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自远古来
2022-01-25刘汉杰
刘汉杰
生肖轮回,牛去虎来。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伴生物,虎陪伴着我们的先民从直立人到智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信史之初一直延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虎既完成了生物学意义上的由“中国古猫”到虎的进化,也实现了从动物之虎到文化之虎的升华。其影响遍布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精神世界里,有人奉它为本民族的文化图腾,有人相信它的护佑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虎的影像既鲜活于民间艺术中,也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习俗中;在文学叙事中,虎是通灵的动物,人可以化为虎,虎也可以化为人;在医学典籍中,虎骨、虎胆、虎睛、虎血等虎的诸多器官与部件都有着神奇的疗效……经过华夏文明的洗礼,虎已然脱胎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灵物。
考古发现中的虎
據生物学家研究,虎是由一种被称为“中国古猫”的生物进化而来的,大约在200万年前,就已经实现了由“猫”到“虎”的进化。世界上最早的虎出现在中国境内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然后向亚洲其他地区扩散,并逐渐演化出现代虎的诸多种类。一个有力的证据是:1920年,受聘为北洋政府矿业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镇兰沟村38号点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虎化石——被后来的考古学家命名为“古中华虎”。它们是属于同一个体的头骨、下牙床和第一脊椎骨。在附近的区域内,安特生还相继发现了中华长鼻三趾马、古骆驼和豪猪等化石,从而开启了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之旅。近年来,在甘肃东乡县龙担古动物化石群中,考古人员也发现了与渑池虎化石同时期的古中华虎化石,这进一步印证了虎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观点。
大约100万年前,虎就已经出现在我国境内的直立人——蓝田人的生活中了。在陕西蓝田公王岭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段虎的上颌和一件不完整的下颌。这两件标本显示,这个物种除了形体上比现代虎稍大,其他已经很难做出区分了。此外,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点和重庆万州盐井沟都发现了虎的化石,时间大约为110万年前。其中,在重庆万州盐井沟裂隙堆积中发现的虎化石,据统计至少有46个虎的个体。从距今60万年开始,虎的化石普遍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云南元谋、重庆万州盐井沟、湖北大冶、陕西蓝田、河南资阳等文化遗址中。
虎的形象早见于仰韶文化遗址中。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曾出土了三组蚌壳堆成的龙、虎造型。第一组是一个成年男性尸体左右两侧分别用蚌壳堆成的一龙一虎,其中虎的造型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四肢交替,作行走状;在男尸脚边正北方的位置,则是两根胫骨与蚌壳堆成的勺形图案。第二组是龙、虎、鹿三堆塑,旁置一柄石斧。第三组是人骑奔虎堆塑图案。有学者认为,第一组龙、虎造型是星宿的象征,是苍龙、白虎的早期形态;第二组和第三组则是巫师在作法。
