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起到按图索骥之功的重要工具书
2022-01-20梁彦
梁彦
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首批出版10余种,包括《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中国曲艺艺术概论》《相声表演艺术》《评书表演艺术》《快板表演艺术》《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山东快书表演艺术》《中华曲艺书目内容概览》等,涉及曲艺史论体系、曲种表演体系、曲艺资料查询体系,建构出曲艺学的基本框架,既有浓郁的历史厚重感,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众所周知,曲艺类书籍相对小众,印数较少,发行渠道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旧书早已埋入故纸堆中,有些新书出版问世后湮没无闻,知者寥寥。因此,对于曲艺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亟需了解相关信息,以满足学术和阅读需要。早在2013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就开始着手调查统计中国曲艺学学科领域已公开出版的图书和内部编印资料的底数。经统计,国家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约4420册,中国曲艺家协会资料室保存图书资料约2233册,总计约6653册。后经逐一核实,删去了重复交叉的图书资料以及虽归为曲艺但实为其他的图书资料近1900册,同时扩大图书检索标准和范围,又补充曲艺图书700余册。因此,《中华曲艺图书资料名录》(以下简称《图书资料》)作为曲艺资料查询体系的代表,共收录约5420种曲艺书籍的相关信息,既方便了普通读者,更成为曲艺研究者、爱好者经常翻阅的案头必备书。笔者有幸通读过《图书资料》书稿,成书后又细览一遍,认為该书是一本起到按图索骥之功的重要工具书。
《图书资料》分为研究篇和作品篇,研究篇书籍包括曲艺理论类,曲艺史论类,名家传记类,杂谈论集类,词典、索引、读本及教材类,和曲艺相关的古代笔记六部分,其下又分若干小类;作品篇书籍包括滑稽类、散说类、叙唱类、韵诵类、综合类、期刊类和古代曲词类7部分,其中所含作品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曲种大类的书籍归于综合类(也包括少量同时包含曲艺作品及曲艺研究的书籍),且为突出古代曲艺及其相关研究的重要性,特将宝卷、话本、子弟书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曲艺作品单列为一类。正文后附有书名索引,便于检索。
《图书资料》所收录约5420种曲艺书籍的信息,包括书名、编著者、出版单位和时间,以及收藏单位,为读者或到图书馆借阅,或在书店、旧书网购买提供了便利。尤其是一些绝版书或内部参考资料,如《曲艺学习资料》(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编,1964年内部印刷),《天津市曲艺调查报告》(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编,1954年内部印刷),吉林省戏曲学院1982年内部编印的《二人转说口》《二人转唱腔音乐概论》《二人转唱功研究》,《骆玉笙年谱》(贾立青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西河大鼓流派座谈会资料汇编》(河北省曲艺工作者协会、河北省曲艺工作室编,1961年内部印刷)等,艺术和资料价值很高,却不为读者熟知,通过《图书资料》提供的线索寻找,自然便捷了许多。
此外,《图书资料》下篇作品篇将繁杂多样的各种曲本作品收录其中,令人欣喜。众所周知,这类书籍对曲艺演员和创作人员来说更为重要。一本《图书资料》在手,千册文本曲词了然于心。
当然,由于图书检索技术、标准、分类以及实际调取资料限制等原因,加之核实修正的工作量巨大,《图书资料》难免有一些瑕疵。
如,部分重要图书失收:第一章“曲艺理论类”第四节“曲种理论”中,未收入汪景寿、藤田香合著《相声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和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合著《相声艺术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三章“名家传记类”第一节“自传及回忆录”中,未收入魏喜奎著《曲海扬波——魏喜奎舞台生活》(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曹宝禄著《曲坛沧桑——我的曲艺表演生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关学曾著《历史旮记》(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节“他传”中,未收入胡孟祥著《韩起祥评传》(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三节“集体传记”中,未收入石俊平主编《书韵百年——纪念郝派西河大鼓传世百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四节“艺术家艺术特征介绍”中,未收入刘志凯编著《王毓宝与天津时调》(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等。
部分图书书名、编著者和出版单位有误:陈士和讲述评书《聊斋志异》选集第十集“《续黄梁》”,“梁”字误,应为“《续黄粱》”(第108页);陈荫荣说、汪曾祺整理的评书“《程咬金买柴筢》”,“买”字误,应为“卖”(第109页)。《话本与古剧》,作者“谭正壁”,“壁”字误,应为“谭正璧”(第14页);《曲话》,作者“梁廷”,脱“枏”字,应为“梁廷枏”(第15页);《小说闲谈四种》,作者“阿英(钱杏村)”,“村”字误,应为“阿英(钱杏邨)”(第50页)。《北京俗曲百种摘韵》,出版单位“北京来熏阁书店”误,应为“北京来薰阁书店”(第15页);《羯鼓录》,出版单位“上海古籍文学出版社”误,应为“古典文学出版社”(第55页)。
个别图书版本信息不全:第二章“曲艺史论类”第三节“单曲种史”中,侯宝林等著《相声溯源》未收入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四节“轶闻”中,连阔如著《江湖丛谈》缺少时言报社1936年版、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等版本。
个别图书前后重复:第一章“曲艺理论类”第四节“曲种理论”中的138《相声论丛》(第23页)与第四章“杂谈论集类”第一节“评论杂文”中的41《相声论丛(一)》(第47页)实为同一本书。
个别图书出版时间缺失或有误:《人民首都的天桥》,“北京修绠堂书店”后应注明“1951”(第14页);《王凤山》,“中国文联出版社(约21世纪初)”应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第40页)。
《图书资料》初版于2017年,距今已有3年时间。在这3年中,陆续又有一些新的曲艺书籍问世。与曲艺艺谚“一遍拆洗一遍新”相仿,《图书资料》亦应“一遍重印一遍新”,在重印时将这些新出书籍收入其中,以飨广大读者。
总之,深藏于民间、植根于民间发展起来的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传扬着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家喻户晓,喜闻乐见。曲艺所包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是当今提倡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涵养,只有深入继承、挖掘和传播曲艺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曲艺图书资料名录》作为挖掘和整理曲艺理论学术成果的代表性出版物,价值丰赡,成绩斐然,笔者在此愿作郑重推荐。
(作者: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书局编辑)(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