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拍的发展

2022-01-22慧文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2年2期
关键词:柯达公司画像普通人

慧文

自拍在网络时代火了,但“自拍”可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

人们对自身一直抱有热情,只是从前受制于技术条件,能看到自己视觉图像的特权只属于极少数人。摄影时代的到来,让普通人记录自己成为可能。

贵族的特权——帝王画像

自我凝视在人类认知萌芽之初就诞生了。

一个打猎满载而归的原始人,借着洞穴里篝火的光,用有色泥土画下自己狩猎的壁画。这些原始的壁画可以看成人类最早的自画像。

在人类尚未掌握摄影科技的岁月里,画像即是自拍照的原始形式。

16世纪之前,只有贵族阶层才能雇用画师。虽然画像不是本人亲手画的,但他们付给画师工资,有权决定画作的走向。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自称太阳王,在他流传甚广的一幅画像里,他头戴金色桂冠,把自己塑造成阿波罗。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留下数百幅画像,但其中大多数看起来都像是同一幅,都有差不多的白皙皮肤和不苟言笑的表情。真实的伊丽莎白一世因为得过天花,面部坑坑洼洼,还因为吃糖过多,一嘴烂牙。画像与真人相比,明显经过美化。

最具有自拍照风格的画像,当属《雍正行乐图》。雍正会把自己装扮成撑伞立于田埂之上带领众人收割的农夫,或头戴西洋假发、身着欧式服装狩猎刺虎,或扮作寒江独钓的渔翁,或赤脚射弯弓,或夕阳下从容坐禅,或古松下抚琴吟歌……颇有点今天网红博主“摆拍”的架势。

摄影之光——自拍成为可能

1826年,在法国,经过长达8小时的曝光等待,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终于拍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

后来他的合作伙伴达盖尔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将曝光时间从8小时缩短为30分钟。

摄影的英文“photograph”一词由希腊语“phos”和“graphos”组成,意思分别是“光”和“写”。顾名思义,“photograph”的意思就是用光代替人类的画笔,来把瞬间记录成永恒。

自拍几乎是伴随着摄影术的发明而同时诞生的。最早一批自拍照的尝试者都是从画家转型的艺术家。

相机进化——自拍由难到易

自拍太难了。几乎所有自拍过的早期摄影艺术家都会有此类抱怨。达盖尔的摄影器材重达50公斤,30分钟的曝光时间意味着自拍者要面对镜头保持静止不动半小时以上。

柯达公司的出现,为普罗大众带来了快照技术。小巧低廉的相机成為大众的日常消费品,普通人的自拍也开始涌现。

1988年,在科隆和米兰光学展览会上,一台数码影像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它的出现,意味着柯达公司生存的基石——胶卷,这种存储介质被数字消融了。不仅是存储,早期拍摄照片需要的一整套累赘又伤财的设备也已是遥远的事情。

数码时代的到来对于个人自拍史来说有划时代的意义。摄影技术的进步让普通人能轻松为自己留影,自拍终于从贵族的消遣、艺术家的特权变成了普通人的日常。

手机时代——自拍随时随地

今天90%以上的网络自拍照都来源于手机设备。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多功能一体、轻便、操作简单的手机拍照足以取代数码相机拍照。曾经只是附属功能的摄像,由于自拍的风靡,已然进化成手机的一个重要指标。

2014年,美国《时代》杂志把自拍杆称为“世界25大发明之一”。

各种美拍软件也层出不穷,帮助自拍用户给照片人物磨皮遮瑕、美白提亮,甚至可以放大眼睛或模拟妆容,并且操作简单。

自拍像是一个剧本,演绎着自拍者的内心和状态。当普通人可以时刻调整、摆出最美姿态,甚至借助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修饰和演绎时,他们就成为自己图像的艺术家。

(选自2021年第21期《科学大观园》,本刊有删改)

猜你喜欢

柯达公司画像普通人
威猛的画像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00后”画像
画像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读《一个普通人》有感
潜行与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