虎的形象也出现在殷商青铜器上。卣是先秦时期的酒器,深腹,有盖和提梁,底部有脚,多呈圆形和椭圆形。目前所知的两件虎食人卣皆为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都流落到国外: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日本所藏虎食人卣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呈坐虎与人相抱的姿势:虎前爪抱持一人,呈张口欲食人首状;人蹲坐于虎的胸前,赤足踏于虎爪之上,双手伸向虎肩;虎以后足及尾支撑于地,构成了卣的三足;虎肩上附有提梁,卣盖上立一小鹿。关于虎食人卣的寓意,目前分歧较大。有人认为,虎食人卣是巫师在作法,借助动物的力量沟通天地;还有人认为,虎食人或意味着人与神性的合一。大约与虎食人卣为同一时代的作品——安徽阜南县出土的龙虎尊和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双虎人首铜钺,这两件器物上也有虎食人的纹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江西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古墓中发掘出大量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其中有一件非常别致的伏鸟双尾青铜虎。器物通长53.5厘米,高25.5厘米,宽13厘米,重达6.2千克;虎体硕大,抬头平视,眉粗凸目,张口露齿,两耳竖起,呈蹲伏欲纵状;虎背上伏有一只小鸟,小鸟尖喙圆睛,竖颈短尾,呈悠然自得状。除了伏鸟双尾青铜虎,大洋洲镇还出土有虎耳方鼎、虎耳虎形扁足圆鼎以及一些饰有虎形纹的器物。有学者据此认为,这一地区为商代“虎方”国所在区域,虎对于“虎方”国民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四川三星堆遗址中也发现有虎形器物。如曾出土一青铜虎,巨头立耳,张口露齿,昂首怒目,虎尾下曳,尾尖翘卷。铜虎的前后腿部拱面有半环纽,应是套穿丝线以便悬挂之用。又曾出土一金箔虎,通长11.6厘米,高6.7厘米,重7.27克;虎头昂起,眼部镂空,前足伸,后足蹲,尾上卷,呈奔跑状。这只金箔虎可能是黏附于其他器物上的饰件。这些虎形器物的出土,同样说明虎在蜀地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传统信仰中的虎
虎也出现在先民的精神世界里。作为先民信仰物的虎,有神圣的图腾崇拜,也有世俗的民间俗信。
何谓图腾崇拜?一些民族相信本民族的起源与某一物类有关,于是对其加以膜拜,这一文化现象被称为图腾崇拜。被奉为图腾物的有动物、植物以及其他一些非生物。奉虎为图腾的民族,历史上有,现代也有。
在土家族的民族叙事里,巴务相是他们的祖先,被推举为五姓部落首领,称为“廪君”。随着部落势力的不断壮大,廪君带领他们离开初居之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沿夷水(今清江)向西发展,征服了盐阳女部落,控制了这一地区,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巴氏族。据说,他们的祖先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故巴人崇拜白虎,以白虎为图腾。作为巴人的主体后裔,白虎崇拜被土家族继承。旧时四川黔江县的土家族,在堂屋神龛上供有木雕小虎,神龛下和大门上还贴有“白虎皇王地府神君位”的神符,并设庙供祀白虎神。有研究者认为,土家族称“虎”为“李”,“李”“廪”均指虎,“廪君”其实就是“虎君”。
彝族自古就有崇虎、敬虎、祭虎的习俗。据元人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记载:“罗罗, 即乌蛮也……酋长死,以虎豹皮裹尸而焚……年老往往化为虎云。”今天,云贵高原上许多地方的彝族自称“罗罗”(虎),男人自称“罗罗颇”(雄虎),女人自称“罗罗摩”(雌虎)。虎的影像也广泛存在于彝族民众的生活中:彝族实行以寅为岁首的“虎历”;彝族宅前多设石虎把门;彝族镇宅木雕面具——吞口,多雕成虎头形;彝族儿童戴虎头帽,老人穿虎头鞋,妇女围腰绣虎头,衣服多饰虎纹;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到十五,云南楚雄双柏县的彝族民众要过老虎节。
虎也出现在彝族古老的民族叙事中。《梅葛》是云南楚雄彝族的一部创世史诗,被彝族人奉为民族的“根谱”。史诗中讲,天神格滋派他的五个儿子去造天。他们用虎骨撑天,虎左眼为日,虎右眼为月,虎牙为星,虎油为云,虎气为雾,虎血为海,虎肠为河,虎皮为地,虎毛为草木……造出宇宙万物。《阿细的先基》是云南弥勒县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创世史诗,史诗中也有虎变万物的情节:宇宙间有一只硕大无比的老虎,它的眼变日月,皮变天,肠胃变江河湖海,筋骨变山脉,毛发变花草树木。
