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00年前的来信:良渚玉器

2022-01-26赵敏哲夏千惠

科学24小时 2022年1期
关键词:玉料石器良渚

赵敏哲 夏千惠

近年来,伴随着发达的信息网络,考古学不再是一门“神秘”的学科,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院、遗址公园,想要探寻埋藏在地下世界的历史秘密。“文博之窗”专栏将从本期开始,用文字对一系列遗址进行“挖掘”,带我们探寻真正的考古科学,揭开文物的“面纱”。

距今约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的良渚文化得名于良渚遗址,它分布在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文化。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职员施昕更在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了良渚遗址。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将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史前遗存命名为“良渚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良渚古城遗址又先后发现了反山王陵、瑶山和汇观山祭坛、莫角山大型宫殿基址,良渚文明的拼图得以一步步变得清晰完整。

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总量达1万余件。但如果一定要用一种器物代表良渚文化,非玉器莫属。良渚时期玉器的品质和数量、种类和组合、形制和纹样是拥有者地位和权力的标志,是聚落等级与规模的体现,也是社会观念和信仰的载体。

原始玉器及其用途

以材质论,玉器也是一种石器,这些看似“没用”的石头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蕴含着灿烂的文化。它们究竟是如何制成的呢?玉又硬又脆,是怎么加工成各种形状,又是如何增加纹饰的呢?

玉是一种经过琢磨而显现出质地细密坚硬、色泽典雅、触感温润的特殊的石头。用这类美石琢磨成的器物,即玉器。中国的玉器艺术,在原始社会虽处在发生和成长阶段,但其中的礼玉已发展到很高水平,饰玉和玉雕也已有相当发展。

玉钺(良渚遗址)

玉牌饰(良渚遗址)

玉琮(良渚遗址)

原始玉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下列三个方面作为必要条件的:先决条件是具备玉料以及劳动力;同时,原始玉器的出现同制石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琢玉技术的形成和完备,是打制、磨制石器、骨器技术和制陶技术的积累;此外,原始先民包括审美需要在内的精神需求促进了原始玉器的形成。原始玉的出现,标志着人对于石的审美意识已经发展到了高级阶段。

原始玉器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日常的实用工具和武器,如镞、斧、刀、铲、护臂等,这类器物后来渐渐失去实用功能,越来越少;还有一类属于装饰、佩戴的饰玉,如镯、环、坠、笄、珠、璜、玉雕等;最后一类则是祭祀用的礼玉,如璧和琮。

饰玉出现于大约7000年前。随着人类审美需要的增加,在中国玉器的整个历史发展中,饰玉及玉雕变得越来越重要。至于礼玉则出现得更晚,但它的出现结合了浓厚的信仰、突出的形式和审美价值,加强了玉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如今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这些玉器,一方面阐释了中国古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国礼仪之邦的传统。

玉器的选材与加工工艺

良渚玉器的珍贵性源于它的玉料、磨石工艺和切割技术。玉器材料是透闪石质的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青赭色居多。

良渚之前的崧泽时期,玉器制作工艺已经较为发达,但这一时期的玉器以扁平形状为主。到良渚时期,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不仅能够制作玉璧等大型扁片形玉器,还能制作玉琮等具有一定体量的柱体状玉器,加工工艺也变得非常复杂,一般要经过粗坯、成型、打磨、刻纹、抛光等加工工序才能完成。

良渚玉琮加工过程

玉锥形器

通过线锼工艺加工的玉器

在这些工序之中,切割和钻孔工艺的运用最为广泛。它们不仅用于玉器的塑型,同时也是玉器刻纹的手段之一。这一时期的切割方式主要有片切割和线切割两种方式。片切割是利用片状工具沾上解玉砂,来回摩擦切割玉料,常常在玉料表面留下平直的切痕。各种证据表明,良渚时期的片切割工艺切割深度有限,可能与采用的多是竹木等柔性材料有关。片切割多用于加工扁榫以及细长的柱状坯体,打磨成长圆柱体或方柱体后,再加工成玉锥形器。

良渚神徽、神鸟图案中的浅浮雕纹饰是切、刻操作后不断打磨形成的,而良渚玉器上的细线刻纹,则是用尖利的燧石刻刀在玉器上切割出镂空的区域。一些良渚玉器表面镂空的纹饰,就是线锼工艺加工的产物。

很多良渚玉器上都有或大或小的圆形穿孔,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以管钻方式加工形成的。钻孔是一项伟大的工艺发明,它使器物具有了更多的组合使用方式(类似玉璜串饰,可以和别的玉饰搭配组合佩戴)。玉琮表面神人兽面纹中的大眼圈纹和小眼圈纹就是管钻刻纹的结果。

玉器虽然也是一种石器,但玉器是以解玉砂为介质间接研磨的结果,与击打成型,砺石研磨的石器加工相比,制造工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玉器虽不是生产工具,只是一种具有装饰或从事礼仪活动的道具,但是它的出現却是史前时代硬质材料加工的一次革命。

组合后的玉器

玉琮表面神人兽面纹

猜你喜欢

玉料石器良渚
玉雕作品分析与欣赏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五千年良渚,四代人80年的发现
良渚人有文字吗?
浙大社推出“良渚文明丛书”
玉器之美
浅析玉雕人物形象与用料选择
随形就势 顺色立意
石器部落
石器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