是指两个层面的具体化,即文艺指向现实社会、文艺指向审美理想、实现文艺门类内部的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实现文艺门类间的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实现新科技与某一文艺门类的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实现新科技与文艺门类间的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媒介融合驱动文艺创新越来越呈现体系化和系统性特征,其在生成伊始的市场基因和产业属性愈加凸显,因而需要从文化再生产视角进行定位分析,这使得二者之间的融通性体现在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环节的畅通,形成文化再生产与文艺评论和文艺治理的良性互动,进而诉之于以文艺精品追求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精神需求,在引领社会风尚中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注释】

①唐纳德·雷诺兹、罗斯玛丽·兰伯特、苏珊·伍德福特:《剑桥艺术史》第三卷,钱乘旦、罗通秀译,朱龙华校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第311页。

②范玉刚:《道可道非:关于文化价值的祈想》,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第158页。

③此文本的标题在《求是》2019年第6期版本中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而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中改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④⑤3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第319页。

⑦《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0日。

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第98页。

⑨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第140页。

⑩[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第79页。

1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59页。

121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第2、34页。

14吴企明、杨旭辉、史创新注评:《历代题画绝句评鉴》第二册,黄山书社,2018,第257页。

15赵孟頫:《兰花竹石图卷》,元,纸本水墨,98.2cm×25.2cm,上海博物馆。

16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第2209页。

17宗白华:《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文艺研究》1982年第2期。

1819[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3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9、260页。

2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第28页。

21[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6,第1127页。

22[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82页。

232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第104、110页。

25Jackson Pollock,Autumn Rhythm(Number 30),1950,Enamel on canvas,266.7×525.8cm,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6Clement Greenberg,The Collected Essay and Criticism,Vol.4,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p.87.

2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92页。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85页。

29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71页。

303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868、868页。

32古元:《减租会》,1943年,黑白木刻版画,13.5cm×19.5cm,中国国家博物馆。

33《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人民日报》2021年4月20日。

35尤西林:《冷媒介与艺术》,《文艺研究》2015年第3期。

36张晶:《杜威论艺术媒介》,《外国美学》2019年第2期。

37周宪:《艺术跨媒介性与艺术统一性——艺术理论学科知识建构的方法论》,《文艺研究》2019年第12期。

3839彭锋:《艺术媒介的历史——从隐匿到突显,而走向终结?》,《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40高建平:《论艺术与技术的“间距”》,《江海学刊》2019年第1期。

41陈定家:《新媒介时代的文艺理论》,载高建平主编《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49—20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第567页。

42范玉刚:《文化转向与数字人文视域中的美学研究范式重构》,《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43欧阳友权:《新媒体创作自由的艺术规约》,《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

44《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人民日报》2020年9月19日。

45http://www.gov.cn/xinwen/2019-08/27/content_5424912.htm.

46[波兰]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第286页。

(范玉刚,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崔文斌,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媒介文艺融合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1942,文艺之春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融椅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