在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虎曾是沟通天地的神兽。良渚文化中的玉琮是巫觋通天的法器,上面雕有兽面纹饰,有人认为其原型就是虎。前述仰韶文化中蚌壳堆塑的龙、虎造型和商代青铜器上虎食人的造型,也应该与这一古老的信仰有关。
虎象征着勇敢,代表着杀伐。在传统观念中,虎为“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五行中属金,是战神、杀伐之神,司职西方,代表着秋天。历史上军营被称为“虎帐”,勇将被称为“虎贲”“虎臣”“虎将”,调兵遣将的兵符铸成虎形,兵器中有虎头钩、虎头钺等,都可看作是这一信仰的后世延续。
虎又是仁兽、瑞兽。古人认为,虎历500年修炼就会变为白色;盛世方出,“神灵之鸟兽,王者之嘉瑞也”。王者有德,猛兽也温驯:“白虎,王者不暴虐,则白虎仁,不害物。”因此,历史上逢盛世多有白虎出现的记述。如《宋书·符瑞志》所载:“汉宣帝元康四年,南郡获白虎。汉章帝元和二年以来,至章和元年,凡三年,白虎二十九见郡国。”
虎也是辟邪神兽。秦汉之后,象征着王权和通灵的虎渐渐被龙所取代,虎的信仰下沉至民间,成为中国民间最主要的辟邪之物。正如《风俗通义》中所言:“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据记载,早在汉代就有百姓岁终画虎于门“冀以卫凶”的记述;唐代仍有此俗,“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疫疠也”;今天的两广地区,春节期间民众也会在街门上画虎头、书“聻”字,俗言“鬼死为聻”,门上画虎书“聻”,延续的还是以虎辟邪的传统。
虎為灵物的观念在道教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道教天师张道陵和赵公明元帅的坐骑是虎,道教的丹药称“龙虎丹”,道教的丹书称《龙虎经》……道教吸收了中国古代四方守护神——“四灵”的信仰,并将青龙、白虎进一步神格化为“孟章神君”和“监兵神君”,分别司职东方和西方,同时也成为道观山门的护法神灵。
汉族虎信仰中也有佛教的影响。古印度佛教中的虎,主要是为宣扬佛教慈悲和无我的精神而设。佛教传入中国后,发展出了高僧以慈悲情怀伏虎、驯虎以及佛门“禅虎”(虎听经求道修得正果)的内容。传说,浙江杭州西湖的虎跑泉就与被驯服的老虎有关。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唐代高僧性空大师(寰中禅师)来此居住,他喜欢这里的灵秀,但因为附近没有水源,又决定迁往他处。入夜,有神人告诉他:“南岳有一童子泉,当遣二虎将其搬到这里来。”第二天,果然见二虎刨地作穴,清澈的泉水随即涌出,因此取名“虎跑(刨)泉”。
在传统儿童玩具中,有关虎的玩具不少。诸如一挤就出声的皮虎,一吹就出响的叫虎,一拉就出音的小虎头,摆在桌案上的坐虎,等等。其中,山东高密泥塑“叫虎”就很有代表性。高密泥塑“叫虎”分前后两部分,中间用一层胶布相连,前后推动时,会发出响声,很受儿童的喜欢。当地有歌谣唱道:“小孩、小孩你别哭,你爹去了登州府,花啦棒、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叫虎”既能逗孩子们开心,又有保佑平安的美好寄寓。
布老虎是中国传统的儿童玩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情侣虎、虎枕头、套虎等多种造型。各地在制作布老虎的材料及工艺上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是用棉布、丝绸缝制出虎形,内部填充谷糠、棉花、香草等松软之物,表面再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纹饰。在民间,布老虎夸张的造型和憨态的形象很受儿童们的喜爱,也是传统社交的馈赠佳品。
虎的形象常出现在儿童服饰上。在中国民间,儿童有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用虎形围嘴、戴虎面肚兜的习俗。儿童服饰上虎形饰物的出现,早见于唐代。在陕西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唐墓,曾出土一件虎头帽襁褓陶俑。陶俑头戴虎头帽,身穿圆领衣,以襁褓缠身。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婴儿虎头帽实物,与北周麦积山石窟石胎泥塑护法天王的形象如出一辙。基于中国传统的“虎者,护也”的信仰,又吸收了佛教护法神的形象,虎头帽最迟在唐代就已经成为儿童的服饰。
