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年关注成就的一组摄影作品
——《恩施日报》摄影作品《再见,索道 你好,公路》的背后

2022-01-19杨顺丕黎袁媛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索道山村篮子

杨顺丕 黎袁媛

这是一组长达七年关注后完成的新闻摄影作品。早在2013年,记者看到一组网友拍摄的照片:村民坐着“铁篮子”,从几百米高的悬崖上凌空飞渡出行,网友配文:“没有公路,只能飞出山……”然而没有留下任何拍摄地点的线索。通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找到了这个地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铁炉白族乡渔山村。

恩施州是深度贫困地区,渔山村则是“贫困中的贫困”。这个悬崖上的村庄距离县城150公里,离州城300多公里,该村六、七组是当时唯一未通公路的小组。小山村被绝壁和深谷三面阻隔,村民步行进出山要一整天,大量的时间都耗在了走路上,物资的进出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了方便六、七组百姓出行,1997年,当地在离河谷底480米高的半山腰修建了一条长近1000米的钢缆索道,配备一个载人载物的“铁篮子”。从此,村里六、七组近两百名村民过往峡谷两边,全靠钢缆索道上晃晃悠悠的“铁篮子”,时间上是方便了些,可老百姓说这也是拿生命在“晃悠”。

2013年7月,记者联系上村里开索道的村民年轻人张建新,约好了见面时间,我从州城县城,再从县城到乡里、村里,转车三次,经过七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索道边上。站在峡谷的索道边,远远望去,索道横亘峡谷上空,一阵风吹来,“铁篮子”随风轻微摆动。张建新告诉记者,村民从小路到集镇要一天时间,天不亮出发,天黑才到家,十分不便,这条索道,解决了大家的出行问题,可以在邻近的小镇上买回日常生活用品,他自己则是尽义务开启和维护索道,保证大家的安全。每人坐一次收3元,则是因为开“铁篮子”需要柴油。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基本上都耗在索道上,每天呆在值守小屋,舍弃自己家里的事,方便大家进出。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黎袁媛在利川齐岳山风电场采访

杨顺丕在飞拉达攀岩基地采访

“张建新,开哈索道。”去峡谷对面办事的村民打来电话,正在索道边值守的张建新,摇响柴油机,按下按钮,“铁篮子”缓缓滑向对岸,约7分钟后抵达,群众坐稳后,对岸传来了“可以开了”。他按下按钮,“铁篮子”又缓缓滑回来,停稳后,群众卸下货物,朝家里走去。一年365天,张建新重复这样的动作,枯燥而无味。

在详细了解整个索道的运作过程之后,和张建新也慢慢熟悉了。

问了坚守背后的艰辛故事,张建新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如果不通公路,以后的出路在哪里?不会一生都困在这里开索道吧?“总有一天会修通到你们组的公路。”我安慰他说。聊了一个多小时,消除了他的紧张感,我的镜头举起时,他已经非常放松了,视我不存在。我知道可以进入拍摄主题了。

随后,我拍下了他维护“铁篮子”,帮助多位村民坐“铁篮子”的情况,他们或在峡谷中间,或在靠岸的时候。

在采访时,我拍到了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坐“铁篮子”的瞬间。两名穿一样颜色裙子的小女孩紧紧抓住“铁篮子”,表情十分轻松,一看就知道常常坐“铁篮子”进出大山,母亲则蹲在后面护航,“铁篮子”下面是峡谷深渊,十分惊险。

见有人拍照采访,每位坐“铁篮子”的村民都会向我诉苦,“这个坐起太险了,请记者帮我们向上级反映村里的情况,修桥或者修通公路。”

一位村民牵着马,驮着茶叶来到索道边,通过索道把茶叶运出大山,换回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这些难得的画面,都被收入我的镜头之下。

“铁篮子”索道、帮助驮茶叶的马、坐索道边的老人、坐索道的母亲与小女孩,这些生动的画面,足以说明一切问题,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震撼的画面展示了渔山村人出行之难。

在媒体的持续关注下,“铁篮子”改造升级,从最开始的用柴油驱动,后面改为用电,并对索道进行了加固,村民出行相对变得安全。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全国上下掀起了脱贫攻坚的热潮,不让一个村掉队,不落后一户。渔山村作为深度贫困村,属于难啃的硬骨头。县委政法委牵头帮扶渔山村,渔山不脱贫,鹤峰的“贫困县”帽子就摘不掉!工作队找项目修公路,发展产业,办茶厂,搞电商,拉开了扶贫的大幕。

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条长8公里的致富路在渔山村后山组贯通,两年后硬化完毕,渔山群众,不再是索道上的“空中飞人”。通村路,通组路,通户路,路路通,通组联户。全县最大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鑫龙茶业在渔山村办起了分厂。总人口176户553人的渔山村,正在从昔日大山深处的“孤岛”联通外界,从贫困村迈向全面小康之路。

