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园自然教育的专类科普园景观设计
——以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芬雅植物园为例

2022-01-25申瑞雪

园林 2022年1期
关键词:芳香科普景观

邢 歆 申瑞雪

XING Xin SHEN Ruixue*

(上海上房园艺有限公司,上海 201602)

( Shanghai shangfang gardening co., ltd, Shanghai 201602 )

近年来,社会提倡培养学生的自然意识,许多学校陆续开展自然教育课程,但普遍存在缺乏实践活动场地的问题,因此利用学生接触最多的校园绿地,建设配合自然教育课程开展的专类科普园,是推进校园自然教育的可行方案。以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芬雅植物园的景观及科普导视系统的设计为例,展示其作为校园自然教育实践场地,提升校园绿化景观观赏性的同时,发挥体验互动、科普学习的自然教育功能,以期为上海校园内配合自然教育课程的专类科普园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自然教育;校园绿地;科普;景观设计

自然教育最早起源于卢梭的著作《爱弥儿》[1],指的是一种可持续的教育方式,是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自然体验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结,以此达到从认识自然到自发热爱、保护自然的目的,最终惠益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2]。由定义可以看出,自然教育的核心就是环境教育,如同教育家大卫·索贝尔所说“在让儿童拯救自然之前,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机会与自然建立联系、学会热爱自然”[3]。纵观自然教育的发展,已有许多成功的环境教育案例,如1892年由苏格兰植物学家Patrick Geddes在爱丁堡建立的瞭望楼,给学生观察自然提供了途径[4];1982年日本成立了Whole Earth自然学校,年参加活动有8万人次以上;截至2018年,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已经超过1 400所[5]。此外,许多研究表明,为孩子提供户外的自然活动场所,是优于人工环境活动场所的,鼓励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6-7]。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的国家,少年儿童人数众多,因此,更加需要注重少儿的自然教育。

相较于国外,国内的自然教育起步晚。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陆续开展自然教育相关课程,如广州番禺区傍西小学于2016年开始了小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建构;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根据24节气组织民间传统游戏[8]。但大多数课程与自然环境脱离,虽然也有校外实践活动,但实践地点只限于森林、公园等场所,并且存在路程远、费用高、受众群体单一等问题,导致大部分的校外实践如走马观花般匆匆结束。

1 校园建设专类科普园的现实意义

校园是承担教学活动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空间,校园绿地便是学生接触自然时间最多的区域。目前中小学的校园绿地均是千篇一律的植物配置,缺乏自然探索、体验的功能。利用校园绿地建设配合自然教学课程安排的专类科普园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方便快捷。利用校园绿地建设专类科普园,可以根据自然教育课程的需求灵活地安排实践活动,有效解决校外实践路程远、费用高等问题。

(2)丰富校园景观。专类科普园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不仅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实校园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其趣味、活力的景观设计也美化了校园景观,为学生提供一处休憩娱乐的公共空间。

(3)互动体验。除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外,专类园的管理维护同样可以邀请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开展园艺活动,开发学生的“自然智能”[9],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然知识的积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 基于校园自然教育的专类科普园特点

(1)进行感官互动。人通过整合各感知器官接收景观信息以获得对景观空间的整体性认识[10],因此多感官的体验空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自然的体验感,使其对自然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知。校园专类科普园的营造可增加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方面的景观设施或植物配置。

(2)自然元素为主。校园专类科普园是基于校园绿地改造而来,利用场地现有资源,保留校园绿地的原有功能,减少对校园日常活动的影响,宜选取自然元素作为主体要素进行建设。

(3)益智与趣味并存。具有科普性及趣味性的导视系统对于校园专类科普园的营造至关重要,如科普标识牌是学生研读、了解专类园展示内容的最直接有效的学习媒介。校园专类科普园的导视系统要求提供丰富的科普知识,整体造型排版富有趣味性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基于校园自然教育的专类科普园景观设计策略

3.1 科学性及观赏性并存的植物设计

利用校园绿地进行自然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自然化的场所,让自然环境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11]。多种多样的植物是优质的自然教育资源,趣味、科学、美观的植物配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校园自然教育开展。

(1)遵循植物的习性。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不能一味追求新特奇的展示效果而忽略植物本身的习性及危害其他物种的潜在因子。需要根据地域自然地理条件与植物习性进行配置,注重植物景观的动态性和可持续性,可以以宿根类植物为主,引进符合当地环境的新品种,减少后期管养的人力物力成本,创造可持续性植物景观。

(2)注重形态搭配。利用植物在色彩、形态、肌理、气味上的多样性,营造趣味的景观,提高学生对植物的兴趣[12],是专类科普园植物搭配的重要目标。但同时专类园作为校园绿化景观的一部分,除需要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外,还需要具备较好的观赏效果。不同的色彩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13],适宜的色彩搭配,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还需要注重植物的季相搭配,植物四季形态不同,产生的景观效果也不相同,可根据不同的植物季相营造多变的植物景观。