在传统婚俗中也有虎的影子。陕西华县一带有“挂老虎馍”的婚俗。迎娶新妇前,新郎舅家要蒸一对老虎馍,用红绳拴在一起。新娘一到,便将老虎馍挂在新娘脖子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和新娘分食,象征二人永结同心。据说这种馍分公母,公老虎馍头上有一个“王”字,象征男子当家做主;母老虎馍额上有一对飞鸟,象征夫唱妇随。每个老虎脖子前还有一只小虎,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在华县民间,在给小儿“过满月”等一些重要的场合,至亲一般都会以老虎面花等花馍进行道贺。
在河北武强传统年画中,有一类“神虎镇宅”的年画。画中或绘一只下山虎,或画一只坐山虎,旁配一只小虎,并拓有“辟邪神虎”的方印。大虎、小虎寓意“虎子”,谐音“护子”,有保护孩子平安的寓意。当地百姓认为老虎威猛,可保家宅平安。在福建漳州、泉州有一类传统年画,画中是五只老虎守卫着聚宝盆。虎、福谐音,此画名为《五福图》。春节期间,当地人习惯把《五福图》贴在水缸上或钱柜上。
文学语言中的虎
语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汉语中有大量的涉虎语言,这些涉虎语言有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称谓语等,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
以虎的别称为例,如“大虫”“山君”“于菟”“李父”“李耳”“封使君”“寅将军”等。这些称谓,或源于不同的时代,或出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如“于菟”是古代楚国人对虎的称呼;再如“李父”和“李耳”,按西汉扬雄的解释,“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或谓之李耳”;“封使君”则典出《太平御览·述异记》,传说汉代宣城太守封邵,一日忽然变成了老虎吃城里的百姓,当时有民谣说“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使君”本是人们对太守的尊称,后世诗文中“封使君”则成了虎的代称。
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有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涉虎情节,虎成了衬托梁山好汉英勇的语境之一。在水泊梁山108位好汉中,又有 11位以“虎”为绰号,有“母大虫”顾大嫂、“插翅虎”雷横、“跳涧虎”陈达、“矮脚虎”王英、“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金眼彪”施恩、“病大虫”薛永、“打虎将”李忠、“青眼虎”李云、“笑面虎”朱富,这些绰号在作品中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标示作用。
虎也是志怪小说的重要题材。在文人的志怪描述中,虎是有灵性的动物。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向杲》,描写了向杲为庶兄报仇,由人变虎再变回人的故事;《赵城虎》讲的是老虎吃了老太太的儿子,后受感化成为“义虎”的故事。还有虎娶人妻的故事,据唐人戴孚《广异记》所载,唐开元年间,有虎娶人家女为妻,居于深山两年后被妻子发现虎尾而惭愧逃走。虎的故事也大量存活于民间口头叙事中,诸如神虎型、义虎型、人化虎型、虎化人型、虎外婆型、人虎婚配型等,类型多样。
我国以“虎”为名的景观不少,江西
庐山有“虎溪”、江苏苏州有“虎丘”、浙江杭州有“虎跑泉”、江苏南京有“虎”字碑,这些名胜的由来也多有传说附会。南京“瞻园”曾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府邸,号称金陵第一园。园内的镇宅之宝,是被称作“天下第一虎”的“虎”字碑。碑上的“虎”字据传是徐达的老师一笔挥就的。字是虎字,形是虎形,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一个“虎”字中又隐藏着“富甲天下”四个字。据说,乾隆皇帝称誉此字为“天下第一虎”。当地谣谚说:“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据说徐达得以善始善终,也是因为得到这块“虎”字碑的护佑。
不过,苗族人视虎为不祥之物,苗语“老虎来了”意为“坏人来了”。居住在湘西武陵山区操东部苗语方言的苗族民众认为,在野外放牧的牧童如遇老虎,只要骑在水牛背上便会安然无恙。苗族的一则传说讲述:老虎以藤条缠身,水牛以泥巴护身,水牛和老虎比武较艺。老虎使劲撕咬水牛,最后只咬掉水牛身上的一层泥巴。水牛用双角拨开老虎身上的藤条,差点刺破老虎的肚皮。老虎愿赌服输,从此尊称水牛为大哥。在武陵山区苗族民众的观念中,最能辟邪的不是老虎而是水牛。
