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全面恢复,利润规模创新高

2022-01-26

纺织服装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氨纶化纤碳纤维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解读行业发展

陈新伟

2021 年,化纤行业实现了全年总体运行良好,行业利润规模创新高,利润率迎来2008 年经济危机以来的第二高点。”

刚刚过去的2021 年,化纤行业实现了全年总体运行良好,行业利润规模创新高,利润率迎来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第二高点,其中涤纶和氨纶行业分别贡献化纤行业利润总额的40%和23%,国产碳纤维行业更是呈现难得的量、价、利齐升的局面。这一年,行业发展与“双循环”、消费升级、能耗“双控”、产业安全等相伴而行,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行业供需格局改善;随着炼化一体化发展,产业链配套更趋完善,一体化企业的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增强。同时,产业链利润分配更趋均衡,行业产品开发持续加强,产品的差异化和高品质能够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对于2021 年所取得的成绩,行业如何看待?2022 年这样的现象是否还能持续下去?企业应在哪些方面加大关注力度?岁末年初,《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分析2021 年的变化,展望2022 年的发展。

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行业利润规模创新高

2021 年以来,化纤行业面临的国内外挑战错综复杂,尤其是下半年国内多地疫情此消彼长、能耗双控持续加码,对行业主要运行指标的回升幅度影响明显。但在这样的形势下,化纤行业全年实现了总体运行良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1—10 月,化纤产量为5571 万吨,同比增长11.8%;化纤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356 亿元,同比增长31.5%,利润总额539 亿元,同比增长275.6%;行业利润率为6.45%,为2008 年经济危机以来的第二高点;化纤行业为纺织全行业贡献了27%的利润。

2021 年,碳纤维行业呈现量价利齐升的局面。

对于行业成绩的取得,陈新伟介绍,这其中最亮眼的一点是国产碳纤维行业呈现出量、价、利齐升的局面。我国碳纤维行业是自2005 年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正好跨越了“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走过了跌宕起伏的15 年,在国家相关部门、单位、协会、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得以快速发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市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产销量突破万吨,全行业实现盈利,表明我国碳纤维行业整体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碳纤维目前的发展,陈新伟提到,要看到行业欣欣向荣背后可能存在的影响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的潜在问题,虽然2021 年碳纤维行业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仍应居安思危,继续苦练内功,提升产品品质,密切关注下游需求的变化,让下游客户更加放心地使用我们国产的碳纤维。当前很多资本对碳纤维产业产生了极强的兴趣,此时更应理性投资,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提品质、降成本上。

2021 年,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氨纶的火热行情。从2020 年四季度开始,氨纶行业行情开始走高,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21 年11 月份,氨纶价格的涨幅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均处于近年来最高的位置。陈新伟分析,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原料端与下游应用端两部分。从原料端来看,在成本端BDO 价格上涨的支撑下,氨纶主原料PTMEG 作为BDO 的第二大下游应用领域,其价格也水涨船高,进而从原料端带动了氨纶价格的持续提升。从下游应用端来看,氨纶已从单一的弹性丝袜、内衣等传统应用领域,逐步拓展到高档弹力休闲装、针织外衣等时尚服装。同时,医用氨纶、弹力装饰布和松紧带等产业用氨纶也逐步成为氨纶应用的新领域。此外,疫情的影响使口罩的需求有了大幅度提升,而氨纶作为口罩耳带的主要材料,需求量始终居高不下。

陈新伟对氨纶企业发展的建议是:面对氨纶行情的高涨,刺激了外部企业投资氨纶的积极性,氨纶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持理性,协调产能投放和顺应市场需求的节奏;二是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增加差异化品种,开拓新的应用领域,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氨纶品牌的竞争力;三是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提升生产技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四是提高绿色制造水平,降低能耗,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2021 年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盈利点——库存溢价。陈新伟介绍,2021 年10 月中旬之前,化纤市场虽有波动但总体处于上升通道,这就为化纤企业带来了原料和产品的库存盘盈,如果除去库存溢价贡献,化纤行业的利润率基本相当于疫情前2018、2019 年的平均水平。

化纤品牌时尚度和影响力快速提升。

智能制造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 年,化纤行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是行业要有清醒的认识,警惕国际油价下跌和全球新冠疫情明显缓解后的海外纺织订单“逆回流”,以及新增产能集中投产,这些都将给化纤行业带来较大风险。此外,我国能耗双控趋严也将是行业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行业发展亮点频现

