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需求的“服装CAD”课程思政研究
2022-01-20张金花
张金花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2019 年8 月2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为课程思政的落实指明了方向。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思想教育融入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厚植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专业课程的的课程目标之一。
《服装CAD》课程作为服装专业核心课之一,在培养服装与服饰专业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思政育人责任和义务。课程思政是课程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过程[1]。专业课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课程思政,在思政育人方面,实现专业课的隐性思政教育效应。本文从岗位需求出发,结合课程实际,探讨“服装CAD”课程思政育人改革与实践,为服装类专业课思政育人评价提供参考。
1 岗位需求与《服装CAD》课程思政现状
随着经济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服装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逐渐向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下,企业通过的CAD 系统可以实现专业数据的标准化共享,服装CAD 从业人员在服装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也对《服装CAD》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2019 年《山东省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对服装CAD 人员的岗位及能力调研报告,可以看出应变能力、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能力,对从业者有较明确的要求,具体见表1。
表1 服装CAD 岗位分析表
在职业能力部分,应变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概括为创新精神,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属于美德美育部分,除此之外在岗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意识也都属于该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一部分。
2 构建课程思政新体系
为满足岗位能力需求概括出的创新精神、美德美育、工匠精神、社会意识四大项思政育人目标,结合课程专业技能育人目标,建设“服装CAD”课程思政双育人新体系。
2.1 思政元素下“服装CAD”课程目标体系重构
“服装CAD”课程倾向于知识教育专业化,对知识背后折射出的思想价值与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不明显,进行服装CAD 课程群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进行精准对接,将隐形的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实践中,实现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服装CAD”课程内容对应服装CAD 制版师岗位内容,所涵盖的课程思政元素可概括为“工匠精神”、“实践创新”、“美德美育”等方面,将其与课程项目内容进行对接,构建“四维四体”课程目标体系,具体见图1。
图1 “四维四体”课程目标
2.2 课程知识与思政培育内容对接
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如何挖掘和提炼是至关重要的[2]。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体系内容,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优化,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慢慢地渗透思政元素使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2]。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服装CAD”课程在项目设计模块,融合服装生产项目和技能大赛参赛案例,构建基本工具操作、企业项目案例、传统服饰、技能大赛案例的“学产研赛”“四位一体”的课程项目。并在每个模块设置较突出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思政元素对接。具体见表2。
表2 课程思政教学项目设计
2.3 评价体系构建
课程思政多为隐形考核知识。课程思政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1]。所以课程思政考核具有周期长,不显现的特点,这也为课程评价的显性表达带来难度,需要育人主体在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嫁接思政元素与项目技能元素,长期性进行评价构建。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4]。过程性考核在“服装CAD”课程考核中非常重要的形式。是课程思政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2.3.1 打破课程壁垒,建立课程群评价模式
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CAD”课程是在服装结构课程基础上进行的,学校在进行设置课程时通常把课程单独开设以便于安排教师和考核,但这也造成学生在学习CAD 绘制样板的过程中无法将所绘样板在成衣上呈现出来,对具体生产岗位所需要的缝边、刀口、加丝向等理解不深刻,造成了专业知识、工匠培育等培养目标的具有阶段化、不连贯的特点。
建立课程群的评价模式。在课程衔接处进行跨课程设计,以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育人评价模式,建立课程衔接内容的综合评价。具体如“服装CAD”课程所绘制的样板,在工艺课程上进行项目制作。也可以工艺模块之外建立特色服装CAD 工艺模块,进行成衣效果评价,成衣效果评价可以直观的反映学生CAD 绘制效果,对于知识技能、思政育人的有直观作用。除此之外,借助CAD 三维试衣软件,将CAD 样板的成衣效果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呈现出来,也可达到课程之间生产环节不脱节,链条完整直观的评价思政、技能双育人结果。
2.3.2 采用四主体、多维度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通常由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确定,虽然包含了过程性评价的成分,但任课教师的主观评价占比更多,且课程思政部分不能由一份或几份作业完全体现出来,因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包含传统服饰、技能大赛、企业案例等项目案例,故在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不局限于单一的课程作业形式,采用技能大赛模拟比赛、课程作品展览、CAD 作品生产样板评选会等多维度开展。具体评价主体由单一的任课教师一人定成绩,扩展为任课教师、学生、技能大赛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多主体联合评价,以其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维度最少应涵盖知识、技能、思政大模块、综合素质四维度。
以任课教师为例,建立课程思政评分标准,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过程性检测和考核,具体见表2。
3 总结
课程思政是课程授课的趋势,是高校发挥思政育人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以“服装CAD”为例,在进行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探究课程思政具体目标,设置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相融通的教学项目,明确课程思政采用过程化,多主体,多维度的考核形式。助推服装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助力服装行业人才培育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