传统游艺中的虎
游艺,指游戏休闲活动。在传统的民间游艺中,有虎傩、虎戏、虎拳、虎舞、虎棋等。这些涉虎游艺,或冠以虎名,或仿以虎形,成为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重要手段。
古人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称为傩,演化到后世则成为傩戏。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每年正月初八到十五,楚雄彝族民众要过“老虎节”,要跳一种被称作“老虎笙”的舞蹈。据《南安州志》载:滇中楚雄彝族支系罗罗,每年正月过虎节,村民化装为虎,跳虎舞。正月初八清晨接“虎神”,毕摩率全村男子祭过山神后,把装扮成虎神的8名男子请回村里。初八晚上,在广场上燃起篝火,鼓师敲响羊皮鼓,由跳虎队表演虎舞。虎舞主要内容是模仿虎的生活习性和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些动作。这一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白天,跳虎队在村子里要挨家挨户跳舞驱邪,天黑以后则要举行“送虎”仪式。其后全村人聚在一起喝酒吃肉,老虎节宣告结束。“老虎笙”舞被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
在安徽凤台县山口村和淮丰村,每年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村民们要表演一种被称为“火老虎”的民间舞蹈,据说已有上千年的传承。届时,村民们分别装扮成火老虎、雄狮、雌狮、幼狮、土地神等角色。演出时,先由雄狮、雌狮出场表演,接着雌狮卧地作生产幼狮状,之后雄狮、雌狮和幼狮逗趣嬉闹。此时火老虎出现,为了保护幼狮,雄狮和雌狮与之搏斗。火老虎不敌两个狮子,带着满身火焰扑进水塘,至此演出活动结束。整个表演将狮子产崽的温馨景象和狮虎搏斗的激烈场景交织在一起,张弛有度,妙趣横生。
五禽戏是模仿五种禽兽动作和姿态进行肢体操练的一种强身术,据传为汉末名医华佗首创。五禽戏之名早见于《后汉书·华佗传》:“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虎戏为其一。关于五禽戏中的“虎戏”,南朝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曾有记述:虎戏,四肢撑地,向前纵跳三次,向后腾跃两次;然后伸长腰肢,侧身举脚向上,待仰面朝天时就放下来,抬左右脚各七次;接着四肢撑地,前进七次,后退七次。按照陶弘景的描述,虎戏主要还是模仿虎的神气、善用爪力、摇头摆尾等动作。
虎的动作也出现在后世的拳术中。形意拳“象其形,取其意”,内意与外形高度统一,因此得名。此拳据传为明末清初山西人姬际可所创,在后世的传承中,形成了山西、河南、河北三个流派。在拳法上,山西与河北相近,以三体式为基本桩法,以“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为基本拳法。其中的“十二形拳”,是模仿十二种动物的动作特征而创编的实战技法,虎形拳为其一。南拳中又有一種名为“虎拳”(也称虎尊拳)的拳术,据传是清乾隆年间福建永泰县洑口村李元珠所创。李元珠自幼习武,精通多种拳艺,在此基础上,他取虎之技,仿虎之形,精心创编了这套虎拳。此拳主要在福建的福州、闽侯、长乐等地流传。
老虎棋是汉族民间一种双人对弈的传统游戏。棋子往往就地取材,只要能做出区分即可。之所以取名“老虎棋”,是因为棋子中有一枚被称为“老虎”的棋子。设定交战一方为“老虎”,有1枚棋子;另一方则为“人”,有12枚棋子。“人”不能吃子,但可以将“老虎”围住。老虎只要跨过一个“人”,就可以吃掉一子。一般情况下,“人”一方被吃掉三子以上就会失败。“人”只要不出错,步步为营,胜“老虎”的概率要高。广西壮族地区也有一种相类似的“虎头棋”。甲方持1子,代表老虎;乙方持10子,代表猎人,分两行列于虎身下端,每次一子只走一步,步步为营,逐步向“虎子”围拢。“虎子”只能步步后退,最后被围在一个角落里不能动弹了,则为乙方胜。
通过上述的梳理可知,出现在华夏文明中的这只虎其实是一个矛盾体:现实生活中,虎是食人野兽,人们“谈虎色变”;精神世界里,虎又是懂人言、知人事的灵物。这一矛盾现象的出现,除了与虎文化来源的总杂相关之外,还源于先民借他物、抒己情的文化需要。满足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文化传统人们需要的结果,则是创造了一份内容丰厚的华夏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