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证融通、赛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2-01-20姚翠平
文/姚翠平
本文探索建立行动导向课程《物流综合实训》教学内容体系,把企业的工作内容序化成工作项目,再落实到课程的教学中,同时融入技能竞赛和物流1+x考证的内容,通过基于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把职业能力标准细分为知识目标(应知)和能力目标(应会),将职业能力标准充分结合到教学内容中,并以之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把这些能力目标融合到基于物流工作过程而划分的任务中去,然后通过这些任务的驱动,真正让学生掌握真实物流行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掌握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一、前期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案例模块化。以前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能在企业实习中学以致用,课程按照物流工作模块组织安排教学,每个实训模块安排2~3个企业案例,这样下来,学生学习压力很大,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不能很好的接受。由于是模块化教学,企业案例模块化割裂,前后没有连贯性,不利于学生完整地、系统地认识与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1]。(二)教学内容没有跟进物流前沿技术的发展。物流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本课程所选用的案例虽有跟新,但仍滞后于的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一些引领物流行业发展的企业、技术、趋势都没有在教材上体现,而本门课程是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人才的教学目标应依据市场发展要求与区域的特点进行确定。物流一线技能、考证内容已经随物流技术的发展发生了新的变化,具体工作岗位内容和任务情境,也和以往有所不同。(三)考核方式传统。《物流综合实训》作为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之前主要采用模块化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考核方式、内容和题型基本上固定,没有把物流竞赛的内容和1+x考证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考核方式不能准确衡量学生对物流一线知识的掌握,企业岗位要求的基本操作能力也无法准确衡量。
二、课程改革教学设计。
智慧物流背景下,大数据、物联网技术、AR眼镜、VR设备、货到人拣选设备、无人机在物流中的应用,使物流岗位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物流管理职业标准和知识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物流技术的的日新月异,更多的职位、岗位被细分出来,对物流一线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定位。课程改革之初,课题组成员调研了相关校企合作企业,以及上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了解他们的一线岗位业务运作,收集物流运作的资料,分析完成每一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确定工作项目,细分工作任务。再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项目,和物流管理1+x证书考试,设计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确定课程实训项目、制订课程考核方案、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施等。以实现课证融通、赛教融合,确保就业与专业的衔接。
(一)改革后的课程培养目标。本门课程改革后培养的是能从事智慧物流一线运作的人才,突出物联网技术、智能物流技术、数据分析等新知识的学习;突出物流智能设备、物流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技能的培养。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过程落实到以企业真实资料设计的工作项目上,同时融入全国职业院校物流技能竞赛和物流管理1+x考证的内容,通过基于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将职业能力要求充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同时把这些能力目标融合到项目任务中去,通过工作任务的驱动,真正让学生掌握物流行业一线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达成培养目标。
(二)改革后课程内容的选取。1.把企业的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根据专业的发展特色,结合区域物流发展特点以及对人才知识能力需求,参考物流企业一线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以采购一票货物进仓库设计入库流程教学,以客户订单设计货物出库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货物运输、验收入库、组托上架、出库操作、组织运输五个学习项目。通过与物流企业合作,将穿戴设备、AR拣选设备、AGV货到人拣选设备、电子播种墙、自动化立体仓库、无人驾驶叉车等新技术、新设备补充到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及时学习新物流设施设备,解决校内实训资源不足的问题[2]。2.嵌入技能大赛内容。嵌入全国职业院校物流技能竞赛、上海市星光计划物流技能大赛内容,将赛项标准和要求融合到实践教学中,通过全国各类竞赛,发挥其在学生物流职业知识掌握、物流职业技能提升、物流职业素质养成中的引领作用,达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的教学目的,全面提升学生的物流知识水平和物流能力水平。要求学生进行科学的仓储方案设计,同时利用智慧物流技完成操作实施。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储配方案,进入仓储管理系统,利用手持终端,切身体会物流企业仓储操作的全过程。从产品生产环节下线开始,完成商品入库包装、堆码组托、进出库操作、库存盘点、商品条码打印、手持终端操作等实训操作,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仓储运作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实训中,学生不仅了解到仓储环节的各个功能,还能对现在的智慧物流技术,如条码和RFID识别、智慧手表手套使用等有一定认识。这为学生毕业后到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中心、电子商务企业、连锁店等就业打下基础[3]。3.融入行业资格考证内容。物流管理1+X证书是学生从事物流一线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的证明,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员工的参考条件之一,因此在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时,融入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物流管理1+x证书内容,对证书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了梳理,嵌入到课程内容中去,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物流管理“1+X”证书主要考核以下知识点:物流市场调研开发、仓库与库存管理、配送作业、运输作业、物流成本核算控制、智慧物流技术与应用。将考证知识点“入库作业实训、出库作业实训、盘点作业实训”,融入“物流综合实训”课程中,将证书的理论题库作为本门课程的理论题库。
(三)、改革后实训环节设计。为保证本课程实训教学,研究开发了多种实训途径,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使用。校内实训基地二次获市教委高地项目财政资助,一次获中央财政资助重点建设,配备了先进的仓配软硬件设备,可完成货物由入库到出库整个流程的实训教学。校内小组内分角色完成实训任务,小组间相互观摩学习,实训教学时,凸显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重点难点,使得学生在学会基本操作的同时,掌握其要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一些新兴的物流技术如可穿戴设备、智能手套、AR眼镜、VR设备、货到人拣选设备、电子播种墙、无人驾驶叉车等也要到校外实训基地或冠名物流企业来开展。在专任教师、企业老师和行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通过完成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工作流程,使学生掌握职业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1 课程项目化内容
(四)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在重点考核学生工作能力的同时,结合学生的掌握专业知识、应会专业操作技能、养成的物流职业素养,结合期末考试分数,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表2 课程成绩评定标准及比例
三、课程改革实施效果反馈。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改革成效明显,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发挥了竞赛引领的作用,发挥了物流考证的指导作用。学院学生近2年来参加上海市物流技能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提升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学生在岗位上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据大三实习学生反馈,物流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为从事物流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快速应用到工作中去。
四、总结。
本门课程将物流职业技能竞赛和物流管理1+x证书考证内容融入课程设计和教学中,优化了原有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符合行业企业的发展,更能突出对物流职业技能的培养。改革后课程内容,集教学、竞赛、考证为一体,保证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合理性,实现“职业教育”、“实训实习”、“竞赛备赛”深度联动融合。使得人才产出真正体现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