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校本课程开发调研
2022-01-19张玉红
张玉红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社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笔者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民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初步“诊断”出学校“民俗+”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即校本课程建设体系不够完善、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课程的教学方式缺乏内在活力等。本文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尝试寻找对策,明晰下一步的实践方向,以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提供借鉴。
一、“民俗+”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意义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开发。自2010年起,基于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学校重新设计开发生成“民俗+”校本课程体系。这打破了原有学科界限和三级课程界限,通过国家课程的破与立、地方课程的增与减、校本课程的融与放,建构更加凸显学校特色的“民俗+”校本课程体系。为充分摸清学校“民俗+”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探究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明晰“民俗+”校本课程下一步的实践方向,探索可行的路径,学校“民俗+”校本课程研究组拟以学校全体教师和四、五、六年级学生及家长为研究对象,開展问卷调查,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民俗+”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研究
2019年4月,课题组针对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全体教师以及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分别编制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民俗+”校本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民俗+”校本课程的开设内容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问卷采取无记名制,以保证问卷结果的有效性和客观性。课题组成员在分析收集数据时,按调查问题将数据主要分为以下两大部分。
(一)“民俗+”校本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学校开展的“民俗+”校本课程很有必要和有一定必要。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正在参加的“民俗+”校本课程表示喜欢与较喜欢。问卷调查还显示:22.4%的家长对学校的“民俗+”校本课程非常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民俗活动中;68.3%的家长比较了解,并能按学校要求,支持孩子的“民俗+”校本课程学习。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在近十年“民俗+”校本课程的熏陶下,学校“学习优秀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可,广大师生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二)“民俗+”校本课程的内容及评价方式
课题组针对“民俗+”校本课程开设的内容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当前更多教师和家长偏向于让孩子学习传统艺术、传统文学,学习传统技术的较少,家长和教师对民俗的喜爱主要集中在民俗文化方面。学生则兴趣广泛,对待课程各有所爱,偏好的范围广、类别杂。课题组还针对“民俗+”校本课程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数据可知:大部分教师依旧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语言教学为主;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幽默型的教师,目前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还存有一定差距,因此改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三、“民俗+”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现状
课题组针对“民俗+”校本课程的开设现状进行研究。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学校在“民俗+”校本课程上取得的成效显著,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仍需不断改正与完善的某些方面。
一是课程方向比较明确,但细化不足。如学校“民俗+”校本课程建设前期得到校内外的认可,但由于调研不够深入、教育目标指向不明确,校本课程的框架、形式等缺乏整体规划。二是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学习实践性不强。总体而言,校本课程设置的理论课程多于实践活动,并且有的校本课程涉及的一些内容不能较好地体现或凸显当地特色文化意蕴,活动内容空泛。三是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内在活力,评价不明。“民俗+”校本课堂的教学方式未能很好满足学生主体需求,课程评价没有规范的标准,课程理念、教学设计、校本课程开展与课堂评价没有有效贯通、融合和提升。
四、“民俗+”校本课程开发的改进建议
基于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有必要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问题,厘清民俗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阻碍与困惑,明晰下一步努力方向,扎实建设“民俗+”校本课程。
一是对“民俗+”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校要以民俗特色教育发展方向为目标,充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资源,对民俗校本课程进行整体分类和合理规划。另外,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兴趣确定课程内容,提升精品课程校本教材的质量,把控好校本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多层级、分梯度的“民俗+”校本课程体系。
二是对“民俗+”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及评价方式进行合理重构和优化。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多途径学习民俗文化知识,并运用到当前民俗文化教学中,使民俗文化与国家课程有机融合,在实践中检验校本课程教学的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在实践中优化、完善校本课程。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民俗资源,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课程的学习和评价方式进行及时反馈、适当评价。
三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为“民俗+”校本课程营造良好氛围。为了将民俗文化融入校园环境,真正让民俗文化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大力宣传和弘扬民俗文化,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堂课、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承民俗文化的媒介,让民俗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小学‘民俗+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JKGHYB-0685。该课题在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成果证书编号:豫教〔2021〕2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