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士珍旧居,百年老宅的光阴故事

2022-01-19李立华

乡音 2022年1期
关键词:段祺瑞旧居北洋

■ 李立华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正定人王士珍(1861-1930)绝对称得上风云人物。清末至民国,他曾陆续担任过一些军政要职,直至陆军部长、总参谋长和政府总理,与段祺瑞、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其间,曾因政见不同归乡隐居。位于正定县城西门内的王士珍旧居,便见证了这位乡贤百年前的过往,无声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朴素低调的百年宅院

在正定县城西门内中山西路上,王士珍旧居与其家祠王氏双节祠隔街相对。如今,原有东中西三路的宅院,现仅存中路,只不过一座两进四合院,大门上方横挂一块“王家大院”黑地金字匾。

走进院内,一架葱绿的紫藤,蓬勃地伸展着枝条。秋冬季节,花期已过,紫藤架垂挂着毛茸茸“豆荚”。听工作人员介绍,院内原有两株紫藤,是德国公使从印度移植的,王宅落成后送给王士珍作礼物。如今,东侧那一株紫藤已枯。百年紫藤,根深叶茂,将不大的院子遮挡得浓荫蔽日。

院内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有单步廊,东西两侧留有便道,可直达后院。后院布局同前院一样,正房面阔七间,进深二间,前出单步廊。两重院的东西厢房皆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出单步廊,所有建筑均为青瓦硬山顶。

可以说,这是一座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宅院,如果对当地风物缺乏了解,走过路过这里时,很可能会忽略。然而,一旦深入到它的内在,您一定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每一间房,每一颗树,每一帧楹联背后,都有许许多多故事。

正定走出的“戎马书生”

王士珍,字聘卿,号冠儒,祖籍正定牛家庄。其曾祖父王朝正,精于医术,长于书法;祖父王履安是个秀才,工医之外,长于武术;王士珍的父亲和伯父早逝,他与寡母相依为命,寄居在正定城内西门里伯母娘家,靠母亲替人做针线活儿艰难度日。王士珍9 岁时入私塾攻读诗书,由于聪明好学,光绪二年(1876 年)王士珍15 岁时,被正定镇台叶志超看中,收在属下当勤务兵。17 岁时考入正定镇总兵学兵队,旋即随叶志超调驻山海关。青年时期的王士珍,堪称一位“戎马书生”。

后来,在叶知超推荐下,王士珍进入北洋武备学堂深造,毕业后回到叶知超部队并在甲午战争中与叶知超一起入朝鲜对日作战。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开始编练新军,王士珍到袁世凯新军担任督操营务处帮办兼讲武堂总教习。1902 年,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正式组建北洋陆军,王士珍担任第六镇统制(师长)。1904年11 月,清政府决定以北洋新军为样版,在全国范围内编练三十六镇军队。为此,清政府成立练兵处,以庆亲王奕劻为总办,袁世凯为会办,王士珍为军政司正使负责规划。由于练兵成果显著,王士珍升任江北提督兼陆军部右侍郎,官至一品。

“北洋三杰”之首

关于“北洋三杰”,又有袁世凯的“龙”“虎”“豹”之说。王士珍因才智过人政绩卓越,深得袁世凯赏识,在政坛上平步青云。因此,他是当之无愧的北洋之“龙”。至于北洋“虎”与“豹(也有说“犬”)”,则分别指段祺瑞与冯国璋。清王朝覆灭后,段祺瑞、冯国璋先后主导了多次政治事件,在民国舞台上异常活跃。而王士珍,却于辛亥革命后,为清皇室竭力争取优待条件,并表示效忠于清朝,不再担任新朝官员。虽然,王士珍一心做清朝的忠臣,可他的老上司袁世凯却并不想。1912 年,袁世凯借口议会,逼迫宣统帝和隆裕太后下退位诏书。面对这样的剧变,忠心清廷的王士珍根本接受不了。宣统帝一退位,王士珍立即向袁世凯辞职,随后回到家乡河北正定隐居起来。位于正定中山西路的王士珍旧居,建于1912 年,应该就是这一时期建造的。从王士珍留传后世的影像看,他常年脑后留着辫子,身穿长袍马褂,一副清朝遗老模样。

