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南沙区软土分布特征及工程性质

2022-01-23陈凌伟张庆华黄佳铭吴龙飞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软土淤泥孔隙

刘 伟,陈凌伟,张庆华,黄佳铭,吴龙飞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60)

1 研究背景

广州南沙区地处北江、西江下游,濒临珠江口伶仃洋交汇处,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前缘地带。区域在长期河流冲积、海岸浪流和潮汐作用下,淤积了深厚的第四系沉积物,南沙几乎全境分布淤泥、淤泥质土及粉细砂等。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地质、地理成因,南沙软土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性,使得其有全国“最软软土”的称号,具有典型的含水量高、灵敏度高、承载力低,压缩性高、时间效应明显等特点[1-3]。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心,近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作为南沙区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的不良地质作用,由软土引起的地基承载力不足和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房屋倾斜开裂、道桥扭曲变形、地下管道拉裂、工程造价不可控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了当地城市规划建设[4-5]。

软土的工程特性一直是国内外岩土工程研究的一个热点。已有研究在软土的力学性质、变形机理和沉降计算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6-9]。而针对广州南沙区软土的分布特征及工程性质,仅少量学者作了初步统计分析和研究工作[10-12],较好地指导了工程实践,但相关研究成果的精度和深度较为薄弱,难以指导区域的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开展南沙区软土分布特征和工程性质研究,提出高精度的研究成果,无疑对科学指导南沙地下空间合理有序开发,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南沙区高密度均匀分布的4 280个钻孔数据,结合广州海陆变迁和14C测年试验成果,深入分析了区域软土的成因类型和沉积环境,揭示了南沙区软土分布特征,保证了研究成果精度;同时对其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比了不同深度软土工程性质的差异。成果可为南沙区国土空间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 钻孔数据

广州南沙区总面积约780 km2,笔者收集了区内近万个钻孔资料,以均匀分布为准则,从中筛选了4 280个,钻孔密度达5.5个/km2,深度均达到基岩面以下3~5 m。

图1为本文所利用钻孔的平面位置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钻孔基本均匀覆盖了南沙全境,保证了从空间上可较好地控制软土层的分布。此外,所有钻孔数据齐全,包含钻孔位置、终孔深度、静止水位、地层描述、土样物理力学参数、原位测试等信息,为从土性状态、物理力学性质等多角度判别软土分布,提供了可靠且丰富的数据支撑。

图1 钻孔平面位置分布Fig.1 Plane layout of boreholes

本文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综合地质调查”子项“广州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基于如此数量大、密度高、分布广的基础数据,分析和研究南沙区软土分布特征和工程性质,尚属首次。

3 软土的分布特征

根据区域海陆变迁史和第四系沉积记录[13-14],珠江三角洲是由3次海侵和3次海退过程发育而成,第四系主要由3套回旋沉积物组成。其中下部为晚更新世(Q3)堆积,中部为中全新世(Q42)沉积物,上部为晚全新世(Q43)产物。由于海退浪潮、河流冲积、生物化学等综合作用,3套沉积物之间大都被花斑状签章性土、河流相砂砾层所隔开。其中广州市全新世(近1万年)以来,共发生2次大规模海侵和期间1次大规模海退。最近一次海侵发生在距今2 500~3 000 a,海水最北入侵到越秀山脚下,南沙全境基本被淹没,大量泥沙物质淤积。从地质成因看,南沙区软土主要是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大部分形成于全新世(Q4)期间,少量为更新世(Q3)产物。综合区域地质钻孔资料,南沙软土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淤泥混粉细砂等组成,一般呈灰黑色、饱和、流塑状,含贝壳碎片,有腐臭味等。

根据搜集的钻孔资料,将每个钻孔中软土厚度进行叠加,绘制了南沙区软土厚度云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南沙区除鹿颈公园等少数低丘地带外,基本全境覆盖软土层,分布面积约718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91.6%,平均厚度15~20 m,总体呈由西北向东南、由内陆向河口、海岸厚度越来越大的规律。其中灵山、大小虎山、黄山鲁、铜鼓山等山地丘陵的周边,软土层发育厚度一般<10 m。由北向南的东涌—榄核—大岗—珠江街—龙穴岛一带,软土的厚度普遍为10~25 m。南部的横沥、万顷沙、新垦、三民岛、南沙港区软土的发育厚度较大,普遍为25~40 m。厚度>40 m的软土,主要分布在万顷沙十七涌以南局部地区,局部填海造陆区域,软土最厚可达60 m以上。

