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红色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1-21刘佑民
刘佑民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语文教师应基于优秀红色资源全面开展教学,使红色精神贯穿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此深化学生的爱国意识。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优秀红色资源如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以期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一、优秀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
本文以课文《开国大典》为例,分三個步骤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
1.强化课前测评,明确课堂教学定位
教师可要求学生独立通读文章,并以“是否已经通读课文,是否了解课文内容,是否能发表读后感”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前测评,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从而明确教学定位,开展有效的针对性教学。
2.把握教材重点,突出教师教学难点
首先要求学生将课文《开国大典》中涵盖的成语列出来,并要求他们根据上下文对成语进行自主解读,然后教师对成语进行总结教学。例如在“排山倒海”这个成语的教学时,教师应将成语的具体释义告诉学生:“排山倒海是指把高山推倒,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大,来势凶猛,不可阻挡。”随之联系上下文阐述:“排山倒海在文章中的含义是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3.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在通读全文且掌握词汇释义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不同自然段朗读,并从文中找出板书的这三段话,思考它们蕴含的深意。为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对短句进行解读,让学生在分析中懂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意为中国人民已经将反动派踩在脚下,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意为中国摆脱了长达几十年的黑暗统治,新中国的未来一片光明。教师在引领学生分析完以上两段话后,应鼓励学生继续对“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进行解读。这句话表现了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塑造了毛主席伟大的领袖形象。
通过教学实践可知,有针对性地结合红色资源开展语文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红色精神内涵,自觉借鉴先辈优秀思想品质,明白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二、优秀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红色精神所蕴含的初心与使命。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用热血与生命为国民谋和平,用信念与责任为国民谋幸福的思想表现。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热爱和平的抗大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红色精神时代价值带领下,每个中国人都需要铭记历史、勇敢前行。所以应基于优秀红色资源构建红色语文课堂,促使在和平时代中长大的学生能够深刻领悟红色精神的内涵。
同时,将优秀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新时代传承弘扬红色精神的教育理念,是不忘初心、助力国家繁荣昌盛的精神信仰。在信息化社会,大数据造成信息繁杂,良莠不齐,小学生的三观极易受到负面影响,因此,为培养学生民族性、民族魂,更应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红色精神,基于红色资源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最终实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