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能源:让“关键变量”化为“最大增量”

2022-01-18徐天宝通讯员李志勇

山东国资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技

□ 本刊记者 徐天宝/通讯员 李志勇

未来能源煤制油项目直径110米的圆形料仓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近年来,山东能源集团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培育核心优势,高举创新旗帜,激发全员动力,深化创新实践,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涌现,一批重大技术难题相继攻克,一批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陆续突破,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核心竞争实力显著提升。

创新突破,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重塑再造。坚持“对标接轨、放管结合、分级管理”原则,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搭建总部-二级单位-基层单位的三级科技创新管理架构。组建技术研究总院,设立6个研究中心,构建起总部科创基地、创新创业枢纽和核心技术策源中心。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在今年审核评价中位居全国企业第一位。

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创新突破。累计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4项,22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智能开采技术引领行业方向,自主研发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累计建成13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煤炭转化技术持续领跑,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高温、低温费托合成技术的企业,世界首台多喷嘴对置式半废锅气化炉一次投料成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4000吨级超大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示范装置”试验成功,10万吨/年费托蜡精加工项目打破国外垄断。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迭代升级,东华重工成功研制世界首套7米超大采高智能综放开采关键技术装备,山能重装激光熔覆加工能力达到国内第一。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加快突破,高性能尼龙高端阻燃剂等新材料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轻合金公司成为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车体型材主供商。

科技创新机制加快优化提升。在科技项目管理、投入保障、评价考核、激励分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机制制度,科技创新政策效应加速释放。建立科技投入增长机制,研发经费年均增幅超过20%。率先在省属企业中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构建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创新股权、期权、收益分红等激励方式。建立“揭榜挂帅”制度,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加快集聚。坚持高端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制定实施《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全员素质提升工程规划》,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实施“选苗储备工程”,建成辐射3个层级、涵盖21个专业的人才库。加大“招才引智”和产学研合作力度,柔性引进12位国内外院士,20名博士后进入集团科研工作站,与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共建一批科研机构。

东华重工液压支架制造

让“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

正处在低碳转型起势发展、向世界一流企业起航奋进的山东能源集团,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这是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强力引擎,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塑造竞争优势的强力之举。山东能源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自觉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

实施三步走战略,明确科技创新“路线图”。抓好科技创新工作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集团按照整合优化、融合提升和引领发展三个阶段梯次推进。第一步,整合优化期:到2023年底,实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人才结构、创新能力水平优化提升,人才集聚效应凸显,科技创新成果支撑性、带动性显著增强。第二步,融合提升期:到2025年底,在科技投入、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科技赋能成效显著。第三步,引领发展期:到2030年底,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大幅提升,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领跑全球,绿色低碳、数字智能、高端前沿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发展成为能源领域科技领军企业。

聚焦六大主导产业,激活转型升级“新动能”。聚焦煤炭、煤电、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实施“强基补链”行动,“一业一策”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高度融合。传统产业技术提档升级,注重智能开采、绿色开采、安全高效开采、重大灾害治理、煤炭清洁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夯实煤炭产业发展基础,凸显价值支撑功能。突出水煤浆气化、费托合成技术、二氧化碳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推动煤化工产业多元化、高端化、低碳化发展。加快大容量、高参数先进燃煤发电技术推广应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突破,着力培育氢能、储能、燃料电池和醇基燃料核心技术,积极开展风力、光伏发电技术研究,突破先进化工新材料、轻合金材料、新能源材料技术,以技术创新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提速发展。加快发展煤机、化机、环保等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产品,全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打造智慧装备综合方案供应商。

突出四个更加注重,打造创新发展“生态圈”。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提升创新发展整体效能,营造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更加注重科研资源整合重塑,强化集团总部科创基地建设,推进产业研究院建设,构建三级科技创新平台架构,真正让科技创新平台成为集聚创新要素、实施创新活动、转化创新成果的核心载体。更加注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化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更高层次科技合作,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组建一批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更加注重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运用市场化机制,有效链接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产品市场化。扩大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自主权,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多措并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更加注重群众性创新创效,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能大赛、“五小成果”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全员创新、万众创效”的活力,形成“铺天盖地”的创新规模。

抢占“制高点”,唱响“协奏曲”

山东能源集团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增强企业现实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任务,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深化实施“四大工程”,抢占科技引领“制高点”。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上,探索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和重大攻关项目实行“揭榜挂帅”“军令状”“里程碑式考核”“悬赏制”“赛马制”等立项和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和利用国内外优势科研资源,集中突破一批重大技术瓶颈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掌握一批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共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数字化转型升级工程。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方向,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矿山、智能工厂。以ERP系统为核心,以业财融合为抓手,打造集团一体化经营管控平台。发挥首家国家级煤炭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作用,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煤炭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聚焦做专做精做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尽快在产业链重要环节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单位自行或联合组建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积极争取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精选层上市。人才创新强企工程。以识人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让更多的千里马在科技强企建设的赛道上竞相奔腾。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栽下政策梧桐树,引来人才金凤凰,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培养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研究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重点人才倍增行动计划和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同时,做实四项保障机制,唱响科技工作“协奏曲”。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坚强的领导、科学的机制、充足的投入和良好的氛围,形成上下协同、机制顺畅、保障到位、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山东能源集团牢固树立“投入科技就是投入经济、投入创新就是投入发展”理念,拓宽科技创新资金渠道,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政策跟进、研究、争取力度,挖掘国家和地方政府重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政策的“富矿”,最大限度获得“真金白银”。文化引导机制弘扬正能量。大力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创客精神,建塑崇尚科学、推崇探索的创新文化。把宣传创新成果与宣传创新人物结合起来,讲述创新者贡献,传播创新者故事,弘扬创新者精神,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为创新者撑腰,为探索者卸压,切实让科研人员真正放开手脚,心无旁骛搞创新。

猜你喜欢

科技
点亮科技之光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韦地科技
笔中“黑科技”
春之希望:期待未来科技之花开放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