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片禅心在紫壶
——论“禅心壶”的哲学境界

2022-01-26范泽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禅心泥料壶盖

范泽君

“茶禅”是中国独创的文化形式之一,深刻反映了中国人对高雅文化和修身养性的认知与认同。在“茶禅”文化的影响下,紫砂壶创作将融合禅之精神作为艺术理念之一,使人们在饮茶活动中不仅能获得美的享受,更能充分感受“茶禅”文化之精妙。此件“禅心壶”便是一件具有典型的禅之韵味的紫砂壶作品,创作者运用了诸多有关禅的艺术元素进行组合,在造型构建上严格遵守紫砂壶的标准,呈现出浓厚的传统特色。本文对作品的艺术构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独特的哲学境界。

一、泥料的传统与朴素

此壶的泥料一方面体现了紫砂壶泥料的传统特色和紫砂壶创作对泥料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则由朴素感烘托出“禅心”,实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表达。

作品泥料为棕色,与泥土的颜色很是相近,自带朴素感,但与较为粗糙的普通泥土相比,此壶所用的泥料堪称细腻如玉,这也是紫砂泥的典型特征。从壶表面看,泥料色彩均匀,光洁无瑕,纹理细腻,这证明了泥料本身的质感就是非常好的,是作品价值的有力保证。另一方面,再好的泥料也需要创作者精心打制才能展现魅力,因此泥料也体现了工艺价值。

具有朴素感的泥料可烘托出那高雅脱俗、无欲无求的禅意场景,荡涤了人们心中的烦恼,以空灵、纯粹之美引领人们到达那心灵的“净土”,静静感受泥之美、茶之味与禅之意。

二、莲花元素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莲花是佛教之花,象征纯洁、佛性与净土,在有关佛教的艺术创作中,都可见莲花的造型。此壶在整体的造型设计上有莲花的心态,并在壶盖上加入了莲花纹的设计,以立体的和平面的两种设计方式表现莲花,不仅使作品中充满了浓厚的禅意韵味,也体现了紫砂壶工艺的灵活性。

壶身造型较为高挑,基本结构为圆柱,只不过筒身要更加饱满一些,形成了明显的弧度,看起来更加温和与柔美,符合莲花的气质。壶身下部有底座,上部有壶颈,两者大小约等,形成上下对称,烘托出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端庄姿态。壶盖边缘与壶颈部之间构成层次,顶面圆润,为一半圆,与筒身相对,小圆柱形的的子镶嵌在壶盖中央,精巧雅致,与壶身造型之间也能保持统一。壶身左右两侧有纤长的壶嘴与耳朵形状的环形端把,好比环绕在莲花周围的仙气与云丝,既实用又增添了意境美感。作品的造型主要呈现了形象的、具有紫砂壶结构特征的莲花造型,为进一步的筋纹设计与纹样设计打好了基础。

筋纹是紫砂壶创作中常用的工艺之一,尤其是模仿花朵造型的壶,通过结合筋纹可表现出花瓣的层次纹理,使艺术效果更加生动。此壶壶身、底座、壶颈、壶盖乃至微小的壶钮上都带有筋纹,且做到了上下一一对应,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形象美感与工艺价值。壶身上共有六条清晰的筋纹,将壶身分为均等的六瓣,勾勒出莲花花瓣的层次。筋纹立体、利落,在壶身上抛出美丽的弧线,对壶身的结构美亦是一种强化。在筋纹的衬托下,壶身就变成了一朵正在悄悄开放的莲花,静中有动,表达了“花开见佛性”的内涵。

在壶盖顶面,创作者还特意设计了莲花纹装饰,体现了紫砂壶雕刻工艺的特点。圆润的花瓣图案与壶身呈现出两种感觉,更有花的柔美之感,壶钮也就如那莲藕一般,与壶盖、壶身之间形成了有机整体,人们单独看壶盖时也能获得完整的艺术造型,可谓处处有莲,皆为佛性。壶身上的陶刻文字装饰再次强化了主题,赋予了作品以文化韵味。

三、作品的哲学境界

“禅心”在此壶中是以“莲心”来呈现的,创作者选择了最具佛教气息的莲花元素进行组合,在艺术效果上保持了作品的简明与统一,在内涵上则能最大程度地凸出禅意韵味。“禅”虽为佛教用语,实际上所体现的是独特、高妙的中国哲学精神,是自在与自我的统一。此壶的一线一面均运行流畅,舒展自如,实际上也遵循着规则,提醒人们在随和处世之时要懂得坚守原则,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陶冶性情,才算是真正有了“禅心”,这便是作品独特的哲学境界。

结语:紫砂壶是具有令人放松身心的功能的,但这种放松并不是一味地享乐,而是能引导人们发自内心地去热爱生活。此件“禅心壶”有自然美感,且体现了独特的工艺智慧,本文分析了作品的泥料特色与莲花元素在造型设计中的运用,揭示了作品的哲学境界。紫砂壶艺术正是有这种内在的、深层次的追求和高远的立意,才能彰显其伟大的艺术魅力,带给人永恒难忘的艺术享受。

猜你喜欢

禅心泥料壶盖
伪造的情书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禅心自在
云水禅心、玉振金声
李学明:且将诗画寄禅心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