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科学类专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2-01-22王景伟韩毅强方淑梅王桂华王彦杰余丽芸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基础课分流学期

王景伟,韩毅强,方淑梅,王桂华,王彦杰,余丽芸,曹 迪,杨 浩

生物科学类专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景伟,韩毅强,方淑梅,王桂华,王彦杰,余丽芸,曹 迪,杨 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科学类专业为例,探讨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分流制度、专业宣讲、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实践,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为同类院校相近专业分流培养提供参考。

生物科学类;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传统的“按计划招生,按专业培养”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宽口径、厚基础”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潮流[1]。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国内部分“985”“211”高校探索性实施。

1 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现状

北京大学率先提出了16字方针,即“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模式,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相继推行该模式[1-5]。普通高校也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大众化模式[6-8]。目前,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可概括为四种模式,一是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代表的完全大类招生,不再按传统的分文科、理科招生的模式;二是以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为代表的先按文理区分,再实行大类招生,3学期后再分类培养的模式;三是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为代表的对文理可以交叉融合的某些一级学科进行合并,再统一招生、大类培养的模式;四是将一级学科下的某些专业确定为大类招生,进行宽口径培养的模式[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顺应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2016年开始分别在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五个专业进行大类招生,在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水利水电工程三个专业大类招生,在农业电气专业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四个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均采用第四种,即学生按大类入校学习,前三学期按照大类培养方案完成通识课、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从第四学期开始,在大类内选择专业进行专业知识的拓展与个性化的学习。随后几年,该培养模式在该校大范围实施,成为培养模式的主流方式。生物科学类专业是从2019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实践的,在生物技术(微生物方向、食用菌方向)、生物科学两个专业实施。

2 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专业淡化是人才培养的方向。采用大类招生前三学期进行基础课学习,培养宽广的知识面,而后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和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实行“成绩+兴趣”的双向选择,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契合[9]。

选择专业是大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在历经一年多的学习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以及就业前景有了较深入认识,此时再选择专业比高考直接报志愿更为合理,目的性更强,解决了因被动选择专业而兴趣不足,从而创新发展乏力的问题[10]。

大类招生专业中,设置的通识课、基础课、部分专业基础课相同,为培养宽知识面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对专业有一定了解后再进入专业学习,能够增加专业的投入度和融入感,分流后对自选的专业会更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

大类招生与培养,既考虑兴趣又兼顾成绩,客观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工作中。

3 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适用性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科学类专业招生范围为全国20个省,从2018﹣2019级招生情况看,学生分数均高于省二本控制线,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在40分以内见表1,主要是由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不同所致,学生基本在同一层次,为实施大类培养提供了可能。

表1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2019级录取情况统计表

为了更好地研究学生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理解,对生物科学类2018-2020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474份问卷,回收468份,回收率98.73%;其中有效问卷452份,有效率95.36%。问卷设计五个关键问题,见表2,据此探究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是否得到广泛认可、可行性如何、专业方向如何设置等。

表2 调查问卷内容

为便于统计分析,问题均为单项选择。从调查结果可见,78.32%的学生支持大类分流;92.70%的学生对专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67.48%的学生比较了解专业;52.88%的学生清楚就业方向;81.86%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但在选择目标专业方向上存在不平衡问题,64.60%的学生都选择了微生物方向,与计划的比例不符合(3个专业方向的计划比例约为2:2:1),第一志愿选择食用菌方向的人数较少。

综合以上分析,经过大类分流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对本专业方向有了更深的了解,能够突出自身兴趣爱好,专业方向选择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分专业培养后全身心地投入专业课学习中,满足现代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夯实学生未来发展基础。

表3 调查问卷结果

4 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实施

生物科学类专业,秉承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理念,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发展现状等因地制宜、探索实施大类分流培养模式。

4.1 分流制度

专业分流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既要考虑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需求,又要考虑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因此,生物科学类专业分流时,采取“成绩+兴趣”的方式进行。根据学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制定了《生物科学类专业分流实施细则》,在具体操作时,根据学生的专业志愿,结合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的定量计算,确定所属专业,并全院公示无异议后执行。

4.2 专业宣讲

在第一学期开设《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课程,由专业负责人、教学名师、专业骨干教师、班主任、学术导师等从专业历史、发展概况、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考研就业等学生关注的方面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接触专业相关知识,选择自身适合的专业方向。生物科技术、生物科学等专业还邀请企业家、校友、高年级在校生等为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更加明确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就业领域,避免在分流时出现盲目跟风现象。