(3)兼顾功能及安全。专类科普园的植物设计最重要的是突出其功能性,应根据设计意图,结合分区特色和功能特性进行植物配置。专类科普园设立在校园当中,受众群体以孩子为主,因此突出植物特色的同时需要着重考虑植物的作用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例如带刺或有毒的植物,存在安全隐患,不可种植于专类园中,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3.2 丰富的感官体验空间营造

游戏和体验是孩子认识世界和探究世界本质最重要的方式[14]。孩子倾向于动态、融入自然的活动,其中五感体验活动与知识获取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越充分利用五感则知识获取得越多[15]。因此校园专类科普园要突破单一模式的感官体验,塑造不同感官相结合的空间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1)视觉、听觉为主的观赏空间。专类科普园由校园绿化区块改造而成,为减少对校园原有绿化率的影响,观赏空间应以植物为主,搭配少量硬质景观,通过形态特殊、颜色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的观赏性植物以及由植物吸引而来的各色鸟类、昆虫等达到视觉上的体验效果;通过昆虫的振翅声、鸟类的叫声、风吹植物的声音、脚踩砂石的声音等带来听觉的体验。通过这两种感官体验让学生在观赏景观的同时与自然进行互动。

(2)味觉、嗅觉、触觉为主的活动空间。专类科普园是校园开展自然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场地营造需便于开展活动,植物配置方面以可食性、芳香性、药用性植物等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植物为主。根据不同特性的植物,在初期开展园艺种植活动,让学生亲手栽植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习植物生长规律,在植物成熟后可以采摘果实、叶片、花朵开展烹饪及衍生品制作课程,品尝美食,了解植物用途,零距离地感受和接触自然。

(3)视觉、触觉、嗅觉为主的科普空间。大自然教育研究院将人们所摄取的信息分为“机械信息”与“生动信息”。专类科普园中机械类信息来源于科普标识系统,科普标识系统是学生在户外自主学习、拓展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渠道,而生动类信息来源于大自然,是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嗅闻等方式实际接触、学习、了解的自然知识,科普空间需要将“生动信息”和“机械信息”相结合,将“机械信息”还原于“生动信息”,因此科普标识系统的内容应以专类园中的植物生态特性、特殊用途及文化价值为主,搭配相关照片、图画,便于学生在专类科普园中找寻相对应的植物,文字内容和画面设计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模式,从布局上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从色彩上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审美偏好,从图形上更贴近实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理解能力[16-17],且风格不能特立独行,需和校园文化、氛围相结合,不破坏校园的整体环境。这种多样的科普空间更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4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芬雅植物园设计

4.1 场地概况

上海市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位于浦安路66号,占地46 467 m2。本次项目场地位于校园西北侧,靠近初中部教学楼,场地面积478.4 m2,场地南侧为地下车库入口。

场地原为校园绿化区域(图1),近初中部,场地内植物数量少,种类丰富度较低,土壤状况较差,但场地四周遮挡较少,视野开阔,地势较高,排水能力较强且光照充足持续时间长,适合芳香、药用类植物的生长。

图1 场地区位及现状图Fig.1 Location and status of the field

4.2 融入校园自然教育的芳香药草植物专类园设计

配合校园文化,通过合理的规划,将该地块改造为以芳香、药用植物为主,融植物科普教育、种植体验、文化衍生为一体的科普植物园,为学校开展芳香药用植物的专类自然教育提供活动场地。

4.2.1 基于校园文化的景观主题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以“芬雅”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旨,专类科普园呼应校园文化,将场地用“芳香生态”的主题进行表达,在景观平面布局上,以薄荷叶片的形状作为整体造型(图2),结合学校课程安排,将园区分为芳香蜜源区、芳香精油区、芳香饮品区、芳香时蔬区、根茎入药区、全株入药区、果实入药区7类植物种植区及一面科普展示墙体(图3);道路模拟叶脉走向,共分为两类:主要道路包括从南向北三条,与外围校园道路相连,由西向东连接园区入口及场地原有阶梯的汀步;次要道路为通向各种植区块的东西向道路。通过道路将场地的三块区域连接(图4)。在景观选材上重点体现生态性、观赏性及互动性;植物材料选择上海地区适应良好的芳香、药用类且观赏性较好的宿根植物,根据颜色、形态、功能进行搭配,形成持续性植物景观,既可以减少后期的管养,又可以呈现一种自然野境的景观效果;种植模块之间的隔断选用了透水砖,芳香、药用类植物对于排水的要求较高,且部分芳香植物具有一定的侵占性,采用透水砖进行隔断既可以对有侵占性植物进行约束又不影响场地排水;道路铺装选用砂砾,砂砾疏松、透气、排水性较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也减少了硬质景观对校园绿化的影响,体现生态校园的建设初衷。另外对于学生来说,行走于砂砾之上也是一种触觉体验,使学生更贴近自然的具体感受。

