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惠济庙雍正御制碑

2022-01-20梅伟

中关村 2022年1期
关键词:惠济御制雍正皇帝

梅伟

京西石景山下、永定河的东岸有一座北惠济庙,是在清雍正年间建造的。

永定河古称澡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旧名无定河,是北京地区的最大河流,因而又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系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的桑乾河,在河北省怀来县境内与源自内蒙古高原的洋河汇合,流至官厅始名永定河。永定河自北京门头沟区三家店流入华北平原后,经五里坨、麻峪、庞村、水屯等地,经衙门口村南进入丰台区、大兴县后流出北京。千百年来,永定河水经过官厅山峡在三家店出山后一泻千里,每到雨季洪水泛滥之时河道迁徙无常,大水所过之处一片汪洋,淹没无数的村镇田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古称“无定河”。

历代帝王和朝廷为祈福安居,皆修建永定河的神庙以供祭祀之用。

在首钢老厂区西南角和庞村之间,建有一座北惠济庙,是皇家祭祀永定河神的地方。现在庙已不存,仅留有御碑亭一间、御碑一通。

雍正三年(1725年),海河流域再次暴雨成灾,七十余个州县被淹,颗粒无收。雍正帝派怡亲王允祥及大学士朱轼治理四河两淀。四河即永定河、子牙河,卫河、淀河。两淀即河北的东西二淀:东淀位于大清河中下游、文安洼的中北部,历史上东淀“淼然巨浸、清犹澈、港汊纵横、周流贯注”;西淀则为白洋淀,旧时人们习惯上称白洋淀为西淀,东淀的名称则是比照白洋淀的名称而得。

至雍正七年,怡亲王允祥及大学士朱轼治理四河两淀成效大著、岁岁丰收。雍正皇帝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归功于永定河神的保佑,于是命怡亲王在京西寻址,兴建永定河神庙,以报答河神。此为北惠济庙的由来。

怡亲王允祥为敕建北惠济庙颇下了一番功夫。“往营度,得地庞村之西鼎建斯庙”,庙址选在“长河西绕而南萦,峰岭北纡而左鹜”,“控制形胜,负山临流”,属于上上之地。雍正八年(1730年),北惠济庙建成。《永定河志》记载,永定河沿线的河神庙有二十多座,但像北惠济庙这样“殿宇崇严,规制宏敞”的极为罕见,为最大的河神庙。

建成之后的北惠济庙坐北朝南、占地百亩,由三进院落组成。山门三间,门额上有雍正御笔“敕建北惠济庙”,门前有石狮子一对。山门里的一进院内有雍正御碑亭,碑亭东西有钟楼鼓楼,碑亭以北为前殿,又称龙王殿,供奉永定河神;殿内匾额上书雍正御笔“安流润泽”;殿前的匾额上书乾隆御笔“畿辅安澜”。前殿的东西角门可通二进院,正殿称后殿,是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东西配殿各三间,后殿的东西小门儿通三进院,院内有乾隆御碑亭,碑阳刻乾隆十五年御制诗,碑阴勒乾隆二十年御制诗。院内正北有面阔七间两层的藏经楼,上层供奉观音菩萨,下层藏经,藏经楼左右有转角殿。此院以东为东跨院,为寺僧居住之所,有僧舍、斋堂和库房,以北为后花园。庙周围有高大的墙垣,显出敕建庙宇的气派。

北惠济庙临河岸边,有一尊镇河铁牛。相传这尊铁牛能预报洪水,每逢山洪爆发前夕,铁牛就会发出吼叫,警示人们预防洪涝灾害。

如今北惠济庙今已不存,只余雍正御碑亭、一株古柏和一通雍正御碑。

雍正御碑亭坐北朝南,为方形,边长约五米,砖石结构,大式硬山顶。御制碑为汉白玉质地,保存完好且精美异常,碑亭内有体型巨大的螭首龟趺碑一方,额篆“御制碑文”四字,碑阳为雍正皇帝御笔北惠济庙碑文:

永定河古所称桑干河,出太原,经金马邑,合燕云诸水,奔注畿南。发源既高,汇流甚众,厥性激湍,数徙善溃。康熙三十七年,我皇考圣祖仁皇帝亲临指授疏导之方。新河既潴,遂庆安澜。爰锡嘉名,永昭底定。立庙卢沟桥北,题额建碑,奎文炳耀,河神之封,实自此始。

