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陶刻“伏虎瓶”的艺术魅力和佛教渊源

2022-01-26范建鹏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尊者紫砂陶陶刻

范建鹏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文人汪文柏送给当时的制壶名家陈鸣远的《陶器行》里面的一句,其中的意思就是说人间的珠宝也没有阳羡河边的泥土珍贵。阳羡,今天宜兴的古称,“一丸土”就是紫砂矿料。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神奇之处和魔力,使得紫砂从历史上一直到今天依然让人们心驰神往,而且在收藏界紫砂的价值也是屡创新高?宜兴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山水交融之间孕育了紫砂矿料,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透气性非常好,与此同时,宜兴的紫砂艺人非常善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了许多的陶刻装饰手法,使得紫砂艺术代代相传,鼎故革新,形成今天的赫赫盛名。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伏虎瓶》是典型的陶刻艺术精品,主要的看点完全集中在画面的题材和陶刻技巧之中,一面人物肖像,一面书文镌刻,非常的精美,富有人文气息,陈列起来观赏令人耳目一新。此瓶造型古朴典雅,形态四方,挺拔隽永,瓶底部置足,细节处理非常到位,颈部收缩,层次感突出,两边的垂耳设计也非常的具有创意,圆环的设计使其在把玩的过程之中铃铃作响,颇具有艺术气息。陶刻装饰的一面是伏虎罗汉,上面松枝高垂,意境典雅,罗汉神态自若、轻松愉悦,头上佛光普照,胯下的老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温顺地卧在下面,仿佛是自己的亲密好友和日常的陪伴。另一面则是镌刻“岩前独静坐,圆月当天耀。万象影现中,一轮本无照。廓然神自清,含虚洞玄妙。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世有多事人,广学诸知见。不识本真性,与道转悬远。若能明实相,岂用陈虚愿。 一念了自心,开佛之知见。”字迹清丽,布局合理,陶刻入微,流畅自然。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陶刻作品《伏虎瓶》,作者通过经典的造型和佛教题材,为我们营造出一种非常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环境,特别是这样的作品陈列起来供朋友们欣赏,既可以看到作者的精湛技艺和文化基础,又能够凸显主人的艺术品味和精神寄托。

伏虎罗汉,是佛教中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弥勒尊者。在传说中,罗汉所住的寺庙之外,经常有猛虎因为饿肚子而长啸,伏虎尊者于是把自己的饭食就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猛虎就被他的善良所感动和降服,经常陪伴着尊者一起玩耍,左右不离,所以得名“伏虎罗汉”。《寒山子诗集》则是亦经亦偈亦诗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风靡欧美数十年。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还有更多对佛法的阐释,启迪着我们顿悟一切,在滚滚的红尘之中淡定平和。紫砂陶刻作为一种非常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技艺,特别是在紫砂文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我们更加重视其中的文化内涵,佛教紫砂陶刻题材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其中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紫砂艺人的篆刻水准,更能够感悟到金石之韵味和其中的佛教渊源。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伏虎瓶》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江南宜兴作品,因为紫砂和佛教的渊源很深,宜兴在历史上也是有着“江南佛国”的美誉,许多的僧人也对紫砂艺术有着很高的造诣。而从作品本身来看,佛教题材尽管在历史上演绎了很多,但是这件作品依然充满了禅意和创新,可以很直观明了地展示出紫砂艺术和佛教文化的相互交融。

结语:在紫砂艺术之中,佛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比较容易表现、让广大壶友们容易接受的题材,从器型上来看,有容天壶、僧帽壶等等;从装饰上面来看,各种罗汉、还有关于佛教的诗词都能够很好地展示禅茶一味的精神内核,让饮茶品茗的休闲之仪式更多地融合文化的意味,也让我们在长期赏玩紫砂精品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品位。

猜你喜欢

尊者紫砂陶陶刻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降龙尊者
漫谈紫砂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浅析宜兴紫砂陶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
论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
读郑重《十八应真像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