20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年,作为“贫困中的贫困”,渔山村早已在我的回访名单上,脱贫攻坚后它变成了什么模样,村民出行得到改善了吗?平时,虽然看到同事和通讯员都在报道渔山村的变化,但没有实地拍摄,能不能做一个有意义的新闻,心里还是没有底。

2020年初,记者和编辑策划并与记者部主任讨论后,报经社编委会,大家一致认为这个选题能集中地反映恩施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一定要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年,把这个贫困村的故事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句点呈现出来。

2020年11月,记者两赴渔山村,看产业、看出行、看住房,当年和母亲坐着“铁篮子”出行的小女孩张镭上学坐上了汽车、村民张春年的羊群、洪久英的别墅和山货、张静的电商直播售货、村民装修一新的新民居、山坡上蜿蜒的公路……村子里各种变化都呈现在镜头下。

回来后,在和编辑选片过程中发现:全景式地展现村子变化似乎过于平铺直叙,焦点不够集中,主题不够突出。于是,12月记者再次驱车前往渔山村,把焦点对准“出行”,进行了补拍。

从几千张照片中选片是个难题。“主图是‘昨天’还是‘今天’?用哪幅图片当这组图片的结尾?全村的地形地貌图是否会冲淡主题……”在数次纠结的讨论后,记者和编辑以“对比”为主线,挑选出了7张照片:

2013年7月,村民张凡英带着张镭(左)、张苹平(右)两姐妹坐索道回家,对比2020年12月张镭从家门口坐车上学的场面;

2013年7月,村民谷义清用马把山货驮到索道边送出村,对比2020年11月无人机拍摄的一辆农用车奔驰在渔山村的盘山公路上。

农民赶着山羊、骑着摩托送货在公路上的画面,都反映了公路的修通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结尾“点题图”则选择了一张影调诗意的画面:退休的“铁篮子”被光勾勒出线条,静静地悬在蓝色的峡谷上空。

所以,最后呈现在版面上的作品就是7张照片,标题则由最初的《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变迁》改为《再见,索道 你好,公路》,从标题上看,着力点体现在群众出行的变化上,路通了则意味着一切都会改变,新公路、新民居、新产业带来新气象。

数次修改后,文字里这样写道:“如今,‘功成身退’的索道,只偶尔用来运送货物,成为游客的拍照点。雨后初霁,抬眼望去,‘铁篮子’高悬幽深峡谷之上,在夕阳里泛着微微的光。这条运行了23年的索道,见证着这里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散文式的笔法,将脱贫攻坚战的成果进行了电影式的“定格”。

《再见,索道 你好,公路》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回看这组报道,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

作为党媒,《恩施日报》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做好脱贫攻坚主题与专题报道。记者长期脚踩泥土,扎根基层,奔波在采访一线,第一时间发现并推出了多个全国、全省典型人物和事件:代领全村人在悬崖上修路的《愚公书记王光国》、冒着生命危险从山上为村民引水的《绝壁深洞引清泉》……真实记录了恩施这一深度贫困地区的变迁,完成了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使命。

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记者、编辑紧跟时代重点主题,围绕“拍什么、怎么拍”,精心策划、精细实施,前线和后方随时沟通,保持密切合作。在对重要选题进行报道时,面对丰富的图片素材,如何取舍、如何呈现则是考验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的最佳时刻:围绕选题前期策划,对图片的逻辑结构认真思考、对故事的轻重缓急精编细改,对文字乃至标点进行精细打磨都是关键所在。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从没有过的壮举。如何展示脱贫攻坚的成效?作者别具匠心地选取这样一个群众出行变化的细小题材,即渔山村群众过去坐铁篮子出行和现在家门口坐车出行、过去用马驮东西和现在用汽车拉货进行对比,生动再现了该村在脱贫攻坚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这组报道图文并茂、主题突出,影像今昔对比反差巨大、运用巧妙,从某一侧面揭示了绝对贫困这个困扰中华民族的“千年难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是举国上下开展脱贫攻坚成效最有力的见证。”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评委评价本组图片。

“小切口体现大主题,以生动的画面记录脱贫攻坚的进程。”网友评论。

如今,再回想这组报道,值得总结的地方如下:

一是作为摄影记者,遇到好的题材,尽可能精心拍摄,以拍到有趣生动的画面为原则,否则不能收镜头,只有拍摄的画面感动了自己的内心,才能打动读者和评委专家;二是拍摄前,尽可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和被采访对象发自内心地交流和沟通,当摄影师和被采访对象成了朋友时,他在你的镜头下没有任何拘束感,他们才可能“放肆”地表达自己,并会为你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帮助你圆满完成拍摄任务。三是拍摄主题要长远着眼,一个新闻,放在县里看或许就是出行难的事,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下,就是一个时代的变化或者一个新的里程碑。

猜你喜欢

索道山村篮子
山村日出
浅析索道桥性能的改善方法
山村之晨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篮子
木桶和篮子
固定抱索器索道吊椅拆装工具车
长江索道迎来30岁生日
山村晚归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