1913 年,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段祺瑞、冯国璋势力渐渐强大。两派摩擦争执不断,袁世凯颇为头痛。为了能够制衡段、冯二人,袁世凯想到了王士珍。在袁世凯多次邀请下,王士珍只好出山,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但是,王士珍不参与派系斗争,只是在袁、段、冯几人之中充当和事佬。后来,袁世凯想称帝,作为清朝遗老的王士珍不表态。袁世凯失败后,张勋找他一起支持清帝复辟,这一次王士珍同意了。有意思的是,复辟失败后,段祺瑞不仅没有向王士珍问罪,反而说他维护治安有功,邀请他做了北洋政府的陆军总长。此后,随着局势变化,冯、段二人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王士珍不愿意参与其中,只好又一次辞官回乡。再后来,徐世昌、段祺瑞等又多次请他出山担任要职,王士珍均坚辞不受。1917 年11 月,冯国璋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的职务,请王士珍组阁,遭到拒绝。于是,冯国璋让人去王家门前请愿,并高呼:“请聘老(王士珍,字聘卿)出山组阁,以巩固北洋团体。”王士珍不得已,出任内阁总理,但宣称:“本总理今天一个人来,将来一个人去,决不更动内阁的一个人。”3 年后,王士珍彻底退出军政界,以闲云野鹤自处。

由于清朝覆灭后,王士珍在官场上或隐或现,给人神龙不见首尾的感觉,因此有人认为,王士珍面对时代剧变不懂变通。笔者倒认为,王士珍虽然在民国时期屡做高官,却并未像其他军阀那样祸乱中原、割据混战。面对政界的是是非非,更是做到了朴素低调洁身自好,这何尝不是一种令人敬仰的人生态度?

发人深省“三不堂”

“王家大院”门口,悬挂一副抱柱联:“惜衣惜食非惜财实惜福;求名求利只求己莫求人。”是王士珍为告诫家人亲笔所书,与其为人处世的格调一脉相承。据说,他经常将此对联题赠家中侄辈,并要求他们照办。一次,王士珍的四侄在外犯了错,王士珍知道后十分生气,严词训斥后,令其长跪前厅,家人均不敢近前讲情。王士珍常说:“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抚不愧心”,要求儿孙们这样做人。如今,后院正房“三不堂”门两侧,也挂有一副对联:“困中求志富中求德禅中求己;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不知是王士珍所撰还是后人书写,读来发人深省。

王士珍不仅家宅普通,穿戴也很平常。至今,正定民间还流传着王士珍“保护古城墙”的故事:有一次,他去正定古城墙附近遛弯儿,见一群士兵正在拆城墙,便上前询问。这些士兵不认识王士珍,看他装束朴素,根本没放在眼里。王士珍走过去好言阻止他们,竟被打了一记耳光。王士珍忍辱默默回家,给驻军军官写了封信,阐述城墙在军事和防洪中的重要性,要求停拆城墙。当地军官摄于王士珍声望,不得不将拆墙士兵全部撤走。在王士珍叮嘱下,打他耳光的士兵也没有受到责罚。

美国作家劳伦斯桑德斯有句名言:“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品德,最好是去看看他的家。”确实,一个人的家居环境,不但可以反映出修养爱好,其性格人品也是可以观察出来的。所以,寻访王士珍旧居,应先知其人其事,才能理解他的居所特有的气质。

猜你喜欢

段祺瑞旧居北洋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伟人旧居
北洋海军为何会输
随想・延安
——于毛泽东旧居前
善意的谎言不能说穿
段祺瑞的宽容
从报刊角度探北洋时期的民主思想
段祺瑞的棋局
低情商,易受伤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