朕缵绍鸿基,加意河务,设官发币,深筹疏筑之宜。比年以来,永定河安流顺轨,无冲荡之虞,民居乐业,岁获有秋。岂唯人事之克修,实赖神功之赞佑。念石景山据河上游,捍御宜极,爰命相择善地,作新庙以妥神。朕弟和硕怡亲王躬往营度,得地庞村之西,鼎建斯庙。长河西绕而南萦,峰岭北纡而左鹜,控制形胜,负山临流,殿宇崇严,规制宏敞。护以佛阁,界以缭垣。经始于雍正七年冬,逾一年役竣。复以卢沟神庙,皇考圣迹所在,载加崇饰,丹镬唯新,并增建杰阁,翼如焕如,称朕敬神惠民之意,爰锡庙名曰惠济,勒文贞珉,以记其事。

《诗》称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河之有神,备载祀典。况永定为畿辅之名川,灵应夙著,田畴庐舍,绣错郊圻。其得安耕凿而乐盈宁者,胥仰荷皇考方略之昭垂,而明神显灵默相孚佑,蒸黎徼福孔多,宜加崇敬。今兹十里内庙貌相望,虔修秩祀,尚其妥侑歆飨,俾斯民康埠义安,以弘我国家无疆之庆。岂惟朕承兹惠贶,我皇考平成之骏烈,实嘉赖焉。

雍正大兴土木建北惠济庙目的有三,第一是敬神。雍正皇帝在《永定河神庙告成祭文》中说:“朕注心河务,礼敬神明,远筹扞御之宜,备举尊崇之典。”“朕思石景实处上游,宜建庙以安神,命河臣而度地。冈峦拥卫,控金堤而制洪流;栋宇辉煌,驻云旗而回巨浪。肃将祀事,祗告落成。惟神鉴歆,永垂庇佑。安澜奏绩,俾庐井之恬熙;润下成能,享春秋之祈报。”

第二,建北惠济庙也是为记载其父亲康熙皇帝治理永定河的功绩。在他亲撰的《石景山惠济庙碑文》中说:“永定河,古所称桑干河,出太原,经马邑,合雁云诸水,奔注畿南。发源既高,汇流甚众,厥性激湍,数徙善溃。康熙三十七年,我皇考圣祖仁皇帝亲临指授疏导之方。新河既潴,遂庆安澜,爰锡嘉名,永昭底定。立庙卢沟桥北,题额建碑,奎文炳耀,河神之封,實自此始。”

第三个用意则最为实际,具有督导河务、加固堤防、防止水患的功效,意义颇大。

旧时永定河的水患十分“猖獗”,几乎年年淹没下游的大片土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因此清朝几代皇帝都非常重视永定河的水患。《永定河志》记载:自康熙三十一年(1692)到康熙六十年(1721),康熙皇帝关于治理永定河的诏书共有8道;雍正皇帝在位14年,下达治理永定河的诏书则有11道,可见皇帝们对“无定河”水患的重视程度。

雍正重视治理永定河的水患甚于其父,雍正三年(1725),他对永定河的“漫天大水”非常忧虑,称“直隶地方向来旱涝无备,皆因水患未除、水利未兴所致。朕宵旰轸念,莫释于怀”。次年,得知允祥等督率官员治河已经见了功效,特别是看到“夏秋以来,地方悉无水患,而新种稻田又皆收获”,“心深为慰悦”,立即提出“其在工人员,或于此时议叙以示鼓励,或俟工程告成之日议叙”。

从雍正皇帝所撰的《石景山惠济庙碑文》中,可以看出几代皇帝的治河功绩,表明雍正非常重视永定河的河务,不仅设立专门的官员管理,而且由国库拨专款维修,结果“比年以来,永定河安流顺轨,无冲荡之虞,民居乐业,岁获有秋”。事实上,雍正皇帝的确对永定河河务提出了许多十分具体的意见,且督促落实、成效显着。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他还念念不忘治理永定河,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1952年。石景山钢铁厂在北惠济庙以北建制氧厂,至1958年文物普查时,北惠济庙殿堂基本完整,但山门、围墙、乾隆御制碑和乾隆御碑亭已不存在。北惠济庙著名的镇河铁牛,在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也被砸毁炼铁。1975年,首钢制氧厂扩建将北惠济庙拆除。

乾隆御制碑今藏于北京石刻博物馆。

雍正御碑亭为石景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首钢总公司重修雍正御碑亭。

雍正御制碑是历代治理永定河的历史见证。

猜你喜欢

惠济御制雍正皇帝
How Do Flowering Plants Make New Plants?
淮安的惠济祠与妈祖文化
南宋《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铭》碑(梧州本)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惠济:代表之家成“百姓会客厅”
惠济:“一改一增”促任免
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恼人的人数问题
乾隆御制“湘江秋碧”
乾隆御制嘎巴拉式盖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