图2 总平面图及效果图Fig.2 The plan figure and rendering

图3 功能分区图Fig.3 The picture of functional partition map

图4 动线分析图Fig.4 The picture of dynamic analysis

4.2.2 融于活动的植物配置

基于自然教育的植物配置需要与自然教育的主题活动相融合[18],专类科普园作为校园自然教育实践基地在满足观赏需求的同时更应按照学校课程活动主题进行植物配置。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拟开设以芳香药用植物为主题的动植物观测、识别及衍生品制作等课程,专类科普园根据课程活动安排在芳香蜜源区的6块区域种植蜜源植物,蜜源植物是指凡具有蜜腺而且能分泌甜液并被蜜蜂、蝶类、鸟类釆集酿成蜂蜜的植物[19],通过选择上海地区适应性良好的蜜源植物,包括蓼科、唇形科等4科花期不同、花型各异的植物(图5),吸引鸟、蝶、蜜蜂等生物,丰富校园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为观测课程提供更多资源,并且可以让学生进行昆虫、鸟类观测的同时,了解植物传粉、繁衍的知识。

图5 芳香蜜源区种植详图Fig.5 The distribution picture of planting in aromatic nectar area

为更好地进行植物识别,植物配置时会选择相同科属的不同种植物相邻种植,便于学生在学习植物识别时进行比较,加深对植物特征的记忆,例如在芳香饮品区选取摩洛哥茶薄荷、草莓薄荷、巧克力薄荷这三种不同气味、外型具有差异性的薄荷进行种植(图6),学生可以观察叶片形状颜色,嗅闻气味来辨别,通过视觉和嗅觉两种感官的互动,深入掌握这三种薄荷的识别要点。除了利用同科属植物的差异性对比外,专类科普园中还选择了彩叶、花叶、不同叶形、果实奇特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例如在全株入药区(图7)及果实入药区(图8)种植如花叶鱼腥草、佛甲草、玫瑰茄等植物,多彩的叶、形状各异的果实、不同质感形状的叶片不仅可以提升视觉的观赏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实现触觉体验,更利于学生的辨认及记忆,同时可以提高科普的趣味性。

图6 芳香饮品区种植详图Fig.6 The distribution picture of planting in aromatic drinks area

图7 全株入药区种植详图Fig.7 The distribution picture of planting in the whole plant of pharmaceutical area

图8 果实入药区种植详图Fig.8 The distribution picture of planting in the fruit of pharmaceutical area

芳香植物中有许多植物可以从花、叶、根、种子、果实、树皮、树脂、木心等部位提取挥发性含香物质,即精油[20]。在芳香精油区,选择芳香植物中常用作精油原料的植物,涉及唇形科、柳叶菜科等10科植物(图9),这些植物可以以不同部位作为原料制作精油,每种植物制作的精油均有不同的功效,配合自然教育课程中植物衍生品制作的教学,学生可以在专类科普园中采摘植物材料,学习制作芳香植物纯露、精油、薄荷膏、香皂的等芳香植物衍生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图9 芳香精油区种植详图Fig.9 The distribution picture of planting in aromatic essential oil area

4.2.3 科普标识系统的设计

科普标识系统由科普展示牌和科普说明牌两个部分组成,设立于场地东侧的地下车库入口墙上。科普标识系统界面采用了象征植物、自然、生态的绿色。浅绿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青春、生态、活力;深绿色带来一种稳定、安全的视觉效果,搭配淡黄色显示出一种自然清新的气息,能够更自然地融入园区环境。墙面科普展示牌使用“叶片”的外形,强化视觉形象,丰富设计内容,既呼应园区主题(图10),又不失活泼。

图10 科普展示牌Fig.10 Popular science guide

科普展示牌内容分为芳香植物与药草植物两部分,整体以卡通、多样的色彩风格为主,场地使用人群以初中生为主、小学生为辅,因此在内容设计时以提问和回答的形式,减少阅读的枯燥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且关键知识点采用漫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既可以加深初中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又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学校采用的是双语教学,因此在标题及相关专有名词选择中英两种语言的标注,有利于学生的双语学习(图11)。

图11 科普展示牌内容展示Fig.11 The content of the popular science guide

每种植物的科普说明牌(图12),除标注植物名称、拉丁学名外,还配有植物图片以及相关的植物说明,使学生在不同季节皆可了解到植物的形态,每种说明均根据场地分区阐述此植物的主要价值以及功能部位的特征(表1),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图12 每种植物科普说明牌Fig.12 The popular science description of each plant

表1 芬雅植物园植物科普内容展示表Tab.1 The sheet of content of the popular science Fen Ya herbs garden

续上表

5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教育将会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课程,而校园作为学生日常接触时间较长的场所,建设配合课程安排的专类科普园是十分必要的。专类科普园的设计作为学校的绿化景观需要具备一定的观赏效果,同时通过多品种植物的种植设计来拓展课程及活动的丰富性,结合设计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的科普展示牌,将自然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使学生与自然连接更为紧密。

猜你喜欢

芳香科普景观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科普达人养成记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景观平面图》
为自己调香,造一座精油芳香花园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