图2 软土总厚度分布Fig.2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 soft clay

南沙面积大,软土分布广泛,成分复杂。不同沉积时代、不同埋藏深度处软土,其工程性质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本文建立了2条不同走向的地质剖面,如图3和图4所示。剖面1-1位于南沙区北部,是一条东西走向东涌—榄核的地质剖面。剖面2-2位于南沙区南部,是一条南北走向大岗—珠江—横沥—万顷沙的地质剖面,具体位置见图1。

图3 典型地质剖面1-1Fig.3 Typical geological profile 1-1

图4 典型地质剖面2-2Fig.4 Typical geological profile 2-2

从图3和图4可知,南沙区在不同深度范围内,断续分布着1~2层软土,结合钻孔资料统计数据,上下两层软土具有“上厚下薄、上纯下杂”的特点:上层软土厚度普遍更大,土质较纯,手捏滑感好,粉细砂含量较少;下层软土厚度相对较薄,含腐木和植物根系。

根据18组不同位置(图5)、不同深度(表1)14C测年试验结果发现,上层软土主要由距今约1万年以来的全新世(Q4)沉积物组成,14C年龄分布在1 500~8 500 a之间;下层软土主要为更新世(Q3)产物,14C年龄约为34 000~45 000 a 之间,其主要分布在区域低洼地段,以冲洪积、海积的淤泥、淤泥质土为主,顶部一般有灰白色、黄褐色砂砾层或红褐色、花斑状黏土层。

图5 软土14C测年取样点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14C sampling locations

表1 14C测年试验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14C test

综合钻孔数据、剖面特性及14C测年试验结果,得到了南沙区全新世(Q4)和更新世(Q3)软土分布特征,如图6和图7所示。

由图6、图7可知,南沙软土主要由全新世(Q4)软土层构成,其分布特征与总厚度分布基本一致,总体也呈由西北向东南、由内陆向河口、海岸厚度越来越大的规律。存在一条北向南东涌—榄核—大岗—珠江街—龙穴岛的软土分布带,厚度普遍在10~25 m之间,横沥、万顷沙及龙穴岛的临海一带软土厚度超过45 m。

图6 全新世(Q4)软土厚度分布Fig.6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 Holocene soft clay

图7 更新世(Q3)软土厚度分布Fig.7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 Pleistocene soft clay

局部区域存在更新世(Q3)软土层,厚度相对较小。如南沙北部的黄阁镇、大岗镇、东涌镇等,厚度多在3~12 m之间;龙穴岛的北部及珠江街道和万顷沙镇的交界处,分布层较厚,可达10~20 m。

4 软土的工程性质

分析统计了南沙区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研究了各参数指标随含水量变化的分布规律,见表2。区域软土的工程性质具有如下特点。

表2 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统计Table 2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ft clay

4.1 范围广、厚度大、埋深浅

基岩层面起伏较大,软土层由北向南逐渐变厚,一般在10~30 m之间,分布较不均匀。多地段出露软土硬壳层,多区域软土上仅有薄薄一层填土,在城市发展较早地区,填土层较厚,埋深达到3~5 m。

4.2 含水率高,孔隙比大

软土的天然含水率多在50%~100%之间,天然含水率平均值66%,有的高达120%。孔隙比一般为1.0~2.5,少数>3.0,饱和度接近100%。孔隙比、液性指数等参数随含水率增大而升高。

4.3 天然密度小、压缩性高

天然密度变化范围一般在1.31~1.90 g/cm3之间,均值1.56 g/cm3,干密度变化范围为0.43~1.36 g/cm3。天然孔隙比大决定了压缩性必然高,区内软土的压缩系数一般在1.1~2.5 MPa-1之间。

4.4 抗剪强度低、触变性大

快剪黏聚力一般为4~13 kPa,内摩擦角2°~12°;天然状态十字板抗剪强度一般<15 kPa。区域软土灵敏度一般在3~6之间,个别可达到10~15。

此外根据南沙软土的形成时代不同,分别统计了全新世(Q4)和更新世(Q3)软土层中淤泥和淤泥质土物理力学参数,对比分析了上下两层软土工程性质差异,详情可见表3、表4。具体如下:

表3 南沙区全新世(Q4)软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统计Table 3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locene soft clay

表4 南沙区更新世(Q3)软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统计Table 4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eistocene soft clay

上层全新世(Q4)软土中的淤泥,天然含水率范围在60.1%~86.2%之间,平均为75.6%;孔隙比范围为1.500~4.101,平均为1.931;液性指数范围在1.0~5.9之间,平均为1.95;压缩系数范围在0.82~3.56之间,平均为1.76。经过计算得到抗剪强度统计标准值黏聚力C=5.0 kPa,内摩擦角φ=3.3°。

下层更新世(Q3)软土中的淤泥,天然含水率范围在46.3%~85.2%之间,平均为63.8%;孔隙比范围为1.501~2.923,平均为1.789;液性指数范围在1.06~3.83之间,平均为1.91;压缩系数范围在0.67~2.64之间,平均为1.31。经过计算得抗剪强度统计标准值黏聚力C=5.6 kPa,内摩擦角φ=3.8°。

上层全新世(Q4)软土中的淤泥质土,天然含水率在40.0%~77.6%之间,平均为53.0%;孔隙比为1.001~1.493,平均值为1.264;液性指数在1.01~5.97之间,平均为1.93;压缩系数在0.54~2.73之间,平均为1.04。经过计算得抗剪强度统计标准值黏聚力C=7.3 kPa,内摩擦角φ=4.3°。

下层更新世(Q3)软土中的淤泥质土,天然含水率在35.3%~66.6%之间,平均为50.2%;孔隙比为1.03~1.49,平均值为1.354;液性指数在1.01~5.97之间,平均为1.93;压缩系数在0.58~1.69之间,平均为0.98。经过计算得抗剪强度统计标准值黏聚力C=6.9 kPa,内摩擦角φ=4.8°。

由此可知,不同深度处软土工程特性普遍存在“上高下低,上弱下强”的规律:同层软土中,淤泥相较于淤泥质土,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普遍较大,抗剪强度指标普遍较低;不同层软土,上层全新世(Q4)淤泥和淤泥质土比下层更新世(Q3)淤泥和淤泥质土,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普遍更大,抗剪强度更低。

综合上述对南沙区软土分布特征和工程性质研究成果可知,上层全新世(Q4)软土层分布广、厚度大,再加上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等特性,该层软土将对南沙工程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未来沉降发展趋势起控制性作用。

5 结 论

通过对广州南沙区4 280个均匀分布的钻孔数据的分析,结合广州海陆变迁史和14C测年试验成果,深入研究了南沙区软土的成因时代和沉积环境,揭示了南沙区软土的分布特征,绘制了高精度的软土厚度分布图;同时对区域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比了不同深度软土工程性质的差异。所得结论如下:

(1)除少数低丘地带外,南沙基本全境分布软土,平均厚度约13~15 m,总体呈由西北向东南、由内陆向河口、海岸厚度越来越大的规律。东涌—榄核—大岗—珠江街—龙穴岛一带,软土的厚度普遍在10~25 m之间。软土厚度>40 m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万顷沙镇十七涌以南的地区。局部填海造陆区域,软土最厚可达60 m以上。

(2)南沙普遍发育着1~2层软土,上层为全新世软土层,14C年龄分布在1 500~8 500 a之间,其分布特征与软土总厚度分布基本一致,范围广、厚度大;下层为更新世软土层,14C年龄约为34 000~45 000 a之间,其分布面积较少、厚度小,主要集中在区域低洼地段。

(3)南沙软土平均含水率高达66%,饱和度接近100%,这也导致南沙软土普遍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密度小、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特性。

(4)南沙两层软土空间分布上呈“上厚下薄、上纯下杂”的特点:上层软土厚度普遍更大,土质较纯,粉细砂含量较少;下层软土厚度相对较薄,含腐木和植物根系。

(5)南沙两层软土工程性质具有“上高下低、上弱下强”的特点:较于下层软土,上层软土的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普遍更大,抗剪强度更低。

猜你喜欢

软土淤泥孔隙
非饱和土壤中大孔隙流的影响因素研究
软土、填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莲为何出淤泥而不染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储层孔隙的“渗流” 分类方案及其意义
花岗岩残积土大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赏荷
无独有“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