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启超与德富苏峰

2022-01-22许知远

睿士 2022年1期
关键词:日本

许知远

1899年末,横渡太平洋时,梁启超开始阅读《将来之日本》,作者德富苏峰,他于1863年出生在肥后国,本名德富猪一郎。他父亲是熊本的一名纺织业商人,开国论者横井小楠的得意门生,在当地和鹿儿岛、熊本、肥前皆不无名声。他的母亲也通文墨,猪一郎幼时就随母亲学习《唐诗》《论语》和《大学》,此刻中国学问仍牢牢地支配着这一代日本人。

十岁时,德富一家迁入熊本城的大江村,苏峰入村墅就读,老师兼板先生推崇平民主义思想,要求学生不依赖出身,靠奋斗开创自己的事业。两年后,他转入洋学堂,读《圣经》,吃面包、牛肉。

1876年,苏峰前往东京的英语学校学习,这也是明治维新时代的象征,英文取代汉文,成为教养与权威的来源。也是在东京,他受洗礼入基督教。西乡隆盛的反叛,以及引发的新闻热潮,激发起他对新闻业的兴趣。《东京日日新报》的福地源一郎的战事报道,尤其引他崇拜。

1882年,他开办大江义塾,招收几十名学生,讲授日本历史、经济、汉学和英文。对于尚不足20岁的苏峰,这是个考验,他一边自我学习,一边把自己刚刚理解、或一知半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吉田松荫的《幽室文稿》《史记》《战国策》《英国宪政史》《经济学》《美国民主》《国民》,一股脑地涌到这些学生面前,他们中日后最出名的一位是宫崎滔天。

“先生不准弟子们称他为老师,令直呼他的名字”,宫崎日后回忆大江义塾的自由气氛,“(学生)有的凌晨即起,足踏寒霜练习击剑,有的三更半夜,卧在被里探头读书,既有淇水老师手抚白髯坐在破席上讲授《道德原理》,又有猪一郎先生口沫横飞地讲述法国革命史”。而当老师谈入佳境时,“学生们便不由得呼啸起舞,甚至有拔刀砍柱者”。每星期六举办演讲会时,“人人以辩士自居,理无不可,但其滔滔雄辩,使人惊异……而其口中竟常征引罗伯斯庇尔、丹顿、华盛顿、克伦威尔诸人事迹……眉飞色舞,反复驳难,真使一派天生的自由民权家也为之逊色”。

梁启超阅读的《日本之将来》,是德富苏峰的成名作。在此之前,《论明治二十三年以后政治家的资格》《第十九世纪日报青年及其教育》等小册子,已确立了他的青年政论家的声誉。《日本之将来》,则将他的声誉推上了巅峰,他成为福泽谕吉之后,新一代舆论领袖。

“‘在我死后,任他洪水滔天’。路易十五死前说道,对未来的法国作出了悲观的语言。如今洪水意境来到我们的国家,我们正站在激流中,如果有人转身问我们日本的未来,我们该怎么回复。”德富苏峰开篇写道。这也是他典型的文风,将日本置于世界之中,运用类比,口气夸张,制造一种紧迫感。

这本十六章的著作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他表明日本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世界各国密切相关,也被不可避免的世界潮流所影响。在第二部分,他论述两种国家形态,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世界历史从前者进化到后者。最后一部分,继续讨论日本,它将遵循这个历史轨迹。他还断言去工业社会也会导致一个民主社会的到来,和平也将随之而来。英国是所有国家中最发达的,它正是日本的方向。而他认为,民主也将来到日本,推崇一种新的平民主义,认为居住在茅舍中的乡村士绅,而非一个西化、堕落的日本上层,才是日本未来的动力。

这本书的基调,来自赫伯特·斯宾塞的进化哲学。这位自学成才的英国哲学家,如今在全世界大受欢迎,影响遍及美国至欧洲。他为杂乱无章、风起云涌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归纳、一条明确的道路。这种明確的方向感,也鼓舞了这位日本青年德富苏峰。

《日本的未来》带来了现象级的成功,两年内,连续出了几个版本,当时最重要的思想家中江兆民等为之作序,新一代日本青年,则奉之为偶像,对于一个不过23岁的作者,这实在是个惊人的成就。

多种因素促成这本书的成功。历史机缘不可缺少。在日本国内,自由民权运动正在消退,自由派有种普遍挫败感;在国外,西方人的到来似乎不可阻挡,法国人在越南与中国人作战,日本人支持的朝鲜改革,以失败告终,这都给日本带来焦灼。这本书直面了困境,还指出了明确的道路。

德富苏峰的文风,是另一个关键原因。他既受过汉学训练,又熟悉英语世界,在杜甫、司马迁、赖山阳、亚当·斯密、托克维尔的世界穿梭。他对文体有种充分的自觉,自少年起模仿源地福一郎的报道,他一直探索一种响应新时代的新文体。他将欧化的句子,直接引入日文,从而创造了一种既有汉文风格,又直截了当的文风。

德富将书的成功,转化成新的冒险。“我等并非老死田舍者,逐鹿中原之时已经到来。我本好政治,欲引导世间政治按我的希望而运动,如果这是野心,则此种野心正如火如荼。”他写道。新闻业正是他实现这种野心的最佳手段。

1887年,他仿照美国《Nation》杂志,创办《国民之友》杂志,把矛头指向当时以“鹿鸣馆”为代表的贵族欧洲化主义,第一期即集中攻击伊藤博文等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照搬欧美的方针,第二期则关注在修改不平等条约问题上,指出外交之忧患不在外而在内。《国民之友》随即成为日本第一份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杂志,激起了众多模仿者。1890年,他又创办《国民新闻》,制定了办报方针:1.改良政治。2.改良社会。3.改良文艺。4.改良宗教。他也成为政界与舆论界不可忽视的声音,卷入松方正义内阁的斗争,支持农商务大臣陆奥宗光,反对内务大臣品川弥二郎……

“其文雄放隽快,善以欧西文思入日本文,实为文界别开一生面者,余甚爱之,”梁启超写道,他也觉得,如果中国要进行文界革命,也该以此为起点。他也觉得,德富不仅是个文豪,“在日本鼓吹平民主义甚有功”。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强烈地震
日本古代艺术
探寻日本
岛国日本
日本
隐形王者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走进日本 “最牛”豆腐店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