4.3 专业方向设置

本着“拓宽口径、夯实基础、分流培养、提高素质”的思路,在选择大类招生专业中,既要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又要结合现有专业的实际,立足于未来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均为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课、基础课、部分专业基础课相近,较易达成大类招生,因此确定为生物科学类进行招生,同时考虑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黑龙江垦区及大庆本地人才需求等因素,将生物技术专业分成微生物和食用菌两个方向。

4.4 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设置,三个方向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采取“1.5+2.5”的培养模式。“1.5”为前3个学期,学生在专业大类内不分专业和方向,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学习,共设置80学分,达到总学分的1/2。“2.5”为后5个学期,学生在完成大类课程学习后,第三学期根据自身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专业成绩等进行大类分流,第四学期正式进入三个方向之一进行专业课学习。

4.5 课程体系

课程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在设置大类培养课程时,主要是加大专业基础课比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着力拓宽知识广度。除安排通识课、基础课外,把有关联的若干门专业基础课进行整合与优化,重新调整原开课学期后再集中于前三学期安排,形成“专业课程集群”。主要课程包括《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及相关实验,其中《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是从第四学期调至第三学期,使学生及早接触专业知识,加深了解专业发展,保持对专业认知的连续性。

4.6 教学方式

按照OBE理念,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鼓励教师开展“新课堂教学”的模式[11]。理论教学侧重传授知识,同时提高能力和素质,实践教学是为学生创造条件,在实验、实习、实训中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重新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精心安排教学设计,利用新建设的智慧教学环境,在有限的学时中达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标准。在实验教学方面,将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学时由原来的20学时增加到30学时,并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校企联合,积极开拓教学实习基地,目前已形成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30多个。通过精心设计认识实习、劳动实习、生产实习等环节,整合、拓展实习内容,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5 大类分流培养模式效果

目前已完成2018和2019级本科学生大类分流,为了研究分专业后学生的满意度,对这两个年级进行再一次问卷调查,主要是对录取专业方向是否满意和是否有转专业的想法,其中80.17%对录取专业方向比较满意,7.16%不满意,16.51%的学生希望有转专业的机会,说明分流后,绝大多数学生对所选专业的认同度较高。

目前,生物科学类分流培养已进行了两轮的运行,效果良好。学生通过认识专业后再选择专业,专业思想更加巩固,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在生命科学竞赛和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中的竞争力更强,成绩也逐年提高。

[1] 李官浩,崔泰花,冯健,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对大学生专业认知度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208-212.

[2] 陈梅,王德平,胡尚连.优化高等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中专业分流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5,8.

[3] 居继清,邓婕.专业学生分段分流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80-82.

[4] 肖桃李,曹辉,张万强.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分流的现状及对策—以长江大学土木类学生为例[J].产业与技术论坛,2018,17(19):144-145.

[5] 任喜伟,马令坤,宋安玲.“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高校专业大类分流过程探究[J].高教论坛,2018,33(1):61-65.

[6] 吕海生,何菁.大类招生培养下专业分流机制优化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类专业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 2019,34(35):107-108.

[7] 崔成优,顾红,姜毅.基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民族高校专业分流问题—以Y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2):100-107,144.

[8] 栾志慧,何晓燕,赵玉敏.生物科学专业分流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6,29(7):19-20.

[9] 刘雅婧,席景会,王英.研究型大学农学专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5(19):150- 152.

[10] 马杰,刘璐.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分流的现状与对策——以东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类学生为例[J].教育探索,2020,39(4):39-43.

[11] 樊丽丽,郝璞玉.数学类本科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探究——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 40(3):127-129.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Model of "Specialty-Free Enrollment, Classified Training" for Biological Science Majors

WANG Jing-wei, HAN Yi-qiang, FANG Shu-mei, WANG Gui-hua, WANG Yan-jie, YU Li-yun,CAO Di, YANG Hao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China)

Taking the major of biologic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specialty-free enrollment, classified training” is discussed. The practice is taken in terms of direction-partition system, professional publicity, professional setting, training project,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ethod. The achievement of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with widening caliber and deepening foundation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same kind of majors in simil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iological science; specialty-free enrollment; classified training; talent training model

G648.4

A

1009-9115(2021)06-0096-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6.02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JB1421200)

2021-03-27

2021-07-13

王景伟(1973-),男,辽宁康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作物生理生态。

(责任编辑、校对:范永山)

猜你喜欢

基础课分流学期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NSA架构分流模式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