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系统理念、市场方式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实践*

2022-01-17华绍广李书钦雷3

现代矿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马鞍山市矿坑市场化

华绍广 李书钦 张 雷3

(1.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2.国家环境保护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中心)

矿山开采会破坏矿区原有生态,产生大量的矿业废弃地[1-5]。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绿色矿山”模式。绿色矿山将矿产开采的经济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有机结合,既保证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又避免了矿区环境的破坏,化解了矿产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6-7]。

安徽省马鞍山市是全国七大铁矿区之一,是长江经济带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城市。马鞍山市雨山区向山镇铁矿资源丰富,矿山多以硫铁矿为主,素有“马钢粮仓”之称,为钢铁城市马鞍山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但随着部分矿区矿产资源的逐步采掘完成,留下了一个个废弃的采矿坑,也给区域留下了一道道“伤疤”,地质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亟待恢复。大王山丁山矿区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目前丁山矿区存在大型露天矿坑,并且矿坑积存大量富含重金属的废水,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本项目以系统顶层设计为基础,通过市场化方式对矿坑进行修复,以期获得良好成效,同时注入经济活力。

1 矿区概况

马鞍山市丁山矿区距离长江右岸13 km,位于马鞍山市中心城区东南方向的风口,同时也是慈湖河、采石河2条长江一级支流分水岭,是马鞍山市“上风上水”之处。丁山矿区治理直接关系到马鞍山市生态安全战略,关系到长江一级支流慈湖河、采石河环境治理成效。

马鞍山市丁山矿区涉及4家矿业权人,矿区面积约1.5 km2。2012年因矿企露天无序开采,导致大王山南坡出现较大面积滑塌,后矿区一直处于停产搁置状态。矿区采场边坡在雨水侵蚀、重力作用的影响下,区域坍塌与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山体裸露面积极大。矿区巨大露天采坑塘口汇集了大量的风化岩石淋溶水及雨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积水坑,经过长时间的富集效应,水体颜色呈暗红色,pH约为3.0,呈强酸性,Cu等重金属超标,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与威胁,如图1所示。在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2018年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中,2次均提及:南山铁矿大王山采场已停止开采,但生态复垦仍未开展,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存在,采矿区有大面积积水且呈酸性,水土保持措施未落实。

2 矿山生态修复措施

矿区生态修复采用了系统理念顶层设计,因地制宜推进治理措施,探索采用市场化方式实施。

2.1 系统理念及治理措施

项目坚持固山、治污、创效、增绿系统化理念推进矿区生态修复,主要实施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酸性废水防治工程、废弃矿坑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和后续复垦复绿优化工程。

2.1.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对矿区裸露边坡进行削坡整治复绿,对矿区自然山体进行封禁修复。削坡土方工程量约为60万m3,整治复绿0.25 km2,修复自然山体1 km2,退出建设用地0.23 km2。修复效果如图2所示。

2.1.2 酸性废水防治工程

对废弃露天采坑底部酸性废水进行原位处置+提升治理,处理达标后排放,项目建成酸水处理站1座,抽排处理水量约300万m3。同步实施了矿坑周边截排水工程、采坑防渗工程,减少酸性废水增量。

2.1.3 废弃矿坑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马鞍山市为工业型城市,产生的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数量较大,目前存在较大的处置能力缺口,生态环境风险突出,市域内没有集中处置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填埋场。项目治理充分考虑区域实际,发掘矿坑资源,因地制宜,利用丁山矿区废弃采坑空间资源建设了马鞍山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可安全处置马鞍山市一般工业固废约790万m3,服务年限约8 a,填埋场建设如图3所示。既解决了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难题,又可为丁山矿区治理解决矿坑回填料来源问题,同时通过一般工业固废有偿处置,也解决了大王山丁山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资金投入问题。

2.1.4 后续复垦复绿优化工程

矿坑完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使命后,将对矿区进行系统复垦绿化,可恢复生态用地约0.28 km2,最终效果如图4所示。

2.2 市场化模式推进实施

鉴于大王山丁山矿区突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历史复杂性、治理资金投入大(预计总治理费用1.4亿元)、政府财政紧张等困难,马鞍山市雨山区委区政府积极思考,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自然资规[2019]6号),结合丁山大王山现场工作实际,大胆探索采用市场化模式推进治理工作,即通过政策激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区域生态环境治理,采用项目公司化运营,以“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先治理投入,后收益补偿平衡”的运营思路,不需要政府投入花钱治理,治理项目公司综合考量利用废弃矿坑空间资源,采用多种经营筹措,自我造血,最终实现环境整治的投入与收益平衡,恢复青山绿水,探索出一条市场化生态修复运营的新路径。

经过积极引进与多轮洽谈协商,2019年12月24日,雨山区城投所属的马鞍山市雨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马鞍山市晟沃生态修复工程有限公司,由晟沃公司作为项目公司全面负责大王山丁山矿区生态修复项目的组织实施,并通过矿坑空间资源的经营筹措,以实现生态修复工程治理的收支平衡。

3 矿区修复成效

(1)治理进程明显加快。市场化公司成立后,矿区生态修复工作全面进入提速治理阶段,1 a内完成了酸水治理和边坡生态修复工程,2020年底通过了大王山丁山矿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整治销号验收工作。

(2)生态环境效益显著。矿区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得到彻底治理,修复后的丁山矿区已纳入马鞍山市向山地区凹山湖矿山地质公园范围,矿区生态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矿区酸水污染问题得到彻底治理,矿坑酸性废水增量得到根本控制,区域洋河上游水质得到持续改善。通过本项目实施,每年减少入河排污量氨氮3 522.4 kg,铜31 561 kg,锌1 742.7 kg,镉99.9 kg。

(3)解决区域发展难题。大王丁山矿坑在贡献出千万年孕育的矿产资源后,又敞开怀抱收纳着城市发展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疏解了城市Ⅰ类固废处置难题,可安全消纳吸收城市一般工业固废约790万m3,可为马鞍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4)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市场化推进矿坑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可产生约2亿元效益,除用于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投资约1.4亿外,还可产生约0.6亿元收益,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4 结 语

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以“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先治理投入,后收益补偿平衡”的运营思路,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进行项目公司化运营,使政府与社会资本共享收益和共担风险,既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管理等方面优势,又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优势,实现环境整治项目的快速推进、工程投入与资本收益的平衡,成功探索了市场化生态修复运营的新路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马鞍山市矿坑市场化
马鞍山市采石小学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之研究——以马鞍山市含山县实践为例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访小龙潭煤矿
矿坑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矿坑边坡支护中的实践研究