对于2021 年化纤行业取得的成绩,陈新伟认为得益于近年来行业不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产能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二是随着炼化一体化发展,产业链配套更趋完善,一体化企业的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增强,同时,产业链利润分配更趋均衡;三是化纤行业产品开发持续加强,产品的差异化和高品质能够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这一点在氨纶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2021 年,化纤行业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品牌建设、炼化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科技创新方面,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团队牵头完成的“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关键技术”荣获了2020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构筑了多功能纤维的全链条设计与一体化实施新策略。威海拓展碳纤维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15 个化纤项目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推动了纤维材料的高端化。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能力建设有序推进,为行业提供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工程验证与产业化支撑。以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的纺织行业绿色环保型聚酯及纤维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5 家实验室获得了2021 年度纺织创新平台称号,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等8 家企业获得2021 年纺织行业创新示范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有效进展。绿色发展方面,2021 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通过了工信部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评价机构资质审核,具备了开展绿色工厂等相关评价工作的资质;桐昆集团等5 家化纤企业获评第三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021 年新增绿色纤维认证企业5 家,其中泉州海天为绿色纤维制品认证企业,认证企业合计达到39 家;与芮邦科技合作筹划开展中国纤维零碳行动,启动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内企业开展LCA 碳足迹核算核查、进行产业链可追溯、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等,推进联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智能制造方面,以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功能性聚酯纤维智能制造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模式创新》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新凤鸣5G+工业互联网平台-凤平台成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永荣锦江科技通过端到端数字化流程、智能化制造展现锦江创新发展。这些示范工程的建设,对推动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建设方面,历经十年的积淀与发展,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实现“破圈”走向大众,推动了化纤行业整体时尚度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今年更是携手桐昆集团揭开了新十年的序章。2021 年度发布的流行纤维,平均利润率为14.2%,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46 倍;每年发布的《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报告》得到下游企业的广泛关注,被誉为纤维领域的“百科全书”。2021 年7 月,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与华峰化学、桐昆集团走进李宁、沐途者、特步、361°、安踏、柒牌、九牧王等终端品牌,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更加了解终端品牌的产品开发需求,增进了终端品牌与纤维企业的协同创新。

炼化一体化发展方面,行业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产业链配套优势和民营企业的效率成本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产业话语权。

275.6%

2021 年1—10 月,化纤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356亿元,同比增长31.5%,利润总额539 亿元,同比增长275.6%。

未来要适度增长,更加关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新挑战交织叠加,预计2022 年化纤行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压力依然较大。对于2022 年行业的发展,陈新伟分析,虽然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但政策层面有望宽松、积极,国际油价的波动仍将对化纤市场造成较大影响,但影响力度可能弱于2021年,行业将更多围绕自身基本面运行。总体来看,化纤行业具备良好的发展韧性和风险抵御能力,预计2022 年仍有望实现平稳发展。

“十四五”已经到来,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陈新伟介绍,化纤工业是先进制造业和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对保障纺织工业原料安全、提升纺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助力战略前沿技术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十四五”时期,化纤工业规模要适度增长,形成一批具备较强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化纤工业对纺织产业链的引领作用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建成化纤强国;数字化转型要取得明显成效,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兴基础设施的作用更加显著,智能制造在行业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提升;绿色制造体系要不断完善,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进一步发展,行业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创新能力要不断增强,提升行业研发投入水平,常规纤维综合竞争力保持国际领先水平,高性能纤维研发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展望未来,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和不确定,化纤行业仍将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双碳”、“能耗双控”将是行业要长期面对的课题。面对要素约束,陈新伟也给行业企业不断鼓劲:我们要坚信,中国经济仍将稳中有进,化纤仍将是实现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靠的坚实保障,仍将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我们要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行业会越来越好,世界会越来越好,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让我们一路同行,共创美好!

猜你喜欢

氨纶化纤碳纤维
国内首套万吨级48K 大丝束碳纤维工程投产
“无氨不成布”或将到来,氨纶企业准备好了吗?
碳纤维在加固钢筋混凝土悬梁臂构件的应用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
中国化纤领域的奠基人——郁铭芳
纤维“高定款”?巴斯夫给你答案
化纤衣服脱下时为什么会蹦火花
奥神八大系列新品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氨纶
“碳痴”张国良: 攀上碳纤维的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