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2022-01-25莘黎敏
莘黎敏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佘山人,于2017年当选为佘山镇第五届人大代表,在去年换届选举时继续得到广大选民的支持和认可,得以连任。这让我既感到十分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有所懈怠。
履职期间,我依照人大代表职责,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
要提高认识学习,加强自身履职水平
当选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感到责任高于荣誉。同时我也意识到提高认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丰富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身在社区即是与群众打交道,社区干部和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相辅相成。工作中我积极学习各类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当选代表后更不断学习新知识,从实践中深刻理解宪法、代表法等,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作为代表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牢固树立群眾观念和责任意识。通过学习,我增强了代表意识,熟悉了履职程序,明确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要深入群众之中,积极听取群众声音
2018年初,我因工作调整来到了新的工作辖区。佘山北大型居住区(佘北大居)当时已有28个小区,包括从市区动迁安置的居民和流动人口共4万多人入住。为了掌握民情,初来乍到的我用脚步一步步走进小区,走进居民家中,运用社区工作的经验和方法,主动自我介绍、拉拉家常,拉近与居民的关系,用心听、细心记、耐心说、留心议。由于时常行走在各个小区中,我发现很多老人总是三三两两“窝”在楼道口聊天,上前攀谈后发现他们大多因为新搬来后待在家中闷,又对周遭环境不熟悉很少外出才聚集在楼道口。通过普查走访、密集收集问题和梳理意见,我提交了落实大居各居民区老年活动室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答复。老人们老有所乐,十分满意。
要分清轻重缓急,传达急难愁盼需求
随着人口的大量快速导入,大型居住社区各类诉求和意见建议也逐渐增多,其中“买菜难” “购物难”最为紧迫。偌大范围的大居区域内彼时仅有一个临时菜场,居民买菜购物并不便利,同时社区中因此衍生的“居改非”超市便利店也带来了人员进出复杂、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我将问题和需求收集后,认真思考、梳理归纳,提出了《建议完善佘北大居15分钟生活圈建设》的建议。镇党委政府积极联动区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居民区商铺招商和营业,满足了人民群众开门七件事需求,也缓解了社区内“居改非”问题。应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大居内先后完善了社会保障中心佘北分中心、水电煤缴费窗口等社区服务窗口的设置,切实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办事的便利性。还有居民们反映比较强烈的“交通线路少” “看病难”等问题,我们一方面积极提交提案和建议,一方面在代表进社区等活动中组织安排居民共同参加,通过政府、区镇两级代表的整合力量共同解决问题。终于在多方努力下,与邻区相关部门多方协调之下,大居的公交线路逐渐增设和缩短了班次间隔,缓解了社区居民出行难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逐渐完善并开放,方便了居民看诊、配药,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要做好上传下达,架起沟通桥梁
闭会期间也总有居民来跟我反映大大小小各种情况。为了回应居民们对我的信任,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都一一做好记录,积极沟通及时反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比如各个小区门口没有人行横道线,我积极向上反映,很快便施划了横道线。又比如部分商铺油烟扰民,我除了积极向上反映,还协调多个相关部门联合整治,同时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的动态,防止矛盾激化。镇人大对此也非常重视,现场了解情况,倾听居民呼声,并组织安排居民与居委会、镇相关部门一起向区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最终妥善解决了问题。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创全视察检查、垃圾分类检查、河道整治情况参观、集中联系社区活动等代表视察活动,多方位了解社情民意。通过不断地多听、多看、多走,学习视察检查中的优秀经验。在社区工作中,我也会将政府工作进展与理念传达给居民,面对一些提了又提的问题,我也做好情绪安抚和政策宣传,既让群众安心,又能将政府实事传达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