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2022-01-21陈婧芸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2期
关键词:桑娜穷人人物形象

陈婧芸

语文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锻炼学生语文能力之外,还可以通过课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事迹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而小说正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因此,如何准确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穷人》为例,简要分析学生该如何品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一、以环境描写为重点,衬托人物形象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环境描写感知人物形象。课文《穷人》描写了桑娜夫妇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身处困境之时却仍然愿意收养邻居家可怜的孩子,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桑娜夫妇就算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独自去感悟,这其实并没有将小说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作者对环境的描写去分析桑娜夫妇的品质。

首先,教师可以展示这样一个课文片段:海上正起着风暴……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接着,教师提问:“这段环境描写的用意是什么呢?对刻画小说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呢?”从这一段环境描写可知,这是一个穷苦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渔夫家庭。通过外面的环境凄冷危险,但是房间里的食具干净发光,还可以看出女主人桑娜勤劳持家的品质,正是桑娜的勤劳,才让家庭和外界环境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当然,课文中还有多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生活气氛或是衬托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细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二、以心理描写为核心,揣摩人物心理

一般来说,小说中的心理描写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想法和感受。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有助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课文《穷人》写了桑娜将邻居家的孩子带回家时内心世界的复杂:一方面,她觉得邻居家的小孩子十分可怜,这么小的年龄就失去了妈妈。另一方面,桑娜自己已经有了多个孩子,为了家庭的生计,丈夫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早出晚归地出海捕鱼,自己也整天忙碌,尽管如此地勤劳拼搏,但是家庭的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如果家里再多两口人,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和困苦。桑娜很明白自己收养这两个孩子后生活会处于更大的困境之中,丈夫也可能会不理解她的做法,所以桑娜的心情是左右为难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情节,去亲身感受桑娜在当时情境之下内心的复杂,激动、自责、担心和心疼等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桑娜还是克服了这些情绪而勇敢地收留了邻居家的孩子。这一段看似简单的心理描写,让桑娜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以语言描写为中心,剖析人物状态

语言是表达一个人心声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小说中的语言描写,每一次对话都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帮手。

在课文《穷人》中,桑娜的丈夫回家之后,两人之间的对话使他们的形象变得鲜明灵动。教师可以提问:“在桑娜和丈夫的这段对话中,桑娜刚开始那句话的用意是什么?”桑娜刚开始说的话是在试探她的丈夫,看一看丈夫的反应,她并不清楚收养邻居的孩子后丈夫会是什么态度。但是从后面男主人公话中“熬”这个字可以明确其决断的态度,虽然自己家的生活十分艱辛,但是他却丝毫没有犹豫地选择收养邻居的两个孩子,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过更艰苦的日子。

教师在带领学生体会这一段对话时,要向学生讲述当时的社会背景。《穷人》这篇文章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当时沙俄专制背景之下,俄国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二是歌颂了当时俄国人民的高尚品质。尽管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这些穷人的精神却永不贫瘠,人性的光辉在闪闪放光。在社会黑暗的映衬之下,人心的善良显得愈加宝贵。教师要仔细剖析相关对话的深度,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品读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师在小说教学时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要借助作者对环境、心理和语言等方面的描写,让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只有分析好人物形象,我们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章的深刻含义,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桑娜穷人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穷人》梗概
桑娜一家“穷”吗?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续写《穷人》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穷人的心
穷人的高消费
富人与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