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

2022-01-21

科学中国人 2021年28期
关键词:星座高压电缆

南极苔原年排放三氯甲烷约100吨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相关课题组与合作者一道研究阐明了南极苔原三氯甲烷产生与排放过程中的规律。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地学著名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认为三氯甲烷对平流层臭氧的破坏能力有限,而不受《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约束。然而,过去10年的观测表明,大气中三氯甲烷浓度一直在稳步升高,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三氯甲烷等含卤素物质对平流层臭氧的破坏作用可能被低估;大气中这些物质浓度的不断攀升已成为延缓平流层臭氧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查明三氯甲烷来源途径并探究其环境效应尤为重要。

南极无冰区苔原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苔原也是企鹅、海豹等海洋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这些动物的活动每年向苔原传输大量的有机质和海洋源氯素。科研人员首次对南极苔原大气三氯甲烷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测量,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室模拟培养实验。评估结果显示,南极苔原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约100吨三氯甲烷,是重要区域性排放源;企鹅活动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介导的三氯甲烷产生过程。南极苔原三氯甲烷源强响应于企鹅种群变化和南极变暖程度,并对当地大气三氯甲烷的组分浓度产生重要影响。

该研究结果对南极三氯甲烷自然产生机制及其环境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为全球范围内土壤源三氯甲烷排放的评估提供了新的基础数据。

企鹅活动促进了三氯甲烷的产生

“天仙星座”计划发布

近日,在开幕的十三届中国航展上,“天仙星座”计划正式发布。

据悉,“天仙星座”是由96颗轻小型、高性能SAR雷达卫星构成的卫星星座,部署在多个轨道面。星座试验星“海丝一号”是我国首颗商业SAR卫星,于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2日中午12时37分,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实现了商业SAR卫星数据的国产化。“海丝一号”主要面向国家安全、应急、产业应用及科研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指标,基于C频段轻量化有源相控阵天线技术和一体化中央电子设备集成技术研制的轻小型SAR星座的首发试验星,整星重量小于185kg,方位向最高分辨率1米。

星座中每颗星均具有轻小型、低成本、高分辨率等特点,可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透明对陆地、海洋、海岸港口等进行成像观测,可为我国在海洋环境、灾害监测及土地利用等领域提供服务。“天仙星座”致力于为全球每一位用户提供及时、精准的监测服务,通过多星组网实现遥感数据服务能力,通过X和C双频搭配、高低分辨率统筹设计,可兼顾军民融合应用,真正实现有“感”而发,随“星”而动的一键式服务体验。

相关负责人介绍,“天仙星座”中每一个卫星均具有4种模式成像功能,按需成像;同时搭载一颗强大的处理系统,星上即可完成图像预处理,快速识别图像内容,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图像解译和信息传输。

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达51台

中核集团总工程师雷增光在9月28日举行的中核集团首届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介绍,截至2021年8月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有51台,装机容量为5326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数为18台,装机容量为1902万千瓦,在建机组数保持全球领先。

“核科技创新在经济主战场大有可为。”雷增光介绍,经过30多年的自主创新,我国核能发展实现了长足进步,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重大专项继续稳步推进;自主三代核电型号取得重大进展,“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并网发电,“国和一号”正式发布,示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小型反应堆示范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第四代核能技术的研发正在加紧布局。2021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核能发展正式迈进了新的历史阶段。

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强调,我国要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宏伟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并且是全行业、高质量、高速度的科技创新。核能在这个背景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双碳”攻坚战中将大有可为,发展核能不是应该做好的事,而是必须要做好的事。他指出,中国核工业必须快马加鞭赶上这一轮科技革命、工业革命,让中国核工业真正实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绝缘材料国产化迈向新台阶

我国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研制起步较晚,目前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绝缘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年进口量近10万吨,是我国亟须攻克的技术之一。

近日,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获悉,在国家“十三五”智能电网专项等的支持下,国内首台(套)国产绝缘材料超高压500千伏交流电缆系统通过试验验证,标志着我国高压交流电缆绝缘材料的国产化研制迈向新台阶。

2021年3月,国产首台(套)绝缘材料220千伏交流电缆系统在辽宁阜新220千伏新煤线挂网,目前已稳定运行6个月;2021年4月,国内首台(套)国产绝缘材料500千伏直流电缆系统在张北柔直工程顺利通过竣工试验。

“项目团队建立了完善的高压电缆材料配方开发、电缆系统设计、制造、试验及运维的协同创新体系,极大提升了我国高压电缆材料自主研发能力。国产绝缘材料超高压500千伏交流电缆系统的成功研制,将带动我国国产高压电缆用材料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常建平说。

常建平介绍,自2011年起,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组织国内科研院所、制造企业、试验检测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高压电缆科技攻关团队和党员先锋队,最终掌握了500千伏及以下高压交流电缆绝缘材料核心技术,研制开发的国产高压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在绝缘材料复配及超净化批量制备、屏蔽填料分散及超光滑工艺控制等技术达到先进水平,已与浙江万马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国内首台(套)国产绝缘材料超高压500千伏交流电缆系统通过试验验证

下一代储备池计算速度提高百万倍

储备池计算是一种模仿人脑工作方式的计算方法。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信》杂志上撰文称,他们找到了一种新方法,将储备池计算的速度提高33万到100万倍,而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数据输入却大大减少,新一代储备池计算有助于解决一些最困难的信息处理问题,比如预测流体的动态等。

储备池计算是21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机器学习算法,用于解决“最难”的计算问题,如预测动力系统(比如天气)随时间的演化情况。以前的研究表明,储备池计算非常适合学习动力系统并准确预测它们未来的行为。

它使用类似人脑的人工神经网络实现这一点。科学家将动态网络上的数据输入网络中随机连接的人工神经元组成的储备池内。网络产生有用的输出,科学家可对其进行解释并输入网络中,从而对系统未来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准确的预测。系统越大、越复杂,科学家们希望预测得越准确,为此人工神经元网络就必须越大,完成任务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时间也就越多。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对整个储备池计算系统进行了简化,从而显著减少了所需的计算资源并节省大量计算时间。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测试中,新系统比当前系统可以快33万到100万倍。而且,与当前一代模型需要4000个神经元相比,新一代计算仅需28个神经元就达到了同样的精度。

猜你喜欢

星座高压电缆
一类无限可能问题的解法
高压高更危险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拖令电缆断点检测法
小猫被困电缆井阿姨喂它一年多
星座
12星座之我爱洗澡
星座
星座
2015年全国两会最高检、最高法2014年成绩单
浅谈施工中电缆质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